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和用于运行这种装置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1772发布日期:2018-09-29 04:3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和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使具有节段轮的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运行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由wo2012/148576a1已知的是,在包装工业中,在用于装饰分别具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中,大多应用多个印刷装置。在此,印刷装置中的每一个分别将一种印刷油墨传递到由该印刷装置共同应用的印刷布上。于是,相关的空心体的壳面通过相关的空心体的壳面与事先特别是彩色输墨的印刷布之间的相对运动而被装饰有例如彩色的印刷主题。

这种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分别具有优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例如在于一般具有多个工作站相结合下,用于制造这种空心体的设备,其中,对空心体的印刷或装饰通过印刷方法来实现,因此,空心体通常也可以称为印刷产品。在这种设备中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以批量制造方式、以例如每分钟几百件或者甚至数千件、例如在每分钟1500件至3000件之间来制造。这种空心体例如由金属、特别是由钢或铝或由合成材料制造。这种由金属制造的空心体例如用作饮料罐或者气溶胶罐。这种由合成材料制成的空心体例如呈热塑性成型体的形式制造,并且例如用作用于包装例如液态或膏状食品、特别是奶制品或饮料的杯子。而相应的空心体也可以是要么由合成材料或者铝制成的圆形管状体,其中对于管被认为是细长的、固态的、但是可成型的容器,这种容器设置用于以特别是膏状的基质来填充。铝制的管例如以回流压制法来制造。合成材料制造的管例如借助挤出过程分别作为无缝管制造而成。另一种需要在前面提到的装置中进行印刷的空心体可以是由玻璃制成的、优选圆筒形的容器或器皿,例如罐或利乐包。

饮料罐优选由铝制造并且一般是所谓的分两部分的罐,其中,圆周形的底部连同优选直筒的圆筒包壳分别由唯一的工件、也就是由所谓的核部(英语为slugs(圆核))或由圆片坯、也就是圆形盘片以改型方法、例如以冷流压制方法或者以牵拉改型方法优选通过深冲、特别是通过拉延深冲被制造成一侧敞开的空心体、也就是制造成所谓的罐坯,并且在最后的制造步骤中将圆周形的盖件插装到圆筒包壳上并且通过翻边与圆筒包壳气密地连接。

另一种罐是镀锡版罐。镀锡版是镀锌的钢板。为了制造镀锡版罐,钢板的厚度例如为0.15mm至0.49mm,锌层的厚度例如为0.2μm至0.8μm,其中,锌覆层用于防腐。镀锡版罐是指所谓的分三部分的罐。为了制造镀锡版罐,将钢板制造的矩形条带弯曲制成优选直筒的圆筒包壳,其中,弯曲制成圆筒包壳的条带的端部被以对接接合的方式焊接。接下来,圆周形的底部和圆周形的盖件被插装到圆筒包壳上并且将边缘翻边。为了针对相关的镀锡版罐获得对抗压凹的较高强度,全部三个部件、也就是圆筒包壳、底部和盖件优选具有波纹型材。

也称为喷雾罐或喷洒罐的气溶胶罐是用于将液体喷雾的金属罐。在气溶胶罐中,填入的液体处在压力下,其中,用过用于将相关的液体从相关的罐中送出的驱动气体例如是丙烷、丁烷、二甲醚或上述物质的混合物或者也是压缩的空气或氮气。

前面提到的wo2012/148576a1介绍了一种用于装饰罐的装置,其中,多个印刷装置的结构分别设置有对多个罐进行彩色装饰的输墨装置,属于其中一个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用于提供印刷油墨的墨盒,在每个墨盒中分别设置有墨盒辊,用于从相应的墨盒接收印刷油墨,在每个输墨装置中,分别设置有墨斗,墨斗分别接收来自相关的墨盒辊的印刷油墨,在相关的输墨装置中跟在相应的墨斗后面的辊列中,设置有多个快速往复运动的串墨辊和多个分别与串墨辊中的至少一个相配合的输墨辊,针对每个输墨装置,分别存在带至少一个印板的印板滚筒,分别仅有一个着墨辊与相应的印板滚筒相配合,用于将印刷油墨着墨。

通过wo2016/008703a1已知的是,印刷布分别例如通过材料锁合的连接、优选通过粘接安装在节段轮的圆周上。

通过wo2016/008701a1已知一种印刷装置的输墨装置和一种用于对分别具有圆筒状壳面的空心体以输墨装置印刷的装置,其中,输墨装置具有从储墨容器接收印刷油墨的网纹辊和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印刷装置的印版滚筒上的着墨辊,印版滚筒和网纹辊分别由在其相应的转速方面得到调节或者至少能够调节的马达分别独立地旋转驱动,其中,着墨辊由网纹辊通过摩擦旋转驱动,设置有对着墨辊的转速加以检测的转动检测器,设置有控制单元,着墨辊的转速由控制单元结合由转动检测器生成的信号借助网纹辊的旋转以如下方式调整或跟踪,使得在印版滚筒与着墨辊之间调整出同步运行,从而使着墨辊的圆周速度与印版滚筒的圆周速度在事先确定的容许的容差内一致。

通过wo2014/008544a1已知一种用于印刷印刷图的设备,具有带已输墨的第一区域的第一滚筒和既带有已输墨的第二区域还有未经输墨的第二区域的第二滚筒,其中,第一和第二滚筒以如下方式运行,使得第二滚筒的已输墨的第二区域从第一滚筒的已输墨的第一区域获得印刷油墨,其中,第二滚筒的未经输墨的第二区域至少部分地保持套准地对准第一滚筒的已输墨的第一区域,第二滚筒的未经输墨的第二区域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防止印刷油墨从第一滚筒的已输墨的第一区域传递到第一滚筒的未经输墨的第二区域,需要印刷的印刷图通过第一滚筒的已输墨的第一区域和第一滚筒的已输墨的第二区域的彼此保持套准的布置的部分来确定。

通过wo2004/109581a2已知一种用于执行无接触的数字印刷方法、例如喷墨印刷方法的装置,以便对圆形物体、特别是分两部分的罐在无需应用印刷布的情况下,根据需要个别印刷,其中,优选设置有多个印刷头,其分别印刷唯一的印刷油墨。

通过us2010/0257819a1已知一种用于对瓶或类似容器在容器外部面上以至少一个印刷站进行印刷的装置,容器在传送机构上运动经过印刷站的印刷区域,这种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印刷头和形成至少一个传送面的而且设置在辅助传送结构上的传送元件。

通过de102010001115a1已知一种用于应用换版储仓的情况下更换印版滚筒上的印版的装置。

通过de10239160a1已知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这种装置具有能够围绕旋转轴旋转的节段轮,节段轮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具有多个节段,用于接纳印刷布,其中,布置在节段中的一个上的印刷布以在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上滚动或至少能够滚动的方式来布置,设置有多个印刷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印刷装置贴合到或者至少能够贴合到布置在节段轮的圆周上的印刷布中的至少一个上,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印版滚筒。

