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刀折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28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控刀折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及折页机上 的刀头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折页机一般包括输纸机构、折页机构、卸纸机构及控制部分。各个机构 单元都可独立设立并都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以供选择,以满足用户各种不同的 需求。折页机构也可单独使用, 一般包括第一折组,第二折组,第三折组, 第四折组。
输纸机构可采用堆积式、机外垛纸框架式、圆捆式等。输纸机可以设置 成与其相同规格的第一折组相匹配。
现有折页机一般包括栅栏式折页机、刀式折页机及混合式折页机。其中 刀式折页具有较高的折页精度,书帖折缝压的实,对页张质量的要求比较 宽,对于较薄、软的页张也可以折页。且刀式折页机操作方便,当需改变折 页方式和规格时,所需调准机器的时间较少。
现有的折页机的第一折组一般采用栅栏式折页,第二、三、四折组的结 构形式采用折刀式折页和第一折组合,构成混合式折页机。
任何一种产品,包括折页机其可靠性和稳定性是用户最敏感的问题,也 是生产厂家必须要保证的。折页机要在保证折页质量的同时提高折页机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现有的刀式折页机的第二、三、四折组的折页刀一般设置在一根传动轴 上,通过同一根传动轴对第二、三、四折组的折页刀进行传动,从而控制第 二、三、四折组的折页刀动作。从而这根传动轴要同时承受来自第二、三、 四折组的折页刀的扭矩及弯矩,其承受的扭矩及弯矩较大,因而传动轴很容 易成为整个折页机的一个振动源,大大影响折页机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公开号"CN200984840Y "名称 为"一种电控刀折页机"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包括机架、设在 机架一侧的输纸机构、设在机架上与输纸机构出料口相衔接的折页机构、设在机架另一侧与折页机构出料口相衔接的卸纸机构和设在机架上的自动控制 系统,所述的机架包括两侧的侧板和若干条连接侧板的拉杆。其折页机构包 括第一折组,第二折组,第三折组,第四折组,所述第二、三、四折组的第 二、三、四折组刀头设置在一传动轴上,通过该传动轴对第二、三、四折组 的第二、三、四折组刀头进行传动,从而控制第二、三、四折组进行折页动 作。该传动轴要同时承受来自第二、三、四折组的折页刀的扭矩及弯矩,从 而需要承受较大的扭矩及弯矩。使用时该传动轴很容易成为整个折页机的一 个振动源,大大影响折页机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稳定性及可靠性较好的折 页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及折页机上的刀头传动机构,
其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折页机构,所述折页机构包括折刀折组、 动力元件、与动力元件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动力元件通过传动组件传输动 力给折刀组件并驱动折刀组件动作,折刀折组包括第二折组、第三折组、第 四折组,第二折组包括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包括第三折组刀头,传动组 件包括与动力元件连接的刀头传动轴,所述刀头传动轴与第二折组刀头、第 三折组刀头连接设置并驱动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刀头动作,
