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1381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本发明能够保证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小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降低了墨盒位置检测的误报率。
【专利说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喷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成像设备是目前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如打印机、复印件和传真机等。成像设备大致包括两部分,即成像设备主体和墨盒;墨盒为易耗品,所以通常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中,以容易更换。并且,为了使得成像设备长时间使用或者适应不同墨盒颜色的需要,现有一台成像设备内可能设置多个墨盒。相应的,为了保证各墨盒在成像设备主体内的安装位置正确,提出了墨盒位置检测技术。
[0003]现有技术中,墨盒位置检测例如通常采用发光控制方式,通过控制墨盒上光源的发光来实现,具体的:墨盒上设置光源,成像设备主体中设置光线接收器;墨盒位置检测时包括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两个阶段,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使得待检测墨盒的位置与光线接收器正对,然后控制墨盒的光源发光,由光线接收器接收光线并记录发光量;随后,在相邻光检测阶段,控制与待检测墨盒相邻的墨盒发光,由光线接收器接收光线并记录发光量。如果待检测墨盒在正对位置的发光量大于预设门限值,并且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大于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则成像设备主体可以据此确定待检测墨盒的安装位置正确。
[0004]然而,上述墨盒位置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制造误差,即成像设备中的各墨盒上光源的发光量不能够严格地保持相等,所以可能会出现相邻光检测阶段的相邻墨盒的发光量,等于或大于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从而导致得出墨盒位置不正确的结果,出现墨盒位置检测的误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以降低墨盒位置检测过程中的误报率。
[0006]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所述墨盒控制单元设置在一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墨盒上,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光接收器,所述墨盒还包括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与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或熄灭,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所述方法包括:
[0007]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
[0008]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
[0009]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对墨盒进行发光控制的墨盒控制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设置在一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墨盒上,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光接收器,所述墨盒还包括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与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或熄灭,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包括:
[0010]指令识别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
[0011]指令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
[0012]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包括:接收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以及本发明所述的墨盒控制单元。
[0013]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墨盒主体,还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
[0014]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设备主体和至少两个墨盒,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至少包括光接收器、字车和位置检测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墨盒固定安装在所述字车上,所述字车相对于所述光接收器移动设置;所述墨盒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墨盒;
[0015]每个所述墨盒的接口单元共线连接至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指令输出端;
[0016]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包括:
[0017]移动控制单元,与所述字车连接,用于控制字车移动至待检测墨盒与光接收器正对的位置;
[0018]发光控制单元,与所述墨盒连接,用于通过向所述墨盒发送发光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的第一时段和相邻光检测的第二时段内发光;
[0019]发光量检测单元,与所述光接收器连接,用于当识别到所述光接收器在第一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一发光量大于第一设定发光量,且第二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二发光量小于第一发光量时确定待检测墨盒的位置正确。
[0020]本发明提供的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及装置的技术效果是:墨盒中的墨盒控制单元通过根据识别到的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从而可以保证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小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即使由于制造误差造成各墨盒上光源的发光量不严格地保持相等时,也能够保证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小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不会出现相邻墨盒的发光量等于或大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墨盒位置检测的误报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b为图1a所示墨盒装入成像设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c为图1b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2a为图1a中墨盒上的芯片的结构不意图一;
