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和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8248发布日期:2018-12-12 00:5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托架和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架和一种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被构造为相对于由传送设备诸如包装机器等传送的打印介质(包装材料、标签等)执行打印的打印设备。此外,还提出了用于控制在打印介质的、在此处由打印设备执行打印的片段或者部分处的传送速率(在下文中称为“打印位置速率”)的技术。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包括支架(搁架)和步进马达的打印设备。搁架具有引导打印介质的引导辊。步进马达沿着导轨沿着方向“a”或者方向“b”移动支架。打印位置速率响应于搁架沿着方向“a”的移动减速并且响应于搁架沿着方向“b”的移动加速。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5935042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期望一项用于精确地规定其移动受到控制从而控制打印位置速率的机构(专利文献1中的搁架,在下文中称为“移动机构”)的位置的技术。鉴于此,还考虑了能够根据用于控制驱动移动机构的步进马达的脉冲(也被称为“控制脉冲”)规定移动机构的位置。然而,例如在步进马达丧失同步(脱调)的情况下,出现不能以高精度根据控制脉冲规定移动机构的位置的这种问题。此外,在使用ac马达或者dc马达而不是步进马达的这种情况下,出现不能根据控制脉冲规定移动机构的位置的这种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精度规定移动机构的位置的、用于打印设备的托架,和一种设有该托架的打印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提供一种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被支撑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在规定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辊,所述两个辊被构造为引导打印介质,所述两个辊是第一辊和第二辊,在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路径中,所述第一辊位于压板的上游,在所述传送路径中,所述第二辊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游,所述压板面对热敏头,所述热敏头被构造为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执行打印;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被构造为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所述托架进一步包括:马达,所述马达被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被构造为将所述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移动机构;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被构造为根据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输出信号。

根据第一形态的托架通过沿着规定方向移动移动机构控制是打印介质在压板的位置处的移动速率的打印位置速率。移动机构根据由传动机构传递到移动机构的马达的驱动力移动。该托架能够基于根据移动机构的移动从编码器输出的信号规定移动机构的移动量。相应地,即使在例如ac马达或者dc马达被用作马达的情况下,和/或在步进马达脱调的情况下,托架仍然能够直接规定移动机构的移动量,由此使得能够以高精度规定移动机构的位置。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传动机构可以包括:齿条,所述齿条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被构造为与所述齿条啮合;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被连接到所述小齿轮,并且所述驱动轴可旋转地由所述框架支撑,所述驱动轴被构造为根据所述马达的所述驱动力绕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

在该情况下,传动机构利用马达的驱动力旋转驱动轴,由此使得能够经由与设置在移动机构的支撑部件上的齿条啮合的小齿轮移动移动机构。因此,托架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传动机构。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规定方向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齿条可以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下端部上;并且所述驱动轴可以被布置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下方。

在该情况下,驱动轴和由支撑部件支撑的第一和第二辊不被相对于齿条沿着相同方向布置。相应地,托架能够有效地布置移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由此使得能够实现小型设备。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压板可以是压板辊,所述压板辊被构造为能够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所述托架进一步可以包括:在所述传送路径中被布置在所述压板辊和所述第一辊之间的第三辊,所述第三辊由所述框架支撑,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三旋转轴线旋转,在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范围的一端处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直至所述第三辊的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的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直至所述第一辊的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侧上的端部的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的距离;和在所述传送路径中被布置在所述压板辊与所述第二辊之间的第四辊,所述第四辊由所述框架支撑,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的第四旋转轴线旋转,在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移动机构的所述移动范围的另一端处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直至所述第四辊的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的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直至所述第二辊的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侧上的端部的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的距离;并且所述编码器可以被设置在所述压板辊、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四辊中的任何一个辊上,并且所述编码器可以被构造为根据所述压板辊、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四辊中的设置所述编码器的所述一个辊的旋转输出信号。

压板辊、第三辊和第四辊每一个在传送路径中位于第一和第二辊之间。相应地,在通过移动机构的移动打印介质被移动的情况下,压板辊、第三辊和第四辊每一个利用在自身和打印介质之间的摩擦旋转。因此,通过在压板辊、第三辊和第四辊中的任何一个上设置编码器,编码器能够根据移动机构的移动输出信号。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编码器可以是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被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且所述旋转编码器被构造为根据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输出信号。

在该情况下,旋转编码器根据驱动轴的旋转输出信号。驱动轴的旋转对应于移动机构的移动,并且因此来自旋转编码器的信号是根据移动机构的移动的信号。相应地,托架能够通过基于从旋转编码器输出的信号规定驱动轴的旋转量而规定移动机构的移动。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传动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包括与所述驱动轴共轴地设置的齿轮和带轮中的一个,并且所述马达的所述驱动力被传递到所述齿轮和所述带轮中的所述一个;并且所述传动机构进一步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具有两个元件,所述两个元件是所述驱动轴被固定到的元件和所述传动轮被固定到的元件,所述离合器能够在所述两个元件之间传递所述驱动力的状态和不在所述两个元件之间传递所述驱动力的状态之间切换。

托架能够利用离合器在马达的驱动力经由传动机构被传递到移动机构的状态和马达的驱动力不经由传动机构被传递到移动机构的状态之间执行切换。相应地,托架能够在驱动力传递/切断之间执行切换,而不会不利地影响由编码器执行的位置检测。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面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移动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与所述第二侧壁面对的第一面对表面上,所述导轨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延伸;和引导沟槽,所述引导沟槽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与所述第一侧壁面对的第二面对表面上,所述引导沟槽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部件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被构造为可移动地与所述导轨接合的台;和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括被构造为可移动地与所述引导沟槽接合的凸起;并且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可以在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

在该情况下,即使在设置导轨的位置波动或者改变的情况下,该托架仍然能够比在导轨被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这两者上的情况下更顺利地沿着规定方向移动支撑部件。

此外,如与引导沟槽被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这两者上的情况相比较,该托架能够防止在移动期间支撑部件的任何混乱(cluttering)。进而,因为第一和第二辊被保持在第一和第二支撑部件之间,所以该托架能够通过在其两端处保持第一和第二辊每一个而稳定地支撑第一和第二辊。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齿条可以包括: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的下端部上;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下端部上;并且所述小齿轮可以包括: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和第二小齿轮,所述第二小齿轮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在该情况下,该托架能够向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两侧传递马达的驱动力。相应地该托架能够更顺利地移动移动机构。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框架可以包括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面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移动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与所述第二侧壁面对的第一面对表面上,所述导轨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延伸;和引导沟槽,所述引导沟槽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与所述第一侧壁面对的第二面对表面上,所述引导沟槽沿着所述规定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部件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被构造为可移动地与所述导轨接合的台;和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括被构造为可移动地与所述引导沟槽接合的凸起;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可以在与所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并且所述马达和所述旋转编码器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在与所述第一面对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表面上,或者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在与所述第二面对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表面上。

在马达和旋转编码器被设置在第一面对表面或者第二面对表面上的情况下,马达和旋转编码器每一个因此被设置在框架的内侧上。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是在框架的内侧确保用于容纳或者布置马达和旋转编码器的空间。鉴于此,在该托架中,马达和旋转编码器被布置在框架的外侧上。相应地,因为无需在框架的内侧确保用于马达和旋转编码器的空间,所以能够使得托架是小型的。此外,因为马达和旋转编码器相对于侧壁被布置在同一侧上,由此使得能够使连接到马达和旋转编码器每一个的接线是短的。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框架可以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下框架被布置在所述上框架的下方的位置处,并且用固定部件将所述下框架连接到所述上框架;所述托架可以进一步包括由所述上框架支撑的所述压板;并且所述移动机构、所述马达和所述传动机构可以由所述下框架支撑。

在该情况下,托架能够将上框架和下框架相互分离并且相互独立地使用上框架和下框架。

在第一形态中,所述传动轮可以是被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外周上的第一带轮;并且所述传动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分离开,并且所述第二带轮被构造为通过所述马达的所述驱动力绕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五旋转轴线旋转;带,所述带连接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和轴承,将所述轴承介入在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驱动轴之间。

第二带轮被马达的驱动力旋转以由此经由带旋转第一带轮。在该情况下,由带的张力引起的沿着与旋转轴线交叉的径向方向的力(称为“交叉力”)作用于第一带轮上。这里,在一定间隙被限定在第一带轮和驱动轴之间的情况下,第一带轮根据交叉力被朝着驱动轴挤压,这继而引起可以在第一带轮和驱动轴之间产生摩擦的这种状态。相应地,在第一带轮旋转的情况下,存在即使在离合器被切断的状态下驱动轴仍然通过摩擦而被旋转的这种情况。鉴于此,在该托架中,第一带轮经由轴承被设置在驱动轴的外周上。由此,即使当交叉力经由第一带轮作用于驱动轴上时,驱动轴仍然被允许能够相对于第一带轮旋转。相应地,该托架能够抑制在离合器被切断的状态下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驱动轴并且驱动轴由此旋转的这种情况发生。即,该托架能够适当地利用离合器在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驱动轴的状态和旋转驱动力不被传递到驱动轴的状态之间执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第一形态的托架;外壳,所述外壳被附接到所述托架的所述框架;被布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所述热敏头;和由所述框架支撑且与所述热敏头面对的所述压板。

根据第二形态,能够实现与在第一形态中类似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态,提供一种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在第一方向上分离开的第二侧壁;压板辊,所述压板辊被支撑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压板辊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以能够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在预定移动范围中移动;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压板辊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以能够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预定移动范围中移动;第一辊,所述第一辊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第二辊,所述第二辊与所述第一辊分离开,并且所述第二辊被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三旋转轴线旋转;第三辊,所述第三辊位于所述压板辊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三辊被支撑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四旋转轴线旋转,在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预定移动范围的一端处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直至所述第三辊的在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直至所述第一辊的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侧上的端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第四辊,所述第四辊位于在所述压板辊的下方且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上方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四辊被支撑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以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五旋转轴线旋转,在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所述预定移动范围的另一端处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直至所述第四辊的在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直至所述第二辊的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侧上的端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马达,所述马达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个侧壁上;齿条,所述齿条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中的一个支撑部件上;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被构造为与所述齿条啮合;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被连接到所述小齿轮,并且所述驱动轴被支撑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驱动轴能够绕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第六旋转轴线旋转,所述驱动轴能够根据来自所述马达的驱动力旋转;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被设置在所述压板辊、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四辊中的一个辊上。

根据第三形态,能够实现与在第一形态中类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描绘打印设备1的视图。

