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书写装置及发光装饰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55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书写装置及发光装饰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书写装置及发光装饰物。
背景技术
以往商家在进行促销时,通常是在商店门口张贴出海报或利用写字板将促销的商品列出,以吸引经过商店的顾客住足观看。这种促销方式,在白天基本可以达到促销目的,但是,如果是在夜晚或是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由于顾客不容易看到海报或写字板上的消息,因此,较难达到促销的目的。为此,有些商家采用光电写字板、光电显示装置、液晶现实装置等作为其促销的工具,但是,采用这些装置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对于大部分商家来说,是较难接受的。
如果能够采用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在白天和夜晚都能使用的书写装置来作为商家促销的工具,将对商家有很大益处。
另外,现有一些装饰物,如装饰花或装饰动物等,很受人们喜爱,但在夜晚或是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人们就很难看清这些装饰物,使其装饰效果受到一定限制;为此,一些商家将电控发光装置设于这些装饰物中,以增加装饰效果,但是,这样使装饰物的结构复杂,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光的书写装置,该书写装置能够在夜晚或较暗环境中使人们清楚看到其上书写的文字或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光的书写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饰物,能够在夜晚或较暗环境中使用,以增强其装饰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饰物,该装饰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光书写装置,包括一衬底层,在该衬底层一侧面吸附有一书写层,该书写层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
所述衬底层为木板、纸板或布。
在布的纤维织孔和/或缝隙中吸附有所述化学物质的粉末和/或颗粒。
在布另一侧面设有防渗漏层。
所述防水层为塑料薄膜。
所述书写层表面设有可使溶液向书写层单向渗透的单向渗透膜。
该装置还包括一可在书写层上书写的书写笔,该书写笔中装有可与所述化学物质反应发光的溶液。
该书写笔包括一容器,该容器一端设有一出口,所述溶液设置于该容器内。
所述该容器可在外力作用下变形。
该容器另一端活动设有一可与该容器内壁相对配合移动的活塞,所述溶液设置在活塞和容器构成的空间内。
所述容器与活塞间设置一定位元件和一使活塞向容器内移动的弹性元件。
一种发光装饰物,包括一衬底层,该衬底层为装饰物形状,至少在该衬底层一侧面吸附有一发光层,该发光层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
所述衬底层为薄木片、纸板或布。
在布的纤维织孔和/或缝隙中吸附有所述化学物质的粉末和/或颗粒。
所述发光层吸附在衬底层的两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书写层是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的,当使用可与该化学物质反应发光的溶液在书写层上写字或绘图时,能够使书写处发光,构成发光的文字或图案,因此,即使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也能构清楚地看到其上的文字或图案;同时,该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便于携带,如果商家在做促销时使用,不仅能够达到促销的目的,也能够节省其资金的投入。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饰物,能够在夜晚或较暗环境中使用,增强了装饰效果;同时,该装饰物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人们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中书写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中书写笔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中设有单向渗透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中发光装饰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中发光装饰物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发光书写装置,包括一衬底层1,在该衬底层1一侧面吸附有一书写层2,该书写层2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
本实施例中的书写层2是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的,当使用可与该化学物质反应发光的溶液在书写层2上写字或绘图时,能够使书写处发光,构成发光的文字或图案。即使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也能构清楚地看到其上的文字或图案。本实施例中,可采用毛笔等书写工具,浸沾所述溶液后,在所述书写层2上书写。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便于携带,因此,是商家促销时有效的工具,其不仅能够达到促销的目的,也能够为商家节省较高的资金投入。同时,本实施例的发光书写装置,也可以用在其他经常进行书写的场合。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衬底层1可为木板11,也可为纸板或布12等;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布可为无纺布。