[0025]图2b为图1a中墨盒上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26]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位置检测原理示意图一;[0027]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位置检测原理示意图二 ;
[0028]图4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0]图6a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墨盒排序示意图;
[0031]图6b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BK墨盒位置检测示意图;
[0032]图7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BK墨盒位置检测示意图;
[0033]图8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9a_9d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中的BK/C/M/Y墨盒的位置检测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2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9]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0]图15为本发明墨盒发光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1]图16为本发明墨盒控制单元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更清楚和容易理解,首先对典型的墨盒及其与成像设备主体的连接结构进行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该墨盒,但并不限于如下所述的墨盒结构。此外,还对常用的墨盒位置检测的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0043]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墨盒装入成像设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该墨盒和成像设备主体组成的成像设备以喷墨打印机为例进行说明。图1c为图1b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4]如图1a所示,墨盒10包括采用塑料制备的盒体与盒盖,两者之间通过热熔焊或摩擦焊等方式而连接成一体,内部形成腔室。墨盒10的腔室中利用一隔板106而分割成负压腔103与墨水腔105,两者之间经由隔板106下方的连通孔107而相互连通。其中,墨水腔105中容纳有供应至打印机的墨水,而负压腔103中放置有多孔体等负压产生部件以用于控制墨盒10内部的负压,上述多孔体优选为海绵体10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负压产生部件也可为其余控制墨水流动或控制控气流动的阀体等,可根据墨盒的具体使用特点而进行选择;并且,墨盒内部腔室也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并不限于上述的分隔结构。
[0045]结合图1b所示,该墨盒10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20上,其设有一可绕后侧壁一支点旋转的支撑部件108,该支撑部件108由与墨盒10的外壳整体模制的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在墨盒10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上还分别形成有第一配合部分109和第二配合部分108a,它们可分别与喷墨打印机20上的锁定结构202a、202b相配合以将墨盒10牢固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20上,且上述第二配合部分108a与支撑部件108为一体结构。
[0046]另外,如图1a所不,墨盒10的底表面设有一个用于向打印机供给墨水的出墨口101,如图1b所示,当墨盒10安装在喷墨打印机20上时,其与喷墨打印机20的打印头205相连接;以及在墨盒10的负压腔103上方还设有一将墨盒10内部与外部大气连通的进气孔102。此外,如图中所示,墨水腔105底部还设有用于检测墨盒10的墨水剩余量的棱镜110,此为本领域常见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0047]而该喷墨打印机除了包括上述多个墨盒外,还包括以下部件:容纳上述墨盒10的喷墨打印机20上设有沿着纸张记录方向来回移动的字车、固定在字车上容纳多个上述墨盒10的墨盒安装部分202、与多个上述墨盒20分别对应的数个设备电触点203、可接收光线的光接收器204、与上述数个设备电触点203经由一条线路连接的电路(图中未显示)以及根据上述光接收器204的接收结果而判断墨盒10是否安装在正确位置的控制电路(图中未显示)。显然,上述数个设备电触点203之间是通过一条线路共线连接的,当多个墨盒10均安装在喷墨打印机20上后,多个墨盒10处于总线连接状态。
[0048]另外,如图1a及2b所示,墨盒10的底壁与后侧壁相交的拐角处设有一芯片30。图2a和2b为图1a中墨盒上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该芯片30上包括:电路板301,用于装载以下描述的各种元器件:墨盒侧电触点302、发光单元303、存储单元和墨盒控制单元304,其中,墨盒控制单元304可以一控制器,存储单元可以集成在控制器中或独立设置。
[0049]数个墨盒侧电触点302形成在上述电路板301上,可与上述相应的设备电触点203相对应连接而在喷墨打印机20与墨盒10之间建立电连接以进行信息交换,即墨盒侧电触点302相当于接收打印机发出的信号的接口单元,具体的,上述数个墨盒侧电触点302包括将打印机侧施加的电压施加至芯片30的电源触点、与喷墨打印机20之间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数据触点等。发光单元303,如图1c所示,其朝向上述光接收器204发光,优选地,在以下实施例中,其为LED灯;此外,该发光单元303也可以不是设置在电路板301上,如设置在墨盒外壳上,只要其能够代表墨盒所在的位置且接收墨盒控制单元304的发光控制即可。存储单兀设直在上述电路板301上,存储与墨盒10相关的各种彳目息,如墨水量、墨盒类型、墨水颜色、墨盒制造日期等,其中包括墨盒识别信息,其可根据需要而选择为EEPR0M、RAM等各种存储器。墨盒控制单元304在本实施例中其为控制器,如图2b所示,主要用于根据通过上述数个墨盒侧电触点302输入的打印机的发光控制指令而对上述发光单元303进行控制。
[005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发光单元也可设置成白炽灯或其它可以发出光线的元器件;上述LED灯可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而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如可见光或不可见光,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给用户一定的提示作用,优选地,上述LED灯发出可见光。
