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尼纶丝束的干法膨松方法及软纤分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21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维尼纶丝束的干法膨松方法及软纤分纤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维尼纶丝束干法膨松方法及其软纤分纤设备。
现有的维尼纶纺丝的热处理过程是从卷绕机引出来的丝束经过凝固浴引向干燥机,利用卷绕机和干燥机罗拉速度的差异而进行湿热牵伸,再经过予热、干热延伸及冷却后喂入切断机,最后进行热水卷曲和缩醛化等整理。由于凝固剂的粘连使得从卷绕机引出的丝束是粘连在一起的,因此经切断机出来的纤维成硬片状因而不能直接应用,必须经过水洗工艺和干燥工艺才能去除凝固剂而使丝束分散。现有的高强高模维尼纶丝束经过凝固浴再经过水洗,然后经过干燥、拉伸、冷却和卷绕工序之后也成集束状,它的分散性也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使维尼纶丝束不经水洗干燥等工艺而达到较好的分散性,增加丝束卷曲度以提高维尼纶纤维的弹性。
本发明采用刀刃结构方法对维尼纶纺丝工序中的丝束进行机械干法软纤分纤和膨松,它利用刀刃口造成运动中的丝束上下层之间的不同速度使被凝固剂粘连的纤维相互脱离,从而去除丝束上的凝固剂而使得丝束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通过这样处理后的丝束能够直接经过填塞箱的机械卷曲而获得较好的卷曲度。
利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刀刃软纤分纤机,它由两个罗拉组成喂入部分;由一组刀体呈刀刃口相邻相对位置组成软纤部分;最后由主动轮把分纤后的丝束压入填塞箱,通过填塞箱卷曲丝束。
经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维尼纶丝束切断后的纤维可成团絮状。经过分纤软纤部分后的丝束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它可使6厘米的粘连丝束展宽到15厘米至20厘米,经过填塞箱后可展宽到40厘米至200厘米,而现有技术只能展宽到6厘米至10厘米。
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维尼纶丝束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卷曲度,它可直接用于短丝无纺布、长丝无纺布、麻纺和水溶性织物;在民用方面可直接作为网罩加固棉衣和被套;可作为加强纤维用于石棉瓦、石膏、纤维混凝土、工程塑料、安全帽和沥清等的加固。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
发明内容
,现结合以下附图作如下具体说明,其中图1、是刀刃软纤分纤机主视示意图。
图2、是刀刃软纤分纤机俯视示意图。
图3、图4是刀体主视示意图。
图5、是旋转刀示意图。
图6、是旋转刀软纤分纤机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刀刃软纤分纤机是对硬板状维尼纶丝束进行分纤和卷曲。通过刀刃软纤机的丝束喂入导向部分1的软纤机导杆将数厘米宽的、不能自由落展的维尼纶丝束调整到和喂入罗拉2平行的位置。
喂入罗拉2为一对被动罗拉,它由丝束带动,其作用是调整丝束张力和引导丝束喂入方向。这一对罗拉是包橡胶罗拉。在喂入罗拉机构中装有调节弹簧,用以调节施加于丝束上的张力。
丝束通过喂入罗拉后进入刀刃软纤分纤部分3。这部分由一至二百把刀体6组成,其刀刃口相对上下交错排列。为了丝束展宽均匀,刀体的刀刃口制成弧形(图3)和波浪形(图4)。相邻刀体之间距离L为5厘米至100厘米。刀体刀刃口与丝束运动方向的夹角A和刀体表面与丝束运动方向的夹角B一般在30度至150度范围内。这组若干把刀体结构,其每对相邻刀体的刀刃口之间要有一定的落差D,根据分纤的需要落差D控制在0.5厘米至50厘米之间。每对相邻刀体之间的落差D可以是不相等的。
刀体的安装方式为水平排列。每个独立的刀体一般为单刀6,但是,要使刀刃口旋转线速度与丝束运动速度有一速度差,以调整刀体和丝束之间的加工速度,刀体必须制成可以自转的旋转刀。旋转刀如图5所示,它由刀架8和多个单刀体6组成,单刀体的形状也为弧形和波浪形。刀架8中的旋转轴中安装产生刀刃口旋转线速度的动力机构。图6是用旋转刀组成刀刃软纤分纤机构部分的主视示意图。
在刀刃软纤分纤机构中所用的单刀和旋转刀的刀刃口均是锋利的。
罗拉4是一组主动罗拉,它的作用是牵引丝束通过刀刃软纤分纤部分,并给丝束一定的张力,最后挤入填塞箱5。这组主动罗拉可用包胶罗拉或金属钩槽罗拉。在这组主动罗拉上有可主动调节压力的装置,用以调节丝束张力和挤入填塞箱的压力。对丝束的牵引速度由无级变速器进行调节、由主动罗拉4来执行。牵引速度一般调整在每分钟27米至60米范围内。
丝束在通过主动罗拉4之前已被软纤展宽到15厘米到20厘米并且已经比较柔软,这样就可以压入填塞箱。
施加于填塞箱的压力由填塞箱上的弹簧控制,并且压力连续可调。丝束在填塞箱内被挤压成波浪状,同时进一步被软纤。当填塞箱内达到一定压力后,自动活门7打开,将丝束连续排出。
最后,维尼纶丝束被软纤成可自由落展0.3米至2米、每英吋4至7个波的很柔软的丝束。
权利要求
1.利用机械软纤分纤方法对维尼纶丝束进行软纤分纤和膨松处理,其特征在于机械软纤分纤方法是利用刀刃结构进行。
2.一种维尼纶丝束刀刃软纤分纤机,其特征为由一把到二百把刀刃口呈弧形或波浪形的刀体结构,其相邻刀体呈刀刃口相对排列,维尼纶丝束直接和刀刃口相接触。
3.按权利要求
2所述的刀体结构其特征为丝束运动方向与刀刃口的夹角A、丝束运动方向与刀体表面的夹角B均在30度至150度范围内。
4.按权利要求
2所述的刀体结构其特征为相邻刀体的间距L为5厘米至100厘米之间,相邻刀刃口之间的落差D为0.5厘米至50厘米之间。
5.按权利要求
2、3或4所述的刀体,其特征为刀体即可以单刀固定放置也可以用旋转刀旋转放置,在刀体为旋转刀时刀刃口旋转线速度与丝束运动速度有一速度差。
6.按权利要求
2所述维尼纶丝束刀刃软纤分纤机,其特征为分纤机中联用填塞箱加压结构。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维尼纶丝束软纤分纤和膨松的方法及设备。它采用刀体组成的软纤机构并直接与填塞箱联用对维尼纶丝进行干法膨松。利用这种膨松方法处理后的维尼纶丝束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卷曲度,它可直接用于短丝无纺布、长丝无纺布、麻纺和水溶性织物;在民用方面可直接作网罩加固棉衣和被套;可作为石棉瓦、工程塑料、纤维混凝土和沥青等的纤维加固。
文档编号D01D11/00GK86105784SQ86105784
公开日1988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30日
发明者刘双武 申请人:刘双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