图2是如从其右斜向前侧看到的打印设备1的透视图。

图3是如从其左斜向前侧看到的打印设备1的透视图。

图4是如从其上侧看到的打印设备1的平面视图。

图5是其中从图4中的箭头方向看图4的线v-v的截面视图。

图6是其中从图4中的箭头方向看图4的线vi-vi的截面视图。

图7是如从其后(背)侧看到的打印设备1的后视图。

图8是其中从图4中的箭头方向看图4的线viii-viii的截面视图。

图9a到9c是用于解释移动机构71的操作的视图。

图10a到10e是用于解释打印操作的概况的视图。

图11a和11b是用于解释其中移动机构71在打印介质8被(正被)外部设备100传送的状态下被移动的情况的视图。

图12a和12b是描绘打印设备1的电气构造的框图。

图13a和13b是主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从图13b继续的主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和15b是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从图15b继续的初始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17a和17b是用于解释其中移动机构71在外部设备100停止打印介质8的传送的状态下被移动的情况的视图。

图18是如从其右斜向前侧看到的、在一种变型中的打印设备1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绘图解释本发明实施例。打印设备1是热敏转印类型的打印设备。以下,将定义打印设备1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从而绘图的解释将易于理解。如在图2中描绘,打印设备1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分别对应于上侧、下侧、左斜向上侧、右斜向下侧、左斜向下侧和右斜向上侧。

<打印设备1的总体构造>

如在图1中描绘,打印设备1通过加热墨色带9相对于由外部设备100(见图12)传送的打印介质8执行打印。墨色带9被容纳在相对于打印部2(将在以后描述)可分开/可附接的色带组件90中。色带组件90中的墨色带9被绕连接到墨色带90的一端的芯轴90a和连接到墨色带90的另一端的芯轴90b每一个缠绕成卷的形状。绕芯轴90a和芯轴90b每一个缠绕成卷形的墨色带9称为“卷9a、9b”。打印介质8由外部设备100以预定传送速率(在下文中称为“传送位置速率”)传送,并且被供应到传送部7(将在以后描述)。外部设备100的具体实例包括例如传送包装材料的包装机器。在该情况下,例如,打印设备1被结合到其中由包装机器传送打印介质8的传送线路的一个部分。

打印设备1具有打印部2和传送部7。打印部2被布置在相对于传送部7的上侧上(在其上方的位置处)。打印部2控制相对于打印介质8的打印功能。更具体地,在传送色带组件90中的墨色带9时,打印部2利用热敏头28和压板辊29朝着打印介质8挤压墨色带9。通过在这种状态下加热热敏头28,打印部2向打印介质8转移正被传送的墨色带9的墨。传送部7控制对于由外部设备100传送的打印介质8在压板辊29的位置处的传送速率(也被称为“打印位置速率”)进行控制的功能。更具体地,传送部7移动布置在打印介质8的传送路径(称为“介质路径p”)中的移动机构71以由此调节介质路径p在介质路径p中的压板辊29的上游侧上的上游片段或者部分的长度,和介质路径p在介质路径p中的压板辊29的下游侧上的下游部或者部分的长度。由此,传送部7相对于传送位置速率改变打印位置速率。

<框架10>

如在图2和3中描绘,打印设备1具有框架10。框架10具有上框架1a和下框架1b。上框架1a具有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下框架1b具有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第一侧壁11、13和第二侧壁12、14每一个具有基本矩形板形状。第一侧壁11、13和第二侧壁12、14中的一个的每一个表面正交于前后方向。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具有相同形状。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在沿着前后方向分离时彼此面对。第一侧壁11相对于第二侧壁12被布置在前侧上。打印部2被布置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具有相同形状。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在沿着前后方向分离时彼此面对。第一侧壁13相对于第二侧壁14被布置在前侧上。传送部7被布置在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之间。第一侧壁13相对于第一侧壁11被布置在下侧上,并且第二侧壁14相对于第二侧壁12被布置在下侧上。即,下框架1b被布置在上框架1a的下侧上(在其下方的位置处)。布置在下框架1b的内侧的传送部7被布置在布置在上框架1a的内侧的打印部2的下侧上(在其下方的位置处)。

被定向成分别面向第二侧壁12、14的第一侧壁11、13的表面分别称为第一面对表面11a、13a。第一侧壁11在与第一面对表面11a的相反侧上的表面称为第一相对表面11b。第一侧壁13在第一面对表面13a的相反侧上的表面称为第一相对表面13b。分别被定向成面向第一侧壁11、13的第二侧壁12、14的表面分别称为第二面对表面12a、14a。第二侧壁12在与第二面对表面12a的相反侧上的表面称为第二相对表面12b。第二侧壁14在与第二面对表面14a的相反侧上的表面称为第二相对表面14b。

沿着前后方向贯穿第一面对表面11a和第一相对表面11b的开口11c在第一侧壁11中形成。沿着前后方向贯穿第二面对表面12a和第二相对表面12b的开口12c在第二侧壁12中形成。开口11c和12c每一个是矩形的。沿着前后方向贯穿第一面对表面13a和第一相对表面13b的引导沟槽13c在第一侧壁13中形成。沿着前后方向贯穿第二面对表面14a和第二相对表面14b的引导沟槽14c(见图3)在第二侧壁14中形成。引导沟槽13c和14c每一个是沿着左右方向伸长(延伸)的长孔。

第一侧壁11、13利用附接部件15a、15b和未示意的螺钉相互连接。第二侧壁12、14利用附接部件15c、15d(见图4)和未示意的螺钉相互连接。附接部件15a到15d被一起地称为“附接部件15”。即,上框架1a和下框架1b被附接部件15相互连接。通过移除(分开)附接部件15和未示意的螺钉,布置在上框架1a的内侧的打印部2和布置在下框架1b的内侧的传送部7能够被相互分离。

<打印部2>

如在图1到5中描绘,打印部2具有外壳2a和压板辊29。如在图2到5中描绘,外壳2a是盒形的。外壳2a被布置在置放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的柱形支撑部件27a、27b下方的位置处(在相对于支撑部件27a、27b的下侧上)。布置在外壳2a的上表面上的连接部27c被连接到支撑部件27a和27b。

如在图1和5中描绘,色带安设部20(见图1)、引导轴23到26和热敏头28被置放在外壳2a的内侧。此外,控制器31、存储部32、驱动电路37、马达33到35、通信接口(i/f)38和连接i/f39(将在以后描述;见图12)被置放在外壳2a的内侧。操作部36(见图12)被置放在外壳2a的表面上。

如在图1中描绘,色带安设部20具有轴21和22。轴21和22每一个是能够绕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的线轴。色带组件90的卷9a被安设在轴21中。色带组件90的卷9b被安设在轴22中。轴21和22被分别(见图12)直接连接到马达33和34的轴,并且分别能够根据马达33和34的旋转而旋转。在轴21和22如从前侧看到地沿着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墨色带9被从卷9a拉出,并且被卷9b缠绕。根据轴21和22的旋转,在卷9a和9b之间拉伸的墨色带9在外壳2a的内侧被传送。以下,除非另有具体地限制,作为前提,将对于从前侧看打印设备1的情况解释旋转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

如在图1和5中描绘,引导轴23到26每一个是柱形辊,并且能够绕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如在图1中描绘,在卷9a和9b之间拉伸的墨色带9如在图1中描绘与引导轴23到26每一个的周向表面的片段或者部分形成接触。在按照这个次序与引导轴23、24、25和26形成接触时,墨色带9被从卷9a朝向卷9b引导。热敏头28与墨色带9的、位于墨色带9在此处与引导轴24和25形成接触的两个位置之间的片段或者部分形成接触。热敏头28被保持为能够在打印位置28a和打印等待位置28b之间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打印位置28a是热敏头28的下端部在此处与压板辊29(将在以后描述)形成接触的位置。打印等待位置28b是热敏头28的下端部在此处朝向相对于压板辊29的上侧被从压板辊29分离开的位置。马达35(见图12)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热敏头28。在轴21和22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墨色带9在墨色带9在此处与热敏头28形成接触的位置处朝向右侧(箭头y2)移动。

如在图2到6中描绘,压板辊29位于外壳2a下方的位置处(在相对于外壳2a的下侧上)。压板辊29具有柱状形状。沿着平行于前后方向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见图1、2和4)延伸的轴29a(见图1、4、5和6)被插入压板辊29中并且通过其中心。轴29a的前端部由第一侧壁11支撑并且轴29a的后端部由第二侧壁12支撑。压板辊29能够绕作为旋转中心的第二旋转轴线29x相对于轴29a旋转。如在图1和5中描绘,压板辊29面对处于外壳2a内侧的热敏头28的下部或者部分(与其相对)。响应于(根据)热敏头28从打印等待位置28b到打印位置28a的移动(见图1),压板辊29朝着热敏头28挤压墨色带9和打印介质8(见图1)。

以下,在打印设备1中不同于外壳2a和压板辊29的片段或者部分称为托架1c。

<传送部7>

如在图1到7中描绘,传送部7具有移动机构71(见图1到3和5到7)、引导辊76a到76f(一起地称为“引导辊76”)(见图1和5)、马达77(见图2到4)、传动机构6(见图1到6),和离合器68(见图2到4)。此外,传送部7设有驱动电路40、第一传感器41、第二传感器42和连接i/f44(将在以后描述)(见图12)。

<移动机构71>

移动机构71具有第一支撑部件72a(见图2、3和6)、第二支撑部件72b(见图2、3、5和7)(一起地称为“支撑部件72”);第一辊73a、第二辊73b(见图2、3和5)、导轨130(见图6)和引导沟槽14c(已经描述)。

如在图6中描绘,导轨130被连接到第一侧壁13的第一面对表面13a的、相对于引导沟槽13c位于上侧上(位于其上方)的片段或者部分。导轨130从第一面对表面13a向后地凸出。导轨130沿着引导沟槽13c的上部或者部分沿着左右方向线性地延伸。

如在图2、3、5和6中描绘,支撑部件72具有矩形板形状。支撑部件72支撑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将在以后描述)。如在图6中描绘,第一支撑部件72a被从后侧到第一侧壁13的第一面对表面13a的、其中设置导轨130和引导沟槽13c的片段或者部分紧密地布置。能够与置放在第一面对表面13a中的导轨130接合的台720被置放在第一支撑部件72a的前表面(图6纸面的远侧)上。台720具有向前凸出的两个凸起。所述两个凸起沿着上下方向相互分离开,并且沿着上下方向在其间夹入导轨130。在台720的所述两个凸起之间的间隔距离稍微大于导轨130沿着上下方向的长度。台720与导轨130接合以能够沿着是导轨130的延伸方向的左右方向移动。作为导轨130和台720,能够使用在商业上可以获得的线性引导件。

