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及介质输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1877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及介质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已知一种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其在一个面上具有根据所吸收的热量而膨胀的膨胀层的介质(例如,热膨胀性片)上,通过打印形成将电磁波转换为热的电磁波热转换层,通过电磁波的照射使膨胀层中的在介质上形成了电磁波热转换层的部位膨胀并隆起,由此形成立体图像(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5212504号公报)。

该立体图像形成系统例如形成为以下的构造:在热膨胀性片的背面通过打印形成作为电磁波热转换层而发挥作用的浓淡图像,从热膨胀性片的背面照射包含红外线波长的电磁波的光。

并且,在立体图像形成系统中,固定保持热膨胀性片,一边使光加热部在热膨胀性片上移动一边照射光,由此成为对热膨胀性片加热的构造。这种构造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需要按压热膨胀性片的四个端部的固定保持机构,并且需要使光加热部移动的移动机构,因此成为系统的尺寸为热膨胀性片尺寸以上的大型结构。因此,这种构造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难以实现小型化和低价格。另外,这种构造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由于操作为批量处理,因此无法连续性地供给热膨胀性片,从而形成多张热膨胀性片的立体图像需要时间。

因此,在立体图像形成系统中,具有如下构造:固定配置光加热部,并且在向热膨胀性片照射光的加热区域部的周围配置用于对热膨胀性片的输送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一边输送热膨胀性片一边使光加热部照射光,由此对热膨胀性片加热。下面,将这种构造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称为“现有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

然而,如下面说明的那样,现有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存在有可能在热膨胀性片上产生加热不均的课题。

例如,在现有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中,在距离热膨胀性片的背面(也就是形成电磁波热转换层即浓淡图像的、光所照射的一侧的面)极近的位置配置有引导部件。因此,在输送热膨胀性片时,有时在热膨胀性片的背面落下引导部件的深影。由于在落下影子的部分光未照射,因此电磁波向热的转换效率降低。由此,有时会在热膨胀性片产生加热不均。结果,现有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有时无法形成良好的立体图像。

另外,在现有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中,有时使用透明的玻璃等构成引导部件,在热膨胀性片的背面不会落下引导部件的深影。然而,即使是这种构造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在加热时从膨胀层产生的水蒸气会附着在引导部件的玻璃面上,玻璃面蒙上雾气。由此,有时在热膨胀性片上产生加热不均。结果,现有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有时无法形成良好的立体图像。

另外,在现有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中,为了不在热膨胀性片的背面落下引导部件的深影,具有去除引导部件取而代之通过皮带夹入热膨胀性片的两端来进行输送的构造。然而,在这种构造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中,在加热中在热膨胀性片上产生卷曲。该卷曲的状态在成为被皮带夹入的状态的热膨胀性片的两端部以及成为未被皮带夹入的自由状态的热膨胀性片的中央部不同。因此,热膨胀性片的两端部和中央部相比,从光加热部到热膨胀性片背面的距离产生差值。由此,有时在热膨胀性片上产生加热不均。结果,现有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有时无法形成良好的立体图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消除热膨胀性片的加热不均。

本发明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具备:输送路,其输送热膨胀性片;加热部,其通过对所述热膨胀性片照射光来对所述热膨胀性片进行加热;检测传感器,其检测通过在所述输送路上输送所述热膨胀性片从而所述热膨胀性片的后端已接近所述加热部的情况;以及控制部,其在通过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所述热膨胀性片的后端已接近所述加热部时,提高检测出所述后端的热膨胀性片的输送速度。

另外,本发明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具备:输送部,其沿着输送路输送热膨胀性片;加热部,其通过对所述热膨胀性片照射光来对所述热膨胀性片进行加热;检测传感器,其检测所述热膨胀性片的后端已接近所述加热部的情况;以及控制部,其在通过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所述热膨胀性片的后端已接近所述光加热部时,提高热膨胀性片的输送速度。

另外,本发明的介质输送方法具有以下步骤:通过从预定的光源对在预定的输送路上输送的介质照射光来对所述介质进行加热的步骤、以及在通过预定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所述介质的后端已接近所述光源时,提高检测出所述后端的介质的输送速度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能够消除热膨胀性片的加热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概要图。