通过de4416296a1已知的是,在单张纸平板印刷装置上,不仅将印板自动化地牵引到印版滚筒上,而且也将印刷布自动化地牵引到橡皮布滚筒上。

通过de102006004568a1已知一种针对印刷机的短的输墨装置,其包括:印版滚筒、与印版滚筒相配合的着墨辊和接触着墨辊的网纹辊,为网纹辊对应有用于输送油墨的装置,至少一个匀墨辊在输墨油墨的位置与网纹辊同着墨辊之间的接触缝隙之间、与网纹辊的转动方向相关地布置,用于输送油墨的装置设计为腔式刮刀。

通过de10160734a1已知一种印刷机,其包括:至少一个印版、用于以润湿介质润湿印版的输水装置、用于以印刷油墨对印版输墨的输墨装置以及用于降低与印刷油墨一同输出的润湿介质比例的、具有加热辊(调温辊)的除湿装置,输墨装置设计为无虹吸管的短的输墨装置,输墨装置的输墨辊具有第一滚动接触部位,在第一滚筒接触部位上,输墨装置辊与加热辊保持滚动接触,输墨装置辊具有第二滚动接触部位,并且印刷油墨从输墨装置辊到印版的最短给送行程最多通过中间辊得以规定。

通过de3232780a1已知一种针对用于以印板滚筒对单张纸或幅材加以印刷的平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这种输墨装置从最多两个具有弹性表面的着墨辊上获得所需的油墨,这两个着墨辊与输墨辊相配合,借助油墨输送系统向输墨滚筒输送油墨,油墨输送系统产生连续的油墨膜,在输墨滚筒后面布置有具备与印板滚筒几乎相同的直径的着墨辊,为输墨滚筒对应有带有至少一个传输润湿介质的辊的输水装置,润湿介质向输墨滚筒的传递沿自身转动方向在着墨之后以及在其与着墨辊的接触部位之前进行。

通过de102006048286a1已知一种用于在具有网纹辊和所对应的刮刀装置和布置在网纹辊后面的着墨辊的加工机械中使具有短的输墨装置的印刷装置运行的方法,沿油墨流动方向在着墨辊后面布置有印板/印版滚筒,印板/印版滚筒与橡皮布滚筒处于有效连接中,橡皮布滚筒与引导承印材料的印刷滚筒处于有效连接中,网纹辊以单独驱动装置驱动,在印刷/涂漆运行中,由主驱动装置将驱动力引入到印刷滚筒的驱动轮和橡皮布滚筒的驱动轮以及印板/印版滚筒的第二和第一驱动轮以及着墨辊的驱动轮和网纹辊的驱动轮上,网纹辊的单独驱动装置未激活,在装备运行中,与主驱动装置的驱动连接在印板/印版滚筒的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之间断开,网纹辊的单独驱动装置被激活,借助单独驱动装置将驱动力矩施加到网纹辊的驱动轮和着墨辊的驱动轮和印板/印版滚筒的第一驱动轮上。

通过de19624440a1已知一种用于利用液体填充印刷机的滚筒的凹陷部的装置,其中,在滚筒上布置有至少两个刮刀装置,用于将滚筒的凹陷部以液体填充,设置有与给送系统连接的、用于液体的涂覆装置和沿滚筒的转动方向布置在涂覆装置之后的作业刮刀,其中,刮刀固定在梁上,被刮去的液体被导出至接收池。

通过de8912194u1已知一种用在印刷机中的输墨装置,印刷机具有能够贴合到网纹辊上的作业刮刀以及具有油墨给送机构的墨池,其中,作业刮刀、墨池和用于将油墨给送至网纹辊的机构整合成一个结构单元,结构单元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支承于印刷机上的承载件上。

通过de102007052761a1已知一种网纹输墨印刷装置,其具有着墨辊和网纹辊作为输墨装置辊,网纹辊支承在枢转杆,网纹辊和着墨辊分别具有滚枕,为了将其中一个输墨装置辊的滚枕压紧到另一输墨装置辊的滚枕上而布置的装置具有用于平衡以制造公差为条件的直径差异的弹簧。

通过de2851426a1已知一种用于分别印刷空心体的壳面的装置,其中,设置有需要印刷的空心体围绕旋转轴传送的传送装置,设置有多个印刷装置,每个需要印刷的空心体能够利用传送装置传送到至少一个印刷装置的印刷区域中,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具有印版滚筒和带有唯一的着墨辊的印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和一种用于运行这种装置的方法,所述装置和方法分别实现了快速的、特别是自动化的印刷布更换。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和21的特征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分别涉及有利的改进方案和所找到的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案。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详细介绍。利用本发明能够实现的优点在与实施例相结合地提及。其中:

图1示出用于对分别具有壳面的空心体加以印刷或装饰的装置;

图2示出特别是对应处于第一运行位置中的图1中所示的装置的输墨装置;

图3示出特别是对应处于第二运行位置中的图1中所示的装置的输墨装置;

图4示出特别是针对图2和图3中所示的输墨装置的腔式刮刀系统。

图5示出处于第一运行位置中的换板器;

图6示出处于第二运行位置中的图5的换板器;

图7示出针对印刷布的储存装置;

图8示出用于沿竖向传送根据图7的储存装置的装置;

图9示出在根据图1的装置中,在根据图7的储存装置与节段轮上的装配位置之间沿水平分别传送其中一个印刷布的装置;

图10示出图7的储存装置,处于其布置在设置用于其沿竖向传送的装置上的运行状态中;

图11以横截面示出根据图9的用于沿水平分别传送其中一个印刷布的装置,其中,抹刀竖起,用于将用过的印刷布从节段轮上去掉。

图12示出根据图9的用于沿水平分别传送其中一个印刷布的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抹刀竖起;

图13示出根据图1的、用于印刷或装饰分别具有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带有节段轮的节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空心体的特别是壳面以例如彩色的印刷主题、也就是至少一个印刷图的印刷优选以凸版印刷方法来实现。可替换的印刷方法例如是丝网印刷方法或者平版印刷方法或者无印版数码印刷方法。下面,本发明例如结合凸版印刷方法来介绍。为了执行凸版印刷,作为印版将印刷凸版布置在印板滚筒的壳面上。对于印刷过程待用的印刷凸版是具有印刷浮雕部的印版,其中,印刷浮雕部镜像地、也就是镜面式地反映出设置用于印刷过程的印刷图。在无故障的印刷运行中,仅印刷浮雕部参与到将从输墨装置输送给印板滚筒的印刷油墨传递到印刷布上的过程。印版或印刷凸版具有板状的、优选弯曲的承载件,其端部的、也就是非环形闭合的长度处在例如250mm至900mm之间的范围内,其中,承载件例如由钢板构成并且在承载件上布置有特别是柔性的印刷体。承载件的至少是在印板滚筒的周向上相对的端部例如可以对应于印板滚筒的壳面的曲率地弯曲或者也可以成角度弯曲,以便实现印版、也就是这里特别是印刷凸版在印板滚筒上容易的装配。印版或印刷凸版的承载件具有例如0.2mm至0.3mm的范围内的厚度。印刷凸版连同其承载件一起具有的总厚度处在例如0.7mm至1.0mm的范围内,优选例如为0.8mm。印刷体例如由合成材料形成。印刷体为了制造出能够用于印刷过程的印刷凸版,而例如以反映印刷图的负片曝光,其中,未被曝光的部位接下来由印刷体、例如通过冲洗或借助激光来去除。