[0051]另外,墨盒10上还粘贴有标签(图中未不出),标签上设有墨盒型号以及颜色的标识,而喷墨打印机20的墨盒安装部分202上各个墨盒的容纳腔上都粘贴有相应的颜色标签,为此,用户在安装时只需要将墨盒标签的颜色标识与喷墨打印机20的墨盒安装部分202的颜色标签相比对,即可将适当的墨盒装入正确的位置上。
[0052]以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为例,描述如下典型的墨盒位置检测方案:
[0053]为了保证喷墨打印机的正常打印,防止出现因墨盒安装在错误的位置而出现打印偏差,通常需要在墨盒装入打印机后检测墨盒是否正确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中的适当位置。图3a及3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墨盒位置检测原理示意图,如图3a所示,假设喷墨打印机设置有四个墨盒,为区分清楚,以颜色标记区分墨盒,记为黑色墨盒BK、黄色墨盒Y、靛青色墨盒C和洋红色墨盒Μ。每个墨盒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墨盒安装位置上,其各自的正确位置如图3a所示,分别为位置Α、位置B、位置C和位置D。喷墨打印机上设置有光接收器,其位置固定,通过移动字车来移动墨盒位置,从而改变墨盒上的发光单元与打印机上光接收器之间的相对位置。
[0054]位置检测主要包括对当前的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墨盒的相邻光检测两部分,需要将成像设备中的每个墨盒逐一作为待检测墨盒进行检测。其中,正对位置检测是指打印机驱动与光接收器位置正对的待检测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并检测光接收器接收到的光量是否大于预设值的过程,而相邻光检测是指使上述待检测墨盒维持在与光接收器相对的位置上,打印机驱动与上述待检测墨盒相邻的任一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并检测光接收器此时接收到的光量是否小于上述正对位置检测时接收到的光量的过程。如图3a所示,对于待检测墨盒Y,会移动墨盒Y使其与光接收器处于正对位置,控制待检测墨盒Y的发光单元发光,光接收器接收光线,获取第一光量SI,判断所述第一光量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值,若是,则该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正确,反之,则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错误。如图3b所示,保持待检测墨盒Y位置不变,控制待检测墨盒Y的相邻墨盒BK的发光单元发光,光接收器接收光线,获取第二光量S2,判断第一光量是否大于第二光量,若是,则该待检测墨盒Y的相邻光检测正确。只有通过上述两种检测才能视为该墨盒的位置正确。其中,上述描述中,待检测墨盒应理解为将要进行正对位置检测的墨盒,而相邻墨盒则应理解为与上述待检测墨盒相邻的任一墨盒。
[0055]此外,如下对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的组成进行说明,参见如下的表1所示:
[0056]表1发光 控制指令的组成
[0057]
墨盒识别信息光线控制信息
BK墨盒 000点亮
----1OO
C 墨盒 I__O__O_____(ON)
M墨盒 OIO熄灭
----0 0 0
Y 墨盒 I I I I I O I___ (OFF)
[0058]如表1所示,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发光控制指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墨盒识别信息与光线控制信息。其中,墨盒识别信息是用于区分不同墨盒的代码,在本实施例中,以“墨盒颜色信息”作为墨盒识别信息,然而,也可以选择其他信息作为墨盒识别信息,只要能够起到区分墨盒的作用即可;而光线控制信息则是用于对上述发光单元进行开关控制的代码,即点亮/熄灭(0N/0FF)动作。如表1所示,100表示ON动作,即驱动发光单元发光,000表示OFF动作,即熄灭发光单元,也可采用其它代码对其进行表示,只要能够起到区分两动作的作用即可。或者说,光线控制信息也是作为区分发光控制指令是光线点亮指令/光线熄灭指令的依据。每个墨盒识别信息与每个光线控制信息的代码两两组合即可组成一条对不同颜色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熄灭的控制信号。如000100表示驱动BK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100000则表示熄灭C墨盒的发光单元等。[0059]实施例一
[0060]图4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是由墨盒上的墨盒控制单元执行,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
[0061 ] 401、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
[0062]其中,成像设备主体发出的发光控制指令是如表I所示的形式;墨盒控制单元与墨盒上的接口单元是连接的,能够从所述接口单元接收来自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表I中所示的发光控制指令的结构,识别该指令是光线点亮指令(ON)还是光线熄灭指令(OFF)。
[0063]402、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
[0064]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指的是为了使得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在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所对应的控制信息。
[0065]例如,该控制信息可以是:如果识别到的是光线点亮指令,则启动点亮延迟计时,计时值达到预设的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如果识别到的是光线熄灭指令,则启动熄灭延迟计时,计时值达到预设时间段时控制发光单元熄灭;第一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且大于第二时段;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三时段。第一时段是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第二时段是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第三时段是两个阶段的时间间隔。
[0066]又例如,该控制信息可以是:如果识别到的是光线点亮指令,则只有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是I时,才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如果识别到的是光线熄灭指令,则控制发光单元熄灭并同时启动计时;当监测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时,执行在计时期间内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发光控制指令。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且小于所述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
[0067]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控制信息,对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只要能够使得墨盒上的发光单元在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即可,保证相邻墨盒的发光量小于待检测墨盒的发光量,从而降低了墨盒位置检测的误报率。
