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震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987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人造地震演示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普教育设备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造地震演示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震频发,国内的汶川大地震,以及日本大地震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地震作为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最大的天灾,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我国政府特别将“512”作为防震减灾日,普及地震知识,宣传地震常识。学校地震科普室、地震科普馆,我们常见的就是看地震科普展板、地震画册、地震实物,极少有可以参与的地震互动设备,科普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人可以参与的人造地震演示仪。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人造地震演示仪,包含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蹬足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多个护栏,所述蹬足台为圆盘结构,蹬足台的中心通过一定心轴与底座活动连接,定心轴上还设有一定心套,所述蹬足台的周边还设有多个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各含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弹簧上定销和一弹簧下定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护栏的数量不少于3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蹬足台由不锈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人造地震演示仪在本体上设置了一个可以模拟地震振动的蹬足台,体验者在使用的时候双足踩在该蹬足台上,通过调节蹬足台的振动来模拟地震的振动,让体验者切实感受地震的振动感觉,通过这种互动可以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造地震演示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人造地震演示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人造地震演示仪,包含一底座3,所述底座3上设有一蹬足台2,所述底座3上还设有多个护栏1,所述蹬足台2为圆盘结构,蹬足台2的中心通过一定心轴22与底座3活动连接,定心轴22上还设有一定心套21,所述蹬足台2的周边还设有多个连接装置4,所述连接装置4各含有一弹簧43,所述弹簧4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弹簧上定销41和一弹簧下定销42。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护栏1的数量不少于3个。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蹬足台2由不锈钢板制成。

该实用新型的人造地震演示仪在本体上设置了一个可以模拟地震振动的蹬足台,体验者在使用的时候双足踩在该蹬足台上,通过调节蹬足台的振动来模拟地震的振动,让体验者切实感受地震的振动感觉,通过这种互动可以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