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380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4年12月25日提出的申请号为pct/jp2014/084335(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480070603.7)、发明名称为打印机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例如涉及具有将文字、符号、图形或者条形码等之类的所需的信息打印于标签等打印介质的标签打印功能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标签打印机例如为具有如下功能的打印机:在将卷绕为卷状的连续纸以薄片状导出并沿输送路对该连续纸进行输送的中途,将所需的信息分别打印于在构成连续纸的长条状的衬纸所临时粘贴的多张标签的每一张标签。

在标签打印机中,在供给连续纸的纸张供给部、与将所需的信息打印于连续纸的标签的热敏头之间设置有对连续纸施加张力的阻尼器部,从纸张供给部导出的连续纸经由阻尼器部而被向热敏头输送。

此外,关于这种具有标签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例如在jp2007-301869a中得到公开。

然而,连续纸具有表面卷绕标签以及背面卷绕标签这两种。表面卷绕标签在连续纸的表面(朝向外侧的面)临时粘贴有标签,背面卷绕标签在连续纸的背面(朝向中心的面)临时粘贴有标签。

在表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连续纸从纸张供给部的高度方向中央附近导出并从阻尼器部的下方通过,与此相对,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连续纸从打印机的内部底面附近导出并从阻尼器部的下方通过。

因此,在表面卷绕标签以及背面卷绕标签中,搭挂于阻尼器部的连续纸的角度大不相同,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连续纸相对于阻尼器部的搭挂变弱,因此阻尼器部对连续纸向下方施加的力变弱,从而有时无法对连续纸施加足够的张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技术背景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打印介质施加足够的张力的打印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具有:介质供给部,其供给打印介质;输送单元,其沿介质输送路对从上述介质供给部供给的上述打印介质进行输送;打印单元,其设置于上述介质输送路,并对上述打印介质进行打印;第一阻尼器部,其在上述介质输送路与上述打印介质接触的介质接触部以摆动自如的状态而设置于上述打印单元与上述介质供给部之间,以便对上述打印介质施加张力;以及第二阻尼器部,其在上述介质输送路与上述打印介质接触的介质接触部以摆动自如的状态设置于上述打印单元与上述第一阻尼器部的介质接触部之间、且设置于上述第一阻尼器部的介质接触部与和其对置的壳体面之间,以便对上述打印介质施加张力。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而言,在上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础上,上述第二阻尼器部以摆动自如的状态轴支承于上述第一阻尼器部。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而言,在上述第一或者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基础上,上述第一阻尼器部以及上述第二阻尼器部由透明材料构成。

根据第一方式,通过设置第二阻尼器部,即使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打印介质施加足够的张力。

根据第二方式,不会导致打印机的大型化,即使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打印介质施加足够的张力。

根据第三方式,能够提高第一阻尼器部以及第二阻尼器部处的打印介质的目视确认性,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使打印介质从打印机的介质输送路穿过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外观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打印机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打印机的侧视图。

图4a是从正面观察图3的打印头部的关闭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4b是从正面观察图3的打印头部的打开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图4a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图3的打印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选取图6的打印头部并从下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打印头部的关闭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打印头部的打开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0是选取打印头部的开闭状态时的头支承板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而示出的侧视图。

图11a是图10的打印头部的关闭状态时的头支承板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侧视图。

图11b是图10的打印头部的打开状态时的头支承板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侧视图。

图12是从图5的打印部的侧面侧观察的阻尼器部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从供阻尼器部安装的那侧观察的阻尼器支承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a是示出图12的外阻尼器部与阻尼器支承部件的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14b是示出图14a的外阻尼器部与阻尼器支承部件的连接位置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15a是从斜上方观察阻尼器部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5b是从斜下方观察阻尼器部的立体图。

图16是从上方观察阻尼器部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外阻尼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外阻尼器部与内阻尼器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9a是使表面卷绕标签的连续纸穿过的情况下的阻尼器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19b是使背面卷绕标签的连续纸穿过的情况下的阻尼器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20a是使连续纸从走纸路径穿过之前的阶段的阻尼器部的侧视图。

图20b是在表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的卷状的连续纸减少而使得卷状的连续纸的外周部靠近支承轴的阶段的阻尼器部的侧视图。

图20c是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的卷状的连续纸开始减少的阶段的阻尼器部的侧视图。

图21a是在表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的卷状的连续纸处于初始阶段的阻尼器部的侧视图。

图21b是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的卷状的连续纸减少而使得卷状的连续纸的外周部靠近支承轴的阶段的阻尼器部的侧视图。