用于对特别是分别具有优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加以印刷或装饰的装置优选具有多个、例如8个或10个或12个或者更多个印刷装置,也称为印刷站,其中,至少一个印刷装置、在优选的是实施方案中为全部印刷装置分别具有能够旋转的印版滚筒,特别是设计为印板滚筒的印版滚筒。在此,印刷装置或印刷站以及必要时还有印版滚筒在所述装置中分别支承在机架中,并且能够用于相同的印刷过程中,以便在同一空心体上构造出对应于所参与的印刷装置或印版滚筒的数目的彩色的印刷主题。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支承分别优选设计为浮动的支承,其中,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在其端侧之一上分别例如支承在优选锥形的轴颈上。在每个印板滚筒的壳面上一般分别仅布置有唯一的印刷凸版,其中,印刷凸版的承载件完全地或至少绝大部分地、特别是多于80%地包绕相关的印板滚筒的圆周。印刷凸版的印刷体的沿相关的印板滚筒的周向指向的长度优选短于相关的印板滚筒的圆周地设计。印版或印刷凸版借助其承载件特别是以磁力的方式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在每个印板滚筒的壳面上,也就是说,印版或印刷凸版在那里以磁力的方式、也就是借助磁保持力加以保持。在这种用于印刷或装饰分别具有优选呈圆筒形的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的可替换的或作为补充的实施变型中,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也可以是印刷装置中的多个分别设计为以数码印刷方法无印版印刷的印刷装置,其中,这种印刷装置特别是具有至少一个喷墨印刷头或激光头。

特别是同时将多种印刷油墨特别是传递到相关的空心体的壳面上的方案需要的是,保持套准地实现油墨传递,以便在印刷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印刷质量。为了使印版或印刷凸版在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壳面上保持套准地布置,需要沿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轴向和/或周向正确地定位相关的印版或相关的印板。为了实现正确的定位,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壳面上优选设置有多个例如在其相应的位置方面能够分别调整的配合销,这些配合销嵌入相对应的、构造在印版或印板上的凹部中,并且由此对于印版或印刷凸版在其布置于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壳面上时,在那里给出限定的位置。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每个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分别具有处在100mm与150mm之间、特别是120mm与130mm之间的范围内,其中,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轴向长度分别例如为200mm和250mm之间、特别是200mm与220mm之间。需要布置在相关的印板滚筒的壳面上的印刷凸版具有沿相关的印板滚筒的轴向指向的、处于150mm至200mm之间的范围内、优选例如为175mm的宽度。

在印刷过程中所用的、例如设计为印板滚筒的印版滚筒中的每一个以其印版或以其印刷凸版分别将确定的印刷油墨传递到印刷布上。对于所用的印刷油墨一般是指预先混合的、特别是针对客户特定的特殊油墨,其在自身相应的可印刷性方面以特殊方式与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材料相协调,这根据所印刷的表面例如由铝、镀锡版或合成材料构成而定。在用于印刷或装饰分别例如具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的优选实施方案中,设置有将印刷油墨从印版或印刷凸版传递到相关的空心体的壳面上的装置。传递印刷油墨的装置例如设计为围绕优选水平的轴旋转的节段轮,其中,在节段轮的圆周上、也就是沿其圆周彼此先后优选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有多个印刷布。传递印刷油墨的装置可以设计为根据所用的印刷方法针对节段轮的替换方案,或者也设计为装饰转筒或印刷布滚筒或转印滚筒,其至少在印刷时分别能够围绕旋转轴旋转。印刷布在节段轮的圆周上的布置迄今以如下方式实现,使得印刷布在节段轮的圆周上分别例如通过材料锁合的连接、优选通过粘接来施加。优选多个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分别沿径向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布置在相关的节段轮的圆周上的印刷布上。在用于印刷或装饰分别例如具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沿节段轮的圆周彼此先后布置有壁分别沿径向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节段轮上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更多数目的印刷布。优选的以旋转木马式设计的、传递印刷油墨的装置、特别是节段轮具有例如1500mm至1600mm、优选例如1520mm至1525mm的直径,并且在例如在其圆周上有8个所对应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的情况下例如具有12块印刷布。印刷凸版之一的表面优选设计为比印刷布的相应的表面的硬度更大的硬度。印刷布的表面优选平坦地、也就是不设型廓部地设计。在运行状态中,其中,参与印刷过程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分别沿径向贴合到旋转驱动的节段轮的印刷布上,印版滚筒的相应的印版或印板滚筒的相应的印刷凸版在随节段轮一同运动的印刷布上滚动,其中,印刷凸版至少将其印刷雕版分别例如以0.2mm至0.25mm的深度压入相应的印刷布中,并且由此在相关的印刷布中,产生沿节段轮的轴向延伸的压平部、也就是辊条带。压平部的程度例如在印刷过程之前或开始时,例如借助远程操作通过对由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施加到节段轮的相关的印刷布上的压紧力而能够调整或这样得到调整。

这里例如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例如需要印刷的分两部分的罐例如借助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中的一个优选沿至少一部分圆形轨迹、也就是圆弧围绕旋转轴传送的传送装置优选借助输送轮、特别是借助芯轴轮连续地或以经调整的周期分别引导到属于用于对分别印刷空心体的壳面的装置的印刷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由此传送到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印刷区域中。例如,需要印刷的空心体借助例如设计为输送轮的传送装置分别引导至例如布置节段轮上的印刷布中的至少一个上,或者需要印刷的空心体借助所述传送装置分别直接地和间接地、也就是无需例如设计为节段轮的传递印刷油墨的装置的辅助下,就被传送到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相应的印刷区域中,这特别是指相关的印刷装置以直接印刷方法、例如喷墨印刷方法印刷的情况。

例如使节段轮同样围绕优选水平轴旋转的输送轮或芯轴轮具有相对于其圆周线同中心地、以优选等距的分布具有多个、例如24或36个保持件,其例如分别呈从芯轴轮的端侧伸出的夹紧尖顶或芯轴形式,其中,由保持件分别保持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之一,或者至少能够对其保持。设计为芯轴轮的传送装置在这里也称为具有芯轴的转动台。芯轴轮例如以ep1165318a1加以介绍。对合适的保持件、芯轴或夹紧尖顶的说明例如鉴于wo2011/156052a1中。下面,每个夹紧尖顶简称为尖顶。在此,每个尖顶的纵轴平行于芯轴轮的轴地指向。在分别例如设计为分两部分的罐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情况下,每个空心体例如借助给送装置、例如带式给送机引导至例如设计为芯轴轮的传送装置,并且在那里在转交站上,例如借助低压吸取式地套到芯轴轮的尖顶上并且于是由相关的尖顶加以保持,而设计为芯轴轮的传送装置将相应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例如传送至设有至少一个印刷布的节段轮并且进而朝向至少一个印刷装置的方向传送,或者在可替换的实施方案中,例如无需节段轮地直接传送至至少一个印刷装置。一般来说,利用给送装置向芯轴轮以迅速的顺序彼此相继输送较大数量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这种给送装置例如在ep1132207a1中加以介绍。