如在图5中描绘,第二支撑部件72b被从前侧到第二侧壁14的第二面对表面14a的、其中设置引导沟槽14c的某个片段或者部分并且到第二面对表面14a的、位于该某个片段或者部分上方的另一个片段或者部分紧密地布置。如在图7中描绘,能够与引导沟槽14c接合的凸起721被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件72b的后表面(图7的纸面中的前侧)上。凸起721的形状是柱状。凸起721的中心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凸起721的直径稍微小于引导沟槽14c沿着上下方向的间隔距离。凸起721与引导沟槽14c接合以能够沿着是引导沟槽14c的延伸方向的左右方向移动。凸起721例如是可旋转地由第二支撑部件72b支撑的辊。

如在图2和3中描绘,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被沿着前后方向保持在第一支撑部件72a和第二支撑部件72b之间。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被沿着左右方向并排地布置。第一辊73a相对于第二辊73b被布置在左侧上。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根据支撑部件72的移动与支撑部件72一体地沿着左右方向移动。即,移动机构71(支撑部件72、第一辊73a、第二辊73b)被支撑以能够相对于下框架1b沿着左右方向移动。注意在打印设备1在被放置在水平平面上时被使用的情况下,左右方向平行于水平方向。

如在图5中描绘,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柱形轴731被插入第一辊73a中并且通过那里。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柱形轴732被插入第二辊73b中并且通过那里。如在图6中描绘,轴731和732的前端部每一个由第一支撑部件72a支撑。如在图7中描绘,轴731和732的后端部每一个由第二支撑部件72b支撑。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能够分别相对于轴731和732旋转。如在图3中描绘,第一辊73a的旋转轴线731x和第二辊73b的旋转轴线732x在分别穿过轴731和732的中心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马达77、传动机构6、离合器68>

如在图2到4中描绘,马达77由下框架1b的第一侧壁13的第一相对表面13b支撑。马达77的柱形本体部77a相对于第一相对表面13b向前凸出。如在图4中描绘,马达77的轴77b从本体部77a向后地延伸。轴77b的前端部被布置在第一侧壁13的第一相对表面13b前面。根据马达77的驱动,轴77b绕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五旋转轴线77x旋转。

如在图4到8中描绘,传动机构6向移动机构71传递马达77的驱动力,并且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移动机构71。传动机构6具有第一齿条61a(见图6)、第二齿条61b(见图5)(一起地称为“齿条61”);第一小齿轮62a(见图6)、第二小齿轮62b(见图5)(一起地称为“小齿轮62”);驱动轴63;第一带轮64(见图8);第二带轮65(见图8);带66(见图8);和轴承67(见图8)。传动机构6由下框架1b支撑。

如在图4和8中描绘,第二带轮65被连接到马达77的轴77b。第二带轮65根据通过马达77的驱动引起的轴77b的旋转绕作为轴77的旋转轴线的第五旋转轴线77x(见图4)旋转。带66在第一带轮64和第二带轮65(将在以后描述)之间被拉伸。在马达77被驱动的情况下,带66经由第二带轮65向第一带轮64传递旋转驱动力,以由此旋转第一带轮64。

如在图4到8中描绘,驱动轴63在下框架1b沿着左右方向的基本中央片段或者部分处并且在引导沟槽13c和14c下方的位置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如在图7中描绘,驱动轴63的后端部可旋转地由第二侧壁14的、位于引导沟槽14c下方的片段或者部分支撑。如在图4中描绘,驱动轴63的前端部贯穿在第一侧壁13c的、位于引导沟槽13c下方的片段或者部分中形成的孔,并且超过第一侧壁13地向前凸出。在穿过支撑部件72下方的位置时,驱动轴63沿着前后方向延伸。驱动轴63能够绕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63x旋转。注意第一旋转轴线63x平行于是马达77的轴77b的旋转轴线的第五旋转轴线77x。

如在图4和8中描绘,驱动轴63的、超过第一侧壁13地向前凸出的片段或者部分,换言之,驱动轴63的、相对于第一侧壁13的第一相对表面13b位于前侧上(在其前面)的片段或者部分的外周向表面设有第一带轮64。第一带轮64的旋转轴线与驱动轴63的第一旋转轴线63x一致。即,第一带轮64被与驱动轴63共轴地设置。第一带轮64被从第二带轮65分离开以相对于第二带轮65处于左侧上。带66在第一带轮64和第二带轮65之间被拉伸。利用经由带66从马达77传递到第一带轮64的、马达77的驱动力,第一带轮64绕平行于第二带轮65的第五驱动轴线77x(见图4)的第一旋转轴线63x旋转。

如在图8中描绘,轴承67被介入驱动轴63和第一带轮64之间。轴承67减小在驱动轴63和第一带轮64之间的摩擦力。相应地,即使在第一带轮64被由带66传递到第一带轮64的马达77的驱动力旋转的情况下,驱动轴63仍然不被旋转,除非驱动力被离合器68从第一带轮64传递到驱动轴63(将如下地描述)。

如在图4中描绘,离合器68被设置在第一带轮64前面的位置处。离合器68是具有是驱动轴63被连接于此的元件和第一带轮64被连接于此的元件这两个元件的电磁离合器。离合器68根据从驱动电路40(见图12)输出的切换信号在所述两个元件被连接的状态和所述两个元件被切断的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两个元件被连接的状态下,马达77的驱动力在所述两个元件之间传递。在所述两个元件被切断的状态下,马达77的驱动力不在所述两个元件之间传递。以下,在离合器68中所述两个元件被连接的状态称为“连接状态”,并且在离合器68中所述两个元件被切断的状态称为“切断状态”。例如,离合器68可以是在作为切换信号的驱动电流被从驱动电路40供应于此时维持连接状态并且在驱动电流不被从驱动电路40供应于此时维持切断状态的激发操作的电磁离合器。

如在图6中描绘,第一小齿轮62a被连接到驱动轴63的、相对于第一侧壁13的第一面对表面13a位于后侧上(位于其后面)的片段或者部分。第一小齿轮62a根据驱动轴63的旋转而旋转。如在图5中描绘,第二小齿轮62b被连接到驱动轴63的、相对于第二侧壁14的第二面对表面14a位于前侧上(位于其前面)的片段或者部分。第二小齿轮62b根据驱动轴63的旋转而旋转。

如在图6中描绘,第一齿条61a被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72a的下端部上。第一齿条61a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度与第一支撑部件72a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度基本相同。第一齿条61a在其下部或者部分中具有齿。第一小齿轮62a被布置在第一齿条61a下方的位置处(相对于其在下侧上)。第一小齿轮62a的齿从其下方与第一齿条61a的齿啮合。如在图5中描绘,第二齿条61b被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件72b的下端部上。第二齿条61b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度与第二支撑部件72b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度基本相同。注意支撑部件72的下端部位于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的外周向表面的最下端部每一个下方的位置处(相对于其在下侧上)。相应地,齿条61(第一齿条61a和第二齿条61b)位于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每一个的外周向表面的最下端部或者部分下方的位置处(相对于其在下侧上)。第二齿条61b在其下部或者部分中具有齿。第二小齿轮62b被布置在第二齿条61b下方的位置处(相对于其在下侧上)。第二小齿轮62b的齿从其下方与第二齿条61b的齿啮合。齿条61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在离合器68在连接状态下并且轴77b根据马达77的驱动旋转的情况下,马达77的驱动力经由第二带轮65、带66、第一带轮64和离合器68被传递到驱动轴63。连接到驱动轴63的小齿轮62根据驱动轴63的旋转沿着左右方向移动齿条61。由此,移动机构71被沿着左右方向移动。在马达77的轴77b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移动机构71向左移动。在马达的轴77b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移动机构71向右移动。

如在图1中描绘,沿着移动机构71能够沿其移动的可移动方向(左右方向),左侧(向左)称为“第一侧”,并且右侧(向右)称为“第二侧”。在引起移动机构71朝向第一侧移动的情况下马达77的轴77b的旋转方向(逆时针方向)称为“朝向一侧”。在引起移动机构71朝向第二侧移动的情况下马达77的轴77b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称为“朝向另一个方向”。

如在图9a中描绘,其中第一支撑部件72a能够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的范围称为“移动范围s”。移动范围s对应于从最靠近第一侧移动的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一侧上的端部到最靠近第二侧移动的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的范围。最靠近第二侧移动的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的位置称为“基准位置sb”。基准位置sb对应于从移动范围s在第一侧上的端部朝向第二侧最远地分离的位置。其中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位于基准位置sb处的状态或者状况称为“移动机构71被布置在基准位置sb处”。图5到8描绘了布置在基准位置sb处的移动机构71的状态。移动范围s沿着左右方向的中心的位置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的位置一致。

<第一传感器41>

如在图6中描绘,第一传感器41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3的第一面对表面13a的、位于引导沟槽13c的右端部下侧(位于其下方)上的片段或者部分上。第一传感器41是非接触类型的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是根据第一支撑部件72a的材料在光电式、涡流式(电磁感应式)、超声波式等的那些之中适当地选择的。第一传感器41具有向上延伸的检测器41a。在移动机构71被布置在基准位置sb处的情况下,检测器41a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置与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的位置基本相同,即,与基准位置sb基本相同(见图9a到9c)。检测器41a在对应于沿着左右方向的预定长度的范围(也被称为“检测范围”)中检测第一支撑部件72a的接近或接触。以下,检测器41a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的接近或接触的情况被简单地称为“检测器41a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第一传感器41能够输出示意检测器41a是否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的信号。注意还容许将限位开关用作第一传感器41,而不是使用接近传感器。

注意为了利用第一传感器41检测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的位置,在移动机构71被布置在基准位置sb处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检测器41a的检测范围在第一侧上的边界位置与基准位置sb一致。然而,存在第一传感器41a的检测范围在第一侧上的边界位置可能由于第一传感器41的任何组装误差、第一传感器41中的任何个体差异、任何噪声等而相对于基准位置sb波动或者改变的这种可能性。鉴于此,在此处布置第一传感器41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置得到调节从而即使在任何波动(改变)发生的情况下基准位置sb仍然被包括在检测范围中。结果,存在检测器41a的检测范围在第一侧上的边界位置被布置在基准位置sb和以预定长度朝向第一侧从基准位置sb分离开的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处的这种情况。即,在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位于直至以预定长度朝向第一侧从基准位置sb分离开的位置的范围(检测范围)内的情况下,第一传感器41利用检测器41a检测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