图22是从打印机的正面侧观察的外阻尼器部的立体图。

图23是从图22中选取外阻尼器部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24是从图22中选取宽度调整引导部以及引导操作部28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宽度调整引导部与引导操作部的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26是引导操作部的轴部与宽度调整引导部的卡合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用于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附图中,原则上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另外,将为了打印而对连续纸(打印介质)进行输送的方向称为打印方向,具体而言,将连续纸从纸张供给部向热敏头部输送的方向被称为打印方向,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输送方向上游是指打印方向上的上游侧,输送方向下游是指打印方向上的下游侧。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外观的整体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例如具备如下标签打印功能:将文字、符号、图形或者条形码等之类的信息打印于在衬纸临时粘贴的标签。

在打印机1的正面的前盖部2设置有操作面板部3、电源开关4以及发行口(介质排出口)5。

在操作面板部3配置有对消息等进行显示的lcd(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对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操作的多个键(路线键、进给键、功能键、方向指示键以及取消键等)、以及对打印机1的状态进行显示的多个le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

在打印机1的单侧侧面,利用两处位置的铰接部7将开闭盖部6安装为在上下方向上开闭自如的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2以及图3对打印机1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图1的打印机的内部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打印机的侧视图。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打印机1的正面侧(前盖部2侧)称为前方(连续纸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将其对面侧的背面侧(后盖部侧)称为后方(连续纸的输送方向上游侧)。

在打印机1的内部设置有:纸张供给部(介质供给部)10,其配置于该打印机1的后方;打印部11,其配置于前方;以及墨带部12,其配置于该打印机1的上方。

纸张供给部10是将连续纸(打印介质)p向打印部11供给的结构部,该纸张供给部10具备支承轴10a以及在该支承轴10a的一端设置的卷状物引导部10b。

支承轴10a是将卷绕为卷状的连续纸p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状态的结构部。卷状物引导部10b是将卷状的连续纸p固定的结构部,且以根据连续纸p的宽度而改变位置的方式设置为沿支承轴10a的轴向移动自如的状态。

连续纸p例如具有:长条状的衬纸;以及多张标签,它们沿上述衬纸的长度方向以预先规定的间隔而被临时粘贴。在衬纸中供标签的粘合面接触的面涂覆有硅酮(silicone)等之类的剥离剂,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标签剥离。另外,在衬纸中未粘贴有标签的面沿长度方向以预先规定的间隔而形成有示出标签的位置的位置检测标记。对于标签,有时使用热敏纸,有时使用普通纸。在热敏纸的情况下,在其表面形成有若达到预先规定的温度区域则显示出特定的颜色(黑色、红色等)的热敏显色层。

另外,连续纸p中存在表面卷绕标签与背面卷绕标签这两种。表面卷绕标签在连续纸p的标签位于卷状的连续纸p的外周面的状态下被卷绕,如图3所示,连续纸ps(p:虚线)被从纸张供给部10的高度方向中央附近朝向打印部11的底部导出。与此相对,背面卷绕标签在连续纸p的标签位于卷状的连续纸p的内周面的状态下被卷绕,如图3所示,连续纸pb(p:实线)被从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附近朝向打印部11的底部导出。此外,无论是表面卷绕还是背面卷绕,打印部11处的连续纸p(ps、pb)的走纸路径均相同。另外,无论是表面卷绕标签还是背面卷绕标签,连续纸p均以使得临时粘贴有标签的面(被打印面)朝向上方的状态被输送。

上述的打印部11是对连续纸p的标签等进行打印的结构部,该打印部11具备打印头部13、配置于该打印头部13的下方的支承台14、以及配置于它们的后方(打印工序时的连续纸p的输送上游)的阻尼器部15。

如后所述,打印头部13以开闭自如的状态设置于打印机1的内部。在打印头部13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在打印头部13与支承台14之间形成走纸路径(介质输送路)。而且,该走纸路径与上述的发行口5(参照图1)连接。

在支承台14设置有维持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的头锁定杆部16。若对该头锁定杆部16进行操作,则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被解除,打印头部13的前方部升起而使得打印头部13打开(相对于压纸辊部23分离)。

阻尼器部15是对连续纸p施加张力的结构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阻尼器部15具备外阻尼器部(第一阻尼器部)15a以及内阻尼器部(第二阻尼器部)15b,并且与打印头部13的开闭联动地上下移动(开闭)。不过,在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时,外阻尼器部15a以及内阻尼器部15b分别设置为以能够对连续纸p施加张力的方式而摆动自如的状态。

