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1420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沙发布料包括:仿麻布,雪尼尔,提花布,复合布,麂皮绒,植绒布,烫金布,压花布。沙发布印染过程为:先将染料涂抹到染色纸上,再将染色纸上的染料转移动需要印染的沙发布上,即可完成印染作业。
[000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纺织品印染装置【专利号:ZL201210413041.4 ;授权公告号:CN 102896882B】。这种纺织品印染装置,包括固定框和版框,所述固定框上沿版框长度方向滑动有刮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版框的两端均竖直滑动安装于固定框上,所述固定框上位于版框的两端均安装有驱动版框一侧竖直弹性升降的弹性升降装置,所述刮刀组件包括沿版框长度方向滑动安装于固定框上的滑座,该滑座上安装有由压刀升降动力装置驱动竖直升降的压刀、由回刀升降动力装置驱动竖直升降的回刀,该滑座由滑座动力装置驱动滑动,所述弹性升降装置包括一拉伸弹簧、一压缩弹簧和一气缸,所述固定框上安装有导向轴,导向轴上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套,该滑套与版框的一端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套固定连接,固定框上位于导向轴的上、下端分别固定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拉伸弹簧连接于下限位板和滑套之间,所述压缩弹簧连接于上限位板和滑套之间。
[0004]该专利中公开的印染装置尽管能够提高纺织品的印染质量,但是该印染装置在对染色纸进行印染时,没有烘干装置,不能对染好色的染色纸进行烘干,需要人工手动烘干,生产效率低,因此,设计一种印染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印染装置,该印染装置具有烘干效率高、印染效果好的特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染装置,包括一个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底部处固连有用于盛装染料的染盒,所述机架顶部处固连有烘干件,所述机架中部轴向固连有印染辊且所述印染辊部分位于所述的染盒内,所述机架上具有用于驱动印染辊转动的驱动件一,所述机架中部具有竖直设置的导轨,所述的导轨上连接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上轴向固连有与印染辊平行的压料辊,所述机架中部固连有与滑块相连的驱动件二,上述驱动件二能带动滑块沿导轨下移后能使压料辊与上述印染辊相邻并使压料辊与印染辊之间形成印染通道,所述印染通道的高度与需要被印染的染色纸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的滑块与机架之间还具有当压料辊与印染辊之间形成印染通道后能将滑块定位的定位机构。
[000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员添加2/3体积的染料到染盒中,将需要印染的染色纸绕在压料辊上,通过驱动件二带动滑块沿导轨向下移动,滑块带动压料辊向下移动,随着压料辊向下移动,压料辊和印染辊之间可形成印染通道,通过定位机构将滑块进行辅助定位,通过驱动件一带动印染辊转动,随着印染辊的转动,可将染料逐渐涂抹在染色纸上,从而完成印染作业。
[0008]所述的机架上竖直的固连有导向条,上述的导轨为沿导向条轴向开设的燕尾槽,所述的滑块上具有与燕尾槽相匹配的连接部且连接部嵌于上述的导轨处。
[0009]采用以上结构,可将连接部嵌于导轨处,两者相对移动时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限位作用好。
[0010]所述机架的两侧均固连有导向条,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块与两个导向条一一对应连接,上述压料辊的两端分别轴向固连在对应的滑块上。
[0011]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压料辊的两端上下移动更加稳定可靠。
[0012]所述的滑块侧部具有凹入的定位部,上述压料辊端部连接在定位部处。
[0013]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定位部可将压料辊的端部轴向固定,定位可靠、方便。
[0014]所述滑块的定位部处设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外圈通过紧固件固连在定位部内,上述轴承一内圈与压料辊端部固连。
[0015]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压料辊转动更加顺畅。
[0016]所述定位部下部具有呈弧形凸起的限位沿,所述限位沿、定位部左侧之间形成将轴承一外圈呈3/4包裹的包裹部,上述紧固件连接在定位部并处于上述包裹部的缺口处。
[0017]采用以上结构,只需旋松紧固件,就可更换不同型号的压料辊,拆装效率高。
[0018]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导轨底部处的若干定位凹口和位于滑块侧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圆珠,上述圆珠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部分伸出定位孔并能嵌于上述任意一个定位凹口处。
[0019]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将圆珠伸出定位孔并嵌于其中一个定位凹口处,可对滑块进行辅助定位,从而对压料辊具有较好的定位,印染效果好。
[0020]作为另外一种方案,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滑块底部处的定位凹口和位于导轨底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圆珠,上述定位孔、弹簧和圆珠形成一定位单元,上述圆珠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部分伸出定位孔且每个定位单元上的圆珠均能嵌于上述定位凹口处。
[0021]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将圆珠伸出定位孔并嵌于其中一个定位凹口处,可对滑块进行辅助定位,从而对压料辊具有较好的定位,印染效果好。
