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保持装置和记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11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介质保持装置和记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的介质保持装置以及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安装在用于在诸如T恤的待印刷的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喷墨印刷机上的压印板装置,已知一种压印板装置,其包括:压印板,其上安装有待印刷的介质;支撑板,其布置在压印板下方;框架,其将安装在压印板上的待印刷的介质与支撑板夹住并保持在一起;以及压印板托盘,其位于这些构件下方并容置由压印板所夹住的待印刷的介质的未安装在压印板上的部分以便接收该部分。压印板装置具有上述的压印板、支撑板、框架以及压印板托盘与底部一起整体组装的构造。(参见PTL 1)。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JP-A-2003-312069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在这种压印板装置中,准备了多个尺寸的压印板以便对应于各种尺寸的待印刷的介质,且用户根据待印刷的介质的尺寸来互换压印板。在该现有技术的压印板装置中,由于压印板与框架形成整体结构,因此压印板与框架等一起进行互换,且如果压印板的尺寸大,则结合有框架等的整体结构非常重。因而,压印板的互换工作并非易事。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用户可以容易地执行托盘的互换工作的介质保持装置以及一种记录设备。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介质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具有介质安装表面;第二托盘,所述第二托盘具有比所述第一托盘的介质安装表面小的介质安装表面;托盘安装部,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选择性地安装在所述托盘安装部上;保持框架,所述保持框架从所述第一托盘和所述第二托盘分离地构造,并且如果所述第一托盘安装在所述托盘安装部上,则能够与所述第一托盘一起保持记录了图像并且安装在所述第一托盘的所述介质安装表面上的记录介质;以及附接件,所述附接件安装在所述保持框架的内部中,并且如果所述第二托盘安装在所述托盘安装部上,则能够与所述第二托盘一起保持安装在所述第二托盘的所述介质安装表面上的所述记录介质,并且如果所述第一托盘安装在所述托盘安装部上,则所述附接件与所述保持框架分离。

根据该构造,用户可以将第一安置托盘安装在托盘安装部上,并将记录介质保持在第一安置托盘和保持框架之间。此外,用户可以将第二安置托盘安装在托盘安装部上,并通过将附接件安装在保持框架上,将记录介质保持在第二安置托盘与附接件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介质保持装置进一步包括底座部,所述底座部支撑所述托盘安装部,其中所述保持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座部中以便能够在保持所述记录介质的保持位置与释放对所述记录介质的保持的非保持位置之间转动。

根据该构造,用户可以通过执行使保持框架在保持位置与非保持位置之间转动的简单操作来由保持框架保持和释放记录介质。因而,可以通过保持框架来保持记录介质,并在释放所述记录介质时提高可使用性。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介质保持装置进一步包括:框架侧锁定部,所述框架侧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保持框架中;以及底座侧锁定部,所述底座侧锁定部设置在所述底座部中,并与位于保持位置的所述保持框架的所述框架侧锁定部接合。

根据该构造,通过将框架侧锁定部与底座侧锁定部接合,保持框架锁定在保持位置。然后,由于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共用同一个保持框架,因此可以减少框架侧锁定部的数目,而不必如针对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来单独地使用保持框架的情况中那样针对每个保持框架来准备框架侧锁定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介质保持装置进一步包括制动辅助部,所述制动辅助部安装在所述保持框架上,并对所述保持框架转动至所述保持位置进行制动以及辅助所述保持框架转动至所述非保持位置。

根据该构造,当在保持位置与非保持位置之间转动保持框架时,可以提高可使用性。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制动辅助部由将所述保持框架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底座部的辅助铰链构造。

根据该构造,相比于将气弹簧用作制动辅助部的情况,可以将辅助铰链安装至更靠近保持框架的转轴。因此,可以降低保持框架的尺寸。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第一托盘具有托盘主体和引导部,在所述托盘主体中,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为所述介质安装表面;所述引导部设置在与所述托盘主体的介质安装表面相反的表面的边缘部中,并将悬挂在所述托盘主体与所述保持框架之间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端部引导至相对于所述托盘主体的外侧。

根据该构造,由于悬挂在第一托盘的托盘主体与保持框架之间的记录介质的端部由引导部引导至相对于托盘主体的外侧,因此可以增大托盘主体、保持框架和记录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因而,如果记录介质被保持在第一托盘与保持框架之间,则容易伸展所保持的记录介质的褶皱,并可以防止记录介质在其被保持之后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附接件具有板部和附接件框架部,所述板部设置有开口,所述附接件框架部在所述板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中沿所述开口的边缘部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托盘具有托盘主体和引导部,在所述托盘主体中,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为所述介质安装表面;所述引导部设置在与所述托盘主体的所述介质安装表面相反的表面的边缘部中,并将悬挂在所述托盘主体和所述附接件框架部之间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端部引导至相对于所述托盘主体的外侧。