图2a及图2b是表示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引导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a~图4d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中的介质输送方法的说明图。

图5a~图5c是表示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上引导部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各图只是以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的程度进行概要性地表示。因此,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图示例子。另外,在各图中,针对共通的结构要素和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它们的重复的说明。

<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1、图2a及图2b对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的结构的概要图。

图2a及图2b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上引导部56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具备:触摸面板显示器2、计算机3、光照射单元4。

计算机3具备未图示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部,控制光照射单元4。

触摸面板显示器2由液晶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组合而成,用于操作计算机3。

光照射单元4是一边输送热膨胀性片7,一边对热膨胀性片7照射可视光及近红外光的单元。热膨胀性片7是在内部具有与吸收的热量相对应地进行膨胀的膨胀层的介质。在热膨胀性片7的背面形成了基于炭黑的浓淡图像(电磁波热转换层)。当可视光及近红外光照射在热膨胀性片7的形成有浓淡图像的部分时,在该部分将近红外光转换为热从而产生热。

由此,该部分的膨胀层膨胀并隆起,结果形成立体图像。

光照射单元4具备:光照射控制电路41、冷却风扇42、温度传感器43、灯加热器44、反射板441、条形码阅读器45、镜子451、电动机48、插入辊51和52、排出辊53和54各部。

光照射控制电路41是控制冷却风扇42、灯加热器44、插入辊51和52、排出辊53和54的动作的控制部。光照射控制电路41例如具备未图示的cpu和存储器,基于计算机3的指示综合控制光照射单元4。光照射控制电路41基于来自条形码阅读器45、入口传感器46以及出口传感器47的输入信号,来控制冷却风扇42。

另外,光照射控制电路41基于来自温度传感器43的输入信号,来控制灯加热器44的亮灯及灭灯。另外,光照射控制电路41基于来自条形码阅读器45、入口传感器46以及出口传感器47的输入信号,来控制用于驱动插入辊51和52以及排出辊53和54的电动机48的旋转。

此外,光照射控制电路41具有与任意的定时对应地变更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速度的功能。

冷却风扇42是对反射板441进行空气冷却的冷却部。温度传感器43是测量反射板441的温度的测量部。灯加热器44是产生可视光及近红外光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为由卤素灯构成灯加热器44。反射板441是对由灯加热器44产生的可视光及近红外光进行反射的部件。

灯加热器44和反射板441作为对热膨胀性片7照射可视光及近红外光,通过近红外光来对热膨胀性片7的形成了浓淡图像(电磁波热转换层)的部分进行加热的加热部来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为将加热部(灯加热器44和反射板441)配置在输送路6的上方。但是,加热部(灯加热器44和反射板441)也可以配置在输送路6的下方。

条形码阅读器45是对在热膨胀性片7背面的端部打印出的条形码进行读取的装置。

在以热膨胀性片7的背面侧朝向上方的方式在供纸部50内设置了镜子451时,镜子451反射热膨胀性片7的条形码,从而从条形码阅读器45进行读取。

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通过由条形码阅读器45读取条形码,能够判别热膨胀性片7的表面和背面的朝向。

电动机48是插入辊51、52以及排出辊53、54的驱动源。

插入辊51、52是相比于加热部(灯加热器44和反射板441)配置在上游侧的输送部。

排出辊53、54是相比于加热部(灯加热器44和反射板441)配置在下游侧的输送部。

在光照射单元4的内部形成有由点划线所示的输送路6。从插入热膨胀性片7的插入部5跨越排出热膨胀性片7的排出部(未图示)形成了输送路6。在插入部5的内侧配置有供纸部50。光照射单元4沿着输送路6具备:供纸部50、入口传感器46、插入辊51和52、下引导部55、上引导部56、排出辊53和54、出口传感器47。

供纸部50是向加热部供给热膨胀性片7的部位。将热膨胀性片7从插入部5插入内部并设置在供纸部50中,当从触摸面板显示器2指示了光照射时,光照射单元4开始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和光照射。通过供纸部50具备的未图示的输送机构开始该输送。

