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2686发布日期:2020-09-18 17:5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的辅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印刷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的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现有的授权公告为cn2080209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包括机架、沿机架依次设置的进料部件、印刷部件以及出料部件,所述印刷部件设置有若干组,组与组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起来,连接板侧壁上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收纳脚踏板的收纳槽,所述脚踏板翻转完全卡入收纳槽内,脚踏板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有插杆,收纳槽侧壁上开设有供插杆插接的插槽,脚踏板上还设置有驱动插杆前后位移的驱动件。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脚踏板转动连接于收纳槽中,当脚踏板呈水平状态供工作人员踩踏时,仅有依靠转动点与连接板连接,对脚踏板进行支撑,此种连接方式,使其脚踏板形成杠杆,当工作人员踩踏于脚踏板上时,脚踏板外侧容易朝下弯折倾斜,从而可能引起工作人员的摔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的辅助机构,具有给予工作人员提供稳定支撑,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印刷机的辅助机构,包括开设于连接板上的收纳槽、转动连接于收纳槽内的脚踏板、以及限制脚踏板转动的限位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两组支撑杆,两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杆,且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板上对应开设有供支撑杆插接的插槽,且所述连接杆抵接于机体底部;所述支撑杆竖直状态时,所述脚踏板呈水平状态的下端抵接于固定杆上,且所述脚踏板下端设置有限制支撑杆翻转的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脚踏板时,先将支撑杆从插槽内滑移出,并驱使支撑杆相对连接杆转动至竖直状态,由于连接杆与机体底部抵接,对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再将脚踏板从收纳槽中翻转出,使其脚踏板内侧的下端有收纳槽底端抵接,外侧的下端与固定杆抵接,并在定位件对固定杆的限位作用下,对脚踏板形成稳定的支撑力,保证工作人员脚踩至脚踏板时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效果;