根据该构造,由于悬挂在第二托盘的托盘主体与附接件的附接件框架部之间的记录介质的端部由引导部引导至相对于托盘主体的外侧,因此可以增大托盘主体、附接件框架部和记录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因而,如果记录介质被保持在第二托盘与附接件之间,则容易延展所保持的记录介质的褶皱,并可以防止记录介质在其被保持之后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所述保持框架具有框架主体和锁定构件,在所述框架主体中,与所述附接件的外周边缘接合的接合部设置在其内周边缘中;所述锁定构件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中,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中,与所述接合部接合的所述附接件锁定至所述框架主体,在所述解锁位置中,释放了对所述附接件的锁定。

根据该构造,用户可以通过执行使锁定构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简单操作来将附接件安装在保持框架上和将附接件从保持框架分离。

本发明的记录设备包括上述的介质保持装置以及记录部,所述记录部将图像记录至由所述介质保持装置所保持的记录介质。

记录部不被特别地限定,并且,例如使用喷墨式记录部喷墨的记录部可以被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介质保持部的立体图并且是保持框架位于保持位置的状态的视图。

图3是介质保持部的立体图并且是保持框架位于非保持位置的状态的视图。

图4是介质保持部的右视图并且是保持部位于非保持位置的状态的视图。

图5A是保持框架和大托盘的平面图。

图5B是安装有第一附接件的保持框架以及中托盘的平面图。

图5C是安装有第二附接件的保持框架以及小托盘的平面图。

图5D是保持框架、中托盘和第一附接件的立体图。

图5E是保持框架、小托盘和第二附接件的立体图。

图6A是沿图5A的切割线VIA-VIA所截取的截面图。

图6B是沿图5B的切割线VIB-VIB所截取的截面图。

图6C是沿图5C的切割线VIC-VIC所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与附接件分离了的保持框架以及中托盘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修改示例的介质保持部的立体图并且是保持框架位于保持位置的状态的视图。

图9是根据修改示例的介质保持部的立体图并且是保持框架位于非保持位置的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2 介质保持部

11a 大托盘

11b 中托盘

11c 小托盘

12 保持框架

13 托盘安装部

15b 第一附接件

15c 第二附接件

16a 介质安装表面

M 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记录设备。记录设备通过利用喷墨式记录部喷墨来在介质保持部中的诸如T恤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而且,此后,尽管使用朝向已图示的“顶”、“底”、“左”、“右”、“前”和“后”的方向给出描述,但是采用这些方向是为了便于描述,且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使用这些方向。

如图1所示,记录设备1包括保持记录介质M的介质保持部2、在横向上长的大致矩形状的记录部3以及向前和向后传输介质保持部2的传输部5。

记录部3在介质保持部2中保持的记录介质M上记录图像。记录部3包括安装有喷墨头6的滑架7,以及经由滑架7左右移动喷墨头6的头部移动机构(未示出)。所述头部移动机构是由电机驱动的皮带机构来构造的。

传输部5使介质保持部2经过设置在记录部3的前侧的入口4来在前侧上的设定位置与后侧上的记录起始位置之间移动。传输部5是由电机驱动的皮带机构来构造的。

当通过记录设备1在记录介质M上记录图像时,首先,用户将记录介质M设定于在设定位置处移动的介质保持部2中。然后,当记录设备1接收到开始记录的指令时,传输部5使介质保持部2从设定位置经过入口4移动至记录起始位置。然后,传输部5周期性地将介质保持部2从记录起始位置移动至前侧,且喷墨头6面向设定在介质保持部2中的记录介质M,喷墨头6在左右往复移动时输出并喷墨。因而,记录设备1执行记录操作,图像通过该记录操作而记录在记录介质M上。

如图2至图4所示,介质保持部2具有记录介质M设定其上的托盘11、将记录介质M与托盘11保持在一起的保持框架12、托盘11安装在其上表面上的托盘安装部13以及支撑托盘安装部13的底座部14。托盘11可拆卸地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并从保持框架12等分离地构造。

