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喷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8288发布日期:2018-12-08 08:5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喷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喷码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精度喷码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喷码设备还存在多处缺陷,这些缺陷均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第一,为了在一张纸上进行多处喷码,通常设置有一排喷码装置,而喷码装置是通过装配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的,装配机构具有一定的宽度,当需要喷印的两个图案的间距小于装配机构的宽度时,就没有办法完成一次性完成两个以上图案的喷印,需要两次以上的喷印才能解决问题,耗时耗力;第二,当喷印完成后,纸带进入固化装置之前是由导辊以及压辊辅助前进的,喷码在未完全干透之前容易受压辊摩擦导致图案变形或糊化,影响产品质量;第三,现有的固化单元通常是固定的,对于不同版型的产品,油墨与纸带的结合时间不同,油墨在纸带上扩展的时间也不相同,若固化单元位置固定,则部分产品喷码图案无法在最佳时间进行固化,容易导致喷码图案过于浓缩或模糊;第四,喷码用的油墨是一种低粘度油墨,为了能够快速的通过很小的喷嘴喷出油墨,需要使油墨粘度保持稳定,不然油墨很容易堵在喷嘴处,目前喷头一般自带有加热装置,但因结构比较小,所以加热的功率比较低,在墨盒处进行预加热后再进入喷头,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因墨盒在控制柜中,一般离喷头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在寒冷的冬天,油墨从墨盒经输墨管输送到喷头处时,温度已经降低很多,喷头的加热板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就会导致油墨粘度加大,在喷嘴处造成堵塞喷嘴漏喷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喷印工作和喷印精度;第五,正常喷印的纸带处于高速的运行中,在喷头和纸带之间(特别是高速的卷筒纸喷印)会形成一定的气流,当墨滴从喷嘴喷出时,因受此气流的影响,不能垂直向下落在纸带上,轨迹会产生一定的漂移,影响喷印的精度,会产生糊板,拖尾、露白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高精度喷码生产线,可针对各种版型产品,解决喷码精度与固化精度等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高精度喷码生产线,主要包括喷码装置、压辊及若干导辊,进纸前端的导辊与出纸后端的导辊上方均有对应的压辊辅助纸带传递,具有由若干喷码装置装于第一支架形成的a排喷码机构,由若干喷码装置装于第二支架形成的b排喷码机构,且a排喷码机构中的各喷码装置与b排喷码机构中的各喷码装置在走纸方向上错位布置,出纸后端的压辊中具有若干压轮;另外,进纸前端还设有静电除尘装置、出纸后端还设有移动固化单元。

上述方案中,出纸后端的压辊还包括轴座、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两端连接轴座,而若干压轮套设于支撑轴上。

进一步的,进纸前端与出纸后端的导辊下方均连接静电发生器。

进一步的,移动固化单元包括固化灯及移动支架,固化灯装于移动支架上进行滑动调节。

优选的,固化灯为led灯或uv灯。

进一步的,出纸后端的导辊与移动固化单元之间还设有静电消除单元。

进一步的,各喷码装置均通过输墨管与喷码墨盒连接。

进一步的,输墨管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和/或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各喷码装置下方均设有挡风板,且挡风板位于进纸一侧。

优选的,挡风板呈弧形,且挡风板最下端与纸带间的距离为0.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适合多种喷码位置需求,无需移动喷码装置,结合多压轮的压辊避开喷码图案位置进行纸带传递,根据喷码的排版,压轮可适当调节位置,避免喷码图案在未固化前被压轮蹭脏导致糊化;结合移动固化单元可精确对应各版型纸带与油墨的结合时间,在最佳的时间进行固化,使喷码图案完整、清晰。另外采用具有保温或加热输墨管可保证油墨的粘度不会发生变化,在相同喷嘴的压力下,保证油墨喷出速度相同,同时增设挡风板可阻挡大部分气流并分流,避免纸带高速运行所产生的气流影响喷墨轨迹,保证了喷码的均匀性以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喷码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系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为一种高精度喷码生产线,主要包括喷码装置、压辊及若干导辊,进纸前端的导辊11与出纸后端的导辊12上方均有对应的压辊辅助纸带传递,具有由若干喷码装置装于第一支架21形成的a排喷码机构2,由若干喷码装置装于第二支架31形成的b排喷码机构3,且a排喷码机构2中的各喷码装置与b排喷码机构2中的各喷码装置在走纸方向上错位布置,即a排喷码机构2中某一喷码装置不会与b排喷码机构3中任意一喷码装置在走纸方向上完全重叠,由于喷码装置是通过装配机构安装在相应支架上的,当纸带上待喷的两个图案间距小于装配机构的宽度时,这两个图案可以先后在a排喷码机构2、b排喷码机构3上完成喷印。

出纸后端的压辊包括若干压轮8、轴座81、支撑轴82,所述支撑轴82两端连接轴座81,而若干压轮8套设于支撑轴82上,各压轮8的间距可在支撑轴82上进行调节,当纸带喷码完毕后,传递至出纸后端的压辊位置时,纸带上的喷码图案是从两压轮8之间通过,而压轮8的作用是在没有图案的位置为纸带提供下压作用力,使纸带稳定运行。

进纸前端还设有静电除尘装置4,可先对纸带进行纸带进行静电消除及除尘。再消除静电及除尘后进入a排喷码机构2,先有进纸前端的压辊压住纸带传动,使纸带温度运行,不能左右抖动,而进纸前端与出纸后端的导辊11、12下方均连接静电发生器6,使这两个导辊形成静电辊,辅助喷墨墨滴的精度。而出纸后端的导辊12与移动固化单元之间还设有静电消除单元7,则为了在纸带固化之前对静电进行消除,避免影响固化精度。

另外,出纸后端还设有移动固化单元,移动固化单元包括固化灯51及移动支架52,优选的,固化灯51为led灯或uv灯。固化灯51装于移动支架52上进行滑动调节,根据油墨与纸面的匹配性,油墨与纸带的结合时间,以及油墨在纸面上扩展时间,使固化灯51处于最佳位置,保证喷码图案显示完整、清晰。

各喷码装置均通过输墨管9与喷码墨盒10连接,输墨管9外表面设有保温层91和/或加热装置92。即输墨管9外表面可单独设置保温层91,也可单独设置加热装置92,或者一同设置保温层91及加热装置92。其中,保温层91可采用搪瓷保温层,加热装置92可采用电热丝加热器,若单独采用加热装置92,则需在输墨管9外壁缠绕加热丝对输墨管9进行加热,使油墨在输送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温度,油墨的粘度不会发生变化,油墨在喷嘴处顺利的喷出,在相同的喷嘴压力下,使油墨以相同的速度喷出,保证了喷码的均匀性和可靠性。

各喷码装置下方均设有挡风板1,且挡风板1位于进纸一侧,挡风板1呈弧形,挡风板1可通过热熔胶黏贴于喷码装置的内壁板上,挡风板1最下端与纸带间的距离为0.2mm,在纸带高速运行时,挡风板1挡住纸带后方的气流,使大部分气流随弧形挡风板1向上分流,而在纸带进入喷头下方区域时,纸带与喷码装置的喷嘴组之间会形成一定的负压空间,减少喷墨落下的阻力,提高喷印的精度。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