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扩张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2370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宫颈扩张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教学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宫颈扩张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分娩过程的第一段时期为宫颈口扩张期,在这段时期内,宫颈口从1cm逐渐扩张至10cm后才能迎接宝宝的出世。在目前的教学中,因不存在直观了解宫颈口扩张的大小以及宫颈组织厚度变化的模型,难以让学生,尤其是刚刚进入临床的工作人员准确掌握宫颈口扩张的大小,更别说是做好接生准备了。同时因需在宝宝出来前做好会阴消毒以及其它准备工作,以避免造成感染,故在没有准确掌握宫颈口扩张程度的情况下,那就无法掌握产程进展,无法准确消毒,从而无法保证胎儿安全出生,增加了感染的机率和因意外分娩导致的窒息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宫颈扩张教学模型,方便学生更为直观感受宫颈扩张的状态及宫颈组织厚度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宫颈扩张教学模型,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胎儿模型和宫颈扩张模型,其特征在于,宫颈扩张模型的数量为10个,10个宫颈扩张模型上的宫颈口直径分别为1cm、2cm、3cm、4 cm、5 cm、6 cm、7 cm、8 cm、9 cm、10 cm,且对应宫颈扩张模型的宫颈口周围壁厚度由厚变薄;10个宫颈扩张模型串在一支撑轴上,支撑轴的两端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固定在底座上。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在底座上设有滑槽,胎儿模型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座上,支撑座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位于滑槽内。在更换宫颈扩张模型时,实现胎儿模型与宫颈扩张模型的紧密接合。

作为另一个优选方案,在胎儿模型的底部设置旋转杆,旋转杆与支撑杆嵌套连接。该方案实现在模拟教学中,真实模仿胎儿模型是头部先进入产道或是臀部先进入产道的状态。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10个宫颈扩张模型等,模拟真实情况下,宫颈口从1cm至10cm逐步扩开,且每个扩开的状态宫颈组织厚度从厚到薄,更加直观,也方便了学生练习手感,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宫颈扩张的程度,在实际操作中,能及时做好接生准备,并且能够及时对会阴进行消毒,有利于安全分娩,避免交叉感染和新生儿窒息;此外,也有利于学生准确绘制产程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宫颈扩张模型的宫颈口周围壁厚度变化示意图

其中,1、底座,1.1、滑槽,2、胎儿模型,3、宫颈扩张模型,3.1、宫颈口,4、支撑轴,5、安装座,6、滚轮,7、旋转杆,8、支撑杆,9、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下仅为最佳的方案,其余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等同的方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宫颈扩张教学模型,包括底座1、胎儿模型2和宫颈扩张模型3,其中在底座1上设有滑槽1.1,宫颈扩张模型3的数量为10个,10个宫颈扩张模型3上的宫颈口直径分别为1cm、2cm、3cm、4 cm、5 cm、6 cm、7 cm、8 cm、9 cm、10 cm,且对应宫颈扩张模型3的宫颈口3.1周围壁厚度由厚变薄,如图2所示,具体的厚薄模拟人实际生产中子宫壁厚度变化;10个宫颈扩张模型3串在一支撑轴4上,支撑轴4的两端固定在安装座5上,安装座5固定在底座1上。在胎儿模型2的底部设置旋转杆7,旋转杆7与支撑杆8嵌套连接,胎儿模型2通过支撑杆8固定在支撑座9上,支撑座9的底部设有滚轮6,滚轮6位于滑槽1.1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