如图5A至图5E所示,为了对应各种尺寸的记录介质M,在托盘11中设置了尺寸彼此不同的三个类型,即大托盘11a、中托盘11b和小托盘11c。托盘11没有特别限定,但通常情况下,大托盘11a用于保持相对较大尺寸的记录介质M,中托盘11b用于保持中等尺寸的记录介质M,且小托盘11c用于保持相对较小尺寸的记录介质M。例如,大托盘11a、中托盘11b和小托盘11c的各自的托盘主体16的竖直尺寸和水平尺寸分别为20×28英寸、16×20英寸以及14×16英寸。

而且,大托盘11a为“第一托盘”的示例,中托盘11b或小托盘11c为“第二托盘”的示例。

此外,介质保持部2包括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的附接件15。

如果中托盘11b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则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的第一附接件15b以及如果小托盘11c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则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的第二附接件15c设置在附接件15中。

托盘11包括托盘主体16、设置在与托盘主体16的介质安装表面16a(下面进行描述)相反的表面(即,下表面)的左右边缘部中的两个引导部17、通过以矩形状分散在托盘主体16的下表面上的四个位置处而设置的四个托盘凹部18(参见图6A至图6C)以及设置在托盘主体16的下表面的大致左右中央部处的前后两个定位销19(参见图6A至图6C)。

托盘主体16以具有圆形边缘的大致矩形板构造。托盘主体16的上表面为安装记录介质M的介质安装表面16a。此外,例如,如果使用诸如T恤的上衣作为记录介质M,则该上衣的前身和背身可以重叠地安装在介质安装表面16a上,或者可以通过由前身和后身来包裹托盘11的上部和下部将前身和后身中的一个安装在介质安装表面16a上。

托盘主体16可以由诸如丙烯酸板的树脂制成,并且例如,优选地,托盘主体16由铝板构造成以保证刚度。因而,当将记录介质M设定在托盘11上时,防止了托盘主体16弯曲,并可以适当地保持在安装于介质安装表面16a上的记录介质M与喷墨头6之间的间隙。

左右两个引导部17在下面进行描述并且引导悬挂在介质安装表面16a的记录介质M的左右端部。引导部17由横截面图中大致曲柄状(参见图6A至6C)的金属配件构造成,并且包括与托盘主体16的下表面接触的连接部21、从连接部21的外侧向下连续的外悬挂部22、从外悬挂部22的下端向外侧连续的介质接收部23以及从连接部21的内部向下连续的内悬挂部20。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部17设置在托盘主体16的下表面的左右边缘部中,但是可以进一步设置在其前后边缘部中。

两个定位销19构造成比四个托盘凹部18长,并从上方插入至设置在托盘安装部13中的两个定位孔(未示出),直至四个托盘凹部18邻接托盘安装部13的上表面。四个托盘凹部18的长度彼此大致相等。托盘11面向托盘安装部13,并支撑在四个托盘凹部18的四个点处。

保持框架12通过设置在后端部中的辅助铰链43或铰接金属配件44(下面进行描述)连接至底座部14。保持框架12构造成绕辅助铰链43或铰接金属配件44的轴线在保持位置(参见图2)与非保持位置(参见图3和图4)之间转动,所述保持位置为大致水平状态并由托盘11保持记录介质M,所述非保持位置为倾斜状态并释放对记录介质M的保持。

保持框架12包括矩形框架状的框架主体24、设置在框架主体24的四角附近的四个锁定构件25以及设置在框架主体24的后部中并安装有辅助铰链43或铰接金属配件44的铰链安装部26。

使记录介质M得以保持的一定尺寸的间隙存在于框架主体24的框架的内部,且大托盘11a的托盘主体16进入该间隙。框架主体24通过结合具有大致倒梯形横截面的矩形的铝挤压型材来构造。框架主体24包括前框架构件31、后框架构件32、左框架构件33和右框架构件34。与附接件15的板部54(下面进行描述)的外周边缘接合的接合阶部35设置在前框架构件31、后框架构件32、左框架构件33和右框架构件34的各自上表面的内部,即,设置在框架主体24的上表面的内周边缘中。此外,框架侧锁定部36安装在前框架构件31的前部的大致中部。铰链安装部26连接至后框架构件32的后表面。锁定构件25通过转动销37分别安装在左框架构件33和右框架构件34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两者上。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接合部”由接合阶部35构造成,但不限于该构造,并且例如,“接合部”可以是在左框架构件33和右框架构件34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凹槽。