第四折组包括第四折组刀头、与第四折组刀头连接的第四折页刀、第四 折页辊组、第四折组出页张辊,第四折页辊组设于第四折页刀上方配合第四 折页刀进行折页动作,所述第四折组出页张辊与第四折组刀头连接设置并带 动第四折组刀头动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折页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折 组,第一折组包括设在在机架上与输纸机构相衔接的栅栏板、设在机架上与 栅栏板出料口相衔接的第一折页辊组及设于机架上的转向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传动组件包括第四折组刀头传动 件,所述第四折组出页张辊与第四折组刀头通过第四折组刀头传动件连接, 所述第四折组刀头传动件为带传动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折页机进一步包括与折页机构连接的、用于将待处理的页张输入给折页机构的输纸机构,与折页机构连接 的、用于接收折页机构处理后页张的卸纸机构及控制折页机构运作的控制部 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动力元件连接 的第一折组传动件、第二折组传动件、第三折组传动件、第四折组传动件、 第二折组刀头传动件、第三折组刀头传动件,所述第一折组传动件、第二折 组传动件、第三折组传动件、第四折组传动件分别与第一折组、第二折组、 第三折组、第四折组连接并各自分别带动第一、二、三、四折组动作,所述 第二折组刀头传动件、第三折组刀头传动件分别与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 刀头连接并带动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刀头动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卸纸机构包括用于接收第一、 二折组所折页完成页张的第一卸纸机构及用于接收第三、四折组所折页完成 页张的第二卸纸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折页机,将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刀头连接设置在刀头 传动轴上,通过刀头传动轴带动第二、三折组刀头进行传动,控制第二、三 折组进行折页动作,第四折组刀头与第四折组出页张辊连接设置并带动第四 折组刀头进行折页动作,将第四折组刀头从刀头传动轴分离出来由第四折组 出页张辊带动进行折页动作,不需另外增加传动轴或其它辅助设备即可减轻 对刀头传动轴的负载,从而对折页机工作运转时进行减振,增强了折页机使 用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页机的大致结构示意图2为折页机构的机构示意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5为折页机构的传动示意图6为第四折组的结构示意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8为第一折组的折页原理流程图;图9为折刀折组的折页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页机,其包括机架5、设在机 架5 —侧的输纸机构1 、设在机架5上与输纸机构1出料口相衔接的折页机 构2 、设在机架5另一侧与折页机构2出料口相衔接的卸纸机构3和设在机 架5上的控制部分4 。控制部分4控制折页机构2动作。
折页机在工作时,首先由输纸机构l将页张分离,由传送带传输页张向 前运动。
折页机构2包括设于机架5上第一折组20、折刀折组、动力元件、传动 组件。动力元件本实施例采用马达26。
传动组件包括折组传动机构及刀头传动机构。折组传动机构包括与马达 26连接的第一折组传动件250 、第二折组传动件(未图示)、第三折组传动 件251、第四折组传动件252 。刀头传动机构包括第二折组刀头传动件 253 、第三折组刀头传动件254 、第四折组刀头传动件255及刀头传动轴 256 。本实施例中第二折组刀头传动件253 、第三折组刀头传动件254 、第 四折组刀头传动件255都为带传动组件,采用带传动方式进行传动。
折刀折组分为第二折组21、第三折组22、第四折组23。折刀折组的每个 折组都包括竖向移动动作的折页刀,两根相对旋转的折页辊和前挡规。页张 定位完成后,折页刀做直线下降运动,将页张压入两个正在相对旋转的折页 辊之间,完成2或3 、 4折页。
第二折组21包括第二折组刀头211 、与第二折组刀头211连接的第二折 页刀、及设于机架5上的第二折辊组(未图示)。第二折页刀与第二折组刀 头211连接,由第二折组刀头211驱动动作。
第三折组22包括第三折组刀头221 、与第三折组刀头221连接的第三折 页刀、及设于机架5上的第三折辊组(未图示)。第三折页刀与第三折组刀 头221连接,由第三折组刀头221驱动动作。
第四折组23包括第四折组刀头231 、与第四折组刀头231连接的第四折 页刀230 、设于机架5上的第四折页辊组232 、第四折组输纸辊233 、第四 折组出页张辊234 。第四折组出页张辊234转动带动传送带传输输出页张。 第四折页刀230与第四折组刀头231连接,由第四折组刀头231驱动动作。
第四折组出页张辊234通过第四折组刀头传动件255与第四折组刀头231连接,并驱动第四折组刀头231带动第四折页刀230进行折页动作。
