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15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防伪标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与企业之间抢占市场竞争激烈,为防止自己生产的产品被别人仿冒盗用,所以各种产品居采用防伪标识。防伪标识在商业部分、生产企业和材料流通领域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当今市场上所应用的防伪标识虽使用了诸多技术设别,如条形码、 光学符号、凸印文字及随机标识等技术手段,使其具备了可识别行、可查询性和可检验性, 但大多数功能性比较单一,容易被仿制,非但没有起到防伪作用反而更加混淆产品真伪。有些防伪标识技术含量偏高,制作设备费用昂贵,很难运用推广于市场;而且检测防伪标识手续过于复杂,需要单独相对应的检测仪器,很难真正的让消费者辨认真伪。消费者根本无法实现当场辨别真伪,起不到自身产品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防伪标识,生产成本且又很低,易于推广运用,市场需求量广阔,可结合企业本身的商标标识一起运用,节约原有标识的浪费,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防伪标识,包括基体、识别体以及对比体,所述基体的底面设有隐形膜,基体的右侧连接识别体,识别体的右侧连接对比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激光镭射技术、物理变化技术、化学反应技术、个体笔迹技术溶于一体的防伪标识,其技术含量高极难仿制,且检测真伪方便、多样。每个消费者都能当场鉴别真伪,生产成本且又很低,易于推广运用,市场需求量广阔,可结合企业本身的商标标识一起运用,节约原有标识的浪费,也可单独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防伪标识中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防伪标识中识别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防伪标识中对比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体;2、识别体;3、对比体;4、隐形膜;5、密封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伪标识,包括基体1、识别体2以及对比体3,所述基体1的底面设有隐形膜4,基体1的右侧连接识别体2,识别体2的右侧连接对比体3。生产时,利用激光镭射技术,物理变化技术,化学反应的变色退除显示技术,个体笔迹技术(包括特殊图案)融为一体,以基体1、识别体2、比对体3三体相对应。具体使用时,将基体1贴置于物品上,识别体2以及对比体3装于对应的密封袋5 内,识别时首先打开识别体2的密封袋,取出识别体2分别擦涂或挤压粘合本体与比对体3, 让识别体2上附着的无毒褪色显字剂与基体1和比对体3均勻接触,经过化学反应,在基体 1对比体3上会出现独特的多种变化,然后识别标2志呈现出来,与对比体3进行比对即可。 操作简单,可以附着任何产品一起销售,由于基体和比对体均经过特殊化学处理,识别体又是自主独立研制的特殊试剂,所以可以起到他人无法可仿,保护产品产权的作用。
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防伪标识,包括基体⑴、识别体⑵以及对比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⑴的底面设有隐形膜,基体⑴的右侧连接识别体O),识别体⑵的右侧连接对比体(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多功能防伪标识,包括基体、识别体以及对比体,所述基体的底面设有隐形膜,基体的右侧连接识别体,识别体的右侧连接对比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检测真伪方便、多样,每个消费者都能当场鉴别真伪,生产成本且又很低,易于推广运用,市场需求量广阔,可结合企业本身的商标标识一起运用,节约原有标识的浪费,也可单独使用。
文档编号G09F3/02GK202003603SQ20112010476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余赛娜 申请人:余赛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