<第二传感器42>

如在图3中描绘,第二传感器42被设置在压板辊29下方的位置上。第二传感器42具有旋转编码器42a和旋转板42b。旋转编码器42a被容纳在柱形本体421的内侧中。本体421被从第二侧壁12的第二面对表面12a向前延伸的棍形附接部420固定到第二侧壁12。旋转编码器42a的轴422平行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见图2)地从本体421向前延伸。盘形旋转板42b被连接到轴422。如在图1中描绘,旋转板42b的周向端部与压板辊29的周向表面的左斜向下部形成接触。旋转板42b和轴422根据压板辊29的旋转而旋转。旋转编码器42a检测轴422的旋转量,并且根据该旋转量输出信号。更具体地,每次轴422被以预定角度旋转时,旋转编码器42a均交替地输出hi信号和low信号。

<引导辊76>

如在图1到5中描绘,引导辊76a到76f(一起地称为“引导辊76”)被布置在压板辊29下方并且在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之间的位置处。引导辊76具有柱状形状。每一个沿着平行于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延伸的轴761到766(见图1和5)被分别插入引导辊76a到76f的中心中。轴761到766每一个的前端部由第一侧壁13支撑,并且轴761到766每一个的后端部由第二侧壁14支撑。引导辊76能够相对于与此对应的轴761到766中的任何一个绕旋转轴线旋转。

以下,引导辊76c称为“第三辊76c”并且引导辊76d称为“第四辊76d”,在某些情况下。如在图2和4中描绘,在分别的旋转轴线中,在穿过第三辊76c的轴763的中心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称为“第三旋转轴线763x”,并且在穿过第四辊76d的轴764的中心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称为“第四旋转轴线764x”。第一旋转轴线63x、第三旋转轴线763x、第四旋转轴线764x、第二旋转轴线29x和第五旋转轴线77x每一条沿着正交于作为移动机构71的移动方向的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一旋转轴线63x、第三旋转轴线763x、第四旋转轴线764x、第二旋转轴线29x和第五旋转轴线77x相互平行。

如在图1中描绘,引导辊76a、76b和76c被沿着左右方向相对于压板辊29布置在左侧上。引导辊76b和76c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置基本相同。引导辊76a被沿着左右方向相对于引导辊76b和76c布置在左侧上。引导辊76d、76e和76f被沿着左右方向相对于压板辊29布置在右侧上。引导辊76d和76e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置基本相同。引导辊76f被沿着左右方向相对于引导辊76d和76e布置在右侧上。引导辊76c和76d被沿着上下方向相对于移动机构71布置在上侧上。引导辊76c和76d沿着上下方向的位置基本相同。引导辊76a、76b、76e和76f被沿着上下方向相对于移动机构71布置在下侧上。引导辊76a和76f沿着上下方向的位置基本相同。引导辊76b和76e沿着上下方向的位置基本相同。引导辊76a相对于引导辊76b被布置在左斜向下侧上。引导辊76f相对于引导辊76e被布置在右斜向下侧上。

如在图9a中描绘,在移动机构71最靠近地朝向第二侧移动的状态下,即在移动机构71被布置在基准位置sb处的状态下,第二辊73b的旋转轴线732x分别沿着左右方向相对于引导辊76d和76e的轴764和765被布置在左侧上。如在图9b中描绘,在移动机构71最靠近地朝向第一侧移动的状态下,第一辊73a的旋转轴线731x分别沿着左右方向相对于引导辊76b和76c的轴762和763被布置在右侧上。

如在图1中描绘,打印介质8被外部设备100(见图12)从打印设备1外侧供应到传送部7。打印介质8在压板辊29、移动机构71的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和引导辊76之间被拉伸,并且被传送。在被沿着压板辊29、第一辊73a、第二辊73b和引导辊76传送时打印介质8经由那里的路径对应于介质路径p。介质路径p在顺序地与引导辊76a和76b、第一辊73a、引导辊76c、压板辊29、引导辊76d、第二辊73b,和引导辊76e和76f每一个形成接触时改变方向时延伸。打印介质8被沿着从引导辊76a朝向引导辊76f沿着介质路径p移动的方向(箭头y1的方向)传送。引导辊76a到76c和移动机构71的第一辊73a在介质路径p中相对于压板辊29被布置在上游侧上。引导辊76d到76f和移动机构71的第二辊73b在介质路径p中相对于压板辊29被布置在下游侧上。虽然具体解释将在以后给出,但是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被沿着左右方向移动以由此引导打印介质8。由此,介质路径p被改变。

如在图9b中描绘,引导辊76c(第三辊73c)在介质路径p中被置放在压板辊29和第一辊73a之间。在移动机构71被定位成最靠近移动范围s中的第一侧的情况下,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引导辊76c(第三引导辊76c)位于第一侧上的端部(即,引导辊76c在与第二旋转轴线29x的相反侧上的端部)的距离l11大于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第一辊73a位于第二侧上的端部(即,第一辊73a的、面对第二旋转轴线29x的端部)的距离l12。此外,引导辊76c(第三辊76c)相对于移动范围s在第一侧上的一端被布置在沿着左右方向的第一侧上。因此,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引导辊76c(第三辊76c)的第三旋转轴线763x的距离大于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移动范围s在第一侧上的一端的距离。注意在该情况下,移动机构71和引导辊76c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置不相互重叠。因此,例如,沿着上/下方向,容许将移动机构71的上端部的位置布置成位于引导辊76c的下端部的位置上方(相对于其在上侧上)。在该情况下,因为能够使得移动机构71和引导辊76c沿着上下方向的布置空间是小的,由此使得能够实现小型的打印设备1。

如在图9a中描绘,引导辊76d(第四辊76d)在介质路径p中被置放在压板辊29和第二辊73b之间。在移动机构71被定位成最靠近移动范围s中的第二侧的情况下,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引导辊76d(第四引导辊76d)位于第二侧上的端部(即,引导辊76d在与第二旋转轴线29x的相反侧上的端部)的距离l21大于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第二辊73b位于第一侧上的端部(即,第二辊73b的、面对第二旋转轴线29x的端部)的距离l22。此外,引导辊76d(第四辊76d)相对于移动范围s在第二侧上的一端被布置在沿着左右方向的第二侧上。因此,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引导辊76d(第四辊76d)的第四旋转轴线764x的距离大于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移动范围s在第二侧上的一端的距离。注意在该情况下,移动机构71和引导辊76d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置不相互重叠。因此,例如,沿着上/下方向,容许将移动机构71的上端部的位置布置成位于引导辊76d的下端部的位置上方。在该情况下,因为能够使得移动机构71和引导辊76d沿着上下方向的布置空间是小的,由此使得能够实现小型的打印设备1。

此外,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被布置在移动范围s沿着左右方向的中心中。相应地,距离l11和距离l21彼此相同,并且距离l12和距离l22彼此相同。

如在图9a和9b中描绘,打印介质8在打印介质8的、打印介质8在此处与压板辊29形成接触的位置处的移动速率被表达为“打印位置速率wp”。打印介质8的、在与压板辊29的相反侧上的位置处,换言之,在相对于第一辊73a在上游侧上的位置处,或者在相对于第二辊73b在下游侧上的位置处的移动速率对应于传送位置速率。传送位置速率被表达为“传送位置速率wt”。在打印介质8被从外部设备100供应到打印设备1的传送部7的情况下,传送位置速率wt对应于传送速率。如在图9a中描绘,在移动机构77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打印位置速率wp与传送位置速率wt一致。

另一方面,如在图9b中描绘,响应于移动机构71朝向第一侧的移动,介质路径p位于压板辊29和第一辊73a之间的一个部分变短并且介质路径p位于压板辊29和第二辊73b之间的一个部分变长。在该情况下,朝向下游侧的力作用于打印介质8相对于移动机构71在压板辊29一侧上的部分上。这因此使得打印位置速率wp比传送位置速率wt更快。另一方面,如在图9c中描绘,响应于移动机构71朝向第二侧的移动,介质路径p位于压板辊29和第一辊73a之间的部分变长并且介质路径p位于压板辊29和第二辊73b之间的部分变短。在该情况下,朝向上游侧的力作用于打印介质8相对于移动机构71在压板辊29一侧上的部分上。这因此使得打印位置速率wp低于传送位置速率wt,并且变成0。

<由打印设备1实现的打印操作的概述>

将参考图1和图10a到10e关于由打印设备1实现的打印操作的概况给出解释。以下解释是在外部设备100以传送位置速率wt(见图9a到9c)向打印设备1供应打印介质8并且移动机构71(见图9a到9c)在基准位置sb(见图9a)处静止不动的前提下给出的。因为移动机构71不被移动,所以打印位置速率wp与传送位置速率wt(见图9a)一致。

如在图10a到10e中描绘,多条电眼标记m(m(1)、m(2)…)被预先在预定位置(例如,更靠近打印介质8沿着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处分别打印在打印介质8上。电眼标记m被沿着打印介质8的长度方向以相等间隔布置,使得在其间带有预定间隔距离d1。外部设备100设有能够检测打印介质8的电眼标记m的光学传感器101。光学传感器101例如在介质路径p的、在相对于打印介质8在此处与引导辊76f(见图1)形成接触的位置的下游侧上邻近地定位或者在相对于打印介质8在此处与引导辊76a形成接触的位置的上游侧上邻近地定位的片段或者部分处被置放在打印设备1的外侧上。以下将作为一个实例对于其中光学传感器101被布置在介质路径p的、相对于打印介质8在此处与引导辊76f(见图1)形成接触的位置位于下游侧上的片段或者部分处的情况给出解释。注意为了使得将易于理解这种解释的意图,在图10a到10e中,墨色带9和打印介质8被以线性方式描绘并且墨色带9和打印介质8相互远离。然而,实际上,墨色带9是在被引导轴23到26(见图1)弯曲时传送的,并且打印介质8是在被引导辊76a到76f(见图1)弯曲时传送的。此外,墨色带9和打印介质8至少在热敏头28与墨色带9形成接触的位置处形成相互接触。

如在图10a中描绘,热敏头28被布置在打印等待位置28b(见图1)处。外部设备100开始打印介质8的传送。在外部设备100利用光学传感器101检测到电眼标记m(1)的情况下,外部设备100向打印设备1输出示意打印介质8位于可打印位置处的信号(称为“打印信号”)。

在打印设备1接收打印信号的情况下,打印设备1旋转轴21和22(见图1)以由此传送墨色带9。在墨色带9的传送速率(称为“色带速率v”)被增加至期望速率的情况下,热敏头28从打印等待位置28b移动到打印位置28a(见图1)。期望速率例如与打印位置速率wp(见图9a和9b)相同。在期望减小墨色带9的使用数量的情况下,期望速率可以被设定为例如低于打印位置速率wp的速率(例如,以几个百分比到几十个百分比地低于打印位置速率wp的速率)。为了简化,将作为一个实例对于期望速率与打印位置速率wp相同的情况给出以下解释。热敏头28经由墨色带9和打印介质8从其上方与压板辊29(见图1)形成接触。根据热敏头28的移动,墨色带9被朝着打印介质8的打印表面挤压。压板辊29与打印介质8的、在与打印介质8的打印表面的相反侧上的表面形成接触,并且朝着热敏头28挤压墨色带9和打印介质8。在墨色带9和打印介质8形成相互接触的位置处,墨色带9的传送方向和传送速率与打印介质8的那些分别相互一致(色带速率v=打印位置速率wp=传送位置速率wt)。