框架侧锁定部36包括固定至前框架构件31的钩支撑部38以及由钩支撑部38可转动地支撑的钩构件39。钩构件39包括与下面描述的底座侧锁定部53接合的钩部41以及用于可转动地操作钩构件39的旋钮部42。钩构件39构造成在勾住位置与非勾住位置之间转动并通过弹簧(未示出)偏置而转动至勾住位置,其中在所述勾住位置,钩构件39与底座侧锁定部53接合,在所述非勾住位置,释放钩构件39与底座侧锁定部53的接合。用户操作框架侧锁定部36的钩构件39使得其在操作保持框架12以转动至非保持位置时,转动至非勾住位置并释放框架侧锁定部36与底座侧锁定部53的接合。

四个锁定构件25设置成用于将附接件15的板部54锁定至框架主体24。每个锁定构件25构造成在锁定位置(参见图5A至图5E)与解锁位置之间绕转动销37转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在内侧闭合的板部54锁定至框架主体24,在所述解锁位置,与向外侧打开的板部54的接合被释放。用户在锁定构件25位于解锁位置的状态下将附接件15下落在框架主体24的接合阶部35之后,将锁定构件25转动至锁定位置并将附接件15锁定至框架主体24。可以通过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执行转动锁定构件25的简单操作,将附接件15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以及将附接件15从保持框架12分离。

铰链安装部26具有矩形,该矩形在俯视图中为在横向上长并具有与后框架构件32的左右方向长度大致相等的左右方向长度。辅助铰链43安装在铰链安装部26的下表面的大致中部上。铰接金属配件44分别靠近铰链安装部26的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安装。

辅助铰链43包括大致扁平的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固定部45以及可转动地连接至固定部45的活动部46。固定部45固定至底座部14的铰链支撑部51(下面进行描述),且活动部46固定至铰链安装部26。

固定部45和活动部46分别具有由树脂制成的盖。尽管未示出,但是用于辅助保持框架12转动至非保持位置的弹簧与用于制动保持框架12至保持位置的转动的阻尼件构建在辅助铰链43内。由于保持框架12至非保持位置的转动由辅助铰链43辅助,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执行保持框架12至非保持位置的转动操作。此外,由于保持框架12至保持位置的转动由辅助铰链43制动,因此用户可以完整地执行保持框架12到保持位置的转动操作而不使手指夹在保持框架12和大托盘11a之间。

托盘安装部13具有大致扁平的矩形平行六面体的盒形,并且上述的三个尺寸的托盘11选择性地安装在其上表面上。前后两个定位孔形成为穿过托盘安装部13的大致左右中间部。上述的两个定位销19穿过所述两个定位孔,从而托盘11以相对于托盘安装部13定位的状态安装。此外,用于调节托盘安装部13的上表面的倾斜度的倾斜度调节机构(未示出)构建在托盘安装部13内。可以通过由倾斜度调节机构调节托盘安装部13的上表面的倾斜度来调节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的上表面上的托盘11的介质安装表面16a的倾斜度。因而,可以将喷墨头6的喷口表面与介质安装表面16a之间的间隙调节为在介质安装表面16a的整个区域内大致均匀。

底座部14包括纵向地延伸的大致棱柱形的底座主体47、从底座主体47的前端部向上凸起的底座凹部48、设置在底座主体47的后方上表面上并通过结合铝挤压构件而构成的框架部49、从框架部49的大致后中部连接至后部的板形铰链支撑部51以及连接至底座主体47的后方部的下方的底座腿52。

上述的托盘安装部13固定至底座主体47的上部。在侧视图中具有大致倒“L”形的底座侧锁定部53固定至底座凹部48的前表面的上部。底座侧锁定部53与设置在位于保持位置的保持框架12中的框架侧锁定部36接合。上述的辅助铰链43的固定部45固定至铰链支撑部51的上表面。底座腿52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未示出)安装在上述传输部5上。

附接件15包括比托盘主体16薄的大致矩形板状的板部54以及设置在板部54的下表面上的附接件框架部55。板部54的外周边缘与上述的框架主体24的接合阶部35接合。此外,大致矩形的附接件开口56在板部54的中央部中形成。足以夹住记录介质M的间隙存在于第一附接件15b的附接件开口56中,由此中托盘11b的托盘主体16进入该间隙。类似地,足以夹住记录介质M的间隙存在于第二附接件15c的附接件开口56中,由此小托盘11c的托盘主体16进入该间隙。

此外,附接件15沿着附接件开口56的边缘部设置有附接件框架部55。附接件框架部55通过结合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的矩形的铝挤压构件来构造。当用户将附接件15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时,附接件框架部55面向与托盘主体16的介质安装表面16a相反的一侧,即,以保持框架12位于保持位置的状态面朝下方。

