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供给设备和打印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62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卷绕管凸缘24对应的位置处。卷绕管保持件31具有在主视图中成形为大致类似U字形的截面单元。卷绕管保持件31具有沿z方向向上开口的开口,并且允许卷绕管轴21通过该开口嵌入卷绕管保持件31。用户使卷绕管2沿z方向从上至下朝向斜下方下降,以将卷绕管2设于卷绕管保持件31。
[0042]在卷绕管轴21嵌合于卷绕管保持件31的情况下,卷绕管驱动齿轮30配置在卷绕管驱动齿轮30与卷绕管转动齿轮25接合的位置处。以下参照图5来说明的卷绕管驱动马达34 (驱动单元)驱动卷绕管驱动齿轮30并使卷绕管驱动齿轮30转动,且将转动从卷绕管驱动齿轮30传递至卷绕管转动齿轮25,因而这样的转动也使卷绕管轴21转动。卷绕管轴21的转动会造成由卷绕管2支撑的成卷片材R也转动,这使得片材I被从片材供给单元200供给。此外,可以通过沿与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成卷片材R来卷取片材I。
[0043]片材检测传感器32检测成卷片材R的存在与否。因而,如图3C所示,片材检测传感器32被定位成能够在将卷绕管2配置在卷绕管保持件31中时检测片材I。
[0044]如上所述,与放置在卷绕管保持件31中的卷绕管2形成为一体的成卷片材R设置在打印设备100中,因而设在打印设备100中。支撑转子在如下位置处配置在卷绕管保持件31所在位置的Z方向上的下方:当设定成卷片材R时,支撑转子不妨碍用于设定成卷片材R的操作。
[0045]图4A和图4B是示出从动转子6 (支撑转子)和从动转子7 (支撑转子)的构造的图。图4A是图2中示出的点划线区域的放大截面图。图4B是描绘当沿片材供给方向从下游侧观察时的图4A中描绘的支撑转子的图。
[0046]图4A和图4B中示出的转轴3可转动地安装于打印设备100主体,并且转轴3在转轴3的两端处在推力方向上受到图中未示出的环构件的限制。转轴3与作为臂构件4的一端的接合部4a接合。作为臂构件4的另一端的接合部4b与轴构件41滑动接合。轴构件41在其两端处在推力方向上受到图中未示出的环构件的限制。轴构件41与设置在摆动构件(转子保持件)5的y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接合部5a接合,以便能够摆动。
[0047]如图4A所示,在摆动构件5的沿z方向面向上的表面上配置有距离传感器5c。在这种情况下,将非接触式反射型传感器用作距离传感器5c。然而,也可以使用接触式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距离传感器5c用于确定支撑转子的位置。距离传感器5c配置在摆动构件5的沿z方向面向上的表面的y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摆动构件5的y方向上的距距离传感器5c等距的两端中的每一端均配置有固定部5b。
[0048]压缩弹簧(弹性构件)46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5b。压缩弹簧46的另一端固定于轴构件47的突出部47a。压缩弹簧46对轴构件47沿z方向从下向上地施力。从动转子6与位于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侧的轴构件47转动接合。从动转子7与位于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侧的轴构件47转动接合。由于压缩弹簧46对轴构件47沿z方向从下向上地施力,所以与轴构件47接合的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能够沿z方向从下方侧向上方侧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
[0049]与成卷片材R保持接触的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随着成卷片材R的转动而转动。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沿将片材I从成卷片材R中拉出的方向(y方向)彼此分离地配置。从动转子7被配置成比从动转子6距图2中示出的输送引导件8的距离远。当与成卷片材R保持接触时,从动转子7从重力方向上的下侧(从下游侧)支撑成卷片材R,以便使成卷片材R不松开。
[0050]如图4A所示,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被定位成距摆动构件5的y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距离近似相等。在该构造中,摆动构件5绕着轴构件41摆动,以使从动转子6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力(接触力)和从动构件7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力相等。
[0051]臂构件4的位置的z方向上的下方配置有转动凸轮42。臂构件4被定位成通过由摆动构件5、从动转子6和7等的重量来受力抵靠转动凸轮42。转动凸轮42与轴构件43接合。
[0052]使用以下参照图5来说明的驱动马达33 (驱动单元)来使轴构件43转动,以使臂构件4随着轴构件43的转动枢转。因而,摆动构件5摆动以使从动转子6 (支撑转子)和从动转子7 (支撑转子)移位。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转子被放置在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的接触位置处,或被放置在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分离的分离位置处。具体地,如参照图6来详细说明的,支撑转子被放置在用于片材供给操作(供给操作)的接触位置处和用于位置偏差校正操作的分离位置处。
