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979发布日期:2019-01-13 16:4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气动来回滚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发动机的生产数量越来越多。而给发动机编号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采用人工磨印或气动钢珠拓印,人工磨印太累,不适合大批作业,气动钢珠滚拓印盲点多,虽能减轻劳动强度适应大批作业,但由于拓印时钢珠是点接触显印纸,很多地方接触不到,因此拓印不清,质量有极大问题。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即减轻劳动力节约人工,又拓印清晰。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包括中支撑旋转架、设置在中支撑旋转架上端的上支撑旋转架、设置在中支撑旋转架下端的下支撑旋转架、安装在上支撑旋转架背面的风动扳手、连接在风动扳手一端的主旋转盘、安装在主旋转盘上的连杆、安装在上支撑旋转架前端的滑块导向轴、设置在滑块导向轴上的滑块、设置在滑块上的连接柱、安装在连接柱一端的U形杆、设置在U形杆上的压塑弹簧、设置在U形杆端部的滚轮轴、设置在滚轮轴上的滚印筒、设置在中支撑旋转架底部的中支架旋转套、设置在中支架旋转套内部的下支撑旋转轴、设置在下支撑旋转架下部的固定钩、安装在下支撑旋转架端部的竖向调节高低板、设置在竖向调节高低板内侧的固定支撑板、安装在固定支撑板上的前后调节板、设置在下支撑旋转架正面的限位板、以及设置在风动扳手下端的风动扳手进气管。

优选地,所述中支撑旋转架与所述上支撑旋转架通过2个旋转螺栓轴和2个拧紧固定旋转螺栓相连接,并且调节旋转。

优选地,所述中支架旋转套和所述下支撑旋转轴通过1个拧紧固定旋转螺栓相连接,并且调节旋转所述中支撑旋转架与所述下支撑旋转架的位置角度。

优选地,所述主旋转盘与所述连杆通过2只旋转连接螺栓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块导向轴通过2只紧固螺母与上支撑旋转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塑弹簧与所述滚轮轴通过4个螺母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塑弹簧、竖向调节高低板、固定支撑板和前后调节板数量均为2。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旋转架通过2旋转螺栓轴与2块所述竖向调节高低板一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向调节高低板与所述固定支撑板均开设有可调节作用的条形腰孔。

优选地,所述竖向调节高低板通过4个拧紧短螺栓调节固定其竖向高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撑板与所述前后调节板通过4个拧紧长螺栓和4个拧紧螺母调节固定其横向进出位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于上支撑旋转架与中支撑旋转架之间、中支撑旋转架与下支撑旋转架均可以自由调节角度,通过竖向调节高低板、固定支撑板和前后调节板上的条形腰孔准确的定位。滚印筒在主旋转盘带动下完成拓印工作。滚动拓印没有盲点,重复来回滚动,快速,省力,高效,字迹清晰,减轻劳动力节约人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特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在支撑旋转架、中支撑旋转架、下支撑旋转架、竖向调节高低板、固定支撑板和前后调节板上等部件的作用下准确定位,在主旋转盘带动下滚印筒自动拓印。完成机械自动化拓印。节约人工的同时滚动拓印没有盲点,重复来回滚动,快速,省力,高效,字迹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包括中支撑旋转架01、设置在中支撑旋转架01上端的上支撑旋转架02、设置在中支撑旋转架01下端的下支撑旋转架03、安装在上支撑旋转架02背面的风动扳手04、连接在风动扳手04一端的主旋转盘05、安装在主旋转盘05上的连杆06、安装在上支撑旋转架02前端的滑块导向轴07、设置在滑块导向轴07上的滑块08、设置在滑块08上的连接柱21、安装在连接柱21一端的U形杆17、设置在U形杆17上的压塑弹簧09、设置在U形杆17端部的滚轮轴20、设置在滚轮轴20上的滚印筒10、设置在中支撑旋转架01底部的中支架旋转套11、设置在中支架旋转套11内部的下支撑旋转轴19、设置在下支撑旋转架03下部的固定钩12、安装在下支撑旋转架03端部的竖向调节高低板13、设置在竖向调节高低板13内侧的固定支撑板14、安装在固定支撑板14上的前后调节板15、设置在下支撑旋转架03正面的限位板16、以及设置在风动扳手04下端的风动扳手进气管18。

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上的中支撑旋转架01与上支撑旋转架02通过2个旋转螺栓轴和2个拧紧固定旋转螺栓相连接,调节二者之间的角度;中支架旋转套11和下支撑旋转轴19通过1个拧紧固定旋转螺栓相连接,并且调节旋转中支撑旋转架01与下支撑旋转架03的位置角度;通过上述构件可以准确的确定操作时的角度。

底部的竖向调节高低板13、固定支撑板14和前后调节板15数量均为2块,且竖向调节高低板13与固定支撑板14均开设有可调节作用的条形腰孔。下支撑旋转架03通过2旋转螺栓轴与2块竖向调节高低板13一端相连接;竖向调节高低板13通过4个拧紧短螺栓调节固定其竖向高度;固定支撑板14与前后调节板15通过4个拧紧长螺栓和4个拧紧螺母调节固定其横向进出位关系。通过上述构件完成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上下前后的位置调节,从而找到合适的工作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各位置确定后,用各个螺栓拧紧,确保其相对位置不变,这个装置就可来回翻转滚印,不需每次滚印都调整。

旋转自重来回弹性滚印装置上的主旋转盘05与所述连杆06通过2只旋转连接螺栓相连接;滑块导向轴07通过2只紧固螺母与上支撑旋转架02连接;压塑弹簧09与所述滚轮轴20通过4个螺母相连接。在主旋转盘05和风动扳手04的作用下滚印筒10重复来回滚动,滚动拓印没有盲点,快速,省力,高效,字迹清晰。

具体使用时,在支撑旋转架、中支撑旋转架、下支撑旋转架、竖向调节高低板、固定支撑板和前后调节板上等部件的作用下准确定位,在主旋转盘带动下滚印筒自动拓印。完成机械自动化拓印。节约人工的同时滚动拓印没有盲点,重复来回滚动,快速,省力,高效,字迹清晰。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