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教学方法

文档序号:2612676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系统化教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育方法,特别是指一种系统化教学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时代的环境因素,造成生活环境及社会竟争力的压力不断提升,在 填压式教育和升学主义挂帅的功利环境下,造成许多学生欠缺独立思考和创 造力,更导致学生因压力过大丧失学习兴趣。如今虽已针对上述的问题,逐 渐修改教育方针,市面上也如雨后春,般出现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数字 教学、蒙特利教育等,然而改良后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进步仍有限, 而学生的压力却有增无减。
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所实施的改良式传统教育,仍是将原本就具一体性
的人类知识,强行切割独立成一门学科,如英文、数学、历史..等。使学生 因所学知识零散、不具系统性,而难以融会贯通,造成学生的负担和对学习 的恐惧。然,许多教育者及家长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更具竟争力,强迫学生 速成地死记硬背,而非鼓励学生花时间主动求知、探索、体验知识,导致学 生被动、不求甚解,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
并且,无论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 一昧提供制式课程,甚至, 一昧地要 求学生不断地补强其所不擅长之处,而忽略了各人优势才性不同及栽培学生 的天赋,往往造成学生天赋被埋没、丧失学习兴趣的遗憾。所以常培养出r均 衡发展」无优异特长的学生,造成齐头式平等均衡的假象。
此外,传统教育仅以单向授课方式,口头讲述、告诫学生规矩道德,而 非从境教、身教着手,或给学生实际操作、体验的机会,致使学生的理解因 与生活体验脱节,无法成为真正的知识,进而内化形成其人格的一部分,更 遑论能运用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 一 系统化教学方法,是利用树状结构的概念来架构课程内容的 广度,利用阶层式的概念来延伸课程内容的深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可提升联想力及融会贯通的能力。并且,在完成所欲教育的学生所应具备的 学龄程度的课程内容后,根据学生个人的意愿,来决定是否进行较深一层的 课程内容,借以判断学生的适性方向。
由人类的知识领域中,逐一选择并进入其中 一个知识领域;逐一进入此 知识领域所对应的数个教学主题中的其中一个;逐一进入此教学主题所对应 的数个教学单元中的其中一个;逐一教导此教学单元所对应的数个教学课目 中的其中一个;以及根据这些知识领域、教学主题、教学单元及教学课目是 否已全部选择并教学完毕,来决定是否进行学生适性评测,以产生一评测结 果。


图1是为本发明内容的系统化教育的流程图;及 图2是为本发明内容的阶层式课程教学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人类的知识范畴,大致包含生物生态、天文物理、建筑美学、科学发明、 历史人文、生态环境及人类考古等知识领域。为详细本发明的目的,请参考 图1所示,其是为本发明内容的系统化教育的流程图。首先,由人类知识范 畴所包含的数个知识领域中,选择其中一个知识领域,并进入该知识领域, 如步骤S110。
此知识领域内包含数个教学主题,例如生物生态的教学主题包含昆虫、 植物、动物等,天文物理的教学主题包含地球科学、古代天文学及太空科技 等,建筑美学的教学主题包含古代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及巴洛克建筑等,科 学发明的教学主题包含材料科学、科学与科技及生态研究科学等,历史人文 的教学主题包含古生物历史、美学历史及交通历史,生态环境的教学主题包 含生态生物防治、环境工程及生态与气候等,人类考古的教学主题包含人类
源起、发现遗址及台湾考古等。
接着由数个教学主题中选择其中一个教学主题,并判断是否进入该教学
主题进行教学,如步骤S120。当判断所选择的教学主题是为欲用以教导学生 的教学主题时,进入该教学主题。当判断所选择的教学主题不是欲用以教导 学生的校学主题时,则重新由所选择的知识领域所涵盖的数个教学主题中, 选择另 一个教学主题作为教导学生的课程。
每个教学主题中,都涵盖了数个教学单元,例如昆虫包含独角仙与金龟、 锹形虫、蝴蝶、萤火虫等。根据所选择的教学主题所涵盖的数个教学单元中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单元,以进一步判断是否进入此教学单元,如步骤S130。
当判断所选择的教学单元是为欲用以教导学生的教学单元时,进入该教学单 元。当判断所选择的教学单元不是欲用以教导学生的校学单元时,则重新由 所选择的校学主题所涵盖的数个教学单元中,选择另一个教学单元作为教导 学生的课程。