上述的墨带部12是对涂覆有打印用墨水的墨带进行供给及卷绕的结构部,该墨带部12具备带供给部12a以及配置于该带供给部12a的横向前方的带卷绕部12b。带供给部12a是将卷绕为卷状的墨带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状态的结构部。带卷绕部12b是对打印完毕的墨带rb进行卷绕回收的结构部。此外,在使用墨带的情况下,使从带供给部12a抽出的墨带从打印头部13的下方通过并利用带卷绕部12b对该墨带进行卷绕。

在这种打印机1中,从纸张供给部10以薄片状导出的连续纸p(ps、pb)经由阻尼器部15而被向打印头部13与支承台14之间的走纸路径输送,在其中途对连续纸p的标签等进行打印处理之后,从发行口5将该连续纸排出至打印机1的外部。

接下来,参照图4a~图7对上述的打印部1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a是从正面观察图3的打印头部的关闭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图4b是从正面观察图3的打印头部的打开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图4a的打印部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图3的打印部的放大侧视图。图7是选取图6的打印头部并从下侧观察的立体图。

打印头部13在其前方部以后方的旋转轴s1(参照图5以及图7)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即,开闭)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打印头部13的单侧侧面的头支承板17。

在打印头部13的下表面(朝向走纸路径的面),热敏头部18(参照图4b以及图7)设置为使得其打印面朝向走纸路径的状态。热敏头部18是利用配置于其打印面的打印线18l的热电阻而对连续纸p的标签等进行打印的打印单元。在该打印线18l沿着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相对于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有因通电而发热的多个热电阻(发热元件)。

在打印头部13的前侧的下表面以隔着热敏头部18的方式设置有凹状爪部19、19(参照图4b以及图7)。另外,在打印头部13的下表面且在凹状爪部19的后方设置有从打印头部13的两侧面向外侧突出的销20、20。

这种打印头部13由安装于旋转轴s1(参照图5以及图7)的扭簧21朝打开方向施力,通过使支承台14的锁定爪部22、22卡挂于打印头部13的下部的销20、20而维持关闭状态。若朝图6中的右侧拉动上述头锁定杆部16,则锁定爪部22与之联动地朝图6中的右侧移动而从销20脱离。若锁定爪部22从销20脱离,则如图4b所示,打印头部13借助扭簧21的作用力而自动地打开。

另外,在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时,热敏头部18的打印面被朝下方的压纸辊部23(参照图4a及图4b)按压,并且打印头部13的凹状爪部19、19(参照图4b以及图7)嵌合于压纸辊部23的旋转轴s2(参照图4a、图4b以及图6)的两端部。

压纸辊部23是将从纸张供给部10导出的连续纸p沿走纸路径向发行口5(参照图1)输送的输送单元,其表面由硬质橡胶等之类的弹性材料覆盖。该压纸辊部23以能够朝正反方向旋转的状态设置于支承台14的上部。在压纸辊部23的旋转轴s2的轴向一端连接有齿轮g1。该齿轮g1例如经由同步带(未图示)等而与步进马达之类的驱动体(未图示)的旋转轴卡合。另外,齿轮g1经由连结齿轮g2、g3而与齿轮g4连接(参照图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打印头部13进行支承的头支承板17且在阻尼器部15侧的端部一体形成有抑制部17a(参照图5~图7)。该抑制部17a以旋转轴s1为边界而形成于与头支承板17的前方部对置的位置。在该抑制部17a的末端侧且在朝向阻尼器部15的面设置有从该面突出的销17b(参照图7)。抑制部17a以及销17b是与打印头部13的开闭联动地对阻尼器部15进行开闭的机构部的一部分。后文中对该开闭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在打印部11的走纸路径、且在热敏头部18与阻尼器部15之间设置有纸张位置检测传感器(未图示)。该纸张位置检测传感器是通过对形成于连续纸p的位置检测标记、相邻的标签之间的衬纸部分进行检测而检测连续纸p的标签的位置的传感器,例如,由反光型或者透光型的传感器构成。

在打印工序时,在将连续纸夹入于热敏头部18与压纸辊部23之间的状态下使压纸辊部23旋转而对连续纸p进行输送。而且,基于由纸张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信息而实现打印定时,根据发送至热敏头部18的打印信号而选择性地使打印线18l的热电阻发热。由此,将文字、符号、图形或者条形码等之类的所需的信息打印于连续纸p的标签。

另一方面,在观察打印部11的侧面的情况下,阻尼器部15的外阻尼器部15a从前侧朝向后侧且朝斜下方延伸,且在后方部以前侧的旋转轴s3(参照图4a、图4b以及图6)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阻尼器支承部件25。此外,如后所述,图5中的螺旋弹簧26是将外阻尼器部15a抑制为不过度趋向上侧(后侧)、且将外阻尼器部15a支承为摆动自如的状态的部件。

