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4133发布日期:2018-06-02 04:39阅读:2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工装,特别是一种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的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的缩写)码,又叫车辆识别代码,是车辆制造厂为了方便识别而给每一辆车设定的一组字码,是车辆的身份信息,相当于车辆的身份证。

白车身是指完成焊接但未涂装之前的车身,不包括四门两盖等运动件。白车身的VIN码一般打刻在副驾驶座椅下的横梁上,根据国家标准要求(GB7258),VIN码的打刻应当易于观察、清晰可见、易于拓印及便于检验查验。一般使用专用打码机进行打码,特殊情况下(如VIN码需要更改、新车型试制阶段),需要采用手持打码机进行打码。

现有技术中,在采用手持打码机进行VIN码打码操作时,由于无专用定位工装,仅凭打码人员经验而确定打码的位置、方向和水平度。就会导致打码深度不一、位置精度和一致性较差,合格率低,通常需要多次校正才能满足要求,显然还会降低打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提高打码深度、打码位置一致性,以及提高打码的合格率和打码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包括基板和定位销,所述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打码口、若干个第一安装孔和若干组支撑凸起,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打码口的两侧;若干组所述支撑凸起均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每两组支撑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凸起高度均不相同,每组所述支撑凸起均包括具有相同凸起高度的至少两个支撑凸起,且每组的所述支撑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打码口的两侧;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若干组定位销,每组所述定位销包括至少两个定位销。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为U形板,所述U形板的开口为打码口,若干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分别设置在所述U形板的相对两侧边上。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凸起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支撑凸起,其中一组的两个支撑凸起分别位于所述U形板的相对两侧边的端部,另一组的两个支撑凸起位于所述两侧边的连接处。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销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定位销设置为两个,其中一组的两个定位销分别设置在所述U形板的相对两侧边上,另一组的两个定位销分别设置在相对两侧边的连接处、以及其中一侧边上。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与每个支撑凸起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槽,且安装槽的深度与位置对应的所述支撑凸起的凸起高度相同,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和安装槽的槽底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电磁铁。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第二安装孔,该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所述电磁铁。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两对所述第二安装孔。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采用金属板制成,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经冲压形成安装槽。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基板采用铝合金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打码口,用于与打码机的打标头相配合,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连接打码机,通过在基板的第二表面的设置若干组具有不同凸起高度的支撑凸起,将支撑凸起与第二表面结合产生不同高度的定位面,从而便于在不同高度的定位面上调整打标头相对于打标面的距离,使打标距离保持一致,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打标深度的一致性;通过设置可拆卸的若干组定位销,可以根据实际打标面上的螺栓孔位置的不同,而选用对应的一组定位销,就能够实现将基板在该打标面上的水平方向上的定位,从而提高打码位置的一致性;另外,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提高打码的精度、打码的合格率和打码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101-打码口,102-第一安装孔,103-安装槽,1030-支撑凸起,104-第二安装孔,2-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车身VIN码打码定位工装,包括基板1和定位销2,基板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即图1或图3中基板的上表面)和第二表面(即图1或图3中基板的下表面),基板1上设置有打码口101、若干个第一安装孔102和若干组支撑凸起1030。

其中,若干个第一安装孔102分别设置在打码口101的两侧,第一安装孔102用于通过螺栓或螺钉与打码机相连。

其中,若干组支撑凸起1030均设置在基板1的第二表面上,每两组支撑凸起1030相对于第二表面的凸起高度均不相同,每组支撑凸起1030均包括相对于第二表面具有相同凸起高度的至少两个支撑凸起1030,由于每组的至少两个支撑凸起1030凸起高度相同,从而每组支撑凸起构成一个定位面,若干组支撑凸起1030则可构成多个不同的定位面,从而能够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打标头与打标面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打标深度的一致性;而且,每组的支撑凸起1030分别设置在打码口101的两侧,这样能够使定位面的受力点位于打码口101的两侧,这样能使基板1打码过程中的受力稳定,能有效防止基板1因受力不均而在打码过程中发生跳动,有利于提高打码质量和一次合格率。

其中,基板1的第二表面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若干组定位销2,每组定位销2包括至少两个定位销2,每组的两个定位销用于与副驾驶座椅下方的横梁上的装配孔的位置相适配并对应插接,用于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定位,由于不同车型副驾驶座椅下方的横梁上的装配孔的位置不一,因此通过设置多组定位销,可以实现在不同车型上进行定位的目的。其中,所述装配孔通常是座椅横梁本身安装使用的,不是针对定位销而设置的,而是定位销的在基板上的位置需根据装配孔的位置而设定。由于定位销2可拆卸,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其中一组,并将其他各组拆卸下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基板1为U形板,U形板的开口即为打码口101,若干个第一安装孔102分别设置在U形板的相对两侧边上。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支撑凸起1030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支撑凸起1030,其中一组的两个支撑凸起1030分别位于U形板的相对两侧边的端部,另一组的两个支撑凸起1030位于两侧边的连接处。这两组支撑凸起1030与基板1的第二表面构成了三组不同的定位面,也就是能适应三种不同车型的打标需求。由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可以将支撑凸起1030设置为一组或者两组以上。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定位销2设置有两组,每组定位销2设置为两个,其中一组的两个定位销2分别设置在U形板的相对两侧边上,另一组的两个定位销2分别设置在相对两侧边的连接处、以及其中一侧边上。由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只要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可以将支撑凸起1030设置为一组或者两组以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基板1的第一表面上与每个支撑凸起1030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槽103,且安装槽103的深度与位置对应的支撑凸起1030的凸起高度相同。

所示安装槽103的槽底和基板1的第一表面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电磁铁,分别用于支撑凸起1030、基板1的第二表面与待打标的横梁接触时提供磁性吸引力,从而使得支撑凸起1030或基板1与横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定位更加准确,更有利于防止打标过程中基板1发生跳动而导致出现打标深度不一的异常情况。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每个安装槽103的槽底、基板1的第一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第二安装孔104。该第二安装孔104用于通过螺栓或螺钉安装电磁铁。

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每个安装槽103的槽底均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104,基板1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两对第二安装孔104。

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基板1采用金属板制成,基板1的第一表面经冲压形成安装槽103,基板1的第二表面上形成与之位置相对应的支撑凸起1030。

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基板1采用铝合金板制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基板1也可以采用塑料材质或者树脂材料或者其他材料制成,通过注塑等加工方式制作成型,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