刀头传动轴256由第二折组刀头传动件253 、第三折组刀头传动件254 分别将马达26传输的动力输入到第二折组刀头211 、第三折组刀头221中。 所述第二折组刀头211、第三折组刀头221与刀头传动轴256连接设置,并 驱动第二折组刀头211、第三折组刀头221分别带动第二折页刀、第三折页 刀动作进行折页。
第一折组传动件250 、第二折组传动件(未图示)、第三折组传动件 251、第四折组传动件252各自分别输入动力到第一折组20、第二折组21、 第三折组22、第四折组23,并带动第一折组20、第二折组2K第三折组22、 第四折组23的折页辊动作进行折页及传输页张。
输纸机构1输送页张进入折页机构2的的第一折页组20进行栅栏折页, 完成栅栏折页的页张进入第二折页组21的电控的第二折页刀下进行第二次折 页,完成第二次折页的页张进入第三折页组22的电控的第三折页刀下进行第 三次折页,完成第三次折页的页张进入第四折页组23的电控的第四折页刀 230下进行第四次折页,进入卸纸机构3进行收贴。
第一折组20包括设在在机架5上与输纸机构相衔接的栅栏板200 、设在 机架5上与栅栏板200出料口相衔接的第一折页辊组201及设于机架5上的 转向板202 。
第一折组20采用栅栏折页,其折页工作时,将要折叠的页张逐张分别送 入第一折页辊组201的两根反向旋转的折页辊,由于折页辊对页张的摩擦使 页张的运动速度与折页辊速度相同,页张沿栅栏板200轨道向前运动,并被 送至栅栏板200上的挡规处;页张后部在此两折页辊的驱动下继续向前运 动,在第一折页辊组201的三根折辊与栅栏板200唇部的交汇三角区产生弯 曲。由另一组反向放置的折页辊将页张带出,页张在通过第二组折辊时形成 折痕。
请参阅图8所示,第一折组采用栅栏折页的折页原理流程图
A. 页张由第一折页辊组201的两根反向旋转的折页辊Gl 、 G2送入 栅栏板200 。
B. 页张前缘触及挡规,页张后部继续向前运动。
C .页张在第一折页辊组201的三根折页辊Gl 、 G2 、 G3与栅栏板 200唇部的交汇三角区形成弯曲折页。D.页张由转向板202转向后经两根反向旋转的折辊G3和G4送出。 如果需要进行多次弯曲折页。可将页张由转向板202取下,再装上栅栏板 200,就可进行多次弯曲折页。本实用新型的折页机可进行四次平等弯曲折页。
第二、三、四折组采用刀式折页,为折刀折组。刀式折页是采用折页刀 与折页辊进行折页。其利用折页刀的刀刃将页张压入不断相对旋转的一对折 页辊组之间,给页张以摩擦力,此摩擦力带动页张通过折页辊组,同时此摩 擦力又与折页刀的下压力配合,在带动页张通过折页辊组的同时将折缝压 实。
折刀折组包括竖向移动动作的折页刀,两根相对旋转的折页辊和前挡 规。页张定位完成后,折页刀做直线下降运动,将页张压入两个正在相对旋 转的折页辊之间,完成2或3、 4折页。
页张由输纸带水平送至一对正在旋转的折页辊G1' 、 G2,处,页张到达 前挡规后经右侧挡规定位,然后折页刀下降,由折页刀将页张压至两折页辊 之间,反向旋转的两根折页辊夹住页张滚压完成折页工作,页张通过时产生 折痕。两折页辊之间的间隙设置必须与通过的页张厚度一致。
请参阅图9所示,第二或三或四折组采用栅栏折页的原理流程图
A. 页张到达挡规之前,折页刀处在上死点位置。
B. 页张到达挡规之后,折页刀下降。
C. 折刀下降到最低位置,页张进入两折页辊G1'、 G2,之间的缝隙。
D. 页张进入两折页辊G1'、 G2'缝隙后,折刀上升。 折页刀下压折叠进行定位操作时,折页刀的刀刃要对准两折页辊的缝
隙,并与折页辊的轴心线保持平行,使页张被压入两折页辊缝隙的两端高低 一致,折页刀下压的时间与折页辊工作时间要进行配合协调。折页刀下压后 将页张压入两个折页辊之间,经相对旋转作用,将页张折叠成2或3、 4折 的书帖。
两进行折叠操作的折页辊进行定位操作,其之间的间隙调整依据l折 页依1折2页厚度,2折页依2折4页厚度,3折页依3折8页厚度,4折 页依4折16页厚度进行调定。两折页辊的间距不可过大或过小,过大或过松 页张接触不到折页辊,无法完成折叠、传递;过小或过紧则会将页张夹得过 紧,易出现印痕或皱褶等。卸纸机构3包括第一卸纸机构30及第二卸纸机构31。第一卸纸机构30及 第二卸纸机构31垂直设于折页机构2的两个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卸纸机构 30用于接收第一折组20、第三折组22所完成折页的页张。第一卸纸机构30与 第一折组20、第三折组22的输出带衔接。第二卸纸机构31用于接收第二折组 21、第四折组23所完成折页的页张。第二卸纸机构31与第二折组21、第四折 组23的输出带相衔接。