[0053]如上所述,经由轴构件47通过压缩弹簧46沿从动转子6和7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方向对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施力。因而,即使在成卷片材R的外径(卷外径)改变时,也能够通过压缩弹簧46的施加力使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与成卷片材R接触。
[0054]通过以下参照图5说明的CPU201来控制驱动马达33,以使得轴构件43、转动凸轮42、臂构件4、摆动构件5、压缩弹簧46和轴构件47相互作用,因而使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的位置发生改变。因而,这些机构用于使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移动以及调整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力。
[0055]图5是描绘打印设备100中的控制构造的方框图。如图5所示,打印设备100包括 CPU201、I/O 接口 202、RAM203 和 R0M204。CPU201 整体地控制打印设备 100。R0M204 存储通过CPU201执行的各种程序和打印设备100的各种操作所需的特定数据。RAM203用作CPU201的作业区或各种接收到的数据的临时存储区。RAM203还存储各种设定数据。
[0056]用户操作操作面板20来输入片材的类型、片材的尺寸和各种类型的设定信息。信息经由I/O接口 202输入CPU201。此外,CPU201经由I/O接口 202在操作面板20上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打印设备100与经由I/O接口 202向CPU201输入图像数据等的图中未示出的外部装置和外部存储介质连接。CPU201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各种处理以生成打印数据,并且CPU201控制打印设备100以使得打印设备100基于生成的打印数据来打印图像。
[0057]CPU201与距离传感器5c、片材检测传感器32、前端检测传感器12和位置指定单元38连接。CPU201将来自这些部件的信息写入RAM203,并且从RAM203中读取写入的信息。位置指定单元38指定支撑转子的位置。
[0058]图6是描绘片材设定操作的流程且示出在打印操作开始之前将片材的前端设定在待被设定的位置处的操作的流程图。
[0059]与成卷片材R形成为一体的卷绕管2设在打印设备100中的卷绕管保持件31内。当片材检测传感器32检测到成卷片材R的存在时,对应的信息从片材检测传感器32传递至CPU201。这使得片材设定操作开始。此外,通过用户操作操作面板20经由I/O接口 202输入至CPU201的诸如成卷片材R的类型等的信息从CPU201传递至位置指定单元38。成卷片材的类型等的信息可以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取得单元取得并且被输入至CPU201。
[0060]位置指定单元38基于来自CPU201的信息指定支撑转子的位置。位置指定单元38使用以下参照图8说明的表来指定适于片材I的接触位置,并且将对应的信息传递至CPU201。
[0061]基于来自位置指定单元38的信息,CPU201使驱动马达33正向转动以使轴构件43转动,进而使凸轮42转动,并进而使臂构件4枢转(SI)。在这种情况下,驱动马达33的正向转动造成支撑转子靠近成卷片材R的外周。驱动马达33的逆向转动造成支撑转子离开成卷片材R。距离传感器5c测量成卷片材R的外周与支撑转子之间的距离,并且将结果传递至 CPU201。
[0062]CPU201基于测量结果判断支撑转子的当前位置,并且将该位置与由位置指定单元38指定的位置进行比较。CPU201控制驱动马达33以将支撑转子放置在适当位置。当从距离传感器5c得到测量结果时,CPU201操作驱动马达33以使得通过支撑转子作用在成卷片材R上的力(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力)与期望的力相等,即,使得支撑转子被放置在指定位置处。更具体地,当该力弱于期望的力时,驱动马达33进一步正向转动,以施加期望的接触力。另一方面,当接触力强于期望的接触力时,驱动马达33逆向转动。以这种方式,将支撑转子放置在成卷片材R上的接触力与期望的接触力相等的位置处。
[0063]已经说明了将支撑转子移动至由位置指定单元38所指定的位置的方法。然而,从位置指定单元38取得适于片材的接触位置不是必须的。也就是说,假使不考虑成卷片材R的类型来设定成卷片材R,则支撑转子可能被移动成使成卷片材R与各支撑转子彼此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来自距离传感器5c的测量结果,CPU201以使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的方式控制驱动马达33。
[0064]图7A至图7C是描绘支撑转子和成卷片材R的示意截面图。图7A描绘了成卷片材R的卷外径较大的接触状态。图7B描绘了成卷片材R的卷外径较小的接触状态。此外,图7C描绘了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分离以解除成卷片材R和支撑转子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状态。如图7A和图7B所绘,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位置取决于卷外径的尺寸。为了使支撑转子随着卷外径的改变而移动,CPU201在从距离传感器5c得到测量结果的同时操作驱动马达33。
[0065]将返回参照图6来给出进一步的说明。CPU201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