在相应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内壁部与芯轴轮的相关的尖顶的表面之间优选设计有宽度例如为0.2mm的缝隙,使得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不借助相关的尖顶上的压紧度来保持。每个尖顶例如借助优选电控的马达围绕其相应的纵轴能够旋转并且特别是调整到所确定的圆周速度,使得每个由尖顶保持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附加于芯轴轮的旋转地通过独立于尖顶实施的或者至少能够实施的旋转而能够旋转。需要印刷的空心体套到芯轴轮的尖顶上的过程优选在相关的尖顶静止阶段期间实现,其中,相关的尖顶在其静止阶段期间不实施围绕其自己的纵轴的转动运动。给每个尖顶配设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过程优选得到检查,例如以传感器无接触式地检查。在尖顶没有配设有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情况下,芯轴轮例如以如下方式运动,使得可靠地避免相关的空的尖顶与节段轮的印刷布发生接触。

需要印刷的分两部分的罐在其例如输送给芯轴轮之前,在布置于芯轴轮之前的加工站中由圆片坯深冲制成,其中,设置在前面的、设计为深冲装置的加工站例如布置在与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分别具有优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同一机器结构或生产线中。在另一大多也还布置于同一机器结构中的加工站中,在每个分两部分的罐上,在其敞开的端侧上获得其边缘。每个分两部分的罐在其他大多还布置于所提到的机器结构中的加工站中例如得到冲洗,其内部特别是被洗净,必要时也被涂漆。至少是每个分两部分的罐的外部壳面例如被上底漆,特别是上有白色底漆。在对其壳面印刷之后,每个分两部分的罐从其例如在芯轴轮上的相应的保持件上、例如借助压缩空气或者借助优选能够接通的磁体取下并且输送给至少一个布置在芯轴轮后面的加工站,例如输送给用于对每个经印刷的分两部分的罐的外部壳面涂漆的涂漆站和/或边缘加工站。经印刷的分两部分的罐特别是经过干燥器,例如热空气干燥器,以便使至少一种施加到其相应壳面上的印刷油墨硬化,其中,生产步骤优选在相同的所提到的机器结构中执行,使得分两部分的罐在这种机器结构中,从坯件、也就是圆片坯出发,全套地、也就是完成灌装地制造。

用于对例如保持在芯轴轮上的空心体、特别是分两部分的罐的特别是相应的壳面进行印刷的装置、也就是印刷过程的起始点在于,所有对于需要印刷在空心体的相应的壳面上的印刷图所需的印刷油墨分别例如由例如贴合到节段轮上的印板滚筒的相应的印刷凸版涂覆到相应的布置于节段轮的圆周上的印刷布上。相关的以这种方式利用所有所需的印刷油墨输墨的印刷布于是在印刷布与需要印刷的空心体的壳面之间的碰触式接触中,将印刷油墨同时在保持于芯轴轮的尖顶之一上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围绕其纵轴唯一的转周期间传递到空心体的壳面上。在将印刷油墨从印刷布传递到空心体的壳面上期间,例如由芯轴轮的尖顶中的一个保持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以与相关的例如布置在节段轮的圆周上的印刷布等值的圆周速度旋转。因此,空心体和印刷布或节段轮的相应的圆周速度彼此同步,其中,例如保持在芯轴轮的尖顶之一上的需要印刷的空心体例如一开始自其与相关的印刷布的第一接触部位起,当其壳面在印刷布的例如50mm的第一圆周长度的一段上滚动期间,从其静止状态特别是相应地加速至达到例如节段轮的圆周速度。因此,承载相关的印刷布的节段轮规定出需要在芯轴轮的相应的尖顶上调整出的圆周速度。承载印版的印版滚筒的圆周速度或者承载印刷凸版的印板滚筒优选根据例如节段轮的圆周速度来调整。芯轴轮和节段轮例如由同一中心机器驱动装置驱动并且必要时以机械方式例如通过传动装置相互联接。可替换地,芯轴轮和节段轮分别通过自已的驱动装置各自驱动,并且例如由控制单元在其相应的旋转特性方面加以控制。

特别是结合迄今所介绍的、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特别是分别具有例如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的装置,在下面例如还借助前面提到的附图阐释不同的细节。但是,下面阐释的各个结构组也可以用在不同于这里示例讨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印刷机或印刷装置上或其中。

图1以示意图简化而且示例地示出根据类属的、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特别是分别具有优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01、例如分两部分的罐01的装置,其中,空心体01利用给送装置例如按顺序输送给例如设计为旋转中的或者至少是能够旋转的输送轮、特别是设计为芯轴轮02的传送装置,并且在那里在传送装置上各自分别保持在保持件上。下面,基于所选出的针对印刷机或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实施例,出发点在于,传送装置优选设计为芯轴轮02。传递印刷油墨的装置、例如旋转中的或者至少是能够旋转的节段轮03与芯轴轮相配合,沿所述装置或芯轴轮的圆周彼此先后布置有多个印刷布。在与例如提到的节段轮03相对应下,沿节段轮的圆周线设置有多个沿径向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节段轮03上的印版滚筒、特别是印板滚筒04,其中,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相应的壳面上分别布置有印版、特别是印刷凸版,其中,印刷凸版特别是适合用于执行凸版印刷方法。向每个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为了对其印版或其印刷凸版输墨借助输墨装置06分别输送一种确定的印刷油墨。下面,例如出发点在于,印版滚筒分别设计为承载至少一个印刷凸版的印板滚筒04。

图2和图3以简化的示意图示出分别与印板滚筒04相配合的印刷装置06的一些细节,印刷装置例如设置用在图1所示的、用于印刷或用于装饰特别是分别具有优选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01的装置。这里提出的输墨装置06为从油墨储器向相关的印板滚筒04传墨而以有利的方式具有非常短的、也就是仅由很少的、优选最多5个辊构成的、特别是两个辊的辊列。对于两个辊的辊列的情况,辊列仅由唯一的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构成。具有最多由5个辊构成的辊列的输墨装置06属于短输墨装置的类属。图2上例如示出带有处于第一运行位置中的两个辊的辊列的(短)输墨装置06,其中,着墨辊07贴合到印板滚筒04上并且印板滚筒04也沿径向贴合到将印刷油墨从印板滚筒04传递到相应的空心体01的壳面上的装置上,特别是贴合到节段轮03上。相反,图3针对图2中所示的输墨装置06示出第二运行位置,其中,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彼此移开,着墨辊07从印板滚筒04上移开,印板滚筒04也从传递印刷油墨的装置、特别是节段轮03上移开。稍后还要探讨贴合和移开机构。