[0068]如下描述几种根据不同的控制信息,对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的可选方式:
[0069]实施例二
[0070]本实施例中,墨盒控制单元具体是采用将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都进行延迟的方式;具体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0071]501、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
[0072]502、墨盒控制单元识别接收的指令是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
[0073]其中,墨盒控制单元是根据前述表I中的发光控制指令中的光线控制信息来识别该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或光线熄灭指令的。
[0074]如果墨盒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则继续执行503-504;如果墨盒控制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则继续执行505-506 ο
[0075]503、墨盒控制单元启动点亮延迟计时;
[0076]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将不会立即控制发光单元发光,而是控制发光单元延迟发光,所以启动点亮延迟计时。
[0077]504、墨盒控制单元在监测到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
[0078]其中,本实施例将墨盒控制单元控制发光单元延迟发光的延迟时间,称为第一延迟门限值,该第一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且大于第二时段。所述第一时段是成像设备主体对待检测墨盒进行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可以用Tl表示;所述第二时段是成像设备主体对待检测墨盒进行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可以用T2表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第二时段T2,且小于第一时段Tl。
[0079]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延迟门限值设计满足如上所述的条件,即大于第二时段T2且小于第一时段Tl,是基于如下考虑:由于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第二时段T2,则相当于在进行相邻光检测的时段内,发光单元由于延迟而不发光;同时,由于第一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Tl,则相当于在正对位置检测的时段内,延迟一定时间后还至少会有Tl-tl时长的发光时间(tl表示第一延迟门限值),以供检测,从而可以保证正对位置检测时的光量必然大于相邻光检测时的光量。
[0080]此外,墨盒对所接收到的光线点亮指令延迟设定的第一延迟门限值tl才控制发光单元发光,若延迟时间未达到tl,就接收到光线熄灭指令,则直接控制不发光,若延迟时间已达到tl,未接收到光线熄灭指令,则控制发光。
[0081]505、墨盒控制单元启动熄灭延迟计时;
[0082]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启动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可以是首次启动的,也可以是针对已启动过的计时器进行复位后重新启动。
[0083]506、墨盒控制单元在监测到所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时间段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
[0084]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三时段;第三时段T3是指当前光线熄灭指令与下一条发出的光线点亮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相当于是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
[0085]本实施例中,墨盒对所接收到的光线熄灭指令延迟所述预设时间段,才控制发光单元停止发光,由于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三时段T3,则相当于在接收到光线熄灭指令并发光单元还维持预设时间段时长的发光后再控制发光单元停止发光,还能保证有T3-预设时间段时长的停止发光时间,所以能保证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本实施例的预设时间段是第二延迟门限值t2。
[0086]具体地,预设时间段的选择与光接收器灵敏度相关,光接收器的灵敏度越高,则预设时间段应选择较小值;光接收器的灵敏度越低,则预设时间段可选择稍大的值,但是,不管如何选择,其必须满足预设时间段〈T3的条件。即,如果延迟一定时间再熄灭光线时,光接收器是否会识别出发光单元已熄灭与光接收器接收信号的时间反应程度相关;若数据传输较快、反应较快,则延迟时间就设置地较短;若数据传输慢、反应慢,则延迟时间相对而言可设置得较长些。
[0087]墨盒的发光控制方式可能有多种,例如,进行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时对相应的墨盒先后发送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控制该墨盒发光单元发光一定的时间,且每个墨盒并不区分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是用于进行正对位置检测还是相邻光检测;或者,也可以对某个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发光控制指令进行合并处理。在不同的发光控制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时段、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的划分方式有所区别;例如如下的两种可选的方式:
[0088]一种可选的方式是,对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的时段独立发送成对的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进行控制,在发光控制过程中控制墨盒移动到正对位置。则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时段Tl是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时,光线点亮指令以及光线熄灭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而第二时段T2则是上述待检测墨盒的相邻光检测时,光线点亮指令以及光线熄灭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而第三时段T3则为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比如,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光线熄灭指令与相邻光检测阶段(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光线点亮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另外,由于成像设备主体对于待检测墨盒在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的发光控制指令独立,则每个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和相邻光检测的先后顺序不限。