当无需使用脚踏板时,可解除定位件固定杆的限位,再驱使脚踏板翻转至收纳槽内并在限位件的作用下进行限位,进而将支撑杆翻转至水平状态,并将支撑杆插接于连接板内,对支撑杆以及脚踏板起到收纳作用,减少对机架的占用空间,不影响工作人员的在机架上的行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开设于脚踏板下端的插接槽,所述支撑杆竖直状态时,所述固定杆的一侧与插接槽侧壁抵接,且所述插接槽内竖直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端有定位槽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一,初始状态下,所述定位块部分处于定位槽内部分处于定位槽外,且处于定位槽外的定位块侧壁与固定杆的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接槽可供脚踏板翻转至固定杆上,并使其固定杆与插接槽的侧壁抵接,同时在翻转过程中,固定杆与定位块抵接,驱使定位块完全插接于定位槽内后,插接槽的上端与固定杆的上端抵接,进而在压缩弹簧一的弹性作用下,驱使定位块部分延伸至定位槽之外,并与固定杆的一侧抵接,限制脚踏板与固定杆的相对翻转运动,使其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槽与脚踏板朝外的侧壁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接槽一侧与脚踏板外侧连通,当无需脚踏板时,可方便工作人员手伸入插接槽内,对定位块进行按压,解除定位块对固定杆的限位,从而使其脚踏板可相对固定杆翻转,实现脚踏板、支撑杆的收纳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的侧壁还开设有供固定杆插接的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中部相邻侧壁连通有倒l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容纳槽可对固定杆进行收纳,使其固定杆与连接板外侧保持齐平;进而利用开设于容纳槽中部的倒l型槽,可方便工作人员的手伸入其中,并抵触固定杆处于容纳槽内的一侧,方便将固定杆从容纳槽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相对支撑杆的一端转动偏心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长度小于插槽的高度,且连接杆侧壁与限位杆的转动点错位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处于限位杆距转动点较长一侧,且所述限位杆与抵接块抵接时,所述限位杆长度插槽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偏心转动连接于连接杆一侧的限位杆,先将限位杆保持竖直状态,使其可从插槽内插入,当连接杆一端穿过连接板后,由于限位杆偏心设置,其较长的一端会做自由落体运动,并抵接于抵接块上,使其呈水平装置,而限位杆呈水平状态时,较长一端处于插槽之外,使其连接杆插槽外抽拉时,限位杆与连接板内侧抵接,可防止连接杆完全抽离插槽,同时可对支撑杆起到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脚踏板竖直状态时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设置,且下端通过转轴与收纳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垂直开设于收纳槽侧壁的滑槽、插接于滑槽内的限位块以及开设于脚踏板侧壁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处于滑槽内的一侧与滑槽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二;所述脚踏板翻转过程中,限位槽与滑槽连通,且所述压缩弹簧二初始状态下,保持限位块两端分别处于滑槽与限位槽内;所述连接板内设置有驱使限位块脱离限位槽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脚踏板两侧呈弧形设置,使其可在收纳槽内进行竖直方向的转动工作;当对脚踏板尽心收纳时,利用压缩弹簧二的弹性作用,驱使限位块两端分别处于限位槽与滑槽内,实现对脚踏板的限位工作,使其脚踏板藏于收纳槽内;当需要翻转脚踏板时,仅需驱动件驱使限位块朝滑槽内位移,解除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插接关系,即可驱使脚踏板朝外翻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与限位块垂直开设于连接板上的按压槽,所述按压槽内插接有驱动杆,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驱动杆穿过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杆远离收纳槽的一侧开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深度不小于限位槽的深度,且抵接块的长度大于限位块的宽度,所述抵接槽朝连接板外的侧面呈斜面一设置,所述驱动杆与按压槽之间还设置有压缩弹簧三,初始状态下,驱动槽侧壁插接于抵接槽内,且限位块一端处于限位槽中,所述驱动杆朝内位移时,所述斜面一顶推限位块脱离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使限位块脱离限位槽时,仅需对驱动杆朝内进行按压,使其斜面一与限位块的侧壁产生斜面传动,驱使限位块朝滑槽内位移,直至驱动杆的外壁与驱动槽的侧壁抵接,由于抵接槽的深度不小于限位槽深度,使其限位块完全脱离出限位槽;当需要限位块插接于限位槽内时,解除对驱动杆的推力,驱动杆在压缩弹簧三的弹性作用下朝外位移,直至抵接槽与驱动槽连通,解除对限位块的限制,在压缩弹簧二弹性作用下,驱使限位块朝外位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利用支撑杆可相对连接杆翻转,使其支撑杆竖直状态时,可插接于脚踏板的插接槽内,并经定位块进行限位,使其支撑杆对脚踏板外侧下端起到支撑作用,保证脚踏板的稳定性,从而给予工作人员提供稳定的支撑性,有助于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利用连接板上开设的容纳槽与插槽,使其可对支撑杆以及驱动杆起到收纳作用,减少对机架外部的占用空间,从而不影响工作人员在机架上的行走;进而利用倒l型槽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的手伸入其中,驱使固定杆带动支撑杆朝外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脚踏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连接杆与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限位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2、收纳槽;3、脚踏板;4、限位件;41、滑槽;42、限位块;43、限位槽;44、压缩弹簧二;5、支撑件;51、支撑杆;52、固定杆;53、连接杆;6、定位件;61、定位槽;62、定位块;63、压缩弹簧一;7、插接槽;8、限位杆;9、转动轴;10、抵接块;11、插槽;12、容纳槽;13、倒l型槽;14、驱动杆;15、按压槽;16、驱动槽;17、斜面一;18、斜面二;19、压缩弹簧三;20、抵接槽;2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印刷机的辅助机构,包括开设于连接板1侧壁的收纳槽2,收纳槽2内转动连接有脚踏板3,脚踏板3竖直状态时,上下两侧均为弧形设置,且下端与弧形同轴固定有转轴21,转轴21的两端插接于收纳槽2的侧壁内并相对收纳槽2转动连接,同时收纳槽2的侧壁设置有限制脚踏板3保持竖直装置的限位件4。其中,脚踏板3翻转与收纳槽2内时,脚踏板3外壁与连接板1外壁齐平设置。