入口传感器46是检测热膨胀性片7的检测传感器。入口传感器46对热膨胀性片7的前端已到达插入辊51、52紧前的位置、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已通过插入辊51、52紧前的位置进行检测。

插入辊51、52分别分开设置在输送路6的左右,从上下夹入热膨胀性片7的端部来进行输送。这些插入辊51、52经由未图示的动力传递机构与电动机48连接,通过电动机48来驱动。

下引导部55和上引导部56是引导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的引导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引导部55和上引导部56呈长平板状的形状,从输送路6的下和上引导热膨胀性片7。

下引导部55为了不妨碍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成为前端部及后端部向下方弯曲的形状。

优选下引导部55由结实的金属材料构成即可。另外,上引导部56为了不妨碍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成为前端部及后端部向上方弯曲的形状。优选地,上引导部56由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材料等构成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引导部55和上引导部56的“前端”及“后端”以作为输送介质的热膨胀性片7为基准。

在图示的例子中,接近排出辊53、54的一侧(也就是说,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成为下引导部55和上引导部56的前端侧,接近插入辊51、52的一侧(也就是说,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成为下引导部55和上引导部56的后端侧。

排出辊53、54从上下夹入热膨胀性片7来进行输送。这些排出辊53、54也经由未图示的动力传递机构与电动机48连接,通过电动机48来驱动。

出口传感器47与入口传感器46同样地,是检测热膨胀性片7的检测传感器。出口传感器47对热膨胀性片7的前端已达到排出辊53、54紧后的位置、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已通过排出辊53、54紧后的位置进行检测。

光照射单元4内部的机构大致分为加热部(灯加热器44和反射板441)正下方的对热膨胀性片7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域部hs、与加热区域部hs相比上游侧的上游侧机构部us、以及与加热区域部hs相比下游侧的下游侧机构部ls。

如图2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引导部56由4条长板状的部件构成,并通过支撑部件57固定支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57具备沿输送路6的宽度方向平行配置的2根杆57a、57b,成为通过2根杆57a、57b来支撑4条上引导部56的构造。并且,各个上引导部56从上面看向斜向倾斜地设置。

具体地说,将上引导部56倾斜配置,使得前端侧朝向输送路6的外侧,后端侧朝向输送路6的中心侧。其理由在于,使在插入辊51、52之间通过并翘起的热膨胀性片7的前端部向输送路6的外侧方向展开(也就是说,向着使热膨胀性片7前端部的两个角部分离的方向进行诱导),并且通过下面的原理消除热膨胀性片7的加热不均。

即,假设在各个上引导部56成为从上面看沿输送方向平行配置的构造时,沿输送方向平行的线状的上引导部56的影子落在热膨胀性片7的背面。该影子形成为沿输送方向延伸,因此即使输送热膨胀性片7,仍继续落在移动的热膨胀性片7的背面的相同位置。

因此,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热膨胀性片产生加热不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上面看向倾斜方向倾斜设置上引导部56,从而在输送热膨胀性片7时,使得上引导部56的影子不会继续落在移动的热膨胀性片7背面的相同位置(也就是说,落在不同位置)。由此,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能够消除热膨胀性片7的加热不均。

另外,如图2b所示,从侧面看沿斜向倾斜设置了各个上引导部56。

具体地说,在输送路6与加热部(灯加热器44和反射板441)之间,以后端侧离开输送路6的方式倾斜配置了上引导部56。

其理由在于,向排出辊53、54之间的辊隙部良好地诱导通过插入辊51、52之间而翘起的热膨胀性片7的前端部,并且通过以下的原理消除热膨胀性片7的加热不均。

即,假设成为从侧面看将各个上引导部56以相同高度沿水平方向配置的构造(也就是说,通过与输送路6相同的高度平行配置的构造)时,由于灯加热器44正下方的上引导部56与热膨胀性片7背面的距离近,因此上引导部56的深影落在热膨胀性片7的背面。