热敏头28被加热。如在图10b中描绘,墨色带9的预定区域91中的墨被转移到打印介质8的打印表面上。以如上所述的方式,用于对应于电眼标记m(1)的一个块的打印图像g(1)被打印在打印介质8上。从电眼标记m(1)至打印图像g(1)的长度被表达为长度“d2”。注意当打印图像g(1)正被打印时,打印介质8和墨色带9被以相同速率(色带速率v=打印位置速率wp)连续地传送。注意打印位置速率wp并不是必要地被限制为是恒定的;在某些情况下,打印位置速率wp根据在外部设备100中执行的处理而改变。假如打印位置速率wp被改变,则打印设备1根据打印位置速率wp的变化改变色带速率v。

在打印图像g(1)被打印之后,对于热敏头28的加热停止。如在图10c中描绘,热敏头28从打印位置28a移动到打印等待位置28b。这里,当不执行打印时,轴21和22的旋转可以停止并且因此停止墨色带9的传送,从而减小色带的使用数量(色带速率v=0(零))。由此,用于打印打印图像g(1)的打印操作结束。注意因为打印介质8被外部设备100连续地传送,所以打印位置速率wp得以维持。

打印介质8被传送,并且接着的电眼标记m(2)由光学传感器101(见图10c)检测。在该情况下,外部设备100向打印设备1输出打印信号。打印设备1接收打印信号,并且开始用于接着的一个块的打印操作。如在图10d中描绘,通过轴21和22的旋转,墨色带9被传送。热敏头28从打印等待位置28b移动到打印位置28a。热敏头28在已被移动到打印位置28a之后被加热,并且墨色带9的预定区域92中的墨被转移到打印介质8的打印表面上。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对应于电眼标记m(2)的打印图像g(2)被打印在打印介质8上。在打印图像g(1)到打印图像g(2)之间的长度与是长度“d1”的、在电眼标记m之间的长度相同。从电眼标记m(2)到打印图像g(2)的长度与是在电眼标记m(1)至打印图像g(1)之间的长度的长度d2相同。

在打印图像g(2)形成之后,对于热敏头28的加热停止。如在图10e中描绘,热敏头28从打印位置28a移动到打印等待位置28b。墨色带9的传送停止(色带速率v=0(零))。以如上所述的方式,用于打印图像g(2)的打印操作结束。

<通过移动机构71的移动控制打印位置速率wp>

存在外部设备100对于打印介质8的传送位置速率wt减速的这种情况。在该情况下,在打印介质8的打印位置速率wp变得不大于预定速率vth的情况下,存在打印设备1可能不能够维持令人满意的打印质量的这种可能性。其原因在于,色带速率v相对于(基于)打印位置速率wp得到调节;并且因此如果打印位置速率wp不大于预定速率vth,则比在打印位置速率wp不小于预定速率vth的另一个情况下墨色带9的更窄区域长时期地被热敏头28加热。在该情况下,墨色带9的被加热区域的温度增加至高于适当温度,并且图像被反向地转印到打印介质8和/或墨色带9上,墨的任何渗色和/或褪色等易于发生。预定速率vth是由热敏头28和墨色带9的特性确定的值,并且假设在从工厂装运打印设备1时被预先存储在存储部32中。注意预定速率vth可以适当地由用户经由操作部36(见图12)设定。

相应地,在打印介质8的打印位置速率wp变得不大于预定速率vth的情况下,打印设备1允许离合器68在连接状态下并且引起马达77朝向该一侧旋转。由此,移动机构77被朝向第一侧(见图9b)移动。响应于移动机构71朝向第一侧的移动,打印位置速率wp被加速,并且变得大于传送位置速率wt(见图9b)。由此,打印设备1处于打印位置速率wp大于预定速率vth的状态下,由此维持令人满意的打印质量。

另一方面,响应于引起移动机构71从基准位置朝向第一侧移动,在压板辊29和第二辊73b之间的介质路径p变长(见图9b)。在这种状态下执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与在移动机构71被布置在基准位置处的状态下执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相比,在电眼标记m(i)(“i”是整数)和对应于电眼标记m(i)的打印图像g(i)之间的长度d2(见图10b、10d)在对应于在压板辊29和第二辊73b之间的介质路径p的长度伸长的程度上变得更长。在该情况下,存在可能不能够在打印介质8中的期望位置处打印对应于电眼标记m(i)的打印图像g(i)的这种情况。因此,打印设备1优选地在移动机构71被布置在基准位置处的状态下开始用于打印图像g(i)的打印操作。

鉴于上述情况,在用于打印图像g(i-1)的打印操作结束之后并且在用于接着的打印图像g(i)的打印操作开始之前,打印设备1朝向第二侧移动移动机构71从而将移动机构71布置在基准位置处。这是具体地以以下方式执行的。例如,在用于打印图像g(i-1)的打印操作结束之后并且在用于接着的打印图像g(i)的打印操作开始之前,打印设备1允许离合器68在切断状态下。注意即使在允许离合器68在切断状态下之后,打印介质8仍然连续地由外部设备100传送。在该情况下,如在图11a中描绘,由第一辊73a从打印介质8接收的朝向第一侧的力f1变得小于由第二辊73b从打印介质8接收的朝向第二侧的力f2。其原因在于,打印介质8在介质路径p中被从第一辊73a一侧供应到打印设备1,并且因此从打印介质8作用于第一辊73a上的张力(拉伸力)变得小于由打印介质8作用于第二辊73b上的张力。相应地,在允许离合器68在切断状态下的情况下,移动机构71被朝向第二侧并且向基准位置移动,并且到达基准位置(见图11b)。在移动机构71已经移动至基准位置之后,打印设备1开始用于接着的打印图像g(i)的打印操作。由此,打印设备1能够使得从电眼标记m(i)到打印图像g(i)的长度d2是恒定的,由此使得能够在打印介质8中的期望位置处打印对应于电眼标记m(i)的打印图像g(i)。

<打印设备1的电气构造>

将关于打印设备1的打印部2和传送部7的电气构造给出解释。如在图12中描绘,打印部2设有控制器31、存储部32、操作部36、驱动电路37、马达33到35、热敏头28、通信接口(i/f)38和连接i/f39。传送部7设有驱动电路40、第一传感器41、第二传感器42、马达77、离合器68和连接i/f44。

控制器31包括控制打印部2和传送部7的cpu;存储各种初始参数的rom;暂时存储信息的ram;等。控制器31经由未示意的接口电路被电连接到存储部32、操作部36、驱动电路37、通信i/f38和连接i/f39。

存储部32存储由控制器31执行的处理的程序、打印数据、各种设置信息等。程序、打印数据和各种设置信息可以例如从连接到通信i/f38(将在以后描述)的usb存储器读出。此外,在sd卡如将在以后描述地能够连接到通信i/f38的情况下,可以从连接到通信i/f38的sd卡读出程序、打印数据和各种设置信息。控制器31可以在存储部32中存储所读出的程序、打印数据和各种设置信息。可以例如经由操作部36(将在随后描述)输入各种设置信息。控制器31可以在存储部32中存储所输入的各种设置信息。

操作部36是能够向其输入各种信息的接口(按钮、触摸面板、等)。驱动电路37包括例如被构造为向马达33到35和热敏头28每一个输出信号的电路等。马达33到35每一个是利用脉冲信号同步旋转的步进马达。马达33旋转轴21。马达34旋转轴22。马达35经由未示意的热敏头保持机构在打印位置28a(见图1)和打印等待位置28b(见图1)之间移动热敏头28。热敏头28是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并排地线性地布置的多个加热元件的行式热敏头。根据从控制器31输出的信号,该多个加热元件每一个被选择性地加热。通信i/f38是被构造为基于通用标准(例如,usb标准)在打印部2和连接到打印部2的外部设备100之间执行通信的接口元件。连接i/f39是被构造为基于通用标准(例如,lvds(低电压差分信号)标准等)执行通信的接口元件。传送部7(将在以后描述)的连接i/f39和连接i/f44经由支持lvds标准的缆线相互连接。在连接i/f39和连接i/f44之间执行基于lvds标准的通信。

驱动电路40包括被构造为检测经由连接i/f39和连接i/f44从打印部2的控制器31输出的信号并且向马达77和离合器68输出检测信号的电路。此外,驱动电路40包括被构造为检测从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每一个输出的信号并且经由连接i/f44和连接i/f39向控制器31输出检测信号的电路;等。连接i/f44是被构造为基于各种通用标准执行通信的接口元件。

以下,其中控制器31经由驱动电路37向马达33到35输出信号的操作或者行为被简单地称为“控制器31向马达33到35输出信号”;其中控制器31经由连接i/f39和44和驱动电路40向马达77和离合器68输出信号的操作或者行为被简单地称为“控制器31向马达77和离合器68输出信号”;并且其中控制器31检测经由驱动电路40、连接i/f44和连接i/f39从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每一个输出的信号的操作或者行为被简单地称为“控制器31检测从第一传感器41和第二传感器42每一个输出的信号”。

第一传感器41根据检测器41a是/否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而向驱动电路40输出信号。在检测器41a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的状态下从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信号称为“开信号”。在检测器41a未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的状态下从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信号称为“关信号”。在轴422根据压板辊29的旋转而旋转的情况下,第二传感器42向驱动电路40根据轴422的旋转量输出信号。

马达77例如是其中速率检测传感器被内置于ac马达中的、所谓的ac速度控制马达。马达77根据从驱动电路40输出的驱动信号朝向一侧或者另一个方向旋转轴77b。在朝向所述一个方向旋转马达77的轴77b的情况下的驱动信号称为“朝向一个方向驱动信号”。在朝向另一个方向旋转马达77的轴77b的情况下的驱动信号称为“朝向另一个方向驱动信号”。注意,作为马达77,容许使用被构造为利用脉冲信号同步地旋转的步进马达。离合器68根据切换信号在连接状态和切断状态之间切换。

<主处理>

将参考图13到17关于主处理给出解释。在外部设备100停止传送打印介质8的状态下,打印介质8被安设在传送部7中。打印介质8被沿着介质路径p布置。在打印介质8的传送被停止的状态下,外部设备100向打印设备1输出用于开始打印操作的第一开始指令。控制器31经由通信i/f38检测第一开始指令。控制器31读出并且执行存储在存储部32中的程序,以由此开始主处理。如在图13中描绘,首先,控制器31执行初始化处理(s11;见图15)。

