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展示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39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教育教学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息展示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全息投影拍摄过程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目前,全息投影技术已在展览、广告、教学等领域得到初步运用,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将三维影像悬浮呈现于半空中,营造了亦幻亦真的氛围,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辩。将全息投影技术运用于教学领域可以很好地解决空间结构难以理解,立体视图难以弄清,繁琐复杂的运动难以全方位研究等问题,以便于学生对教学对象空间结构的理解,加深对教学对象的认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息展示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总控制器、数据设备处理器、以及分别于总控制器连接的电脑主机、投影部分、三维立体扫描器和网络通讯器;所述投影部分包括全息投影屏和3D投影仪;所述数据设备处理器一端连接网络通讯器,另一端连接投影部分。

进一步的,上述全息展示教学系统中,所述数据设备处理器包括记录存储器、功能控制器和信号接收处理器。

进一步的,上述全息展示教学系统中,所述功能控制器通过信号传输连接播放控制器,所述播放控制器为穿戴式控制器、手持式移动控制器或投影式控制器。

进一步的,上述全息展示教学系统中,所述网络通讯器与数据库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全息展示教学系统中,所述总控制器通过网络通讯器与内部网络连接,并设置有可实现互联控制的手机端APP或PC端APP。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满足教学内容3D全息的全面展示,并可记录储存上传,实现资源整合,便于教师上课使用,通过互联实现了远程控制,通过控制器可实现全息投影的动静结合,满足讲课需要,实现互动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全息展示教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息展示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总控制器1、数据设备处理器2、以及分别于总控制器连接的电脑主机3、投影部分4、三维立体扫描器5和网络通讯器6;所述投影部分包括全息投影屏41和3D投影仪42;所述数据设备处理器2一端连接网络通讯器6,另一端连接投影部分4。

进一步的,上述全息展示教学系统中,所述网络通讯器6与数据库7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全息展示教学系统中,所述数据设备处理器2包括记录存储器21、功能控制器22和信号接收处理器23。当使用者在使用时,将通过数据设备处理器2处理好的全息图片或视频进行投影时,所投影的内容通过记录存储器21进行储存并通过网络通讯器6进行上传数据库7,并搜索与之相似的内容进行对比,系统自动提醒使用者,如需要,进行下载,丰富教学内容。

进一步的,上述全息展示教学系统中,所述功能控制器22通过信号传输连接播放控制器221,所述播放控制器为穿戴式控制器、手持式移动控制器或投影式控制器。并对所讲内容进行实时控制及转换,实现静态和动态全息图片或视频之间的转换播放和停止,实现互动学习与交流。

进一步的,上述全息展示教学系统中,所述总控制器1通过网络通讯器6与内部网络连接,并设置有可实现互联控制的手机端APP或PC端APP。当使用者使用时,可通过手机端APP或PC端APP将全息投影系统和投影教学设备提前打开,并可通过互联将所需内容传输到投影教学设备上并进行全息制作,为教学做好准备。

本发明能够满足教学内容3D全息的全面展示,并可记录储存上传,实现资源整合,便于教师上课使用,通过互联实现了远程控制,通过控制器可实现全息投影的动静结合,满足讲课需要,实现互动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