参照图2和4,上述限位件4包括滑槽41,滑槽41垂直开设于收纳槽2侧壁的上半部分,滑槽41内插接有限位块42,滑槽41的深度大于限位块42的长度,供限位块42可完全藏于滑槽41内;脚踏板3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43,当脚踏板3保持竖直状态时,限位槽43与滑槽41连通;上述限位块42处于滑槽41内的一端与滑槽4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二44,压缩弹簧二44的初始状态下,保持限位块42两端分别处于限位槽43与滑槽41之间,实现对脚踏板3的翻转限位工作。

上述连接板1上还设置有驱使限位块42朝滑槽41内位移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垂直限位块42开设于连接板1内的按压槽15,按压槽15内插接有驱动杆14,限位块42上开设有供驱动杆14穿过的驱动槽16,同时驱动杆14远离收纳槽2的一侧开设有抵接槽20,抵接槽20的深度大于限位槽43的深度,且抵接槽20的宽度大于限位块42的宽度;抵接槽20朝连接板1外的一侧呈斜面一17设置,驱动槽16对应的边角为与斜面一17平行的斜面二18设置;驱动杆14处于驱动槽16内的一端与驱动槽16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三19;驱使驱动杆14朝内位移时,斜面一17与斜面二18传动,驱使限位块42朝滑槽41内位移,使其限位块42脱离限位槽43,解除对脚踏板3的限位;当解除对驱动杆14的按压时,在压缩弹簧三19的弹性作用下,驱使驱动杆14朝外位移,解除对限位块42的限位,使其限位块42在压缩弹簧二44的弹性作用下,插接于限位槽43内。

参照图1和2,本实施例中,机架底部上还设置有支撑件5,支撑件5包括两支撑杆51,两支撑杆51一端之间垂直固定有固定杆52,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连接杆53,连接杆53抵接于机架底部上;脚踏板3水平状态时的下端对应开设有供固定杆52抵接的插接槽7,插接槽7一端与脚踏板3外侧连通,形成开口;当支撑杆51呈竖直状态时,固定杆52抵接于插接槽7内且侧壁与开口槽内侧抵接,插接槽7内还设置有抵接固定杆52外侧的定位件6。

上述定位件6包括竖直开设于插接槽7内定位槽61,定位槽61内插接有定位块62,且定位块62上端与定位槽61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一63,利用压缩弹簧一63的弹性作用,保持定位块62部分处于定位槽61内、部分处于定位槽61之外与固定杆52的外侧壁抵接,实现固定杆52与脚踏板3的稳定连接。

参照图1和3,上述连接板1对应开设有两道供连接杆53以及支撑杆51插接的插槽11,同时连接板1外壁开设有供固定杆52插接的容纳槽12,当固定杆52处于容纳槽12内时,固定杆52挖侧与连接板1外侧齐平;同时容纳槽12中间部分的相邻侧壁上开设有倒l型槽13,使其可供工作人员伸入其中驱使固定杆52朝外位移。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53处于插槽11内的一端通过转动轴9转动连接有限位杆8,转动轴9与限位杆8偏心设置,同时限位杆8的长度小于插槽11的高度但长于插槽11的宽度,连接杆53上还固定有抵接块10,抵接块10与转动轴9错位设置,当限位杆8在自重作用下自由落体时,较长的的一段抵接于抵接块10上,使其限位杆8呈水平状态,并与连接板1内侧抵接,同时固定杆52抵接于插接槽7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使用脚踏板3时,先将固定杆52从容纳槽12内拉扯出,并驱使支撑杆51翻转至竖直状态,再对驱动杆14进行按压,使其斜面一17与斜面二18斜面传动,驱使限位块42脱离限位槽43,使其脚踏板3可翻转出,并在翻转过程中,固定杆52上端与定位块62抵接驱使定位块62藏于定位槽61内后,固定杆52与抵接槽20相邻侧壁抵接,进而定位块62在压缩弹簧一63的弹性作用下,部分处于定位槽61外并与固定杆52侧壁抵接,使其支撑杆51、固定杆52以及脚踏板3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使其可对工作人员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当无需脚踏板3时,可手动对定位块62进行按压,使其脚踏板3与支撑杆51进行翻转,脚踏板3翻转卡入收纳槽2中,支撑杆51呈水平状态,并插接于插槽11内,继而固定杆52插接于容纳槽12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