[0089]另一种可选的方式是,若某个墨盒需要作为其他墨盒的相邻墨盒而发光,又要作为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而发光,并且上述两次发光控制是连续地,则可以仅发送一组光线点亮指令和光线熄灭指令,让该墨盒始终发光,即相当于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的发光控制指令合并。该时段时长至少为第一时段Tl和第二时段T2之和。对于这种情况,上述第一时段Tl是指从光线点亮指令开始至光接收器接收正对位置检测的光量为止,第二时段T2是指从光接收器接收相邻光检测的光量开始至光线熄灭指令为止。或者,上述第二时段T2是指从光线点亮指令开始至光接收器接收正对位置检测的光量为止,第一时段Tl是指从光接收器接收相邻光检测的光量开始至光线熄灭指令为止。另外,若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和作为相邻光发光的发光控制指令合并,则本实施例的方案适用于相邻光检测在位置检测之后或之前执行的情况。
[0090]本实施例中,预设熄灭延迟计时为第二延迟门限值,而预设时间段即为第二延迟门限值。
[0091]此外,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tl和第二延迟门限值t2的具体取值优选地根据自身作为待检测墨盒时所对应的第一时段、第二时段以及第三时段进行设定。而且,由于一个成像设备中会安装多个墨盒,则不同墨盒作为待检测墨盒时对应的第一时段可能相同或彼此不同,且对应的第二时段也可能相同或彼此不同,对应的第三时段也可能相同或彼此不相同。若为相同的情况,则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优选是大于所述成像设备中最大的第二时段,并小于最小的第一时段;而所配置的第二延迟门限值优选是小于最小的第三时段。若为不同的情况下,则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满足上述“大于第二时段,小于第一时段”、第二延迟门限值满足上述“小于第三时段”的规定即可。进一步地,不同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延迟门限值也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0092]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方案后,在成像设备主体侧的光接收器检测结果是,在Tl时段内,仍然会接收到光线,具有第一光量,据此检测到正对位置检测正确;在T2时段内,不会接收到光线,光量为零,必然小于第一光量,据此也可判断出相邻光检测正确。由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既能够满足成像设备特定的位置检测要求,又能克服墨盒发光单元的制造误差造成的误判率缺陷。并且,成像设备主体可能已经销售并处于使用中,采用该方案无需对已有的大量成像设备主体进行改动,仅需对易耗品墨盒进行改进即可,因而易于推广实现。
[0093]为更清楚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发光控制方法进行介绍,下面基于图6a与6b为例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0094]本实施例中,四个装载不同颜色墨水、具有相同外形的墨盒,如BK墨盒、C墨盒、M墨盒、Y墨盒,被装载在打印机(成像设备)上,且墨盒上均设有LED灯(发光单元),且通过对成像设备主体中墨盒位置检测过程的观察及测量,可以得到在位置检测过程中的多个墨盒的移动和检测顺序如下所示:
[0095]
【权利要求】
1.一种墨盒的发光控制方法,所述墨盒控制单元设置在一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墨盒上,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光接收器,所述墨盒还包括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与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或熄灭,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墨盒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 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包括: 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点亮延迟计时;并在监测到所述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所述第一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且大于第二时段; 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启动熄灭延迟计时;并在监测到所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时间段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三时段; 所述第一时段是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段是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段是所述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监测到所述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时间段熄灭,包括: 在监测到所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第二延迟门限值时熄灭,所述第二延迟门限值是所述预设时间段; 或者,预设的熄灭延迟计时是第二延迟门限值,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所述第二延迟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在监测到所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第二延迟门限值时熄灭,第二延迟门限值是所述预设时间段时;还包括: 在所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启动后的计时过程中,当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任一发光控制指令时,停止所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或者,将所述点亮延迟计时或熄灭延迟计时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设的熄灭延迟计时是第二延迟门限值,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所述第二延迟门限值时,还包括: 在所述熄灭延迟计时启动后的计时过程中,当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任一发光控制指令时,不执行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且所述熄灭延迟计时不执行停止或者复位操作而是继续计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包括: 