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8765发布日期:2021-01-24 06:4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滤清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机油滤清器,又称机油格。用于去除机油中的灰尘、金属颗粒、碳沉淀物和煤烟颗粒等杂质,保护发动机。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金属磨屑、尘土、高温下被氧化的积碳和胶状沉淀物、水等不断混入润滑油。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就是滤掉这些机械杂质和胶质,保待润滑油的清洁,延长其使用期限。机油滤清器应具有滤清能力强,流通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等性能。一般润滑系中装用几个不同滤清能力的滤清器——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分别并联或串联在主油道中。(与主油道串联的叫全流式滤清器,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全部经滤清器滤清;与之并联的叫分流式滤清器)。其中粗滤器一串联在主油道中,为全流式;细滤器并联在主油道中,为分流式。 现代轿车发动机上普遍只设有集滤器和一个全流式机油滤清器。现在市面上的机油滤清器,多是依靠单一纸滤芯孔拦截过滤出机油中有害杂质的,其滤纸的微孔越小过滤效果就越好,但机油通过能力就越差,纸滤芯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叠纸等步骤,生产过程较为繁琐,为了解决该问题提高滤芯使用寿命,目前一些新型的机油滤清器滤芯采用植物纤维制造,滤清器本体内按机油流向依次设有过滤棉和植物纤维,所述远红外陶瓷滤芯的孔隙率为80%-90%,孔密度为30-50ppi,所述原料由植物纤维浆、木材原料粉末等原料组成,通过植物纤维原料活化作用,活化机油,提高机油流动性,降低发动机磨损速度,从而降低发动机的能耗,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在该植物纤维制作成型的过程中均为手工,效率较低对体力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实现植物纤维的自动挤压成型。
[0004]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的左部安装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上安装有外筒,所述旋转底座上位于所述外筒内安装有内筒,所述工作台的右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靠近外筒的一端对接所述外筒,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推杆的下端固定有压桶,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合成的环形空间位于所述压桶的侧边横截面的正下方。
[0005]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底座与所述工作台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底座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
[0006]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筒的上端设置有圆台形的漏斗;所述漏斗的外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下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
[0007]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上端扣有半球形的上盖。
[0008]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上架设有送料导向架;所述传送带远离外筒端的转轴安装在送料导向架的右端,并由送料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靠近外筒端的转轴安装在所述送料导向架的左端。
[0009]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送料导向架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c字形;所述送料导向架的前端连接有向下倾斜的挡板,所述送料导向架后部的上侧边向上扩撑开。
[0010]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为植物纤维材料滤芯的生产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利于快速准确的生产植物纤维材料的滤芯,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步骤s1:根据生产产品的技术特征,规范每款产品的植物纤维材料重量,根据产品的型号将指定重量的植物纤维材料从送料导向架远离外筒的一端放入传送带上;步骤s2:传送带转动将植物纤维材料运送至内筒、外筒之间的环形空间的上方;步骤s3:植物纤维材料从传送带落下,落入内筒、外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与此同时旋转底座转动,带动内筒、外筒转动;步骤s4:待指定重量的全部植物纤维材料全部流入内筒、外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伸缩气缸的推杆推出带动压桶向下运动挤压内筒、外筒之间环形空间内的植物纤维材料;步骤s5:压桶无法再下压时,压桶保持挤压状态保压指定的时间,植物纤维初步合成;步骤s6:伸缩气缸的推杆缩回带动压桶上移,将初步成型的植物纤维材料取出,送入下道工序的工位上。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现植物纤维材料的自动挤压成形,节省了人力,相较于手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有助于产能的增加、提高企业收益。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的前视图。