另外,在观察打印部11的侧面的情况下,与外阻尼器部15a相反,阻尼器部15的内阻尼器部15b从后侧朝向前侧且朝斜下方延伸,且在前方部以后侧的旋转轴s4(参照图4a、图4b以及图6)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外阻尼器部15a的后方部。

在打印工序时,内阻尼器部15b的纸张接触部位于比外阻尼器部15a的纸张接触部靠连续纸p的输送下游的位置。即,内阻尼器部15b的纸张接触部配置于打印头部13与外阻尼器部15a的纸张接触部之间。

另外,在走纸前的阶段,内阻尼器部15b的纸张接触部配置于高度比外阻尼器部15a的纸张接触部的高度低的位置。即,内阻尼器部15b的纸张接触部的高度配置于外阻尼器部15a的纸张接触部与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之间。此外,后文中对外阻尼器部15a以及内阻尼器部15b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外阻尼器部15a的下部,宽度调整引导部27设置为沿旋转轴s3、s4的轴向移动自如的状态。宽度调整引导部27是与从纸张供给部10输送的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抵接而对连续纸p的输送进行引导的结构部。该宽度调整引导部27与外阻尼器部15a的背面侧的引导操作部28连接。该引导操作部28是用于使宽度调整引导部27与连续纸p的宽度相应地移动、且将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位置固定的把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阻尼器部15的下方的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且在局部形成有凹陷部29(参照图6)。凹陷部29形成为:在打印头部13以及阻尼器部15的关闭状态时,使得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部位于比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靠下方的位置。如图5等所示,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端部位于凹陷部29内,但未与凹陷部29的底面接触,而是从凹陷部29的底面以预先规定的距离分离。该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端部例如可以形成为圆弧状。后文中对该凹陷部29进行详细说明。

对这种阻尼器部15的外阻尼器部15a进行支承的阻尼器支承部件25,在后方部以前方部侧的旋转轴s5(参照图5以及图6)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状态下支承于打印机1内。

在该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上部形成有沿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槽部(引导部)25a(参照图5)。上述头支承板17的销17b(参照图8)以沿长槽部25a移动自如的状态而与该长槽部25a嵌合。由此,使得支承打印头部13的头支承板17与阻尼器支承部件25卡合。

另外,利用安装于旋转轴s5的扭簧30(参照图5)而在以旋转轴s5(参照图5以及图6)为中心朝上方打开的方向(阻尼器部15整体升起的方向)上对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施力,但该阻尼器支承部件25在头支承板17的抑制部17a位于外阻尼器部15a侧的期间被抑制部17a抑制而维持关闭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8以及图9对阻尼器部15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图8是打印头部的关闭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侧视图,图9是打印头部的打开状态时的打印部的放大侧视图。此外,在图8以及图9中,透视观察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背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以及图9所示,阻尼器部15与打印头部13的开闭动作联动地上下移动(开闭)。即,若将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时的阻尼器部15的基准位置的高度设为第一高度,则在打开打印头部13时,阻尼器部15的基准位置的高度与之联动地移动至比第一高度高的第二高度,反之,在关闭打印头部13时,阻尼器部15的基准位置的高度与之联动地恢复至第一高度。

作为打印动作的准备阶段,在打开打印头部13并使连续纸p从走纸路径穿过时,若保持阻尼器部15固定的状态不变,则阻尼器部15被设置于打印机1的壳体底面的附近,因此不得不使从纸张供给部10抽出的连续纸p在难以进行作业的壳体底面的附近从阻尼器部15的下方钻过。另外,由于阻尼器部15与打印机1的壳体的底面之间的间隙狭窄,所以难以使连续纸p通过。并且,由于在阻尼器部15的下部安装有宽度调整引导部27,因此,在使连续纸p穿过时,有时连续纸p会卡挂于宽度调整引导部27。由此,存在使连续纸p从打印机1的走纸路径穿过的作业变得困难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开打印头部13时,阻尼器部15与之联动地升起,因此供连续纸p穿过的空间扩大,从而能够提高阻尼器部15的下部的目视确认性。因此,不会使从纸张供给部10抽出的连续纸p卡挂于宽度调整引导部27,能够使该连续纸容易地从阻尼器部15的下方钻过。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使连续纸p从打印机1的走纸路径穿过的作业。

