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芯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00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芯吹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芯吹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电线电缆生产中线芯印字主要应用于6mm2及以下导体,生产时电线出线速度比较快,而线芯的印字是采用以溶剂挥发干燥方式实现的,由于现有吹干装置无法完全吹干线芯表面的水分,极易造成生产的线芯表面印字模糊,甚至粘连,难以保证电线的正确连接、安装和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芯吹干装置,以解决在电线电缆生产过程中由于线芯印字无法完全吹干引起的印字模糊甚至粘连,造成电线错误连接、安装,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芯吹干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活动连接,上盖和下盖的截面为半圆弧形,上盖设有出气孔,下盖设有进气孔,下盖底部设置储气箱,储气箱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储气箱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尾端连接输气管,输气管尾端设有吹风电机。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出气孔的孔径是进气孔的1.5-2倍。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出气孔和进气孔至少为两个。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盖和下盖活动连接后为圆管状,两端与空气连通。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气管数量和进气口数量相同。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分别固定在印字机装置和冷却水槽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芯吹干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采用进气孔和出气孔的设计,较小孔径的进气孔可以控制吹入的气体细小但均匀,防止线芯表面印字被大风量吹花导致模糊或脱落,较大孔径的出气孔可以加速气体的流动,从而解决了生产中线芯表面的水分难以被快速吹干的问题,防止了生产的线芯表面印字模糊,甚至粘连,使电线正确连接、安装和安全运行得到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上盖;2、下盖;3、储气箱;4、支撑板;5、进气管;6、输气管;7、吹风电机;8、进气口;9、进气孔;10、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线芯吹干装置,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上盖1和下盖2活动连接,上盖1和下盖2的截面为半圆弧形,活动连接后为圆管状,两端与空气连通,上盖1设有出气孔10,下盖2设有进气孔9,出气孔10的孔径是进气孔9孔径的1.5-2倍,出气孔10和进气孔9至少为两个,下盖2底部设置储气箱3,储气箱3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分别固定在印字机装置和冷却水槽上,储气箱3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进气口8,进气口8与进气管5连接,进气管5数量和进气口8数量相同,进气管尾5端连接输气管6,输气管6尾端设有吹风电机7。

印字作业时,将线芯置于吹干装置的上盖1和下盖2间的空腔内,关闭上盖1,启动吹风电机7,风通过输气管6分别进入多个进气管5和进气孔8,注入储气箱3后从进气孔9进入,再通过出气孔10和储气箱3两侧开口流出,由于进气孔9的孔径小于出气孔10的孔径和两侧开口,从而在上盖1和下盖2之间的空间内形成高速旋转的气流,使线芯表面的水分被快速吹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