因此,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热膨胀性片上产生加热不均。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侧面看将上引导部56以相同高度以及相同倾斜角度沿斜向倾斜设置,从而将灯加热器44正下方的上引导部56与热膨胀性片7背面的之间距离分离,使得落在热膨胀性片7背面的上引导部56的影子柔和(也就是说,使上引导部56的影子的浓度变淡)。

由此,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能够在热膨胀性片7的大致整个面上使对近红外光的转换效率均等。结果,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能够消除热膨胀性片7的加热不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通过插入辊51、52之间时,由于上引导部56从侧面看沿斜向倾斜设置,因此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向上翘起(参照图4c)。结果,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接近光加热部(灯加热器44及反射板441)。

此时,照射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近红外光的光量相较于照射在其他部位的近红外光的光量增大。

因此,仅对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强烈加热,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容易产生加热不均。

另外,由于插入辊51、52对热膨胀性片7没有按压力,因此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容易产生卷曲。

因此,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为了抑制这些现象的发生,通过在下面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介质输送方法”的章节中说明的方法来进行介质输送。

<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介质输送方法>

下面,参照图3及图4a~图4d,对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的介质输送方法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a~图4d是表示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的介质输送方法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照射控制电路41作为控制加热部(灯加热器44及反射板441)的动作的加热控制部,或者作为控制输送部(插入辊51、52及排出辊53、54)的动作的输送控制部来发挥作用。另外,入口传感器46作为对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已接近光加热部进行检测的后端检测传感器来发挥作用。

此外,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基于由未图示的计时器测量出的时间来进行动作。

另外,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的动作通过在光照射控制电路41的未图示的存储部中以自由读取的方式预先存储的程序进行规定,通过光照射控制电路41来执行。

下面,针对这些点,由于信息处理为常规部分,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操作员将热膨胀性片7(纸张)从插入部5插入内部来设置在供纸部50中,并按下(敲击)在触摸面板显示器2上显示的开始键(未图示),由此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开始动作。

如图3所示,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的光照射控制电路41通过条形码阅读器45来检测热膨胀性片7的插入(步骤s110)。此时,光照射控制电路41基于条形码阅读器45的输出信号来判别热膨胀性片7的表面背面的朝向。

并且,如果设置为热膨胀性片7的背面朝上,则光照射控制电路41驱动电动机48,使插入辊51、52及排出辊53、54开始输送热膨胀性片7(步骤s120)。

由此,热膨胀性片7的前端部分通过入口传感器46上方,从上游侧机构部us进入加热区域部hs。

图4a表示此时的状态。此时,在加热区域部hs向热膨胀性片7的背面照射可视光及近红外光,结果,在热膨胀性片7上形成了立体图像。

然后,当进一步输送热膨胀性片7时,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通过入口传感器46上方。

图4b表示此时的状态。光照射控制电路41基于入口传感器46的输出信号检测出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通过入口传感器46的上方(步骤s130)。

然后,当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通过插入辊51、52之间时,如所述那样,由于上引导部56从侧面看沿斜向倾斜设置,因此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向上翘起。

图4c表示此时的状态。结果,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接近光加热部(灯加热器44及反射板441)。

此时,照射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近红外光的光量相较于照射在其他部位的近红外光的光量增大。

因此,仅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被强烈加热,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容易产生加热不均。

另外,由于插入辊51、52对热膨胀性片7没有按压力,因此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易于产生卷曲。

因此,光照射控制电路41为了使照射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的每单位面积的近红外光的光量近似于照射在其他部位的近红外光的光量,进行使插入辊51、52以及排出辊53、54的输送速度连续上升的控制(步骤s140)。

此时,光照射控制电路41例如使输送速度每隔数秒上升百分之几,使得输送速度加速地连续上升。由此,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能够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和其他部位照射大致相同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的近红外光。

这样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能够抑制仅对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强烈加热,并且能够抑制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产生卷曲。结果,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能够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和其他部位形成大致均等的立体图像。

然后,当进一步输送热膨胀性片7时,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通过出口传感器47上方。

图4d表示此时的状态。光照射控制电路41基于出口传感器47的输出信号,检测出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在出口传感器47上方通过(步骤s150)。

