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设备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953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设备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设备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并存储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接收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以生成反馈信息;输出反馈信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接收并存储用户自行设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当接收该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后,实验平台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生成反馈信息,再将反馈信息输出给用户和/或传感器对应的环境设备,从而使用户在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中能随时接入新型传感器,使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成为一个开放式教学系统,提高用户参与物联网实验教学的程度和兴趣,也大大满足各用户对新型传感器的实验教学的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设备和系统。【背景技术】
[0002]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 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实现物品的自动控制、信息互联与共享。物联网可以应用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和智能物流等领域内,提高上述领域内的智能化程度,可以将极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智能化程度。目前,物联网技术正在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来支撑,为了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技术人才,各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了物联网及其相关专业。其中,物联网的相关专业包括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诸多领域。
[0003]其中,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包括实验平台、智能网关、传感器和对应的环境设备,各个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通过智能网关发送到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处理这些环境参数,然后根据处理结果控制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以通过调整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调整环境参数。现在,实验平台中通常定制有若干个数量固定的实验教学场景,这些实验教学场景通常是事先设定的常用传感器的实验教学场景,而由于物联网的相关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各种新型的传感器不断被发明和使用,所以需要更多关于新型传感器的实验教学场景,而现有的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却无法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场景,所以,现有的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很难满足用户对新型传感器的实验教学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难以满足用户对新型传感器的实验教学需求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其中,包括:
[0006]接收并存储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
[0007]接收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
[0008]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所述环境参数以生成反馈信息;
[0009]输出所述反馈信息。
[00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其中,包括:
[0011]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
[0012]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
[0013]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所述环境参数以生成反馈信息;
[0014]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反馈信息。
[00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其中包括:传感器、智能网关和上述的任意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
[0016]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0017]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接收并存储用户自行设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当接收该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后,实验平台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生成反馈信息,再将反馈信息输出给用户和/或传感器对应的环境设备,从而使用户在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中能随时接入至少一种新型传感器,使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成为一个开放式教学系统,提高用户参与物联网实验教学的程度和兴趣,也大大满足各用户对新型传感器的实验教学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0]图2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1]图3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2]图4为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属性信息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27]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8]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进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可以组合语音和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和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基站”、“基站设备”为相应于“终端”、“终端设备”的网络侧设备。
[0029]图1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的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0]步骤101、接收并存储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
[0031]在本实施例中,以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包括实验平台、智能网关和传感器为例来介绍技术方案。在本步骤中,当有新型传感器被接入实验平台,或之前未曾连接的传感器接入实验平台的情况下,由于在实验平台中未记载有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用户(此时,用户可以为学校、学校或商家等)需要在实验平台中设置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将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输入到实验平台,此时,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系统,实现了实验教学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从而可以提供众多种类的传感器的实验教学需求,实现快速响应不同用户对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体现需求,避免现有技术中定制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的周期太长的问题。其中,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包括:传感器的ID、传感器的名称、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的单位、环境参数的预设范围和/或环境参数的数据长度等信息。在以上属性信息中,传感器ID是唯一的。
[0032]在本实施例中,属性信息还包括用户设计的传感器对应的环境设备的模拟实验场景、环境参数的变化曲线,以方便用户观察或控制传感器对应的环境设备的运行状态。将接收用户输入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并存储之后,进入步骤102。
[0033]步骤102、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
[0034]在本步骤中,实验平台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其中,实验平台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其中,报文包括传感器的ID、以及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等内容。本实施例中,以传感器是温度计为例来介绍技术方案,其中,传感器检测的是房间301的温度,实验平台中对房间301中的温度范围设定在24-27°C,接收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之后,进入步骤103。
[0035]步骤103、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以生成反馈信息。
[0036]在本步骤中,实验平台根据报文中的传感器ID号等信息,判断实验平台中是否已经存储有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来分析该传感器的环境参数,根据分析环境参数的结果生成反馈信息。其中,分析环境参数包括:判断环境参数是否处于预设范围,检测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等。例如,室内温度低于预设范围最小值时,实验平台生成的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开启传感器对应位置的空调加热、开传感器启对应位置暖气炉加热等指令信息。如果室内温度高于预设范围,实验平台生成的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关闭传感器对应位置的空调以降低室温等。根据环境参数生成反馈信息之后,进入步骤104。