[0014]
图3是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的右视图。
[0015]
图4是图3的a-a向剖面示意图。
[0016]
图5是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的实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8]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3,所述工作台13上的左部安装有旋转底座2,所述旋转底座2上安装有外筒3,所述旋转底座2上位于所述外筒3内安装有内筒5,所述工作台13的右部安装有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上安装有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靠近外筒3的一端对接所述外筒3,用于将置于传送带上的所述工作台13上安装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上固定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上安装有伸缩气缸7,所述伸缩气缸7的推杆的下端固定有压桶6,压桶6用于挤压植物纤维材料准确成形,所述内筒5和外筒3之间合成的环形空间位于所述压桶6的侧边横截面的正下方,作为植物纤维材料成形的模型。
[0019]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桶6的内径等于所述内筒5的外径,所述压桶6的外径等于所述外筒3的内径,所述压桶6的外径等于所述漏斗4最小处的内径,确保压桶能进入内、外筒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0020]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底座2与所述工作台1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底座2由第一电机1驱动,所述第一电机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3的下表面,用于驱动旋转底座转动,也就是驱动内、外筒转动使植物纤维原材料更均匀快速地落入内、外筒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0021]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筒3的上端设置有圆台形的漏斗4;所述漏斗4的外表面前后对称设置有支腿15,所述支腿15下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3的上表面,用于支撑漏斗。
[0022]
请参阅图、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5上端扣有半球形的上盖,与内筒5一体成型,起到对压桶导向的作用和引导植物纤维材料进入内、外筒之间的空间作用。
[0023]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12上架设有送料导向架10;所述传送带14远离外筒3端的转轴安装在送料导向架10的右端,并由送料电机11驱动;所述传送带14靠近外筒3端的转轴安装在所述送料导向架10的左端,将传送带置于送料导向架内,起到导向和防止原材料从传送带的侧边掉落的可能;导向架安装时为左低右高的状态(即接近外筒的一端高度更低),便于将植物纤维材料运输至内、外筒之间的空间。
[0024]
请参阅图1、图3、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送料导向架10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c字形;所述送料导向架10的前端连接有向下倾斜的挡板,防止传送带高速运转时将传送带上运载的原材料抛送的太远,所述送料导向架10后部的上侧边向上扩撑开,方便将原材料放置于传送带上。
[0025]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植物纤维滤芯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为植物纤维材料滤芯的生产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利于快速准确的生产植物纤维材料的滤芯,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步骤s1:根据生产产品的技术特征,规范每款产品的植物纤维材料重量,根据产品的型号将指定重量的植物纤维材料从送料导向架10远离外筒的一端放入传送带14上;步骤s2:传送带转14动将植物纤维材料运送至内筒5、外筒3之间的环形空间的上方;步骤s3:植物纤维材料从传送带14落下,落入内筒5、外筒3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与此同时旋转底座2转动,带动内筒5、外筒3转动;步骤s4:待指定重量的全部植物纤维材料全部流入内筒5、外筒3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伸缩气缸7的推杆推出带动压桶6向下运动挤压内筒5、外筒3之间环形空间内的植物纤维材料;步骤s5:压桶6无法再下压时,压桶6保持挤压状态保压指定的时间,植物纤维初步合成;步骤s6:伸缩气缸7的推杆缩回带动压桶6上移,将初步成型的植物纤维材料取出,送入下道工序的工位上。
[0026]
本发明具有以下工作原理:根据生产产品的技术特征,规范每款产品的植物纤维重量,将指定重量的植物纤维材料从送料导向架远离外筒的一端放入传送带上;通过送料电机带动传送带转动将植物纤维
材料送至漏斗的上方,植物纤维材料从传送带落下;掉落在漏斗上再滑入内、外筒之间形成的挤压成型空间内,或者直接落入内、外筒之间的形成挤压成型的空间内;与此同时第一电机旋转带动旋转底座转动,从而带动内筒、外筒转动,让植物纤维材料均匀的进入内、外筒之间形成的挤压成型空间内,待指定重量的全部材料全部流入挤压成型空间内,压桶通过伸缩气缸推出向下运动挤压挤压成型空间内的材料,无法再下压时压桶保持挤压状态保压指定的时间后,使植物纤维初步合成,伸缩气缸缩回带动压桶上移,然后将初步成型的植物纤维滤芯取出,再送入下道工序;实现自动化的植物纤维材料滤芯的压型,相较于人工制作的高强度容易疲劳,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