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时,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是1,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大于1,则不执行所述光线点亮指令; 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并同时启动计时;当监测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时,执行在计时期间内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发光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时段是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段是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段是所述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且小于所述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时启动后,当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接收到另一发光控制指令,且所述另一发光控制指令识别为光线熄灭指令时,停止所述计时,或将所述计时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控制单元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包括: 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时,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出现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累计数量或发光控制指令累计数量不等于预定值,则启动延迟计时;若所述光线点亮指 令出现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累计数量或发光控制指令累计数量等于预定值时,则不执行所述光线点亮指令; 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在监测到所述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延迟门限值时,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所述延迟计时的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所述第一时段是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 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在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若此时尚在所述延迟计时的计时中,则不执行所述光线熄灭指令;若此时所述延迟计时的计时未启动或者计时已完成,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中包括:墨盒识别信息和光线控制信息; 所述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包括:仅根据所述光线控制信息控制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发光或者熄灭。
10.一种用于对墨盒进行发光控制的墨盒控制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设置在一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的墨盒上,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光接收器,所述墨盒还包括接收所述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所述墨盒控制单元与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发光的发光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或熄灭,且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控制单元包括: 指令识别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成像设备主体的发光控制指令并进行识别; 指令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识别到的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以及预设的与所述发光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信息,对所述墨盒的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控制,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不发光而在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发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处理单元,包括: 点亮延迟计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时,启动点亮延迟计时; 光线点亮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点亮延迟计时子单元监测到所述点亮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第一延迟门限值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所述第一延迟门限值小于第一时段且大于第二时段; 熄灭延迟计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启动熄灭延迟计时; 光线熄灭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熄灭延迟计时子单元监测到所述熄灭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时间段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所述预设时间段小于第三时段;所述第一时段是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段是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段是所述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处理单元,包括: 光线点亮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时,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是1,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的出现次数大于1,则不执行光线点亮指令; 光线熄灭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 