另外,有时还另外设置通过手动方式将阻尼器部15打开的机构,但在该情况下,有时会忘记关闭阻尼器部15而将打印头部13关闭,从而产生在未对连续纸p施加足够的张力的状态下进行打印的不良情况。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关闭打印头部13时,阻尼器部15与之联动地下降并恢复为原来的第一高度。即,能够防止忘记关闭阻尼器部15,因此能够防止在未对连续纸p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打印的不良情况。另外,能够使连续纸p的一系列的穿过作业简化。

接下来,参照图8~图11b对打印头部13与阻尼器部15的联动机构进行说明。图10是选取打印头部的开闭状态时的头支承板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而示出的侧视图。图11a是图10的打印头部的关闭状态时的头支承板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侧视图。图11b是图10的打印头部的打开状态时的头支承板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侧视图。此外,图10中的双点划线示出关闭状态时的头支承板17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25。另外,图10、图11a以及图11b示出图5所示的打印部11的侧面。

首先,如图10中的双点划线以及图11a所示,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图10、图11a以及图11b中的左侧)被扭簧30(参照图10)的作用力在向上方打开的方向(相对于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分离的方向)上施力,但在头支承板17(打印头部13)的关闭状态时,头支承板17的抑制部17a抑制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侧的抑制位置(外阻尼器部15a的配置侧),因此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打开得到抑制,如图8所示,使得阻尼器部15也关闭。

此处,如图10中的实线以及图11b所示,在使头支承板17(打印头部13)的前方部(图10、图11a以及图11b中的右侧部分)向上方(相对于压纸辊部23分离的方向)打开时,头支承板17以旋转轴s1为中心而旋转,因此,相对于头支承板17的前方部位于对置的位置的抑制部17a向与头支承板17的前方部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抑制部17a的销17b从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长槽部25a的一端侧的抑制位置离开,并沿着长槽部25a自动地向长槽部25a的另一端侧的抑制解除位置移动。由此,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因扭簧30的作用力而自动升起,因此,伴随与此,如图9所示,阻尼器部15也自动升起而打开(相对于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分离)。在该情况下,抑制部17a的销17b沿着长槽部25a而从抑制位置向抑制解除位置移动,伴随与此,阻尼器部15逐渐升起,因此能够抑制或者防止阻尼器部15骤然打开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令人不悦的声音。

另一方面,在使头支承板17(打印头部13)的前方部向下方(接近压纸辊部23的方向)关闭时,头支承板17的抑制部17a向与头支承板17的前方部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抑制部17a的销17b从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长槽部25a的另一端侧的抑制解除位置离开,并沿长槽部25a自动地向长槽部25a的一端侧的抑制位置返回。由此,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克服扭簧30的作用力而下降,因此,伴随与此,如图8所示,阻尼器部15也自动下降而关闭(接近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

阻尼器部15的开闭机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如下。即,可以利用安装于旋转轴s5的扭簧30以旋转轴s5为中心而朝关闭的方向(阻尼器部15整体下降的方向)对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施力。在该情况下,若打开打印头部13,则抑制部17a沿着长槽部25a而从抑制位置向抑制解除位置移动,伴随与此,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被拉动而升起。由此,阻尼器部15的后方部与打印头部13的打开动作联动地打开。另一方面,若关闭打印头部13,则抑制部17a沿着长槽部25a而从抑制解除位置向抑制位置移动,伴随与此,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借助扭簧30的作用而下降。由此,阻尼器部15的后方部与打印头部13的关闭动作联动地关闭。在该情况下,设定为打印头部13侧的扭簧21的作用力比阻尼器支承部件25侧的扭簧30的作用力大。

如上所述,在另外设置通过手动方式将阻尼器部15打开的机构部的情况下,构造变得复杂、且部件件数增加,因此,打印机1的成本增大,除此之外,还存在阻碍打印机1的小型化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另外设置用于通过手动方式将阻尼器部15打开的机构部,除此之外,阻尼器部15的打开动作机构部与关闭动作机构部相互兼用,因此能够使构造简化,除此之外,还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因此,能够降低打印机1的成本,除此之外,还能够推进打印机1的小型化。

接下来,参照图12~图14b对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结构、阻尼器部15与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图12是从图5的打印部的侧面侧观察的阻尼器部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13是从供阻尼器部安装的那侧观察的阻尼器支承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4a是示出图12中的外阻尼器部与阻尼器支承部件的连接部的立体图。图14b是示出图14a中的外阻尼器部与阻尼器支承部件的连接位置关系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两侧面中,将外阻尼器部15a所对置的侧面称为内侧面,将其里侧的侧面称为外侧面。

在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形成有将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两侧面贯通的轴承孔部25b。旋转轴s5以被固定而不旋转的状态插入于该轴承孔部25b,并被螺钉35a(参照图13)固定为不会脱落。此外,扭簧30安装为其环状部嵌入于旋转轴s5的状态。