[0037]步骤104、输出反馈信息。
[0038]输出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将生成的反馈信息输出给对应位置的环境设备,以控制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从而调控传感器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环境设备用于改变所处位置的环境参数,环境设备可以包括:空调、空气加湿器、电暖气等,运行参数可以包括启动、关闭、运行时长等。其中,输出反馈信息也可以包括:将反馈信息输出给用户的移动终端、电脑或者电子邮箱等,用户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调整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可以是遥控调整,也可以是用户手动调整,从而使实验平台的各个用户都能学习使用实验平台接入的新型传感器,学习使用之前未曾接入到实验平台的传感器。
[0039]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并存储用户自行设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当接收该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后,实验平台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生成反馈信息,再将反馈信息输出给用户和/或传感器对应的环境设备,从而使用户在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中能随时接入至少一种新型传感器,使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成为一个开放式教学系统,提高用户参与物联网实验教学的程度和兴趣,也大大满足各用户对新型传感器的实验教学的需求。
[0040]图2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的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1]步骤201、接收并存储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
[0042]在本步骤中,当有新型传感器被接入实验平台,或之前未曾连接的传感器接入实验平台,在实验平台中设置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将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输入到实验平台,此时,实现了实验教学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实验教学系统,从而可以提供众多种类的传感器的实验教学需求,实现快速响应不同用户对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体现需求,避免现有技术中定制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的周期太长的问题。同时,也时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从单纯向用户展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的教学方式,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用户的兴趣。
[0043]其中,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包括:传感器的ID、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的单位、环境参数的预设范围和/或环境参数的数据长度等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属性信息还可以包括:传感器的标识图片、曲线显示标识、采集数据设置值、收发报文等;其中,接收报文包括报文ID、报文的数据长度、环境参数的曲线显示标识、环境参数的数据单位组成等,发送报文包括报文ID、报文的数据长度、自动发送报文的标识图标、发送报文的周期等组成。将接收用户输入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并存储之后,进入步骤202。
[0044]步骤202、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
[0045]在本步骤中,实验平台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信息,其中,实验平台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环境参数中包括传感器的ID、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参数等内容。本实施例中,当实验平台启动之后,首先加载各个传感器的属性信息,传感器是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温度、湿度、气压、PM2.5或速度等环境参数的各类传感器,接收上述至少一种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之后,进入步骤 203。
[0046]步骤203、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以生成反馈信息。
[0047]在本步骤中,实验平台根据报文中的传感器ID号等信息,判断实验平台中是否已经存储有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来分析该传感器的环境参数,根据分析环境参数的结果生成反馈信息。例如,室内湿度低于预设范围最小值时,实验平台生成的反馈信息包括:开启对应位置的空气加湿器进行加湿加热;如果室内湿度高于预设范围,实验平台生成的反馈信息包括开启对应位置的空气干燥机进行降湿操作等。根据环境参数生成反馈信息之后,进入步骤204。
[0048]步骤204、输出反馈信息。
[0049]输出反馈信息可以包括:将生成的反馈信息输出给对应位置的环境设备,以控制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从而调控传感器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在实际应用中,输出反馈信息也可以包括:将反馈信息输出给用户的移动终端、电脑或者电子邮箱等,用户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调整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可以是遥控调整,也可以是用户手动调整,从而使实验平台的各个用户都能学习使用实验平台接入的新型传感器,或者学习使用之前未曾接入到实验平台的传感器。其中,反馈信息还包括用户设计的传感器对应的环境设备的运行模拟实验场景、环境参数的变化曲线、超过环境参数的预设范围时的告警方式等,以方便用户观察或控制传感器对应的环境设备的运行状态。
[0050]在实际应用中,实验平台也可以是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实验平台再根据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生成反馈信息,
[0051]步骤205、根据反馈信息控制传感器对应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
[0052]在本步骤中,传感器对应的环境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之后,根据反馈信息控制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以使环境参数恢复到预设范围。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反馈信息显示给用户,例如将反馈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移动终端等,以方便用户观察。
[0053]在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输入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设计传感器的模拟实验场景,以方便用户熟悉认知该传感器对应环境设备的运行特性等。而且,用户通过传感器的模拟实验场景控制传感器对应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非常直观方便。
[0054]图3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报文的数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的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55]步骤301、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
[0056]在本步骤中,实验平台首先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报文,报文中包括传感器的ID和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等信息,然后进入步骤302。
[0057]步骤302、解析传感器发送的报文。
[0058]在本步骤中,实验平台解析报文中的信息,对于传感器发送的报文,报文中包括解析出传感器的ID、传感器名称和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等信息,然后进入步骤303。
[0059]在实际应用中,如图4所示,传感器属性信息的数据结构可以包括传感器的ID、Name (名称)、Symbol (标识符)、Curve (曲线)、Default (默认值)、SendMsg (发送报文)和ReceiveMsg (接收报文)等。其中,Default 中包括 MeasureMax、MeasureMin、CurveMax>CurveMiruThresholdMax和Thresholdmin等数据;发送报文中包括传感器的ID、Length(长度)、AutoSend (自动发送)和Circle (周期)等;接收报文中包括传感器的ID、Length (长度)、CurveShow (曲线显示)和Unit等。
[0060]步骤303、判断是否记录存储报文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
[0061]在本步骤中,根据解析得到的传感器ID、传感器名称和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等信息,判断实验平台中是否存储有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如果判断为是,即判断出实验平台中已经存储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则进入步骤304。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判断出实验平台中未存储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原因可能是发送报文的传感器为新型传感器或之前未曾接入的传感器,用户的移动终端、电脑等接收到实验平台发送的告警信号后,将检测实验平台中是否存储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或检测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等。如果在报文中为解析出传感器的ID或名称等信息,实验平台将向传感器和/或用户发出告警信号,通知传感器重新发送报文,当传感器接收到实验平台发送的告警信号后,将向实验平台重新发送报文,以上报该传感器的ID等信息。
[0062]步骤304、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生成反馈信息。