每个教学单元中,也涵盖了数个教学课目,例如中文、英文、历史、地 理、人文、数学、科学、生态环保、艺术美劳、音乐创作与欣赏、戏剧与肢 体动能及内省智能等延伸的课程内容。根据所选择的教学单元所涵盖的数个 教学课目中逐一选择其中一个教学课目,以作为教导学生的课程,如步骤 Sl復
教导完成了,如步骤S150。当尚未将所有的教学课目都教导完毕时,回到步 骤S140,继续由数个教学课目中,选择其中一个,并将教学课目中的课程内 容教导学生。当已经将所有的教学课目都教导完毕时,则进一步地判断所选 择的教学主题中,所有的教学单元是否都已经选择完毕,如步骤S160。
当尚未将所有的教学单元都教学完毕时,回到步骤S130,继续由数个教 学单元中,选择其中一个,以作为后续教导学生的课程内容。当已经将所有 的教学单元都教学完毕时,则进一步地判断所选择的知识领域中,所有的教 学主题是否都已经选择完毕,如步骤S170。
当尚未将所有的教学主题都教学完毕时,回到步骤S120,继续由数个教 学主题中,选择其中一个,以作为后续教导学生的课程内容。当已经将所有 的教学单元都教导完毕时,则进一步地判断人类的知识范畴中,所有的知识 领域是否都已经选择完毕了,如步骤S180。
当尚未将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教学完毕时,回到步骤SllO,继续由数个知 识领域中,选择其中一个,以作为后续教导学生的课程内容。当已经将所有 的教学单元都教导完毕时,则进一步地进行学生的适性评测,以产生一个评 测结果,再根据此评测结果来判断所欲观察的学生的专长特质,如步骤S190。
然而,每一个教学课目皆包含N阶段课程,N是为1、 2、 3等的常数。 其中,N阶段课程包含所选定的教学课目的完整课程内容,且根据此教学课 目的课程深度来区分,而每一阶段课程根据其内容,来设计其所需的上课时 数。因此第一阶段课程是为所欲施教的学生在学龄上所应具备的学龄程度, 而随着N值越大,代表此教学课目的阶段课程可以延伸深入探讨教学的范围 就越大。
请参考图2所示,其是为本发明内容的阶层式i果程教学流程图。首先, 针对所选定的教学课目进行教学,且此教学课目具有N阶段课程,如步骤 S210。由此教学课目的第R阶段课程来进行教学,如步骤S220。其中,R值 为1,2,3等常数,由于R代表所选定的教学课目所具有的课程深度,所以当R 值越大时,代表此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的深度越深。
接着,判断此教学课目的第N阶段课程是否完成,即N与R相减为零, 如步骤S230。当第N阶段课程的教学已经完成,进一步进行下一教学课目的 教学,如步骤S250。当第N阶段课程的教学尚未完成,进一步根据所欲施教 的学生的意愿,来决定式否继续进行下一阶段课程的教学,即R=R+1,如步 骤S240。
当此学生对第R阶段课程很有兴趣,且愿意继续学习此教学课目的下一 阶段课程时,回到步骤S220,进行第R+1阶段课程的教学。当此学生对此教 学课目的第R阶段课程不感兴趣,且不愿意继续学习此教学课目的下一较深
入的阶段课程时,在教导此学生其应具备的学龄程度的课程内容后,则直接
跳到步骤S250,进行下一个教学课目的教学。
判断此教学单元所对应的每一教学课目是否已教学完毕,如步骤S260。 当此教学单元内的每一教学课目尚未教学完毕,回到步骤S210,继续选择另 一教学课目来进行教学。当此教学单元内的每一教学课目已教学完毕,则进 行下一教学单元的教学,如步骤S270。
举例来说,假设所选定的教学课目包含三阶段;果程,即N等于3。先从 此教学课目中的第一阶段课程开始进行教学,即R等于1。当教导该学生此 一第一阶賴 深程完成后,判断是否已将此三阶賴j果程都教学完毕,即通过N 减去R是否等于零来判断。当N减R等于零,表示此三阶段课程已经全教学 完毕。当N减R不等于零,表示此三阶段课程尚未完成教学。
当此三阶段课程已经教学完毕时,教导此学生此教学单元内的另一教学 课目。当此三阶段课程尚未完成教学时,根据所欲教导的学生的意愿,来判 断是否继续进行第二阶段课程的教学。当此学生对于第一阶段课程的课程内 容很感兴趣,且愿意继续学习第二阶段课程的课程内容时,教导此学生此第 二阶段课程的课程内容。当此学生对于第一阶段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且不愿 意继续学习第二阶段课程的课程内容时,则直接教导此学生此教学单元内的 另一教学课目。
此外,除了可搭配计算机等硬设备及网络系统,来应用在数字教学上, 也可实际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模式,以更广泛地使世界各个角落的学生 都能受惠。
本发明所提供的优点在于,利用树状结构的概念来架构课程内容的广度, 利用阶层式的概念来延伸课程内容的深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另 一优点在于,由每种知识领域对应至每种教学主题, 再对应至每种教学单元,最后再对应至教学课目,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提升联想力及融会贯通的能力。
本发明所提供的再一优点在于,在完成所欲教育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学龄
程度的课程内容后,根据学生个人的意愿,来决定是否进行较深一层的课程
内容,借以判断学生的适性方向。
本发明所提供的再一优点在于,除了可搭配计算机等硬设备及网络系统, 来应用在数字教学上,也可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教学。