印板滚筒04和网纹辊08例如分别独立地、各自由马达11;12旋转驱动,特别是当优选应用于图2和图3中所示的输墨装置06中的情况下,其中,相关的马达11;12例如在其相应的转速方面由例如电子控制单元特别是加以调节或者至少是能够调节。例如设计为节段轮03的、传递印刷油墨的装置例如通过独立的驱动装置或者通过中心机器驱动装置旋转驱动。着墨辊07由网纹辊08通过摩擦而旋转驱动。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着墨辊07的外直径d07和至少一个印版、特别是至少一个承载印刷凸版的印板滚筒04的外直径d04在量值上相同。至少一个印刷凸版布置或者能够布置在印板滚筒04的壳面上,使得在具有相同的外直径d04;d07的实施方式中,承载印刷凸版的印板滚筒04和着墨辊07分别具有相同的圆周长度。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与印板滚筒04相配合的印刷装置06的第一运行位置中(其中,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彼此贴合),着墨辊07贴合到印板滚筒04上,印板滚筒04也贴合到节段轮03上,至少是印板滚筒04、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的相应的中心沿同一直线g布置。为了检测着墨辊07的旋转,设置有例如呈转动检测器的形式的检测装置,其中,转动检测器特别是与着墨辊07的轴刚性连接。由转动检测器在着墨辊07旋转时生成的信号由控制单元用于:对着墨辊07的转速借助网纹辊08的旋转以如下方式调整或者在需要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跟踪,使得在印板滚筒04与着墨辊07之间调整出同步运行,使得着墨辊07的圆周速度与印板滚筒04的圆周速度在事先确定的容许的容差边界内一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设置为:控制单元优选在由其执行的调整阶段期间,网纹辊08的圆周速度以如下方式调整,使得相对于印板滚筒04的圆周速度特别是短时地、进而不持久地具有提前或滞后量。通过对印板滚筒04和着墨辊07分别构造有在量值上相同的圆周长度以及通过印板滚筒04与着墨辊07之间调整出同步运行,尽可能避免了刮板刮擦的削减印刷质量的效果。这里介绍的、具有以摩擦运行的着墨辊07的驱动方案还具有如下优点,针对着墨辊07不需要独立的驱动装置,这节约了成本并且还由于机械结构较为简单,例如在维护或修理工作中使得更换着墨辊07变得容易。

着墨辊07在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具有闭合的、优选橡胶化的壳面。网纹辊08具有例如涂覆有陶瓷的壳面,其中,在陶瓷层中对于网纹辊08的每厘米轴向长度构造有例如80条线的笼(haschur)或者钵状结构。为了利用网纹辊08以其每个转周分别实现将尽可能大量的印刷油墨馈入输墨装置06的辊列中,网纹辊08的外直径d08优选大于着墨辊07的外直径d07地构造。因而,网纹辊08应当具有尽可能大的给送体积。在图2中,节段轮03、印板滚筒04、着墨辊07和网纹辊08的相应的转动方向分别通过转动方向箭头来标示。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至少是网纹辊08具有调温件,借助调温件对网纹辊08的壳面调温。网纹辊08的调温装置例如利用导入网纹辊08的内部的调温流体工作,其中,调温流体例如是水或其他液态冷却介质。凭借网纹辊08的调温装置,能够影响网纹辊08的给送体积,因为由此影响到需要由输墨装置06传送的印刷油墨的粘度。网纹辊08的给送体积和需要由输墨装置06传送的印刷油墨的粘度在自身方面最后影响到需要涂覆到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的圆筒形壳面上的印刷油墨的色度。需要涂覆到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的圆筒形壳面上的、由印刷油墨形成的油墨膜的厚度例如约为3μm。

输墨装置06的油墨储器例如设计为在与网纹辊08相结合下起作用的腔式刮刀系统09。按照有利的方式,在腔式刮刀系统09中,至少一个墨池、轴平行地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网纹辊08上的刮刀梁以及优选还有用于给送印刷油墨的泵形成唯一的结构单元。在此,腔式刮刀09在输墨装置06中、也就是在输墨装置06的机架上优选仅在一侧、例如通过悬挂件加以保持或支承,使得结构单元以简单的暗示在其从输墨装置06的机架上卸下之后,沿侧向、也就是通过相对于网纹辊08轴平行地取向的运动、例如通过在布置于结构单元上的抓手上的牵引而能够从输墨装置06中取出,并且由此,按照简单的方式、特别是能够无需工具地更换。腔式刮刀系统09的结构单元由此形成输墨装置06的侧机架上的悬臂。图4以透视图示出在与输墨装置06的网纹辊08相配合下设计为唯一的结构单元的腔式刮刀09。

在网纹辊08已经从油墨储器、也就是特别是从腔式刮刀系统09接收印刷油墨之后,网纹辊08将印刷油墨直接而且非间接或通过属于输墨装置06的辊列的其他辊传送至优选仅一个着墨辊07。在腔式刮刀系统09与着墨辊07之间的沿网纹辊08的转动方向跟在贴合到网纹辊08上的腔式刮刀系统09后面的区域中,优选将串墨辊13贴合或至少能够贴合到网纹辊08上,以便改善网纹辊08的油墨传送。串墨辊13相对于网纹辊08轴平行地布置。串墨辊13不被看作属于输墨装置06的辊列,因为其不将印刷油墨从网纹辊08传递至其他辊。由网纹辊08例如通过摩擦旋转驱动的串墨辊13例如具有橡胶化的壳面。贴合到网纹辊08上的串墨辊13当其在网纹辊08的壳面上滚动时,吸取一部分由网纹辊08从腔式刮刀系统09吸收的、来自网纹辊08的笼或小钵的印刷油墨,并且该印刷油墨至少部分地放于构造在网纹辊08的壳面上的接片上。由此,在网纹辊08上滚动的串墨辊13实现了:使网纹辊08向着墨辊07输出较大数量的印刷油墨。按照另一结果,在例如具有调温装置的网纹辊08中,对色度控制的有效性以如下方式改善,使得在网纹辊08上滚动的串墨辊13有助于提供较大量的印刷油墨。由此,在网纹辊08上滚动的串墨辊13不管网纹辊08的具体设计方案,也就是无论具有或不具调温装置,都降低了可能由于网纹辊08的制造容差产生的密度差异,也降低了由于至少根据部位过小的着墨量使得网纹辊08的笼或小钵在承印材料上(在这里也就是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的壳面上)可见的风险。

特别是在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的非常有利的构造方案中,优选以例如与每个印版滚筒、特别是印板滚筒04固定的对应关系,分别设置有换板器14,利用换板器能够将针对相关的印版滚筒确定的印版或者针对相关的印板滚筒确定的印板在例如用于对分别具有特别是圆筒形壳面的空心体01加以印刷或装饰的装置内优选自动化地更换。图5和图6以透视图示出非常有利地设计的换板器14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以两个不同的运行位置示出,用于执行在非常短的装备时间内优选自动化地、可靠地而且由此也保持套准地能够实现的换板或换版。图5示出第一运行位置,其中,沿侧向在印刷装置旁边、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14上例如预先放置有印刷凸版,或者能够换板器14上取走。图6示出第二运行位置,其中,紧接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之前、沿其纵向从换板器14触发例如将印刷凸版直接放置在所对应的印板滚筒04上或者将印刷凸版从印板滚筒04上取走并且利用换板器14在其第一运行位置中能够送走。换板器14具有特别是平坦的、例如台面状的搁放面16,在其上例如优选可以完整地放置有布置或能够布置在印板滚筒04上的印刷凸版。搁放面16优选沿直线沿着路径、特别是相对于所对应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旋转轴沿纵向能够在至少两个限定的位置之间双向运动,也就是能够往复运动地布置。在搁放面16的沿侧向出在印刷装置旁边的第一位置中,换板器14占据其第一运行位置,在搁放面16的直接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前面沿其纵向所处的第二位置中,占据其第二运行位置。在第一运行位置中,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至少部分地处在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端侧前面。在第二运行位置中,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优选至少部分地处在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印版滚筒的壳面下方。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的运动例如沿相对于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在纵向上布置的横梁17运动。由此,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具有关于相关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沿轴向的行驶行程。对换板器14的第一或第二运行位置加以限定的位置上,搁放面16的运动例如分别通过止挡来限定。相关的印刷凸版的至少是承载件例如通过特别是在应用对版标记的情况下实施的裁切下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相关的印刷凸版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能够保持套准地布置。为此,将相关的印刷凸版的承载件的至少两个彼此成直角布置的边沿送入与布置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的、特别是由套准销行程的止挡的碰触式接触中,其中,相关的印刷凸版的承载件的第一边沿止挡到第一套准销上,相关的印刷凸版的承载件的与第一边沿垂直的第二边沿止挡到第二套准销上,其中,两个套准销中的一个在其位置方面能够改变,优选能够调整。通过对在其位置方面能够改变的套准销的调整,例如使相关的印刷凸版能够保持套准地取向。对在其位置方面能够改变的套准销的调整能够手动地或者自动地实现。因为印刷凸版被保持套准地输送给相关的印板滚筒04,所以在印板滚筒04上例如不设置定中心销,也不设置其他套准装置。