将参考图15关于初始化处理给出解释。控制器31向离合器68输出切换信号,并且允许离合器68在连接状态下(s71)。控制器31开始向马达77输出朝向另一个方向驱动信号。马达77的轴77b开始朝向另一个方向旋转(s73)。因为通过步骤s71的处理,离合器68被允许在连接状态下,所以传动机构6向移动机构71传递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在移动机构71比基准位置更靠近第一侧布置的情况下,移动机构71被朝向基准位置移动到第二侧。即,马达77开始朝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的时刻还能够被表达为在以下时刻(1)和(2)中的任何一个。即:

时刻(1):在外部设备100开始传送打印介质8之前,即,在打印位置速率wp和传送位置速率wt这两者均为0的情况下;和

时刻(2):在接收到打印信号之前,更具体地,在打印设备1的电力被接通之后并且在首次从外部设备100接收到打印信号并且打印操作开始之前。

如在图17a中描绘,在移动机构71朝向第二侧移动的情况下,在压板辊29和第一辊73a之间的介质路径p变长,并且在压板辊29和第二辊73b之间的介质路径p变短。这里,因为提供了外部设备100停止传送记录介质8的状态,所以以移动设备71作为基准,记录介质8在与压板辊29一侧相对的一侧上的片段或者部分不被移动。相应地,根据移动机构71朝向第二侧的移动(箭头y3),以移动设备71作为基准,记录介质8在压板辊29一侧上的片段或者部分被朝向上游侧移动。根据打印介质8的移动(箭头y4),压板辊29被旋转。

如在图15中描绘,控制器31检测从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信号(s75)。在检测信号是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未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s77:否)。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75。在第一预定时间(例如,1μs)已经逝去之后,控制器31检测从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信号(s75),并且重复步骤s77的确定。在检测信号是开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s77:是)。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79。

注意在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被布置在检测范围中的情况下,响应于检测器41a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第一传感器41输出开信号。相应地,还在检测器41a已经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之后,在第一支撑部件72a在第二侧上的端部在检测范围中朝向第二侧移动时,移动机构71被连续地朝向第二侧移动。在该情况下,压板辊29被连续地旋转。另一方面,在移动机构71到达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移动机构71朝向第二侧的移动停止。在该情况下,压板辊29的旋转也被停止。

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79)。控制器31基于检测信号规定在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已经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之后压板辊29是否被连续地旋转。更具体地,在hi信号和low信号被从第二传感器42以反复方式交替地输出的情况下,控制器31规定压板辊29连续地旋转。另一方面,在hi信号或者low信号被从第二传感器42连续地输出的情况下,控制器31规定压板辊29停止。在控制器31规定压板辊29旋转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移动机构71连续地朝向第二侧移动(s81:否)。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79。在第一预定时间已经逝去之后,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79),并且重复步骤s81的确定。

在控制器31规定压板辊29不旋转的情况下,控制器31进一步确定压板辊29不旋转的状态是否继续第二预定时间(例如,100μs)。在控制器31确定压板辊29在此期间不旋转的连续时间继续的状态小于第二预定时间的情况下(s81: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79。在第一预定时间已经逝去之后,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79),并且重复步骤s81的确定。在控制器31确定压板辊29不旋转的状态继续第二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移动机构71已经到达基准位置并且已经停止(s81:是)。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停止已经通过在步骤s73中的处理开始的、相对于马达77输出朝向另一个方向驱动信号。马达77的轴77b朝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停止(s83)。注意离合器68被维持为在连接状态下。

如上所述,在外部设备100停止传送打印介质8并且离合器68被允许在连接状态下并且马达77朝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的状态下,第二传感器42输出压板辊29的旋转量,由此在功能上用作能够检测移动机构71的移动(或者停止)的传感器。

控制器31开始相对于马达77输出朝向一个方向驱动信号。马达77的轴77b开始朝向所述一个方向旋转(s85)。因为离合器68被维持在连接状态下,所以传动机构6向移动机构71传递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移动机构71被从基准位置朝向第一侧移动。

如在图17b中描绘,在移动机构71朝向第一侧移动的情况下,在压板辊29和第一辊73a之间的介质路径p变短,并且在压板辊29和第二辊73b之间的介质路径p变长。然而,因为提供了外部设备100停止传送记录介质8的状态,所以以移动设备71作为基准,记录介质8在与压板辊29一侧相对的一侧上的片段或者部分不被移动。相应地,根据移动机构71朝向第一侧的移动(箭头y5),以移动设备71作为参考,记录介质8在压板辊29一侧上的片段或者部分被朝向下游侧移动。压板辊29根据打印介质8的移动(箭头y6)旋转。注意理想地,打印介质8的移动量是移动机构71的移动量的两倍。

如在图15中描绘,控制器31对于第三预定时间(例如,1s)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控制器31基于从第二传感器42检测的信号计算旋转编码器42a的轴422的旋转量。控制器31基于所计算的轴422的旋转量和旋转板42b的直径与压板辊29的直径的比率计算压板辊29的旋转量。控制器31基于所计算的压板辊29的旋转量和压板辊29的直径计算打印介质8的移动量。控制器31通过将所计算的打印介质8的移动量除以2而规定移动机构71的移动量(称为“第一移动量m1”)(s87)。

控制器31在通过步骤s85的处理马达77的轴77b朝向一个方向的旋转已经开始之后的第三预定时间内基于向马达77输出的朝向另一个方向驱动信号计算轴77b的旋转速率。控制器31将所计算的轴77b的旋转速率乘以在此期间输出朝向另一个方向驱动信号的输出时间,以由此计算轴77b朝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量。控制器31基于所计算的轴77b的旋转量和第一带轮64的直径与第二带轮65的直径的比率计算驱动轴63的旋转量。控制器31基于所计算的驱动轴63的旋转量和齿条61的齿轮比与小齿轮62的齿轮比计算移动机构71的移动量(称为“第二移动量m2”)(s89)。

控制器31确定在通过在步骤s87中的处理计算的第一移动量m1和通过在步骤s89中的处理计算的第二移动量m2之间的差是否不大于预定值(s91)。在控制器31确定在第一移动量m1和第二移动量m2之间的差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s91: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93。在该情况下,例如,存在以下现象(a)到(c)中的任何一个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即:

(a)马达77脱调(假如马达77是步进马达);

(b)打印介质8相对于压板辊29打滑以由此引起空回的现象;和

(c)带66被从第一带轮64和第二带轮65分开。

控制器31经由通信i/f38向外部设备100输出示意移动机构71未被移动到预期位置的错误信号(s93)。控制器31结束初始化处理并且使得该处理返回主处理(见图13)。在控制器31确定在第一移动量m1和第二移动量m2之间的差在预定值内的情况下(s91:是),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01(见图16)。

如在图16中描绘,控制器31开始向马达77输出朝向另一个方向驱动信号。马达77的轴77b开始朝向另一个方向旋转(s101)。因为离合器68被维持在连接状态下,所以传动机构6向移动机构71传递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移动机构71朝向第二侧移动到基准位置。控制器31检测从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信号(s103)。在检测信号是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未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s105:否)。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103。在第一预定时间已经逝去之后,控制器31检测从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信号(s103),并且重复步骤s105的确定。

在检测信号是开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s105:是)。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07。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107)。基于检测信号,控制器31规定在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已经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之后压板辊29是否旋转。在控制器31规定压板辊29旋转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移动机构71在第一支撑部件72a的第二侧上的端部在检测范围中朝向第二侧连续地移动(s109:否)。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107。在第一预定时间已经逝去之后,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107),并且重复步骤s109的确定。

在控制器31规定压板辊29不旋转的情况下,控制器31进一步确定压板辊29不旋转的状态是否继续第二预定时间。在控制器31确定在此期间压板辊29不旋转的连续时间继续的状态小于第二预定时间的情况下(s109: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107。在第一预定时间已经逝去之后,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107),并且重复步骤s109的确定。在控制器31确定压板辊29不旋转的状态继续第二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移动机构71已经到达基准位置并且已经停止(s109:是)。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停止已经通过在步骤s101中的处理开始的、相对于马达77输出朝向另一个方向驱动信号。马达77的轴77b朝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被停止(s111)。控制器31结束初始化处理,并且使得该处理返回主处理(见图13)。

如在图13中描绘,在初始化处理(s11)已经结束之后,控制器31检测从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信号(s13)。注意控制器31已经通过初始化处理(s11)的步骤s105(见图16)的处理检测到开信号(s105:是,见图16)。因此,在即刻地在初始化处理(s11)之后执行的步骤s13的处理中检测到开信号。相应地,控制器31确定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s15:是)。

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17),并且确定移动机构71是否在基准位置处停止(s19)。注意控制器31通过初始化处理(s11)的步骤s109(见图16)的处理确定压板辊29不旋转的状态已经继续第二预定时间(s109:是,见图16)。因此,控制器31在步骤s19中确定移动机构71在基准位置处停止(s19:是)。即,在步骤s15中的确定是“s15:是”并且在步骤s19中的确定是“s19:是”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移动机构71在基准位置处停止。

控制器31向离合器68输出切换信号,从而允许离合器68在连接状态下(s21)。注意控制器31已经通过初始化处理(s11)的步骤s71(见图15)的处理向离合器68输出用于允许离合器68在连接状态下的切换信号。相应地,离合器68的连接状态被维持在即刻地在初始化处理(s11)之后执行的步骤s21的处理中。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23。

控制器31确定控制器31是否经由通信i/f38接收到从外部设备100输出的打印信号(s23)。在控制器31确定控制器31未接收到打印信号的情况下(s23: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23。控制器31重复控制器31是否已经接收到打印信号的确定。外部设备100开始打印介质8的传送。响应于打印介质8的传送开始,电眼标记m被光学传感器101检测。外部设备100向打印设备1输出打印信号。在控制器31确定控制器31已经经由通信i/f38接收到打印信号的情况下(s23:是),控制器31开始用于一个块的打印操作(s25)。

打印操作的细节如下。控制器31驱动马达33和34(见图12)从而旋转轴21和22(见图1),由此传送墨色带9。在墨色带9的色带速率v被增加至传送位置速率wt(见图9a到9c)的情况下,控制器31将热敏头28从打印等待位置28b移动至打印位置28a(见图1)。控制器31基于存储在存储部32中的打印数据加热热敏头28。以如上所述的方式,用于一个块的打印操作得以执行(见图10a到10e)。