综上所述,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者。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所以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标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 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由数个知识领域中,逐一选择并进入其中一个知识领域;逐一进入该知识领域所对应的数个教学主题中的其中一个;逐一进入该教学主题所对应的数个教学单元中的其中一个;逐一教导该教学单元所对应的数个教学课目中的其中一个;以及根据所述这些知识领域、教学主题、教学单元及教学课目是否已全部选择并教学完毕,来决定是否进行学生适性评测,以产生一评测结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化教学方法 是以 一树状结构的概念来增加一课程内容的广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化教学方法 是以 一 阶层式的概念来延伸课程内容的深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这些知识领域 包含一生物生态、 一天文物理、 一建筑美学、 一科学发明、 一历史人 文、 一生态环境及一人类考古。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知识领域为该 生物生态时,该教学主题是为一昆虫、 一植物或一动物。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知识领域为该 天文物理时,该教学主题是为一地球科学、 一古代天文学或一太空科技学。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知识领域为该 建筑美学时,该教学主题是为一古代建筑、 一文艺兴建筑或一巴洛克建筑。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知识领域为该 科学发明时,该教学主题是为一材料科学、 一科学与科技或一生态研究科学。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知识领域为该 历史人文时,该教学主题是为一古生物历史、 一美学历史或一交通历 史。
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知识领域为该 生态环境时,该教学主题是为一生态生物防治、 一环境工程或一生态 与气候。
11. 如^^又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知识领域为该 人类考古时,该教学主题是为一人类源起、 一发现遗址或一台湾考古。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教学课目是为一 语言文学、 一美语教学、 一数学逻辑、 一科学技术、 一世界地理、一历史人文、 一生态环保、 一艺术美劳、 一音乐创作与欣赏、 一戏剧与 肢体动能或一内省智能。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教学单元所对应 的每一教学课目包含至少一第一阶段课程。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阶段课程是 为该学生所应具备的一学龄程度。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教导该教学课目还 进一步包含教导该教学i果目所对应的该第一阶段课程;根据一学生的意愿,决定是否进行下一阶段课程;根据该学生的意愿,或每一阶段课程是否教学完成,来决定是否进行下 一教学课目的教学;以及根据该教学单元所对应的每一教学课目是否教学完成,决定是否进行下 一教学单元的教学。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学生拒绝进行 下一阶段课程时,直接进行下一教学课目的教学,当该学生愿意进行 下一阶段课程时,则进行下一阶段课程的教学。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化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此系统化教学方法 是搭配至少 一个硬件设施及一 网络系统来完成。
全文摘要
一种系统化教学方法,是利用树状结构的概念来架构课程内容的广度,利用阶层式的概念来延伸课程内容的深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提升联想力及融会贯通的能力。并且,在完成所欲教育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学龄程度的课程内容后,根据学生个人的意愿,来决定是否进行较深一层的课程内容,借以判断学生的适性方向。
文档编号G09B19/00GK101110169SQ20061009923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1日
发明者苏翔嘉 申请人:洪进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