如图2所示,当采用无纺布12作为衬底层1时,所述书写层2中的化学物质的粉末和/或颗粒,能够渗入并吸附在无纺布12的纤维织孔和/或缝隙中,使用时,所述溶液可渗入纤维内并与化学物质的粉末和/或颗粒反应发光,因此会使书写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渗入到无纺布12的纤维织孔和/或缝隙中的化学物质的粉末和/或颗粒从无纺布12另一侧面漏出,以及防止书写时所述溶液从无纺布12另一侧面渗出,所以,在无纺布12另一侧面设有防渗漏层3。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渗漏层3为塑料薄膜,当然也可采用涂覆防水胶等以构成防渗漏层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书写层2表面设有可使溶液向书写层2单向渗透的单向渗透膜6。使用时,可与该化学物质反应发光的溶液,只能单向渗入书写层2中,而不会反向渗出造成污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在该装置中还包括一可在书写层2上书写的书写笔4,该书写笔4中装有可与所述化学物质反应发光的溶液5。
由于该书写笔4中装有所述溶液5,在书写时可直接使用该书写笔4进行书写,而不用再浸沾溶液5来书写,因此,书写更为方便,同时也便于所述溶液5的保存。
进一步,所述书写笔4包括一容器41,该容器41一端设有一出口42,所述溶液5设置于该容器41内。
所述该容器41可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使用时,只需挤压该容器41使其内部的溶液5从出口42被挤出,同时在书写层2上进行书写。
在不书写时,为防止书写笔4中的溶液5从出口42漏出,在出口42上设置一密封端盖421。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在所述容器41另一端活动设有一可与该容器41内壁相对配合移动的活塞43,所述溶液5设置在活塞43和容器41构成的空间内。
使用时,书写笔4在书写层2上书写的同时,推动活塞43向出口42方向移动,溶液5从出口42被逐渐挤出。
在书写笔4不使用时,为防止活塞43向出口42端移动,在所述容器41与活塞43间设置一定位元件44。
在书写时为使活塞43能够平稳地移动,以使溶液5被均匀挤出,因此,在所述容器41与活塞43间设置一使活塞43向容器41内移动的弹性元件45,该弹性元件45可采用拉簧,也可采用普通的皮筋等。
实施例4如图6、7、8所示,一种发光装饰物,包括一衬底层7,该衬底层7为装饰物形状,至少在该衬底层7一侧面吸附有一发光层8,该发光层8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
如图所示,所述装饰物为各种植物、动物形状;使用时,将可与该化学物质反应发光的溶液喷涂在该发光层8上,使发光层8反应发光。本发光装饰物,能够在夜晚或较暗环境中使用,增强了装饰效果;同时,该装饰物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人们使用。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层7为薄木片、纸板或布;所述的布可为无纺布。
当衬底层7为无纺布时,在无纺布的纤维织孔和/或缝隙中吸附有所述化学物质的粉末和/或颗粒。
进一步,所述发光层8不仅可吸附在衬底层7一侧面,也可吸附在衬底层7的两侧面。所述发光层8可设置于衬底层两侧的全部表面上,使装饰物整体发光。
所述发光层8也可沿装饰物的边缘设置,使装饰物的边缘发光,增加装饰物的立体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书写装置,包括一衬底层,其特征在于在该衬底层一侧面吸附有一书写层,该书写层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为木板、纸板或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布的纤维织孔和/或缝隙中吸附有所述化学物质的粉末和/或颗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布另一侧面设有防渗漏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层表面设有可使溶液向书写层单向渗透的单向渗透膜。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可在书写层上书写的书写笔,该书写笔中装有可与所述化学物质反应发光的溶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书写笔包括一容器,该容器一端设有一出口,所述溶液设置于该容器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容器可在外力作用下变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另一端活动设有一可与该容器内壁相对配合移动的活塞,所述溶液设置在活塞和容器构成的空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与活塞间设置一定位元件和一使活塞向容器内移动的弹性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发光的书写装置,包括一衬底层,在该衬底层一侧面涂覆有一书写层,该书写层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书写层是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的,当使用可与该化学物质反应发光的溶液在书写层上写字或绘图时,能够使书写处发光,构成发光的文字或图案,因此,即使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也能够清楚地看到其上的文字或图案。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发光装饰物,包括一衬底层,该衬底层为装饰物形状,至少在该衬底层一侧面吸附有一发光层,该发光层由可反应发光的化学物质构成;能够在夜晚或较暗环境中使用,增强了装饰效果;同时,该装饰物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人们使用。
文档编号B43K5/00GK2780489SQ200420116988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
发明者薛浩亮 申请人:薛浩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