此处,将描述记录介质M相继地设定在中托盘11b、大托盘11a以及小托盘11c且由记录设备1记录图像的情况的操作步骤。而且,在该操作之前的状态中,托盘11没有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附接件15没有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且保持框架12位于保持位置。

首先,用户操作保持框架12使得其转动至非保持位置。然后,用户将中托盘11b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然后,用户将记录介质M安装在中托盘11b的介质安装表面16a上。此外,用户将第一附接件15b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

然后,用户操作其上安装有第一附接件15b的保持框架12使得其从非保持位置转动至保持位置。因而,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第一附接件15b的附接件开口56的边缘部与中托盘11b的外周边缘之间。这时,框架侧锁定部36与底座侧锁定部53接合,且保持框架12被锁定在保持位置。因而,在记录介质M设定至其上安装有中托盘11b的介质保持部2之后,用户利用记录设备1来指示所述记录的开始。

在记录介质M上执行记录之后,用户操作保持框架12使得其从保持位置转动至非转动位置。然后,用户将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M从介质保持部2移除。

然后,互换中托盘11b与大托盘11a。即,中托盘11b被从托盘安装部13移除,并且相反,大托盘11a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然后,用户将记录介质M安装在大托盘11a的介质安装表面16a上。

此外,用户将第一附接件15b从保持框架12分离。

然后,用户操作从第一附接件15b分离的保持框架12使得其从非转动位置转动到转动位置。因而,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保持框架12的内周边缘与大托盘11a的外周边缘之间。因而,在记录介质M设定在其上安装有大托盘11a的介质保持部2上之后,用户利用记录设备1来指示所述记录的开始。

在记录介质M上执行记录之后,用户操作保持框架12使得其从保持位置转动至非保持位置。然后,用户将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M从介质保持部2移除。

然后,用户互换大托盘11a与小托盘11c。即,大托盘11a被从托盘安装部13移除,并且相反,小托盘11c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然后,用户将记录介质M安装在小托盘11c的介质安装表面16a上。此外,用户将第二附接件15c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

然后,用户操作安装在第二附接件15c上的保持框架12使得其从非保持位置转动至保持位置。因而,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第二附接件15c的附接件开口56的边缘部与小托盘11c的外周边缘之间。因而,在记录介质M设定在其上安装有小托盘11c的介质保持部2上之后,用户利用记录设备1来指示所述记录的开始。

在记录介质M上执行记录之后,用户操作保持框架12使得其从保持位置转动至非保持位置。然后,用户将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M从介质保持部2移除。

而且,该步骤的顺序不限于该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干扰工作的范围内使各阶段混合。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介质保持部2,由于大托盘11a、中托盘11b和小托盘11c构造成从保持框架12分离,因此用户可以执行大托盘11a、中托盘11b和小托盘11c的手动互换来作为单体的托盘11。因而,用户可以容易地执行托盘11的互换工作。然后,用户可以通过将大托盘11a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并将附接件15从保持框架12分离来将记录介质M保持在大托盘11a与保持框架12之间。此外,用户可以通过将中托盘11b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并将第一附接件15b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来将记录介质M保持在中托盘11b与第一附接件15b之间。类似地,用户可以通过将小托盘11c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并将第二附接件15c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来将记录介质M保持在小托盘11c与第二附接件15c之间。

而且,在记录介质M设定在介质保持部2上之后作出开始所述记录的指示之前,用户可以使用喷射等将用来增加墨水的柔性的处理液恰当地施加至保持在介质保持部2中的记录介质M。这时,如上所述,由于辅助铰链43具有盖,因此防止了处理液施加至辅助铰链43内,从而可以抑制处理液对辅助铰链43的损坏。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同一个保持框架12由大托盘11a、中托盘11b和小托盘11c共用,因此可以减少框架侧锁定部36或辅助铰链43的数目,而不必如在针对大托盘11a、中托盘11b和小托盘11c使用单独的保持框架12的情况那样为每个保持框架12提供框架侧锁定部36或辅助铰链43。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当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大托盘11a和保持框架12之间时,大托盘11a的引导部17在托盘主体16的外侧引导记录介质M的端部,由此悬挂在大托盘11a的托盘主体16与保持框架12的框架主体24之间的记录介质M的端部由于介质接收部23而变成大致“L”形(参见图6A)。因而,可以增大托盘主体16、保持框架12和记录介质M之间的接触面积。因而,如果记录介质M保持在大托盘11a与保持框架12之间,则记录介质M的褶皱会被伸展,从而可以防止记录介质M在记录介质M被保持之后移动。此外,由于在引导部17的外悬挂部22与框架主体24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可以释放由销张紧的所保持的记录介质M。