[0063]在本步骤中,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出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例如,环境参数可以为温度、湿度、气压、PM2.5或速度等,再根据环境参数生成反馈信息,然后进入步骤305。
[0064]步骤305、输出反馈信息。
[0065]在本步骤中,根据环境参数生成的反馈信息控制传感器对应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以使环境参数恢复到预设范围。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反馈信息显示给用户,例如将反馈信息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移动终端等,以方便用户观察。
[0066]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并存储用户自行设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当接收该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后,实验平台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生成反馈信息,再将反馈信息输出给用户和/或传感器对应的环境设备,从而使用户在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中能随时接入至少一种新型传感器,使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成为一个开放式教学系统,提高用户参与物联网实验教学的程度和兴趣,也大大满足各用户对新型传感器的实验教学的需求。
[0067]图5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501、第二接收模块502、解析模块503和输出模块504 ;其中,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并存储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第二接收模块502用于接收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解析模块503用于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以生成反馈信息;输出模块504用于输出所述反馈信息。
[006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并存储用户自行设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第二接收模块接收该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后,解析模块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生成反馈信息,输出模块将反馈信息输出给用户,从而使用户在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中能随时接入至少一种新型传感器,使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成为一个开放式教学系统,提高用户参与物联网实验教学的程度和兴趣,也大大满足各用户对新型传感器的实验教学的需求。
[0069]图6为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还包括:判断模块505,用于判断实验平台中是否已经存储环境参数对应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在实验平台中已经存储环境参数对应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则解析模块503根据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环境参数;在实验平台中未存储环境参数对应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则输出模块504向传感器和/或用户发出告警信号,如果传感器接收到告警信号,也需要向用户发出告警,以提醒用户输入该传感器的属性信息,或者是提醒用户检测传感器或者使用平台是否发生故障。
[0070]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除了用于实验教学之外,还可以用于各种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和水系检测等各种领域。[0071]进一步的,第一接收模块501还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解析模块503根据控制指令生成反馈信息。输出模块504具体用于:将反馈信息显示给用户;或者将反馈信息输出到传感器,以通过反馈信息控制传感器对应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用户控制环境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007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包括:传感器、智能网关和上述的任意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其中,智能网关用于收发多种报文,以确保使用平台和传感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兼容,其运行状态如图1-3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0073]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可以涉及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操作的设备。所述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所述通用计算机有存储在其内的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这样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存储在适于存储电子指令并分别耦联到总线的任何类型的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硬盘、光盘、CD-ROM、和磁光盘)、随即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ROM (EPR0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 (EEPR0M)、闪存、磁性卡片或光线卡片。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以由设备(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机构。例如,可读介质包括随即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盘存储介质、光学存储介质、闪存装置、以电的、光的、声的或其他的形式传播的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
[007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生成机器,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的指令创建了用于实现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法。
[0075]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发明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发明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007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并存储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 接收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所述环境参数以生成反馈信息; 输出所述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反馈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反馈信息显示给用户;或者 将所述反馈信息输出到所述传感器,以通过所述反馈信息控制所述传感器对应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输入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包括: 所述传感器的ID、名称、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的单位、所述环境参数的预设范围和/或所述环境参数的数据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设计所述传感器的模拟实验场景; 通过所述传感器的模拟实验场景控制所述传感器的运行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实验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所述环境参数,具体包括: 判断实验平台中是否已经存储所述环境参数对应传感器的属性信息; 在实验平台中已存储所述环境参数对应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则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所述环境参数; 在实验平台中未存储所述环境参数对应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则向所述传感器和/或用户发出告警信号。
7.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用户设置的传感器的属性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采集的环境参数; 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所述环境参数以生成反馈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所述解析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反馈信息显示给用户;或者 将所述反馈信息输出到所述传感器,以通过所述反馈信息控制所述传感器对应环境设备的运行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物联网实验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实验平台中是否已经存储所述环境参数对应传感器的属性信息;在实验平台中已经存储所述环境参数对应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则所述解析模块根据所述传感器的属性信息解析所述环境参数; 在实验平台中未存储所述环境参数对应传感器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则所述输出模块向所述传感器和/或用户发出告警信号。
11.一种物联网实验教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智能网关和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物联网实验教学设 备。
【文档编号】G09B19/00GK103489346SQ201310482120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建建, 邓召基, 于振欢 申请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