换板器14在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除了用于接纳例如需要特别是保持套准地输送给印板滚筒04的印刷凸版的搁放面16之外,例如具有格子件,例如可以将从印版滚筒04重取出的印刷凸版搁放到格子件中。例如借助其承载件特别是以磁力方式保持在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壳面上的印刷凸版例如借助相对于印版沿切向引导的工具,例如借助在印刷凸版的承载件与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壳面之间引导的抹刀从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壳面上抬起或者至少能够从那里抬起。印刷凸版的从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壳面上抬起的其中一个端部通过转动相关的印板滚筒04被引入印板滚筒04的相关的给子中。通过继续转动相关的印板滚筒04,将整个从印板滚筒04的壳面上分离的印刷凸版推入换板器14的相关的格子中。

需要优选保持套准地输送给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印刷凸版特别是在对其保持套准地排齐之后通过磁力保持力保持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头,优选设置有两个沿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纵向间隔布置的冲头,分别具有与磁力保持力相反指向的、例如基本上垂直于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的作用方向,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冲头能够将保持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的印刷凸版的至少一个面向相关的印板滚筒04的端部与搁放面16分离,并且基于至少一个冲头的升降运动能够传递给相关的印板滚筒04。至少一个冲头例如以气动的方式操作或者至少能够以这种方式操作。为了将印版或印刷凸版保持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或者印板滚筒04的壳面上,分别应用磁体,其中,磁体优选分别设计为永磁体。印板滚筒04的前面介绍的设计方案具有的优点是,给送装置对于将印刷凸版转交给相关的印板滚筒04或者将印刷凸版从相关的印板滚筒04上取走的过程不需要,因此,换板器14能够非常成本低廉地实现。换板利用前面介绍的换板器14自动化地执行或者至少能够执行。

印版滚筒和/或印板滚筒04、着墨辊07和/或网纹辊08和的相应的贴合和/或移开和/或对由其分别施加的压紧力的调整利用例如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贴合和移开机构来实现,这种贴合和移开机构在这时详细介绍。在优选的是实施方案中,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特别是在两端支承在由力臂和载荷臂构成的、优选在一侧的第一杆结构18的载荷臂上,其中,第一杆结构18的力臂和相对于力臂成固定角度布置的载荷臂能够共同地围绕相对于印板滚筒04轴平行地指向的第一转轴19枢转。在与第一杆结构18的力臂的有效连接中,为了围绕第一转轴19施加转矩,布置有优选能够由控制单元控制的第一驱动装置21,例如呈液压或气动工作缸的形式,其中,当操作第一驱动装置21时,根据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方向,将布置在杆结构18的载荷臂上的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要么从例如节段轮03的印刷布上移开,要么贴合到该印刷布上。为了限定由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向例如节段轮03的相关的印刷布施加的压紧力,例如针对第一杆结构18的力臂设置第一止挡22,借助第一止挡对由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的枢转运动朝向节段轮03所走过的行程加以限定。利用第一驱动装置21,对由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向节段轮03施加的压紧力加以调整或者至少能够调整。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着墨辊07特别是在两端支承在由力臂和载荷臂构成的、优选在一侧的第二杆结构23的载荷臂上,其中,第二杆结构23的力臂和载荷臂能够共同围绕相对于印板滚筒04轴平行地指向的第一转轴19枢转。同样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网纹辊08也特别是在两端支承在由力臂和载荷臂构成的、优选在一侧的第三杆结构24的载荷臂上,其中,第三杆结构24的力臂和载荷臂能够共同围绕相对于网纹辊08轴平行地指向的第二转轴26枢转,其中,第三杆结构24的第二转轴26布置在第二杆结构23上,第二转轴26位置固定地构造在第二杆结构23上。在第一杆结构18的载荷臂上布置有当对其操作时作用于第二杆结构23的力臂的、优选可控制的第二驱动装置27,借助其将着墨辊07根据第二驱动装置27的作用方向而能够贴合到印板滚筒04上或者能够从其上移开。在第二杆结构23的载荷臂上,当对其操作时作用于第三杆结构24的力臂的、优选可控制的第三驱动装置28,借助其将网纹辊08优选连同腔式刮刀系统09根据第三驱动装置28的作用方向而能够贴合到着墨辊07上或者能够从其上移开。第二驱动装置27和/或第三驱动装置28分别例如也呈液压或气动的工作缸的形式来构造。

可以设置为,第二驱动装置27和第三驱动装置28例如共同地而且优选也同时被操作或至少能够被操作。第二杆结构23的载荷臂的枢转运动例如通过优选可调整的、特别是可借助偏心件调整的第一止挡系统29来限定,由此,也对由着墨辊07向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施加的压紧力加以限定或至少能够限定。第三杆结构24的载荷臂的枢转运动例如通过优选可调整的、特别是可借助偏心件调整的第二止挡系统31加以限定,由此,也对由网纹辊08向着墨辊07施加的压紧力加以限定或至少能够限定。图2例如示出第一运行状态,其中,第一驱动装置21和第二驱动装置27和第三驱动装置28分别未被操作或者处于其停用状态中,由此,分别将网纹辊08贴合到着墨辊07上,将着墨辊07贴合到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上,并且将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贴合到节段轮03上。图3例如示出第二运行状态,其中,第一驱动装置21和第二驱动装置27和第三驱动装置28分别被操作或者处于其工作状态中,由此,分别将网纹辊08从着墨辊07上移开,着墨辊07从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上移开,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从节段轮03上移开。三个前面提到的杆结构18;23;24的相应的力臂和/或载荷臂分别例如设计为一对相对置的杆连杆或侧机架壁,在其间在相应的前面介绍的对应关系下,布置有印版滚筒或印板滚筒04要么是着墨辊07或网纹辊08。三个前面提到的杆结构18;23;24分别布置在彼此不同的、间隔的竖向平面中,使得其在相应的可枢转性方面相互不妨碍。