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 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及折页机上的刀头传动机构,其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折页机构,所述折页机构包括折刀折组、动力元件、与动力元件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动力元件通过传动组件传输动力给折刀组件并驱动折刀组件动作,折刀折组包括第二折组、第三折组、第四折组,第二折组包括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包括第三折组刀头,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与动力元件连接的刀头传动轴,所述刀头传动轴与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刀头连接设置并驱动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刀头动作,第四折组包括第四折组刀头、与第四折组刀头连接的第四折页刀、第四折页辊组、第四折组出页张辊,第四折页辊组设于第四折页刀上方配合第四折页刀进行折页动作,所述第四折组出页张辊与第四折组刀头连接设置并带动第四折组刀头动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及折页机上的刀头传动机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折组,第一折组包括设在在 机架上与输纸机构相衔接的栅栏板、设在机架上与栅栏板出料口相衔接的第 一折页辊组及设于机架上的转向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及折页机上的刀头传动机 构,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第四折组刀头传动件,所述第四折组出页张 辊与第四折组刀头通过第四折组刀头传动件连接,所述第四折组刀头传动件 为带传动组件。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及折页机上的刀头传动机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页机进一步包括与折页机构连接的、用于将待处理 的页张输入给折页机构的输纸机构,与折页机构连接的、用于接收折页机构 处理后页张的卸纸机构及控制折页机构运作的控制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及折页机上的刀头传动机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动力元件连接的第一折组传动件、第 二折组传动件、第三折组传动件、第四折组传动件、第二折组刀头传动件、 第三折组刀头传动件,所述第一折组传动件、第二折组传动件、第三折组传 动件、第四折组传动件分别与第一折组、第二折组、第三折组、第四折组连 接并各自分别带动第一、二、三、四折组动作,所述第二折组刀头传动件、第三折组刀头传动件分别与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刀头连接并带动第二折 组刀头、第三折组刀头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及折页机上的刀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纸机构包括用于接收第一、二折组所折页完成页张 的第一卸纸机构及用于接收第三、四折组所折页完成页张的第二卸纸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控刀折页机及折页机上的刀头传动机构,其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折页机构,折页机构包括折刀折组、动力元件、传动组件,折刀折组包括第二折组、第三折组、第四折组,第二折组包括第二折组刀头,第三折组包括第三折组刀头,传动组件包括刀头传动轴,第四折组包括第四折组刀头、与第四折组刀头连接的第四折页刀、第四折页辊组、第四折组出页张辊,第四折组出页张辊与第四折组刀头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刀头传动轴带动第二、三折组刀头进行传动,将第四折组刀头从刀头传动轴分离出来由第四折组出页张辊带动进行折页动作,减轻了对刀头传动轴的负载,对折页机进行减振,增强折页机使用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文档编号B41F13/56GK201419947SQ20092013604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7日
发明者周志坚 申请人:深圳市精密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