另外,在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将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两侧面间贯通的孔部25c。在外阻尼器部15a的侧面所形成的突出部36向该孔部25c突出。孔部25c形成为在突出部36的周围产生预先规定的尺寸的富余。

另外,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外侧面以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方式而形成。在该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外侧面、且在孔部25c的附近形成有突出部25d。在该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突出部25d与外阻尼器部15a的突出部36之间以架设的方式设置有螺旋弹簧26。该螺旋弹簧26对外阻尼器部15a的突出部36施力以将其向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突出部25d的方向拉动。由此,外阻尼器部15a沿旋转轴s3的轴向被牢固地支承且被抑制为不过度趋向上侧,并且被支承为以能够对连续纸p施加张力的方式而摆动自如的状态。

并且,在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内侧面的上部且在长度方向中央的附近形成有轴承孔部25e(参照图13)。外阻尼器部15a的旋转轴s3以被固定而不旋转的状态插入于该轴承孔部25e,并被螺钉35b(参照图12)固定为不会脱落。

接下来,参照图15a~图18对阻尼器部15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a是从斜上方观察阻尼器部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15b是从斜下方观察阻尼器部的立体图。图16是从上方观察阻尼器部以及阻尼器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17是外阻尼器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外阻尼器部与内阻尼器部的分解立体图。

从侧面观察外阻尼器部15a,在长度方向一端侧(上端部侧)形成有轴承孔部37。在该轴承孔部37内插入有旋转轴s3。由此,外阻尼器部15a被轴支承为以旋转轴s3为中心而旋转自如的状态。即,外阻尼器部15a被轴支承为使得其长度方向另一端部(下端部)以能够对连续纸p施加张力的方式以旋转轴s3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状态。

另外,在外阻尼器部15a的背面沿旋转轴s3的轴向形成有滑动孔部38。在该滑动孔部38插入有两个引导操作部28的轴部。利用销39(参照图17)将宽度调整引导部27与该引导操作部28的轴部连接。此处,例如里侧的引导操作部28被固定。另外,近前侧的引导操作部28能够沿滑动孔部38移动,并且能够与连续纸p的宽度相应地被固定。此外,后文中对宽度调整引导部27以及引导操作部28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从侧面观察外阻尼器部15a,在长度方向另一端侧(下端部侧)与连续纸p接触的纸张接触部在从侧面侧观察外阻尼器部15a时形成为圆弧状。由此,能够降低外阻尼器部15a与连续纸p的接触阻力,因此能够使连续纸p的移动顺畅。

另外,在外阻尼器部15a的下端部形成有轴承孔部40。旋转轴s4以被固定而不旋转的状态插入于该轴承孔部40内。旋转轴s4配置为相对于旋转轴s3平行。在该旋转轴s4轴支承有内阻尼器部15b。

内阻尼器部15b具有两处位置的支承部41a、41a、以及以架设于这些支承部之间的方式一体形成于支承部41a、41a的一端侧的主体部41b。在支承部41a、41a的一端形成有轴承孔部41c。旋转轴s4插入于该轴承孔部41c、41c内。由此,内阻尼器部15b被轴支承为以旋转轴s4为中心而旋转自如的状态。

另外,扭簧42(参照图16以及图18)以与内阻尼器部15b卡合的状态而安装于旋转轴s4的一端侧。借助该扭簧42的作用力,将内阻尼器部15b在使得其下端部(纸张接触部)以能够对连续纸p施加张力的方式而在上下方向上摆动自如的状态下轴支承于旋转轴s4。

另一方面,从侧面观察内阻尼器部15b,内阻尼器部15b的主体部41b中与连续纸p接触的纸张接触部侧形成为圆弧状。由此,能够降低内阻尼器部15b与连续纸p的接触阻力,因此能够使连续纸p的移动顺畅。

另外,在主体部41b中的纸张接触部的相反面侧形成有凹陷部41d。在该凹陷部41d内,沿旋转轴s4的轴向以预先规定的间隔而配置有多个加强板41e。由此,能够在确保内阻尼器部15b的强度不变的状态下使内阻尼器部15b实现轻量化。

另外,虽然还可以考虑完全独立地设置阻尼器功能,但在该情况下,阻尼器部15附近的空间受到限制,因此有时会导致打印机1的大型化。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内阻尼器部15b轴支承于外阻尼器部15a,不会导致打印机1的大型化,还能够追加如下阻尼器功能:即便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施加足够的张力。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这种外阻尼器部15a以及内阻尼器部15b例如由透明的树脂构成。由此,能够提高阻尼器部15处的连续纸p的目视确认性,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使连续纸p从打印机1的走纸路径穿过的作业。根据这种观点,透明是指能够目视确认该部件的对面侧,透明的材料当然包括未着色的材料,还包括着色的半透明的材料、即便未着色也半透明的材料。