如已经介绍地以及在图13中示出那样,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彼此先后一般布置有多个例如8-12个印刷布33,其中,在印刷过程中,在节段轮03绕旋转轴34旋转期间,印版滚筒的印版或印板滚筒04的印刷凸版在与节段轮03一同运动的印刷布33上滚动。在滚动期间,印刷凸版至少将其印刷浮雕部分别例如以0.2mm至0.25mm的深度压入相应的印刷布33中,由此,印刷布受到磨损,并且根据其性质以及特别是机械负荷加载在一定数目的印刷之后,例如在印刷50000个空心体01之后必须换新。当在具有节段轮03的、用于印刷或装饰空心体01的装置中,也就是在所谓的装饰机中、在批量制造装置中,每分钟例如制造出数百或者甚至几千件的空心体01,例如每分钟1500与3000件,于是,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的换新相当频繁地发生,可能半小时或者约45分钟就要换新。为了将这种用于印刷或装饰空心体01的装置的生产能力保持得很高,根据一种解决方案尝试:将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的所需换新以尽可能很短的装备时间来执行。因为装饰机通常是对空心体完成灌装地制造的生产设备或机器结构内的加工站,明确的是,装饰机停机可能使空心体的整个生产停止。另一方面,利用缩短装饰机上的装备时间明显可以提升整个生产设备或用于制造完成对空心体的灌装制造的机器结构的生产能力。

作为解决方案提出的是,在于节段轮03相对应下,设置有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03的装置。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个需要布置在节段轮03上的印刷布33分别材料锁合地、特别是通过粘接装设在优选平整的看板状的、具有例如0.2mm的材料厚度的金属载体上。相应的优选能够磁化的金属载体于是连同布置在其上的印刷布33,例如通过至少一个在那里在圆周上设置用于每个印刷布33或其承载件的保持磁体特别是定位正确地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其中一个阶段32上。为了定位正确地在相应的金属载体布置在相关的节段32上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过程加以辅助,例如在相应的金属载体的沿节段轮03的转动方向在前运行的边沿37上分别设置有呈锐角成角弯曲的挂入臂38,其中挂入臂38当相应的金属载体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其中一个节段32上时,嵌入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平行于其旋转轴34指向的、例如设计为槽的凹部36中,并且在相关的凹部36的沿节段轮03的转动方向在前运行的边沿39上特别是型面锁合地发生贴靠。印刷布33分别优选设计为橡皮布。节段轮03在印刷过程期间执行的转动方向在图13中通过转动方向箭头来标示。由围绕旋转轴41旋转的芯轴轮02分别在夹紧尖顶上引导至节段轮03上的空心体01在印刷过程中通过相关的夹紧尖顶的特别是径向运动而单独而且彼此先后短时地、也就是一般对应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的唯一的转周压到相关的当前印刷的印刷布33上。

用于自动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优选模块式地构造,并且如在图7至图12中示例示出那样作为模块例如具有针对多个、例如直至12个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42(图7)以及用于垂直传送前面提到的储存装置42(图8)的装置43和用于沿水平在储存装置42与节段轮03上的装配位置之间传送各一个印刷布33的装置44(图9)。图10示出处于其在设置用于将其沿竖向传送的装置43上所布置的运行状态中的储存装置42。储存装置42在优选方形的壳体中具有多个沿竖向彼此相叠地布置的格子,其中,分别将单个的印刷布33从背后、也就是以横放在其载体上的方式、优选分别沿水平取向地储存或者至少是能够储存,其中,在壳体中,例如设置有与所对应的节段轮03在其圆周上所具有的用于印刷布33的节段32一样多的格子。格子分别例如至少在其纵向侧面之一上敞开,以便在相应的格子的敞开的侧面上实现输送或取走相应的印刷布33。储存装置42优选在用来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的载体上或载体立面上作为能够容易地、例如无需工具地更换的模块加以固定或至少能够固定。用于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例如以实施升降运动的方式设计,其中,竖向的调整行程例如约为200mm。用于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的升降运动例如借助优选由电马达驱动的梯形螺纹芯轴来执行。为了将各个印刷布33在储存装置42与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的装配位置之间传送,设置有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例如具有能够在两个端点之间沿双向特别是沿直线行驶的滑座46,其中,利用滑座46分别单个的印刷布33加以传送或者至少是能够传送。从储存装置42中自动获取的印刷布33在滑座46上优选从背后横放着传送到例如处在节段轮03下方的装配位置上,并且在那里由节段轮03的节段32所接收。需要由节段轮03的节段32接收的印刷布33优选利用与相关的节段32贴合或在那里至少能够贴合的抹刀47被从相关的节段32上剥离并且从其处于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拆卸位置例如以在滑座46上横放的方式传送至储存装置42,其中,以锐角或沿切向贴合到节段轮03的节段32的抹刀47在与节段轮03的指向抹刀47的转动运动相结合下,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分别将相关的印刷布33的特别是以磁力方式保持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金属载体从相关的节段32上抬起,进而从节段轮03的圆周上抬起。在图11中,抹刀47在贴合到节段轮03的相关的节段32上的运行位置中,以及在移开的运行位置中示出,其中,两个运行位置被交替占据。

于是,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的换新或更换优选以如下方式执行:

节段轮03使布置在其圆周上的、需要取下的印刷布33转动进入如下的转角位置中,在该转角位置上,利用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能够执行对印刷布33的拆卸。该转角位置例如节段轮03的底点(nadir)或者至少处在节段轮03的足点附近,例如距底点±45°的角度范围内。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的滑座46沿其调整行程行驶至最靠近需要取下的印刷布33的拆卸位置的相应端点。滑座46的对应于拆卸位置的位置优选以传感的方式和/或通过第一接通元件48来监控,例如通过电感的或电容的靠近开关来监控。之后,抹刀47优选在相关的需要取下的印刷布33的金属载体的沿节段轮03的转动方向在后运行的边沿37上贴合。通过节段轮03逆着其在印刷过程期间实施的转动方向至少短时的转动运动,优选以磁力方式将保持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需要取下的印刷布33从节段轮03的圆周上剥离,也就是印刷布33的金属载体借助抹刀47被从其在节段轮03上的搁放部上抬起。与节段轮03的相关的节段32分离的印刷布33基于重力要么直接落到用于磨损的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中,要么借助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传送至用于磨损的印刷布的储存装置。

在设置用于多个新的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42的至少一个格子、优选所有格子中,分别放入粘接在金属载体上的新的印刷布33,其中,储存装置42通过用于其垂直传送的装置43优选布置在抬起的上方位置中。用于沿水平在储存装置42与节段轮03上的装配位置之间分别传送印刷布33中的一个的装置44的滑座46布置在带有新的印刷布33的格子的下方。通过由用于垂直传送的装置43执行的降下储存装置42的过程,将新的印刷布33搁放在用于沿水平传送的装置44的滑座46上。优选以传感的方式和/或通过第二接通元件49、例如通过电感或电容的接近开关来监控,新的印刷布33是否确实已经搁放在用于沿水平传送的装置44的滑座46上。如果没有,产生报错通知。否则、也就是没有差错的状态下,用于沿水平传送的装置44的滑座46沿其调整行程行驶至最靠近新的印刷布33的装配位置的相应端点,其中,滑座46的对应于装配位置的位置又优选以传感的方式和/或借助第三接通元件51来监控,例如通过电感或电容的接近开关来监控。节段轮03也已经处在适用于接纳新的印刷布33的转角位置中,其中,所述转角位置例如如前那样处在节段轮03的足点上或处于足点附近。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新的印刷布33通过朝向至少一个止挡52撞击而在其位置方面至少保持套准地取向,之后,将印刷布装配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为了使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的滑座46行驶,设置有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例如设计为压缩空气滚筒。为了将新的印刷布33装配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节段轮03以其在印刷过程期间所实行的转动方向转动并且在此在其圆周上接纳新的印刷布33。之后,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的滑座46再次行驶至用于多个新的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42,以便在必要时获取另一新的印刷布33。

