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印刷装置及其印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4065发布日期:2019-05-03 22:1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印刷装置及其印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印刷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体化印刷装置及其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一种把着墨面压在媒体面(如纸和布料)的机械装置,以此来成像。最早由德国人古腾堡于1440年发明。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现有的印刷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印刷后至成品前,仍需多道工艺通过人工或相关设备进行处理。导致制备过程过于繁杂,难以对各项环节进行监管。无法和后续流程形成流水线作业。费工费时,加工难度大,次品率高。

由此可知,传统的印刷设备及其印刷方法普遍存在自动化处理水平较低的问题。甚或主要依赖进口设备。导致该类印刷设备的在商标、包装、标签等需求高质量打印的领域受到较大的限制,缺乏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体化印刷装置,包括印刷组,以及沿幅片行进路径依次设置、且传动连接的加工装置、复合装置;

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布油装置或布胶装置;

所述复合装置传动连接有基膜放卷装置;

所述复合装置将所述加工装置处理后的所述幅片和所述基膜复合,制成复合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布油装置包括油盘;

所述布胶装置包括传墨胶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所述油盘或所述传墨胶辊相切的牵引辊;

所述牵引辊与印刷后的所述幅片相切,并驱动其沿着经所述油盘或所述传动胶辊加工的方向运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于所述印刷组与所述加工装置之间,用于调整所述幅片的吞吐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所述基膜放卷装置传动连接的基膜收卷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膜放卷装置和所述基膜收卷装置之间设有切割装置;

所述基膜通过所述复合装置与所述幅片复合之后经所述切割装置切割;

切割后,所述复合片的废料经所述基膜收卷装置收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沿所述幅片行进路径置于复合装置之后的驱动装置;

所述基膜通过所述复合装置与所述幅片复合之后经所述切割装置切割;

切割后,所述复合片的余料经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收卷,所述废料经所述基膜收卷装置收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沿所述复合片行进路径置于所述复合装置之后的烘干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装置为uv-led发光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印刷方法,支撑连续介质幅片,以便在张紧状态下延其路径通过印刷组之间的第一区域、加工装置以及复合装置;

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印刷组在所述介质幅片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印刷;

至加工装置在所述介质幅片的第一面或第二面,布胶或布油。

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印刷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有益效果是:该体化印刷装置,包括印刷组,以及沿幅片行进路径依次设置、且传动连接的加工装置、复合装置;

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布油装置或布胶装置;

所述复合装置传动连接有基膜放卷装置;

所述复合装置将所述加工装置处理后的所述幅片和所述基膜复合,制成复合片。

基于该结构,该种一体化印刷装置,使用时,支撑连续介质幅片在张紧状态下延其路径通过印刷组之间的第一区域、加工装置以及复合装置;

在第一区域所述印刷组在所述介质幅片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印刷;

至加工装置在所述介质幅片的第一面或第二面,布胶或布油。

通过对于现有印刷设备结构的改进,实现了一次性开机完成印刷、布油或布胶,以及与基膜的复合。通过流水线作业,缩短了工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便于对于生产环节进行更为完善的监管和品控。

同时,其可以实现与前端和后端处理程序无缝衔接。从而建立智能化的印刷品生产和管理系统。

再者,也避免了传统工艺中,覆光膜时易于产生气泡,浪费接头,噪音等问题。该一体化印刷装置布油、布胶过程流畅,表面平整,形成的光膜光泽度高,亮度高,品质好,能够较好的满足高品质印刷需求。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于所述印刷组与所述加工装置之间,用于调整所述幅片的吞吐率。

上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布油或布胶的速率或是可控的。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基膜放卷装置传动连接的基膜收卷装置。

总之,该种一体化印刷装置使用方便,适用场景广泛,易于操作,功能多种多样。并且可以快速、方便的运行,实现高质量的打印。其对于功能的集成化设计减小了体积,占用空间,降低了使用者及制造者的成本。极大提高了实用性。更为符合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该种一体化印刷装置的结构及操作方法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附图说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的一体化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参见图1,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一体化印刷装置100,包括印刷组101,以及沿幅片行进路径依次设置、且传动连接的加工装置102、复合装置103;

所述加工装置102包括布油装置或布胶装置;

所述复合装置103传动连接有基膜放卷装置104;

所述复合装置103将所述加工装置102处理后的所述幅片和所述基膜复合,制成复合片。

上述,基于该结构,该种一体化印刷装置100,使用时,支撑连续介质幅片在张紧状态下延其路径通过印刷组101之间的第一区域、加工装置102以及复合装置103;

在第一区域所述印刷组101在所述介质幅片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印刷;

至加工装置102在所述介质幅片的第一面或第二面,布胶或布油。

通过对于现有印刷设备结构的改进,实现了一次性开机完成印刷、布油或布胶,以及与基膜的复合。通过流水线作业,缩短了工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便于对于生产环节进行更为完善的监管和品控。

同时,其可以实现与前端和后端处理程序无缝衔接。从而建立智能化的印刷品生产和管理系统。

再者,也避免了传统工艺中,覆光膜时易于产生气泡,浪费接头,噪音等问题。该一体化印刷装置100布油、布胶过程流畅,表面平整,形成的光膜光泽度高,亮度高,品质好,能够较好的满足高品质印刷需求。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106;所述控制器106配置于所述印刷组101与所述加工装置102之间,用于调整所述幅片的吞吐率。

上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布油或布胶的速率或是可控的。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基膜放卷装置104传动连接的基膜收卷装置107。

由此可知,该种一体化印刷装置100使用方便,适用场景广泛,易于操作,功能多种多样。并且可以快速、方便的运行,实现高质量的打印。其对于功能的集成化设计减小了体积,占用空间,降低了使用者及制造者的成本。极大提高了实用性。更为符合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需求。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布油装置包括油盘1021;

所述布胶装置包括传墨胶辊1022。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油盘1021或所述传墨胶辊1022相切的牵引辊105;

所述牵引辊105与印刷后的所述幅片相切,并驱动其沿着经所述油盘1021或所述传动胶辊加工的方向运动。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106;所述控制器106配置于所述印刷组101与所述加工装置102之间,用于调整所述幅片的吞吐率。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基膜放卷装置104传动连接的基膜收卷装置107。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基膜放卷装置104和所述基膜收卷装置107之间设有切割装置108;

所述基膜通过所述复合装置103与所述幅片复合之后经所述切割装置108切割;

切割后,所述复合片的废料经所述基膜收卷装置107收卷。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沿所述幅片行进路径置于复合装置103之后的驱动装置109;

所述基膜通过所述复合装置103与所述幅片复合之后经所述切割装置108切割;

切割后,所述复合片的余料经所述驱动装置109驱动收卷,所述废料经所述基膜收卷装置107收卷。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沿所述复合片行进路径置于所述复合装置103之后的烘干装置110。

在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110为uv-led发光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印刷方法,包括:

支撑连续介质幅片,以便在张紧状态下延其路径通过印刷组101之间的第一区域、加工装置102以及复合装置103;

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印刷组101在所述介质幅片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印刷;

至加工装置102在所述介质幅片的第一面或第二面,布胶或布油。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发明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并且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应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