对其进行响应,光照射控制电路41使插入辊51、52及排出辊53、54停止,从而停止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步骤s160)。

由此,一连串的处理流程的动作结束。

但是,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也可对热膨胀性片7的两面照射近红外光,在热膨胀性片7的两面形成立体图像。

此时,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由于背面侧的膨胀与表面侧的膨胀,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的举动不同。这样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根据在热膨胀性片7上产生的卷曲的方向,有时沿下引导部55输送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

因此,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当在热膨胀性片7的两面形成立体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输送控制使输送速度不上升。

<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特征>

在所涉及的结构中,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具有以下特征。

(1)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从侧面看将上引导部56沿斜向倾斜设置(参照图2b)。

这样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使灯加热器44正下方的上引导部56与热膨胀性片7的背面之间的距离分离,使得落在热膨胀性片7的背面的上引导部56的影子变得柔和(也就是说,使上引导部56的影子的浓度变淡)。

由此,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能够在热膨胀性片7的大致整个面上使对近红外光的转换效率均等。结果,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可消除热膨胀性片7的加热不均。

(2)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通过了插入传感器46上方的定时(也就是说,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离开插入辊51、52进入加热区域部hs的定时),使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速度加速地连续上升。

由此,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能够抑制由于热膨胀性片7的举动从而仅对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强烈加热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由于热膨胀性片7的举动从而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产生卷曲的情况。

结果,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可在热膨胀性片7的后端部分和其他部位形成大致均等的立体图像。

(3)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由于是固定配置光加热部的简洁的构造,因此可使系统的尺寸小型化。

另外,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的操作仅为操作员将热膨胀性片7从插入部5插入并按下(敲击)在触摸面板显示器2上显示的开始键(未图示)。

这样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可广泛普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可消除热膨胀性片的加热不均。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或变形。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的主旨而进行的详细说明。因此,本发明不一定限于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要素。

另外,本发明可以对某个结构要素追加其他结构要素,或者将一部分的结构要素变更为其他结构要素。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删除一部分结构要素。

另外,例如在实施方式中,以上引导部56为长平板状的部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上引导部56例如可以如图5所示的变形例那样进行变形。

图5a~图5c是表示作为上引导部56的变形例的上引导部561、562、563a、563b的图。

在图5a所示的例子中,上引导部561成为如下形状:为了能够向排出辊53、54之间的辊隙部良好地诱导通过插入辊51、52之间而翘起的热膨胀性片7的前端部,使长的平板的中央部向上方弯曲为圆弧状,并且为了不影响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使前端部及后端部形成为向上方弯折。

在图5b所示的例子中,上引导部562成为如下形状:为了能够向排出辊53、54之间的辊隙部良好地诱导通过插入辊51、52之间而翘起的热膨胀性片7的前端部,使长的平板的中央部向上方弯曲为凸状,并且为了不影响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使前端部及后端部形成为向上方向弯折。

在图5c所示的例子中,成为将上引导部分割为上游侧的上引导部563a与下游侧的上引导部563b的构造。

为了不影响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将上引导部563a配置为长的平板的前端部成为向上方弯折的形状,平板的前端部以外的部位随着向下游侧行进而下降,平板的前端部随着向下游侧行进而上升。

另一方面,为了不影响热膨胀性片7的输送,将上引导部563b配置为长的平板的后端部成为卷曲的形状,平板的后端部以外的部位随着向下游侧行进而上升。

另外,例如在“立体图像形成系统的介质输送方法”的章节中说明的介质输送方法并不限于立体图像形成系统1,也可以用于各种系统或装置。

此时,加热部可以变更为对介质进行任意处理的处理执行部。

具体地说,装置成为以下构造:具备输送介质的输送部、对介质进行任意处理的处理执行部、以及控制输送部的动作的控制部,并且输送部具备与处理执行部相比配置在上游侧的上游侧机构部以及与处理执行部相比配置在下游侧的下游侧机构部。

在本发明的介质输送方法中,在该装置中,控制部可以在介质后端从上游侧机构部离开时,使输送部的输送速度上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