此外,在内阻尼器部15b的主体部41b与外阻尼器部15a之间形成有间隙43(参照图15b以及图16),以便不阻挡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移动。

接下来,参照图19a~图21对阻尼器部15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图19a是使表面卷绕标签的连续纸穿过的情况下的阻尼器部的放大侧视图。图19b是使背面卷绕标签的连续纸穿过的情况下的阻尼器部的放大侧视图。

如图19a所示,在表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连续纸ps从纸张供给部10的高度方向中央附近导出并从阻尼器部15的下方通过,因此,该连续纸在与外阻尼器部15a以及内阻尼器部15b的双方接触的状态下从走纸路径穿过。因此,能够对连续纸ps施加足够的张力,因此能够良好地输送连续纸ps,从而能够确保打印品质。

另一方面,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连续纸p从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附近导出并从阻尼器部15的下方通过,因此,在仅配置有外阻尼器部15a的情况下(不具有内阻尼器部15b的情况下),有时在未对连续纸p施加足够的张力的状态下使该连续纸从走纸路径穿过。因此,有时无法良好地输送连续纸p而导致打印品质变差。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b所示,即便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也在连续纸pb与内阻尼器部15b接触的状态下使该连续纸从走纸路径穿过。因此,即便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内阻尼器部15b对连续纸pb施加足够的张力,因此能够良好地输送连续纸pb,从而能够确保打印品质。

接下来,图20a~图20c是各阶段的阻尼器部的侧视图。其中,图20a示出使连续纸p从打印机1的走纸路径穿过之前的阶段。

图20b举例示出了在表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10的卷状的连续纸ps减少而使得卷状的连续纸ps的外周部靠近支承轴10a的阶段。在该情况下,连续纸ps的导出位置比初始阶段的位置低,因此连续纸ps对外阻尼器部15a的按压力减弱,外阻尼器部15a的高度不变,但内阻尼器部15b升起而能够对连续纸ps施加足够的张力。

图20c举例示出了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10的卷状的连续纸pb开始减少的阶段。在该情况下,连续纸pb的导出位置比初始阶段的位置略高,因此,虽然连续纸pb与外阻尼器部15a接触,但按压力减弱、且外阻尼器部15a的高度不变,然而内阻尼器部15b升起而能够对连续纸pb施加足够的张力。

图21a举例示出了在表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10的卷状的连续纸ps处于初始阶段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连续纸ps的导出位置较高,因此外阻尼器部15a以及内阻尼器部15b的双方升起,从而能够对连续纸ps施加足够的张力。

图21b举例示出了在背面卷绕标签的情况下纸张供给部10的卷状的连续纸pb减少而使得卷状的连续纸pb的外周部靠近支承轴10a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连续纸pb的导出位置比初始阶段的位置高,因此外阻尼器部15a以及内阻尼器部15b的双方升起,从而能够对连续纸pb施加足够的张力。

接下来,参照图22~图26对宽度调整引导部27以及引导操作部28进行说明。图22是从打印机的正面侧观察的外阻尼器部的立体图。图23是从图22中选取外阻尼器部而示出的立体图。图24是从图22中选取宽度调整引导部以及引导操作部28而示出的立体图。图25是示出宽度调整引导部与引导操作部的连接部的立体图。图26是引导操作部的轴部与宽度调整引导部的卡合部分的立体图。此外,在图26中为了便于观察引导操作部28的轴部28a而将销39省略。

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在外阻尼器部15a的内侧,两个导轨部45在上下方隔着滑动孔部38并以沿着滑动孔部38延伸的状态而形成。导轨部45与外阻尼器部15a成型为一体,例如由透明的树脂形成。

如图22所示,将宽度调整引导部27与引导操作部28连接的销39配置于夹设在外阻尼器部15a的两个导轨部45之间的位置。如图22、图24以及图25所示,在销39的外周,两个凸部39a、39a形成为在径向上突出。凸部39a、39a形成于彼此以180度分离的位置。

在捏住引导操作部28并使之以轴部28a为中心而转动时,销39也转动。而且,根据销39的转动位置而将销39的两个凸部39a、39a朝两个导轨部45按压,由此使得导轨部45挠曲并将销39固定。由此,将引导操作部28锁定。另一方面,若自锁定状态起使引导操作部28进一步转动90度,则销39的两个凸部39a、39a从两个导轨部45离开,因此引导操作部38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以及简单的操作来设定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位置。