在控制器31执行打印操作时,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27)。控制器31基于检测信号计算旋转编码器42a的轴422的单位时间旋转量。控制器31基于所计算的轴422的单位时间旋转量和旋转板42b的直径与压板辊29的直径的比率计算压板辊29的旋转速率。控制器31基于所计算的压板辊29的旋转速率和压板辊29的直径计算在打印介质8的、打印介质8在此处与压板辊29形成接触的位置处的移动速率,即打印位置速率wp。

控制器31确定所计算的打印位置速率wp是否不大于预定速率vth(s29)。在控制器确定所计算的打印位置速率wp不大于预定速率vth的情况下(s29:是),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31。控制器31开始向马达77输出朝向一个方向驱动信号从而加速打印位置速率wp。马达77的轴77b开始朝向所述一个方向旋转(s31)。因为离合器68被维持在连接状态下(见s21),所以传动机构6向移动机构71传递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移动机构71被从基准位置朝向第一侧移动。注意控制器31调节向马达77输出的朝向一个方向驱动信号从而在移动机构71朝向所述一个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移动机构71的移动速率变得不小于预定速率vth的1/2。打印位置速率wp变得大于传送位置速率wt,并且被加速直至打印位置速率wp变得不小于预定速率vth。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33。另一方面,在控制器31确定所计算的打印位置速率wp大于预定速率vth的情况下(s29: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33。

控制器31确定用于一个块的打印操作是否已经结束(s33)。在控制器31确定用于一个块的打印操作未结束的情况下(s33: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27。在第一预定时间已经经过之后,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27),并且重复步骤s29的确定。

在用于一个块的打印操作已经结束的情况下(s33:是),控制器31停止热敏头28的加热。控制器31将热敏头28从打印位置28a移动至打印等待位置28b。控制器31停止轴21和22的旋转以由此停止墨色带9的传送(见图10a到10e)。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51(见图14)。

如在图14中描绘,在控制器31通过步骤s31(见图13)的处理朝向第一侧移动移动机构71的情况下,控制器31基于向马达77输出的朝向一个方向驱动信号计算轴77b的旋转速率。控制器31将所计算的轴77b的旋转速率乘以在此期间输出朝向一个方向驱动信号的输出时间,由此计算轴77b朝向所述一个方向的旋转量。控制器31基于所计算的轴77b的旋转量和第一带轮64的直径与第二带轮65的直径的比率计算驱动轴63的旋转量。控制器31基于所计算的驱动轴63的旋转量和齿条61的齿轮比与小齿轮62的齿轮比计算移动机构71的移动量。此外,控制器31基于所计算的移动量的单位时间变化量计算移动机构71的移动速率(s51)。

控制器31获得在打印处理的执行期间计算的打印位置速率wp。这里,理想地,打印位置速率wp变成通过将通过将移动机构71的移动速率加倍获得的值相加到传送位置速率wt而获得的值(在下文中称为“假设速率”)。控制器31确定所获得的打印位置速率wp是否不小于假设速率(s53)。在控制器31确定打印位置速率wp小于假设速率的情况下(s53: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61。在该情况下,基于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计算的移动机构71的移动速率因此不对应于基于马达77的旋转速率计算的移动机构71的移动速率。在该情况下,例如,存在上述现象(a)到(c)中的任何一个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31经由通信i/f38向外部设备100输出示意移动机构71未被移动到预期位置的错误信号(s61)。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13(见图13)。

另一方面,在控制器31确定所获得的打印位置速率wp不小于假设速率的情况下(s53:是),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55。

控制器31向离合器68输出切换信号并且允许离合器68在切断状态下(s55)。在控制器31已经通过步骤s31(见图13)的处理开始马达77的轴77b的旋转的情况下,控制器31停止马达77的轴77b的旋转(s57)。注意在已经通过步骤s31(见图13)的处理开始马达77的轴77b的旋转的情况下,移动机构71被布置在相对于基准位置朝向第一侧分离的位置处。注意即使在离合器68被允许在切断状态下之后,打印介质8仍然连续地由外部设备100传送。在该情况下,移动机构71开始朝向第二侧向基准位置移动(见图11a)。即,在移动机构71到达基准位置之前,通过步骤s55的处理,控制器31允许离合器68在切断状态下。

控制器31确定用于关闭打印设备1的电源的操作是否被执行(s59)。在控制器31确定用于关闭打印设备1的电源的操作被执行的情况下(s59:是),控制器31结束主处理。在控制器31确定用于关闭打印设备1的电源的操作未被执行的情况下(s59: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13(见图13)。

如在图13中描绘,控制器31检测从第一传感器41输出的信号(s13)。在检测信号是关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未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s15:否)。在该情况下,移动机构71未到达基准位置。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43。关于步骤s43的解释将在以后给出。在检测信号是开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s15:是)。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7。

控制器31检测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s17)。控制器31基于检测信号规定在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已经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之后压板辊29是否旋转。在控制器31规定压板辊29不旋转的情况下(s19:否),控制器31确定移动机构71朝向第二侧连续地移动(s19:否)。即,移动机构71未到达基准位置。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43。关于步骤s43的解释将在以后给出。

在控制器31规定压板辊29旋转的情况下,控制器31进一步确定压板辊29旋转的状态是否继续第二预定时间。在控制器31确定压板辊29在此期间旋转的连续时间继续的状态小于第二预定时间的情况下(s19: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43。关于步骤s43的解释将在以后给出。

在控制器31确定压板辊29旋转的状态继续第二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移动机构71已经到达基准位置并且已经停止(s19:是)(见图11b)。在该情况下,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21。控制器31向通过步骤s55(见图14)的处理而被允许在切断状态下的离合器68输出切换信号,并且允许离合器68在连接状态下(s21)。关于步骤23和此后的解释将被省略。

另一方面,在控制器31确定第一传感器41的检测器41a未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s15:否),或者在此期间在检测器41a已经检测到第一支撑部件72a之后压板辊29旋转的状态继续的连续时间小于第二预定时间(s19:否)的情况下,控制器31确定控制器31是否已经经由通信i/f38接收到从外部设备100输出的打印信号,(s43)。在控制器31确定控制器31未接收到打印信号的情况下(s43:否),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13。

另一方面,在控制器31确定控制器31已经经由通信i/f38接收到打印信号的情况下(s43:是),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45。因此,在该情况下,在移动机构71不被布置在基准位置处的状态下,外部设备100检测到电眼标记m。在该情况下,存在可能不能够在打印介质8中的期望位置处打印打印图像的这种可能性。控制器31经由通信i/f38向外部设备100输出示意移动机构71未被布置在基准位置处的错误信号(s45)。控制器31使得该处理返回步骤s13。

<实施例的主要效果>

打印设备1的托架1c通过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移动机构71控制是打印介质8在压板辊29的位置处的移动速率的打印位置速率wp。根据传动机构6向移动机构71传递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移动机构71移动(被移动)。托架1c能够基于根据移动机构71的移动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规定压板辊29的旋转量并且规定移动机构71的移动(移动量、移动速率、是否存在移动)。相应地,在上述构造中,即使在ac马达或者dc马达被用作马达77的情况下,和/或在步进马达被用作马达77的情况下步进马达脱调的情况下,托架1c仍然能够直接基于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规定移动机构71的移动,由此使得能够以高精度规定移动机构71的位置。

传动机构6具有:设置在支撑部件72上的齿条61;被构造为与齿条61啮合的小齿轮62;和连接到小齿轮62的驱动轴63。驱动轴63被构造为绕作为旋转中心的第一旋转轴线63x根据马达77的旋转而旋转。在托架1c中,驱动轴63被传递到驱动轴63的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旋转,由此使得能够经由与设置在移动机构71的支撑部件72上的齿条61啮合的小齿轮62移动移动机构71。以此方式,托架1c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传动机构6。

移动机构71的移动方向在沿着水平方向的左右方向上延伸。齿条61被设置在支撑部件72的下端部上。驱动轴63被布置在支撑部件72下方的位置处。在该情况下,由支撑部件72和驱动轴63支撑的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不被相对于齿条61沿着相同方向布置。相应地,托架1c能够在下框架1b中有效地布置移动机构71和传动机构6,由此使得能够实现小型的托架1c。

压板辊29在介质路径p中被布置在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之间。相应地,在打印介质8通过移动机构71的移动而被移动的情况下,压板辊29通过在自身和打印介质8之间的摩擦而被旋转。因此,通过在压板辊29上设置第二传感器42,托架1c能够根据移动机构71的移动输出信号。

传动机构6具有介入马达77和驱动轴63之间的离合器68。离合器68在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驱动轴63的连接状态和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不被传递到驱动轴63的切断状态之间切换。相应地,例如,托架1c能够提供通过允许离合器68在连接状态下而允许移动机构71的移动的状态,和提供通过允许离合器68在切断状态下移动机构71可自由移动的状态。在该情况下,通过允许离合器68在切断状态下,托架1c能够利用第二传感器42根据移动机构71的移动以高精度检测压板辊29的旋转量。其原因如下。即,在打印介质8由于移动机构71的移动而被移动的情况下,压板辊29由于在自身和打印介质8之间的摩擦而被旋转。相应地,在作用于压板辊29上的旋转负载更小时,压板辊29根据打印介质8的移动更容易地旋转,这继而使得能够以高精度规定移动机构71的移动。此外,托架1c能够关于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是否将被传递到驱动轴63利用离合器68执行切换,而不会不利地影响从第二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

下框架1b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彼此面对的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移动机构71具有设置在第一侧壁13的第一面对表面13a上的导轨130,和设置在第二侧壁14的第二面对表面14a上的引导沟槽14c。第一支撑部件72a具有能够可移动地与导轨130接合的台720。第二支撑部件72b具有能够可移动地与引导沟槽14c接合的凸起721。这里,假设支撑部件72的台能够与设置在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这两者上的导轨130接合的这种情况。在该情况下,如果在此处设置导轨的位置波动(改变),则台易于相对于导轨被卡住。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部件72不能沿着左右方向顺利地移动。鉴于此,在托架1c中,导轨130仅仅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3一侧上,并且因此即便在此处设置导轨130的位置波动,支撑部件72仍然能够沿着左右方向顺利地移动。此外,假设支撑部件72的凸起被构造为与设置在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这两者上的引导沟槽13c和14c接合的这种情况,支撑部件72易于由于在凸起的直径和在引导沟槽13c和14c之间的间隔距离之间的任何差异在移动期间错乱。鉴于此,在托架1c中,第二支撑部件72b的凸起721能够仅仅与设置在第二侧壁14一侧上的引导沟槽14c接合。在该情况下,托架1c能够防止台相对于导轨130被卡住,并且防止在移动期间支撑部件72的任何错乱。

