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实验装置及力的分解教学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3452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摩擦力实验装置及力的分解教学教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摩擦力实验装置及力的分解教学教具。



背景技术:

学生们在学习书本知识时,辅助于教学教具和实验装置,对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有极大帮助的,尤其是对初次接触学习物理摩擦力、力的分解等相关知识的学生来说,物理随堂实验装置是非常必须的。而在现有的物理教学中,就缺少这样的物理随堂实验装置,老师要么完全依靠书本知识进行教学,要么自己制作一些不规范的自制物理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无论是教具的可靠性以及实际的教学目的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擦力实验装置及力的分解教学教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摩擦力实验装置及力的分解教学教具,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的一个端部转动连接的斜板,所述底座的两个端部之间与斜板支撑板的一个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斜板支撑板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斜板活动连接,所述斜板上平面的两个端部之间设置有双面摩擦板,所述双面摩擦板的上平面设置有重块,所述斜板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用于穿过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穿过所述穿线孔与所述重块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测力装置连接。

作为限定,所述双面摩擦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置有凸起,所述双面摩擦板的一个侧端设置有安装抠手,所述斜板的上平面上设置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部内侧和下端部内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框架在与所述双面摩擦板应对的侧端位置设置有避让所述安装抠手的避让槽。

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斜板的下平面上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为2-4个,所述斜板支撑板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定位凸起的上端面配合。

作为第三种限定,所述底座的一个端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板安装耳,所述斜板的一个端部设置有连接销钉安装孔,所述斜板安装耳与所述连接销钉安装孔通过连接销钉装配。

作为第四种限定,所述底座在与所述斜板支撑板转动连接的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斜板支撑板安装耳,所述斜板支撑板的一个端部设置有连接销钉安装孔,所述斜板支撑板安装耳与所述连接销钉安装孔通过连接销钉装配。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底座的四个端部均设置有开口。

作为第五种限定,所述重块与所述拉线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环,所述拉线与所述金属环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所述测力装置为拉力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展示出摩擦系数的变化对摩擦力的影响,同时能对力的分解进行实验演示,提升学习效果,保证教学生动有趣。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面摩擦板,双面摩擦板的正反两面摩擦系数不同,可以实现两种摩擦系数的变化,进而演示摩擦力的原理和力的分解等教学内容。

(3)本实用新型的斜面下平面设置有凸起,凸起数量为2-4个,均布于斜板下平面,当斜板支撑板分别顶在不同的凸起上时,斜板能呈现多个倾斜角度,进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保证实验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满足物理教学需求,并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斜板3的上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斜板3的下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面摩擦板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斜板支撑板7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重块5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底座;111、开口;112、斜板支撑板安装耳;113、斜板安装耳;2、连接销钉;3、斜板;311、连接销钉安装孔;321、安装框架;322、凹槽;323、避让槽;331、安装基座;332、穿线孔;341、定位凸起;4、双面摩擦板;411、凸起;421、安装抠手;5、重块;511、金属环;6、拉线;7、斜板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和与底座1的一个端部转动连接的斜板3,底座1的两个端部之间与斜板支撑板7的一个端部转动连接,斜板支撑板7的另一个端部与斜板3活动连接,斜板3上平面的两个端部之间设置有双面摩擦板4,双面摩擦板4的上平面设置有重块5,斜板3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基座331,安装基座331上设置有穿线孔332,所线孔332用于穿过拉线6,拉线6的一端穿过穿线孔332与重块5连接,拉线6的另一端与测力装置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起承载作用,底座1分别与斜板3和斜板支撑板7转动连接,同时斜板3上设置有一个双面摩擦板4,双面摩擦板4具备摩擦系数不同的两个表面,双面摩擦板4上方放置有5重块,同时重块5连接拉线6,拉线6另一端可以用于连接测力装置。这样,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调节双面摩擦板4的正反两面实现两种摩擦系数的变化,进而演示摩擦力的原理和力的分解等教学内容。

如图3、图5所示,双面摩擦板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置有凸起411,双面摩擦板4的一个侧端设置有安装抠手421,斜板3的上平面上设置有安装框架321,安装框架321的上端部内侧和下端部内侧均设置有凹槽322,安装框架321在与所述双面摩擦板4应对的侧端位置设置有避让安装抠手421的避让槽323。

在本实施例中,双面摩擦板4的上下两个端部分别设置凸起411,对应安装框架321的上端部内侧和下端部内侧设置有凹槽322,通过凸起与凹槽进行配合,使双面摩擦板4可以插入斜板3中;同时,双面摩擦板4的一个端部设置安装抠手421,对应安装框架321相应的侧端位置设置有避让槽323,可以使双面摩擦板4的安装抠手421穿过其中,从而使插接过程中操作更加方便。

如图1、图4所示,斜板3的下平面上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定位凸起341,定位凸起341的数量为2-4个,斜板支撑板7的另一个端部与定位凸起341的上端面配合。

2-4个定位凸起341均匀地布置于斜板3的下平面,当斜板支撑板7分别顶在不同的斜板支撑板定位凸起341上时,斜板3能呈现多个倾斜角度,进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保证实验效果。

如图1、图2、图3所示,底座1的一个端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板安装耳113,斜板3的一个端部设置有连接销钉安装孔311,斜板安装耳113与连接销钉安装孔311通过连接销钉2装配。

这样,斜板安装耳113与连接销钉安装孔311通过连接销钉2装配,从而实现了底座1与斜板3的连接,同时斜板3能够绕连接销钉2进行旋转,进而能够达到良好的操作效果。

底座1在与斜板支撑板7转动连接的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斜板支撑板安装耳112,斜板支撑板7的一个端部设置有连接销钉安装孔311,斜板支撑板安装耳112与连接销钉安装孔311通过连接销钉2装配。

这样,斜板支撑板安装耳112与连接销钉安装孔311通过连接销钉2装配,从而实现了底座1与斜板支撑板7的连接,同时斜板支撑板7能够绕连接销钉2进行旋转,进而能够达到良好的操作效果。

如图1、图2所示,底座1的四个端部均设置有开口111。

这样,开口111的设置可以保证整个装置放置稳定。

重块5与拉线6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环511,拉线6与金属环511固定。

测力装置为拉力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