此外,当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中托盘11b与第一附接件15b之间时,中托盘11b的引导部17在托盘主体16的外侧引导记录介质M的端部,由此,悬挂在中托盘11b的托盘主体16与第一附接件15b的附接件框架部55之间的记录介质M的端部由于介质接收部23而变成大致“L”形(参见图6B)。因而,可以增大托盘主体16、附接件框架部55和记录介质M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同的构造适用于小托盘11c的引导部17(参见图6C)。因而,即使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中托盘11b与第一附接件15b之间,或者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小托盘11c与第二附接件15c之间,仍然可以产生与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大托盘11a与保持框架12之间的情况类似的情形。因而,即使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中托盘11b与第一附接件15b之间,或记录介质M被保持在小托盘11c与第二附接件15c之间,所保持的记录介质M或所保持的记录介质M的褶皱仍然会被伸展,从而可以防止记录介质M在记录介质M被保持之后移动。此外,同样对于中托盘11b或小托盘11c的引导部17,由于间隙设置在外悬挂部22与附接件框架部55之间,因此可以释放将利用销张紧的所保持的记录介质M。

而且,对于诸如运动衫的厚记录介质M,记录介质M可以不夹在大托盘11a与保持框架12之间、中托盘11b与第一附接件15b之间、或者小托盘11c与第二附接件15c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中托盘11b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附接件15从保持框架12分离,且从中托盘11b的介质安装表面16a悬挂的厚记录介质M的端部进入到中托盘11b与保持框架12之间。此外,尽管未具体示出,但是小托盘11c安装在托盘安装部13上,第一附接件15b安装在保持框架12上,且从小托盘11c的介质安装表面16a悬挂的厚记录介质M可以进入小托盘11c与第一附接件15b之间。因而,可以将厚记录介质M设定在介质保持部2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记录介质M不被充分地保持,但是由于记录介质M可以装配至保持框架12内,因此可以防止记录介质M的端部在记录操作中被传输部5卡在传输路径中。

接下来,将描述介质保持部2的修改示例。本修改示例的介质保持部2为与上述的介质保持部2大致相同的构造,但与上述的介质保持部2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了气弹簧61代替辅助铰链43。而且,除非另有详述,否则与上述的介质保持部2相关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修改示例的介质保持部2。

如图8和图9所示,本修改示例的介质保持部2包括保持框架12的左右两侧的两个气弹簧61。连接有每个气弹簧61的一端的框架侧连接部62在保持框架12的左框架构件33和右框架构件34的后方部形成。

此外,框架支撑部63代替上述的框架部49和铰链支撑部51而设置在底座部14的后端部中。可转动地支撑保持框架12的铰链部64设置在框架支撑部63的右后端部和左后端部中。连接有气弹簧61的另一端的底座侧连接部65从框架支撑部63的右前端部和左前端部凸起。

与上述的辅助铰链43类似,如上所述地设置的两个气弹簧61辅助保持框架12转动至非保持位置并对保持框架12转动至保持位置进行制动。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介质保持部2包括辅助铰链43或气弹簧61,由此当在保持位置与非保持位置之间转动保持框架12时,可以提高可操作性。此外,在使用辅助铰链43的情况下,与使用气弹簧61的情况相比,可以将辅助铰链43更靠近保持框架12的转轴安装。因而,即使辅助铰链43没有设置在保持框架12的转轴方向上的两端部中(即,左右两端部中)而是设置在保持框架12的用于安装有辅助铰链43的保持框架12的转动基端部(即,铰链安装部26)的、在转轴方向上的大致中部中(即,如本实施例的大致左右中间部),仍然可以减小与转轴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即,前后方向上)的尺度,从而可以减小保持框架12的尺寸。

而且,辅助铰链43和气弹簧61为“制动辅助部”的示例。

记录介质M不被特别地限定,而是例如可以适当地使用纤维,且可以尤其优选地采用诸如T恤的衣服。

此外,公开了使用在记录设备1中所使用的介质保持部2的构造,但是所述构造并不限于本实施例。除了记录设备之外,介质保持部2可以用于传输介质的传输设备,并且介质保持部2可以用作在刻字机中使用的介质保持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