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版滚筒调节装置和凹版印刷上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186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印版滚筒调节装置和凹版印刷上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特别是一种印版滚筒调节装置和凹版印刷上墨设备。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在进行印刷时,先在印版滚筒外侧壁覆上油墨,然后用刮墨刀刮去表面的油墨,只留下凹下的部分,再将待印刷的纸张输送穿过印版滚筒和压印辊轴,印版滚筒和压印辊轴相互靠拢并挤压,依靠压力将油墨从印版凹下的部分压印到纸张上,完成印刷操作。

问题在于,如果安装出现偏差,或者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冲击和磨损导致刮墨刀与印版滚筒之间出现间隙,刮墨刀不能把印版滚筒表面上的油墨刮除干净,影响印刷质量。而这些部件安装固定后,印版滚筒的位置难以进行调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印版滚筒调节装置和凹版印刷上墨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版滚筒调节装置,包括:滚筒轴、轴承座、调节部件和动力部件;所述滚筒轴活动安装在轴承座中,可在轴承座中自由转动;所述轴承座和调节部件固定连接,调节部件的运动可带动轴承座的位置移动;所述动力部件和调节部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调节部件运动。

印版滚筒是套装在滚筒轴上的,通过移动滚筒轴即可对将印版滚筒的位置进行调整。滚筒轴活动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和其它传动结构的连接及移动不会影响滚筒轴及印版滚筒的自由转动。轴承座和调节部件固定连接,调节部件和动力部件传动连接,当启动动力部件时,动力部件驱动调节部件发生运动,带动轴承座一起移动,从而实现对印版滚筒的调节。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位置固定,所述齿条竖直设置,所述轴承座安装在齿条端部,所述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所述齿轮和动力部件传动连接,动力部件输出的动作通过包括齿轮和齿条在内的调节部件传递给轴承座。

齿轮由于动力部件的驱动旋转,和齿轮啮合并且竖直设置的齿条便会在齿轮的驱动下上下移动。活动安装在齿条端部的轴承座带着安装在轴承座内的滚筒轴一并移动,实现对印版滚筒的调节。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传动方便直接,便于根据设备内部的空间结构设置动力部件的位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凸轮和传动杆;所述凸轮和动力部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竖直设置,所述轴承座安装在传动杆的顶端;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和凸轮传动接触,用于将凸轮的转动传递给轴承座。

在现有的使用过程中,和凸轮配套的传动杆是被限制只能沿着传动杆的轴向方向移动的。由于凸轮表面不同位置到凸轮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同,使得当动力部件带动凸轮转动时,传动杆被凸轮顶着往上移动,当凸轮与传动杆接触部分的表面到转动中心的距离开始变小时,传动杆受到自重和安装在其顶端的轴承座的重力作用,下降继续贴住凸轮表面。通过凸轮的转动,实现了对印版滚筒安装位置的调节。且由于凸轮和传动杆的结构特点,只能由凸轮带动传动杆移动,传动杆无法驱动凸轮转动,形成自锁,避免了调整完成后结构出现松动导致调节失效的情况。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

电机直接输出的是圆周运动,可以较为方便与齿轮或凸轮等调节部件连接,应用面广泛。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气缸。

气缸输出的是直线运动,在对印版滚筒进行调节时,减少了中间传动结构的数量,降低了运动传递过程中的消耗,使得调节更加精准省力。而且气缸在伸出和收缩过程中施力都较为均衡,可实现平顺流畅的调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凹版印刷上墨设备,包括印版滚筒、墨槽、刮墨刀、压印辊轴和上述的印版滚筒调节装置;所述印版滚筒套装在滚筒轴上,以滚筒轴为中心转动;印版滚筒半浸在墨槽中,用于使印版滚筒的侧壁外表面沾染上油墨;所述刮墨刀贴合印版滚筒设置,用于刮除印版滚筒上多余的油墨;所述压印辊轴贴合在印版滚筒设置,用于将印版滚筒上的油墨压印到印刷纸品上。

