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测绘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866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测绘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测绘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测绘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其他方面也还跟着共同进步。生活质量需要提高,生活得更久也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很重要,建造更稳固的房屋使人们生活更安全。

同时,在户外测量时会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要能够排出这些因素的干扰,现有的测绘板缺乏一些设计来应对,功能不是很全面,需要不断地改进,而且在没有电时不能给予使用者一些帮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测绘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测绘板,包括第一测绘板,所述第一测绘板上部分设置有长度刻度面盘,所述长度刻度面盘下方安装有卡扣绳,所述卡扣绳和第一测绘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扣绳左侧设置有卡扣绳控制开关,所述卡扣绳下方安装有角度测量杆、旋转钮和角度刻度面盘,所述角度测量杆和第一测绘板通过旋转钮可旋转连接,所述角度测量杆右侧设置有深度测量杆和伸缩控制开关,所述深度测量杆和第一测绘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测绘板和第二测绘板通过旋转装置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三测绘板和第二测绘板通过可拆卸装置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测绘板设置在第二测绘板左侧,所述第三测绘板设置在第二测绘板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测绘板右下部分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蓄电池左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测绘板上表面粘贴有复写纸。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多功能测绘板,与传统的测绘板相比,本发明集多种功能于一体,能测量长度、深度和角度,还可以再缺电时提供电源,通过卡扣绳可以精准地测量一些不规则物体的长度,并且把它画出来,通过角度测量杆和角度刻度面盘可以测量出物体之间的角度,通过深度测量杆可以测出孔洞的深度,通过设置有复写纸可以避免图纸损坏丢失带来的麻烦,测绘板分成三部分,各部分拥有更好地工作能力,不用时可以折叠到一起,功能强大,具有多种图形,使作图方便很多,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多功能测绘板具有多种测绘功能,携带方便,使工作变得更轻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度刻度面盘、2伸缩控制开关、3第三测绘板、4深度测量杆、5角度测量杆、6可拆卸装置杆、7旋转装置、8卡扣绳、9第二测绘板、10卡扣绳控制开关、11太阳能电池板、12旋转钮、13复写纸、14角度刻度面盘、15蓄电池、16第一测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测绘板,包括第一测绘板16,所述第一测绘板16设置在第二测绘板9左侧,所述第三测绘板3所述第一测绘板16上方,第一测绘板16上部分设置有长度刻度面盘1,所述长度刻度面盘1下方安装有卡扣绳8,所述卡扣绳8和第一测绘板16固定连接,所述卡扣绳8左侧设置有卡扣绳控制开关10,所述卡扣绳8下方安装有角度测量杆5、旋转钮12和角度刻度面盘14,所述角度测量杆5和第一测绘板16通过旋转钮12可旋转连接,所述角度测量杆5右侧设置有深度测量杆4和伸缩控制开关2,所述深度测量杆4和第一测绘板16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测绘板16和第二测绘板9通过旋转装置7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测绘板9右下部分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1和蓄电池15,所述第二测绘板9上表面粘贴有复写纸1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和蓄电池15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测绘板3和第二测绘板9通过可拆卸装置杆6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测绘板9右下部分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1和蓄电池1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和蓄电池15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1设置在蓄电池15左侧。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旋转装置7和可拆卸装置6让第一测绘板16、第二测绘板9和第三测绘板3展开,接着测量长度时利用长度刻度面盘1读出长度,测量角度时借助旋转钮12使角度测量杆5转到合适位置,并用角度测量杆5夹住所要测得物体,从角度刻度面盘14上读出角度,测量深度时控制深度测量杆伸缩控制开关2使深度测量杆4移动到正确位置,读出深度,当要测绘不规则物体时,控制卡扣绳控制开关10使卡扣绳8套住物体,再进行绘图,若要画其他图形,利用可拆卸装置6拆掉第三测绘板3,在第二测绘板9上进行作图(图纸放在复写纸13的上方),作图完毕后,再用旋转装置7和可拆卸装置6把第一测绘板16、第二测绘板9和第三测绘板3折叠在一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