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被沿着正交于是移动机构71的可移动方向的左右方向的前后方向保持在第一支撑部件72a和第二支撑部件72b之间。相应地,托架1c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

齿条61具有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72a的下端部上的第一齿条61a;和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件72b的下端部上的第二齿条61b。小齿轮62具有与第一齿条61a啮合的第一小齿轮62a;和与第二齿条61b啮合的第二小齿轮62b。在该情况下,托架1c能够向第一支撑部件72a和第二支撑部件72b的两侧传递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相应地托架1c能够更顺利地移动移动机构71。

例如,在马达77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3的第一面对表面13a一侧上的情况下,马达77因此被设置在下框架1b的内侧上。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是在下框架1b的内侧确保用于(容纳、布置)马达77的空间。鉴于此,在托架1c中,马达77被布置在第一侧壁13的第一相对表面13b一侧上。相应地,因为无需在下框架1b的内侧确保用于马达77的空间,所以能够使得托架1c是小型的。

框架10具有上框架1a和下框架1b。上框架1a和下框架1b被附接部件15连接。上框架1a支撑外壳20a和压板辊29。下框架1b支撑移动机构71、马达77和传动机构6。在该情况下,托架1c能够将上框架1a和下框架1b相互分离,并且相互独立地(分开地)使用上框架1a和下框架1b。即,托架1c能够使用上框架1a作为打印部2,并且使用下框架1b作为传送部7。

传动机构6具有第一带轮64、第二带轮65、带66、轴承67和离合器68。第一带轮64、第二带轮65沿着左右方向相互分离开。带66在第一带轮64和第二带轮65之间被拉伸。第一带轮64经由轴承67被连接到驱动轴63,并且第二带轮65被连接到马达77的轴77b。在马达77的轴77b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情况下,第一带轮64、第二带轮65、带66和离合器68向驱动轴63传递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在该情况下,由于作用于带66上的张力,沿着与驱动轴63的第一旋转轴线63x交叉的径向方向的交叉力作用于第一带轮64上。鉴于此,在托架1c中,轴承67被介入驱动轴63和第一带轮64之间。由此,即便交叉力经由第一带轮64作用于驱动轴63上,驱动轴63仍然变得能够相对于第一带轮64旋转。相应地,托架1c能够关于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是否将被传递到驱动轴63利用离合器68执行切换。此外,托架1c能够利用轴承67防止由于由于交叉力从第一带轮64施加到驱动轴63的力使得驱动轴63旋转。

<变型>

本发明不限于或者由上述实施例限制,并且能够对于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可以替代压板辊29地设置板形压板。在该情况下,为了能够执行间歇打印,期望被构造为沿着左右方向引导热敏头28的引导件和被构造为沿着引导件移动热敏头28的移动机构和马达被设置在外壳2a的内侧上。例如,可以替代第二传感器42地设置能够直接规定移动机构71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置的线性编码器。线性编码器可以具有光发射元件、光接收元件和具有线性形状的标尺。例如,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可以被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72a的前表面,即,第一支撑部件72a的、面对第一侧壁13的第一面对表面13a的表面上。标尺可以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3的第一面对表面13a上。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可以被从标尺反射出去,并且可以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线性编码器可以基于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反射光规定第一支撑部件72a相对于第一侧壁13从基准位置的移动量。控制器31可以基于所规定的从基准位置的移动量规定移动机构71的位置。

在小齿轮62与齿条61啮合时,传动机构6利用驱动轴63通过旋转向移动机构71传递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传动机构6可以具有另一个构造。例如,传动机构6可以利用连接到驱动轴63的带轮旋转连接到移动机构71的环形带,由此移动移动机构71。

驱动轴63可以被布置在支撑部件72上方的位置上。齿条61可以被置放在支撑部件72的上端部上。驱动轴63的小齿轮62可以在支撑部件72上方的位置处与齿条61啮合。同样在该情况下,由支撑部件72支撑的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不被相对于齿条61沿着相同方向布置。相应地,因为托架1c能够在下框架1b的内侧有效地布置移动机构71和传动机构6,并且因此能够实现小型的托架1c。

第二传感器42可以被置放在第三辊76c或者第四辊76d附近。第二传感器42的旋转板42b的周向端部或者部分可以与第三辊76c或者第四辊76d的周向表面形成接触。第二传感器42可以向控制器31根据第三辊76c或者第四辊76d的旋转输出信号。注意第三辊76c和第四辊76d每一个在介质路径p中位于第一辊73a和第二辊73b之间。相应地,在通过移动机构71的移动打印介质8被移动的情况下,第三辊76c和第四辊76d每一个通过在自身和打印介质8之间的摩擦旋转。相应地,即使在第二传感器42被附接到第三辊76c或者第四辊76d的情况下,第二传感器42仍然能够根据移动机构71的移动输出信号。此外,第三辊76c或者第四辊76d的直径与压板辊29的直径的比率是已知的。因此,能够说,即使在第二传感器42被附接到第三辊76c或者第四辊76d的情况下,第二传感器42仍然能够间接地检测压板辊29的旋转量以由此根据压板辊29的旋转量输出信号。

容许托架1c不具有离合器68。容许驱动轴63和第一带轮64总是处于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即,托架1c可以提供移动机构71总是处于能够经由传动机构6(齿条61、小齿轮62、驱动轴63、第一带轮64、第二带轮65,和带66)利用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移动的状态下的这种状态。

容许导轨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每一个上。容许能够与导轨接合的台被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件72b上。支撑部件72可以分别通过所述两个台沿着导轨的移动而被沿着左右方向移动。可替代地,第一支撑部件72a可以具有能够与引导沟槽13c接合的凸起。支撑部件72可以分别通过所述两个凸起沿着引导沟槽13c和14c的移动而被沿着左右方向移动。容许引导沟槽14c不沿着前后方向穿过第二侧壁14。例如,引导沟槽14c可以是在第二侧壁14的第二面对表面14a中形成的凹部。该凹部可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支撑部件72b的凸起721可以能够通过与凹部接合而沿着左右方向移动。

容许替代第一带轮64和第二带轮65地设置小齿轮(链轮)。在该情况下,容许所述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或者作为被构造为连接所述两个齿轮的部件替代带地设置环形链条或者齿条。容许齿条61和小齿轮62可以仅仅被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件72a和第二支撑部件72b中的任何一个上。

容许上框架1a和下框架1b被一体地形成并且不可分离从而形成一体框架10。容许外壳2a和压板辊29被形成为被构造为能够相对于上述一体框架10可分开地附接(安设)的一个单元。

容许第二带轮65不连接到轴77b马达77。在该情况下,第二带轮65间接地旋转通过第一传输部(例如,齿轮、带轮、带等)介入之间第二带轮65并且轴77b。

容许第一带轮64不被相对于驱动轴63与第一旋转轴线63x共轴地布置。在该情况下,容许将第二传递部(例如,齿轮、带轮、带等)介入驱动轴63和第一带轮64之间。具体构造如下。即,第一带轮64可以相对于驱动轴63被布置在右侧上并且可以绕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63x的旋转轴线被可旋转地支撑。离合器68可以在驱动轴63和第二传递部被相互连接的状态和驱动轴63和第二传递部被相互切断的状态之间执行切换。在该情况下,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可以经由第二带轮65、带66、第一带轮64、第二传递部和在连接状态下的离合器68被传递到驱动轴63。在该情况下,因为能够抑制由于带66的张力引起的交叉力直接作用于第一带轮64上的这种情况,所以托架1c能够进一步关于马达77的旋转驱动力是否将被传递到驱动轴63利用离合器68适当地执行切换。

第二传感器42根据压板辊29的旋转量输出信号,由此在功能上用作能够检测移动机构71的移动(移动量、移动速率、是否存在移动)的传感器。鉴于此,例如如在图18中描绘,打印设备1可以替代第二传感器42地或者除此之外地设有旋转编码器43。旋转编码器43可以被布置在离合器68前面(相对于其在前侧上),并且可以被连接到驱动轴63。旋转编码器43可以向控制器31输出根据驱动轴63的旋转的信号。例如,在控制器31执行步骤s17的处理和步骤s19的处理的情况下,控制器31可以检测从旋转编码器43输出的信号(s17)。在控制器31基于从旋转编码器43输出的信号确定驱动轴63不连续地旋转第二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器31可以确定移动机构71处于被布置在基准位置处的状态下。这同样能够类似地应用于步骤s77的处理和步骤s79的处理。

如上所述,旋转编码器43输出根据驱动轴63的旋转的信号。因为驱动轴63的旋转对应于移动机构71的移动,所以能够说来自旋转编码器43的信号是根据移动机构71的移动的信号。相应地,托架1c能够通过基于从旋转编码器43输出的信号规定驱动轴63的旋转量而规定移动设备71的移动。

此外,因为第二传感器42被置放在第一侧壁13的第一面对表面13a一侧上,所以第二传感器42因此被置放在下框架1b的内侧。在该情况下,有必要在下框架1b的内侧确保用于第二传感器42的空间。鉴于此,旋转编码器43被置放在第一侧壁13的第一相对表面13b一侧上。即,旋转编码器43被置放在下框架1b的外侧上。相应地,因为无需在下框架1b的内侧确保用于旋转编码器43的任何空间,所以能够使得托架1c是小型的。此外,因为马达77和旋转编码器43因此相对于第一侧壁13被置放在同一侧上,由此使得能够使得连接到马达77和旋转编码器43每一个的接线是短的。

控制器、存储部、操作部和连接i/f可以作为作为独立于外壳2a的本体的控制单元被设置在打印设备1上。在该情况下,连接i/f也可以被设置在外壳2a上,并且可以与上述控制单元的连接i/f通信。即,控制单元的控制器可以控制经由连接i/f被连接到控制单元的打印部2和传送部7。

在图9b中,引导辊76c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置能够在满足关系l11>l12的范围中改变。例如,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引导辊76c(第三辊76c)的第三旋转轴线763x的距离可以小于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移动范围s在第一侧上的一端的距离。类似地,在图9a中,引导辊76d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置能够在满足关系l21>l22的范围中改变。例如,沿着左右方向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引导辊76d(第四辊76d)的第四旋转轴线764x的距离可以小于从压板辊29的第二旋转轴线29x至移动范围s在第二侧上的一端的距离。

<其它>

介质路径p是本发明的“传送路径”的一个实例。左右方向是本发明的“规定方向”的一个实例。第二传感器42的旋转编码器42a是本发明的“编码器”的一个实例。第一带轮64是本发明的“传动轮”的一个实例。前后方向是本发明的“第一方向”的一个实例。左右方向是本发明的“第二方向”的一个实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