[0022]所述的驱动件一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印染辊相固连。
[0023]当需要使印染辊转动时,控制电机的转轴转动,电机的转轴带动印染辊转动,从而可使印染辊转动。
[0024]所述驱动件二为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上述的滑块相固连。
[0025]当需要使压料辊向下移动时,控制油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油缸的活塞杆带动滑块向下移动,滑块带动压料辊向下移动,从而可使压料辊向下移动。
[0026]所述的烘干件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固连有电加热丝,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均具有贯穿的供被印染的染色纸通过的通孔。
[0027]当需要将印染好的染色纸进行烘干时,将染色纸从壳体的上部和下部的通孔中穿过,接通电加热丝的电源,通过电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可将染色纸进行烘干。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印染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29]1、本发明中烘干件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内固连有电加热丝,采用该结构,可将染色纸从壳体的上部和下部的通孔中穿过,通过电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可将染色纸进行烘干,烘干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0030]2、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将圆珠伸出定位孔并嵌于其中一个定位凹口处,可对滑块进行辅助定位,从而对压料辊具有较好的定位,印染效果好。
[0031]3、机架上竖直的固连有导向条,导轨为沿导向条轴向开设的燕尾槽,滑块上的连接部嵌于导轨处,采用该结构,可将连接部嵌于导轨处,两者相对移动时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限位作用好。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发明中拆去部分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发明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发明中拆去部分零件的剖视图。
[0036]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中,1、机架;2、染盒;3、印染辊;4、张紧辊;5、壳体;5a、壳体一 ;5b、壳体二 ;6、过渡辊一 ;7、过渡辊二 ;8、储料辊;9、下料杆;9a、导向槽;10、过料架;11、传动齿轮二 ;12、传动齿轮一 ;13、链轮一 ;14、传动齿轮三;15、链条;16、电机;17、链轮二 ;18、油缸;19、挡水板;20、过料辊二 ;21、轴承二 ;22、过料辊一 ;23、电加热丝;24、滑块;24a、定位部;24al、限位沿;25、导向条;25a、导轨;26、弹簧;27、圆珠;28、轴承一 ;29、压料辊;3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9]如图1、图4、图5所示,本印染装置,包括一个机架1,机架I底部处固连有用于盛装染料的染盒2,机架I底部处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连有染盒2 ;机架I顶部处固连有烘干件,机架I中部轴向固连有印染辊3且印染辊3部分位于染盒2内,机架I上具有用于驱动印染辊3转动的驱动件一;驱动件一为电机16,电机16的转轴与印染辊3相固连,电机16的转轴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和印染辊3相固连;机架I中部具有竖直设置的导轨25a,导轨25a上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上轴向固连有与印染辊3平行的压料辊29,机架I中部固连有与滑块24相连的驱动件二 ;驱动件二为油缸18,油缸18的活塞杆与滑块24相固连,油缸18的活塞杆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滑块24相固连;驱动件二能带动滑块24沿导轨25a下移后能使压料辊29与印染辊3相邻并使压料辊29与印染辊3之间形成印染通道,印染通道的高度与需要被印染的染色纸的厚度相匹配,滑块24与机架I之间还具有当压料辊29与印染辊3之间形成印染通道后能将滑块24定位的定位机构。
[0040]如图1、图4、图5所示,机架I上竖直的固连有导向条25,机架I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连有导向条25 ;导轨25a为沿导向条25轴向开设的燕尾槽,滑块24上具有与燕尾槽相匹配的连接部且连接部嵌于导轨25a处,采用该结构,可将连接部嵌于导轨25a处,两者相对移动时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限位作用好;机架I的两侧均固连有导向条25,滑块2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块24与两个导向条25 —一对应连接,压料辊29的两端分别轴向固连在对应的滑块24上,采用该结构,可使压料辊29的两端上下移动更加稳定可靠。
[0041]如图4、图5所示,滑块24侧部具有凹入的定位部24a,压料辊29端部连接在定位部24a处,采用该结构,通过定位部24a可将压料辊29的端部轴向固定,定位可靠、方便;滑块24的定位部24a处设有轴承一 28,轴承一 28外圈通过紧固件30固连在定位部24a内,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30为螺栓;轴承一 28内圈与压料辊29端部固连,采用该结构,可使压料辊29转动更加顺畅;定位部24a下部具有呈弧形凸起的限位沿24al,限位沿24al、定位部24a左侧之间形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