为了缩短装饰机上的装备时间,在这时提出一种用于印刷空心体的装置,其具有能够围绕旋转轴34旋转的节段轮03,其中,节段轮03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具有多个分别用于容纳印刷布33的节段32,其中,布置在节段32之一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以在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上滚动或至少能够滚动的方式布置,其中,设置有多个印刷装置,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在布置于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上贴合或者至少能够贴合,印刷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印版滚筒04,在与相关的印版滚筒04相对应下,将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版的换板器14布置在印版滚筒04上,并且在于节段轮03相对应下,布置有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布置于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的装置。在此,换板器14优选具有搁放面16,需要布置或布置在印版滚筒04上的印版能够搁放在搁放面16上,其中,搁放面16能够沿传送行程在至少两个限定的位置之间双向运动。需要输送给相关的印版滚筒04的印版例如通过磁力保持力保持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特别是模块式地构造,其中,这种装置作为模块具有用于多个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42以及用于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和用于沿水平在储存装置42与节段轮03上的装配位置之间传送各一个印刷布33的装置44。储存装置42在壳体中具有多个沿竖向彼此相叠的格子,在格子中分别储存或能够储存各一个印刷布33。印刷布33在储存装置42中分别优选从背后横放地和/或沿水平取向储存。用于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例如以执行升降运动的方式设计和/或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具有在两个端点之间能够双向行驶的滑座46,其中,利用滑座46分别传送或至少能够传送各一个印刷布33。换板器14和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例如分别由控制单元控制,其中,换板器14和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的装置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分别同时激活,并且对其印版或印刷布33的相应更换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的同一生产中断期间执行。需要布置在印版滚筒04上的印版就其在印版滚筒04上的装配位置方面,优选保持套准地布置在换板器14的搁放面16上,和/或需要布置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印刷布33就其在印版滚筒04上的装配位置方面,保持套准地布置在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的滑座46上。将印刷油墨传送至印版滚筒04上的输墨装置06优选设计为具有网纹辊08的短输墨装置。

在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方面,这种装置具有能够围绕旋转轴34旋转的节段轮03,其中,节段轮03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具有多个分别用于接纳印刷布的节段32,其中,布置在节段32之一上的印刷布33中的至少一个以在需要印刷的空心体01上滚动或至少能够滚动的方式布置,相邻的节段32分别通过平行于节段轮03的旋转轴指向的凹部36彼此分离,也提出:每个印刷布33分别布置在板状的金属载体上,载体连同布置于其上的印刷布33本身整体可更换地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上,其中,布置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上的载体以型面锁合和/或力锁合保持在节段32上。在此,印刷布33的每个载体在其沿节段轮03的转动方向在前运行的边沿37优选成锐角地倒棱,其中,倒棱部38在载体布置于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的运行状态中,贴合到相关的构造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的凹部36的沿节段轮03的转动方向在前运行的边沿39上,其中,载体的倒棱部38以型面锁合布置或至少能够布置在凹部36的边沿39上。板状的金属载体特别是弯曲地构造,并且连同布置于其上的印刷布33一起例如形成金属印刷布。布置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的载体通过磁力保持在节段32上。在节段轮03的圆周上,彼此先后布置有多个、例如8个至12个分别用于接纳印刷布33的节段32。在与节段轮32相对应下,例如设置有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其中,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优选模块式地构造,并且作为模块具有用于多个印刷布33的储存装置42以及用于垂直传送前面所提到的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和用于沿水平分别在储存装置42与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之间传送金属印刷布中的一个的装置44。储存装置42在壳体中特别是具有多个沿竖向彼此相叠布置的格子,在格子中分别储存或至少能够储存各一个印刷布。在储存装置42的壳体中,例如至少设置有与所对应的节段轮03在其圆周上所具有的针对印刷布33的节段32一样多的格子。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用于垂直传送储存装置42的装置43以执行升降运动的方式构造,和/或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具有能够在两个端点之间双向行驶的滑座46,其中,利用滑座46分别将单个的印刷布加以传送或者至少能够传送。

也获得一种用于是具有节段轮03的、用于印刷空心体01的装置运行的方法,其中,在在其圆周上彼此先后具有多个节段32的节段轮03的至少一个节段32上分别布置有印刷布,其中,至少一个布置在节段32中的一个上的印刷布33当节段轮03旋转时,在需要印刷的印刷布33上滚动,其中,在与节段轮03相对应下设置的、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的装置基于输出至其控制单元的指令,将需要布置在节段轮03的相关的节段32上的印刷布33自主地从储存装置42中取出,并且传送给节段轮03的相关的节段32。用于自动化地更换印刷布33的装置具有利用能够行驶的滑座46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其中,需要传送的印刷布33分别以在滑座33上横放的方式传送。在此,横放在滑座46上的印刷布33就其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上的装配位置而言,优选位置正确和/或保持套准地布置。在储存装置42中,特别是储存有多个印刷布33,其中,印刷布33分别一个接一个地搁放在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的滑座46上,并且彼此先后传送至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需要布置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上的印刷布33特别是通过当节段轮03旋转时在相关的节段32与印刷布33之间产生的型面锁合而布置在相关的节段32上。布置在节段轮03的节段32中的一个上的印刷布33优选通过例如磁力锁合保持在相关的节段32上。从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取下的印刷布33同样优选利用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从相关的节段轮03上送走。优选设置为,用于沿水平传送印刷布33的装置44交替地:送走从节段轮03的节段32上取下的印刷布33以及将新的、也就是未使用的印刷布33从储存装置42传送至节段轮03的空置的节段32,也就是传送至在其上当前没有布置印刷布33的节段32上。借助接通元件49例如监控:需要或已经从储存装置42获取的印刷布33是否确实和/或位置正确地搁放在用于沿水平传送的装置44的滑座46上。

附图标记列表

01空心体;分两部分的罐

02芯轴轮

03节段轮

04印板滚筒

05-

06输墨装置

07着墨辊

08网纹辊

09腔式刮刀系统

10-

11马达

12马达

13串墨辊

14换板器

15-

16搁放面

17横梁

18杆结构,第一

19转轴,第一

20-

21驱动装置,第一

22止挡,第一

23杆结构,第二

24杆结构,第三

25-

26转轴,第二

27驱动装置,第二

28驱动装置,第三

29止挡系统,第一

30-

31止挡系统,第二

32节段(属于03)

33印刷布

34旋转轴(属于03)

35-

36凹部

37边沿(属于33)

38挂入臂(属于33)

39边沿(属于36)

40-

41旋转轴(属于02)

42储存装置

43装置

44装置

45-

46滑座

47抹刀

48接通元件,第一

49接通元件,第二

50-

51接通元件,第三

52止挡

d04外直径

d07外直径

d08外直径

g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