一种压榨脱水增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1430发布日期:2019-04-17 00:0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榨脱水增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造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榨脱水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压榨主要是用机械挤压的方法降低纸幅的含水量,提高纸幅进入干燥部的干度。在不影响纸质量的前提下,应加强压榨的作用。一般说来,纸幅出压榨部时干度每上升1%,相应于干燥部所蒸发的水量减少约5%,相当于蒸汽消耗降低约5%。烘干部运行消耗的能源约占纸厂总能源消耗的55%。因此,提高压榨脱水的效率,对于增加产量、降低成本、降低生产能耗,有重要的作用。在压榨脱水时,由于纸机运行速度快,在上下毛毯及压辊间会形成一个负压环境,使得纸页压榨时出现回湿现象,对真空脱水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真空脱水效率。压榨脱水增强装置是一种高效节能装置,能够帮助提高脱水效率,改善脱水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很多纸厂将蒸汽喷射管或蒸汽箱体安装在成形部或压榨部,作为压榨增强装置,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热传递效率低,干燥和横幅调节性差,现场出现蒸汽云雾现象,纤维在传统蒸汽箱表面蓄积、滴水,断纸,瑕疵,难以完全消除纸机运行产生的负压对真空脱水的影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榨脱水增强装置,解决高速运行的纸机产生的负压引起的压榨纸页回湿现象,并提高压榨脱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压榨脱水增强装置,包括真空上压辊(1)、真空室(2)、上压辊毛毯(3)、下压辊毛毯(4)、下压辊(5)、正压室(6)、压力传感及压力调节装置(7)、正压室和汽罩热风系统连接管道(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压室(6),正压室(6)位于下压辊(5)辊芯内部,下压辊(5)是通孔辊,下压辊(5)开孔率为30%-50%、孔径为2-3mm,压力传感及压力调节装置(7)连接正压室(6),正压室(6)通过正压室和汽罩热风系统连接管道(8)与汽罩热风系统相连接,正压室(6)位于真空室(2)相邻正下方。

在装置使用过程中,通过汽罩热风系统对正压室输送热风,正压室在真空室相邻正下方,正压室正压区域与真空室真空区域相对应,使得压区下压辊对真空上压辊自下而上形成一股正压热气流,辅助真空系统的真空脱水,热风可对压榨部进行一定的加热预处理,同样可对压榨部进行脱水辅助功能,正压室连接的压力传感及压力调节装置,保证正压室中的热气流稳定在一个合适的压力范围内,提高压榨部脱水效率的同时保证纸张结构不会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榨脱水增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下压辊辊面示意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

(1)真空上压辊

(2)真空室

(3)上压辊毛毯

(4)下压辊毛毯

(5)下压辊

(6)正压室

(7)压力传感及压力调节装置

(8)正压室和汽罩热风系统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压榨脱水增强装置,包括真空上压辊(1)、真空室(2)、上压辊毛毯(3)、下压辊毛毯(4)、下压辊(5)、正压室(6)、压力传感及压力调节装置(7)、正压室和汽罩热风系统连接管道(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压室(6),正压室(6)位于下压辊(5)辊芯内部,下压辊(5)是通孔辊,下压辊(5)开孔率为30%-50%、孔径为2-3mm,压力传感及压力调节装置(7)连接正压室(6),正压室(6)通过正压室和汽罩热风系统连接管道(8)与汽罩热风系统相连接,正压室(6)位于真空室(2)相邻正下方。

汽罩热风系统通过正压室和汽罩热风系统连接管道(8)对正压室(6)输送热风,正压室(6)正压区域与真空室(2)真空区域相对应,使得压区下压辊(5)对真空上压辊(1)自下而上形成一股正压热气流,辅助真空系统的真空脱水,汽罩热风系统传送到正压室(6)的热风对压榨部进行一定的加热预处理,并对压榨部辅助脱水,压力传感及压力调节装置(7)保证正压室(6)中的热气流稳定在一个合适的压力范围内,提高压榨部脱水效率的同时保证纸张结构不会被破坏。

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向正压室输送热风,产生正压,消除纸机运行产生的负压的影响,增强压榨部的真空脱水效率,大大降低纸机干燥部的汽耗,同时不会因为水蒸气原因形成水滴,干燥的热空气不会额外增加压榨部的水分,一定的热量可加速部水分脱除。本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维护方便,将其应用于压榨脱水增强,提高脱水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