另外,如图26所示,在引导操作部28的轴部28a的外周形成有凸部28b。在宽度调整引导部27且在供引导操作部28的轴部28a插入的孔27a的外周,范围设定孔27b以与孔27a连通的状态而形成。凸部28b配置于该范围设定孔27b内,能够使引导操作部28在该范围设定孔27b的周向的范围θ内转动。

接下来,参照图19a、图19b等对在阻尼器部15的下方设置凹陷部29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若在阻尼器部15的下方无凹陷部29而平坦的情况下进行使连续纸p从打印部11向纸张供给部10侧返回的、所谓的反向进纸,则连续纸p会松弛而到达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在该情况下,阻尼器部15的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部位于比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连续纸位于比宽度调整引导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有时连续纸会向由宽度调整引导部决定的范围外脱离。但是,若在该状态下恢复至打印动作,则连续纸跃升至宽度调整引导部并在阻尼器部不发挥功能的状态下被输送,其结果,打印位置相对于预定位置偏离,打印浓度变得稀薄,从而导致打印品质降低的问题。特别是在宽度较短的连续纸的情况下,多数情况下连续纸会从宽度调整引导部脱离。另外,有时装填于纸张供给部的卷状的连续纸会因旋转的惯性而松弛。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凹陷部29,以使得阻尼器部15的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部位于比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靠下方的位置。由此,阻尼器部15的宽度调整引导部27的下部位于比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的路线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连续纸p不会从由宽度调整引导部27决定的范围内脱离。因此,在恢复至打印动作的情况下,连续纸p不会跃升至宽度调整引导部27,因此不会使阻尼器部15的功能受损。因此,能够避免打印位置相对于预定位置偏离、以及打印浓度变得稀薄的不良情况,从而能够确保打印机1的打印品质。

凹陷部29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后方(打印工序时的输送上游)的斜度比前方(打印工序时的输送下游)的斜度舒缓。其中,凹陷部29的内壁面也可以相对于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大致垂直。

另外,也可以在包括凹陷部29的打印机1的内部底面沿连续纸p的宽度方向以预先规定的间隔而对沿连续纸p的输送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部(未图示)进行配置。由此,能够在反向进纸时使连续纸p的移动变得顺畅,从而能够减少或者防止连续纸p在阻尼器部15的下方受到卡阻的不良情况。

接下来,参照图8以及图9等对使连续纸p从打印机1的走纸路径穿过的作业进行说明。

首先,若向图8中的右侧拉动图8所示的打印部11的头锁定杆部16,则锁定爪部22与该动作联动地向右侧移动而从销20脱离。这样一来,如图9所示,打印头部13的前方部借助扭簧21(参照图10等)的作用力而自动向上方打开,并且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与该动作联动地借助扭簧30(参照图10等)的作用力而升起、且使得阻尼器部15也自动升起。由此,能够使阻尼器部15的下方的空间扩大。

接着,使从纸张供给部10导出的连续纸p从阻尼器部15的下方钻过,进而使其从打印头部13与支承台14之间通过。此时,阻尼器部15升起而打开,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连续纸p的穿过作业。

然后,如图8所示,若向下方按压打印头部13的前方部而将打印头部13关闭,则阻尼器支承部件25的后方部与该动作联动地克服扭簧30的作用力而下降、且使得阻尼器部15也自动下降。由此,能够防止忘记关闭阻尼器部15,因此能够在打印工序时对连续纸p施加基于阻尼器部15的张力。因此,能够良好地输送连续纸p,因此能够确保打印品质。

以上虽然基于实施方式对由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示例,并不限定于所公开的技术。即,对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言,不应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说明而对其进行限制性的解释,归根结底,应当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而对其加以解释,其包括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等同的技术以及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对作为打印介质而使用将多张标签临时粘贴于衬纸的连续纸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并不局限于在一个面具有粘合面的连续状的标签(无衬纸标签)、不具有粘合面的连续状的片材(连续片材)或者纸张类,还能够将能够利用热敏头进行打印的薄膜等用作打印介质。无衬纸标签、连续片材或者薄膜能够具有位置检测标记。另外,在输送粘合剂露出的无衬纸标签等的情况下,能够对输送路进行非粘合涂覆、且设置含有硅酮的辊。

在以上说明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不经由个人计算机而进行向打印机的输入操作的独立(standalone)型打印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经由个人计算机而进行向打印机的输入操作的在线型打印机。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12月26日向日本专利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268267的优先权,并通过参照而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