由于压印辊轴需要对印版滚筒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在印刷过程中将油墨压印到纸上,故压印辊轴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所以当印版滚筒的位置发生改变后,压印辊轴依然能稳定贴压在印版滚筒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印版滚筒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印版滚筒调节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滚筒轴;2、轴承座;31、齿轮;32、齿条;33、凸轮;34、传动杆;4、动力部件;5、印版滚筒;6、墨槽;7、刮墨刀;8、压印辊轴;9、印刷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版滚筒调节装置,包括:滚筒轴1、轴承座2、调节部件和动力部件4;滚筒轴1活动安装在轴承座2中,可在轴承座2中自由转动;轴承座2和调节部件固定连接,调节部件的运动可带动轴承座2的位置移动;动力部件4和调节部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调节部件运动。

印版滚筒是套装在滚筒轴1上的,通过移动滚筒轴1即可对将印版滚筒的位置进行调整。滚筒轴1活动安装在轴承座2上,轴承座2和其它传动结构的连接及移动不会影响滚筒轴1及印版滚筒的自由转动。轴承座2和调节部件固定连接,调节部件和动力部件4传动连接,当启动动力部件4时,动力部件4驱动调节部件发生运动,带动轴承座2一起移动,从而实现对印版滚筒的调节。

请参考图1,作为一种实施例,调节部件包括齿轮31和齿条32;齿轮31位置固定,齿条32竖直设置,轴承座2安装在齿条32端部,齿轮31和齿条32啮合传动,齿轮31和动力部件4传动连接,动力部件4输出的动作通过包括齿轮31和齿条32在内的调节部件传递给轴承座2。

齿轮31由于动力部件4的驱动旋转,和齿轮31啮合并且竖直设置的齿条32便会在齿轮31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安装在齿条32端部的轴承座2带着活动安装在轴承座2内的滚筒轴1一并移动,实现对印版滚筒的调节。采用齿轮齿条传动,传动方便直接,便于根据设备内部的空间结构设置动力部件4的位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请参考图2,作为一种实施例,调节部件包括凸轮33和传动杆34;凸轮33和动力部件4传动连接,传动杆34竖直设置,轴承座2安装在传动杆34的顶端;传动杆34的底端和凸轮33传动接触,用于将凸轮33的转动传递给轴承座2。

在现有的使用过程中,和凸轮33配套的传动杆34是被限制只能沿着传动杆34的轴向方向移动的。由于凸轮33表面不同位置到凸轮33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同,使得当动力部件4带动凸轮33转动,凸轮33与传动杆34接触部分的表面到转动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大时,传动杆34被凸轮33顶着往上移动,当凸轮33与传动杆34接触部分的表面到转动中心的距离开始变小时,传动杆34受到自重和安装在其顶端的轴承座2的重力作用,下降继续贴住凸轮33表面。通过凸轮33的转动,实现了对印版滚筒安装位置的调节。且由于凸轮33和传动杆34的结构特点,只能由凸轮33带动传动杆34移动,传动杆34无法驱动凸轮33转动,形成自锁,避免了调整完成后结构出现松动导致调节失效的情况。

作为一种实施例,动力部件4包括电机。

电机直接输出的是圆周运动,可以较为方便与齿轮31或凸轮33等调节部件连接,应用面广泛。

作为一种实施例,动力部件4包括气缸。

气缸输出的是直线运动,在对印版滚筒进行调节时,减少了中间传动结构的数量,降低了运动传递过程中的消耗,使得调节更加精准省力。而且气缸在伸出和收缩过程中施力都较为均衡,可实现平顺流畅的调整效果。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凹版印刷上墨设备,包括印版滚筒5、墨槽6、刮墨刀7、压印辊轴8和上述的印版滚筒调节装置;印版滚筒5套装在滚筒轴1上,以滚筒轴1为中心转动;印版滚筒5半浸在墨槽6中,用于使印版滚筒5的侧壁外表面沾染上油墨;刮墨刀7贴合印版滚筒5设置,用于刮除印版滚筒5上多余的油墨;压印辊轴8靠近在印版滚筒5设置,用于将印版滚筒5上的油墨压印到印刷纸张9上。

由于压印辊轴8需要对印版滚筒5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在印刷过程中将油墨压印到纸上,故压印辊轴8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所以当印版滚筒5的位置发生改变后,压印辊轴8依然能稳定贴压在印版滚筒5表面。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