计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光线熄灭子单元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的同时启动计时;并在监测计时值达到预设门限值时,指示所述光线点亮子单元或者光线熄灭子单元执行在计时期间内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发光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时段是待检测墨盒正对位置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段是待检测墨盒相邻光检测阶段的时间间隔,所述第三时段是所述正对位置检测阶段与相邻光检测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且小于所述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处理单元,包括: 延迟计时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点亮指令时,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出现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累计数量或发光控制指令累计数量不等于预定值时,启动延迟计时; 光线点亮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延迟计时子单元监测到所述延迟计时的计时值达到预设的延迟门限值时,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发光;若所述光线点亮指令出现时对应的光线点亮指令累计数量或发光控制指令累计数量等于预定值时,则不执行光线点亮指令; 光线熄灭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指令识别单元识别到所述发光控制指令为光线熄灭指令时,若此时延迟计时子单元尚在计时中,则不执行光线熄灭指令;若此时延迟计时子单元未启动计时或计时已完成,则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熄灭。
14.一种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成像设备主体发出信号的接口单元、存储墨盒识别信息的存储单元以及权利要求10-13任一所述的墨盒控制单元。
15.一种墨盒,包括墨盒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盒发光控制电路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发光单元,其可朝向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光接收器发光,且与所述墨盒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墨盒主体上或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板上。
17.—种成像设备,包 括成像设备主体和至少两个墨盒,所述成像设备主体至少包括光接收器、字车和位置检测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墨盒固定安装在所述字车上,所述字车相对于所述光接收器移动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采用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墨盒; 每个所述墨盒的接口单元共线连接至所述成像设备主体的指令输出端; 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包括: 移动控制单元,与所述字车连接,用于控制字车移动至待检测墨盒与光接收器正对的位置; 发光控制单元,与所述墨盒连接,用于通过向所述墨盒发送发光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在待检测墨盒的正对位置检测的第一时段和相邻光检测的第二时段内发光; 发光量检测单元,与所述光接收器连接,用于当识别到所述光接收器在第一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一发光量大于第一设定发光量,且第二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二发光量小于第一发光量时确定待检测墨盒的位置正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量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当识别到第一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一发光量大于第一设定发光量,且第二时段内接收到的第二发光量小于第一发光量和第二设定发光量时,确定待检测墨盒的位置正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中包括的至少两个墨盒,各自作为待检测墨盒时对应的第一时段彼此不同,且对应的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也分别彼此不同,每个墨盒中的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大于所述成像设备中最大的第二时段,小于最小的第一时段,而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预设时间段小于最小的第二时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中包括的至少两个墨盒,各自作为待检测墨盒时对应的第一时段彼此不同,且对应的第二时段和第三时段也分别彼此不同,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预设门限值大于所述成像设备中最大的第二时段与第三时段之和,小于最小的第一时段和第三时段之和。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第一延迟门限值和预设时间段彼此相同或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预设门限值彼此相同或不同。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中包括的至少两个墨盒,各自作为待检测墨盒时对应的第一时段彼此不同,每个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预设的延迟门限值小于所述成像设备中最小的第一时段。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墨盒的墨盒控制单元所配置的预设的延迟门限值彼此相同或不同。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与所述光接收器直接相对的位置; 或者,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与所述光接收器相偏离的位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和光接收器之间设置光学引导部件,所述光学引导部件用于将所述发光单元发光时发出的光线引导至各个墨盒与所述光接收器相对的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架;所述转接架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主体上,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转接架上; 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转接架上,且与装入所述转接架的各个墨盒一一对应。
【文档编号】B41J29/38GK103895359SQ20121057954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钦雷, 贾志铮, 刘卫臣, 梁月丹 申请人: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