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指法练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464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弦乐指法练习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具体涉及一种弦乐指法练习器。



背景技术:

在学习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演奏方法的过程中,人们基本上都是借助乐器实物来进行指法练习的。由于这种练习方式使用乐器实物并且需要拉弦发音(只有通过发音才能判断指法的准确性),因此受到了乐器、场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而无法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轻松自由的进行指法练习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进行指法练习的弦乐指法练习器。

本实用新型的弦乐指法练习器,包括琴座、琴弦以及发音电路,该发音电路上设置有发音频率控制器,所述琴座和琴弦分别构成该发音频率控制器的一部分,当所述琴弦被按压而与琴座接触时该发音频率控制器根据琴弦与琴座的接触部位产生相应的发音频率控制信号。

上述弦乐指法练习器不是靠拉弦而是通过发音电路来实现发音的。通过发音电路所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又是根据琴弦被按压而使琴弦与琴座接触的具体部位来确定的。具体的说,手指按压琴弦的部位决定了发音频率控制器所产生的发音频率控制信号,进而通过该发音频率控制信号控制与发音电路信号连接的发音部件的发音频率。练习者通过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即可判断其指法的准确性。因此,练习者在使用该弦乐指法练习器时不需要拉弦,减轻了体力负荷;发音电路发出的声音可以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最终通过耳机传导给练习者本人,不对环境产生噪音污染;琴座和琴弦的形状和构造也可较乐器实物做适当简化,以便人们进行指法练习。因此,上述的弦乐指法练习器能够显著提高弦乐指法练习的便利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弦乐指法练习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2所示的弦乐指法练习器的发音电路的原理图。

图4为图1、2所示的弦乐指法练习器中可变电阻器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的弦乐指法练习器,包括琴座1、琴弦2和发音电路3,该发音电路3上设置有发音频率控制器4,所述琴座1和琴弦2分别构成该发音频率控制器4的一部分,当所述琴弦2被按压而与琴座1接触时该发音频率控制器4根据琴弦2与琴座1的接触部位产生相应的发音频率控制信号。显然,发音电路3必须要通过与发音电路3信号连接的发音部件7(如振荡器)来实现发音,而发音部件7可能设置在琴座1上,也可能是独立于本弦乐指法练习器之外的部件。发音电路3通过发音频率控制信号控制发音部件7的发音频率的技术手段也属于常规技术手段。为使发音频率控制器4根据琴弦2与琴座1的接触部位产生相应的发音频率控制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完全有能力在现有技术中选择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总之,上述的弦乐指法练习器能够根据琴弦被按压而使琴弦与琴座接触的具体部位并通过发音电路来实现发音,省去了练习者的拉弦动作,不仅减轻了练习者的体力负荷,使之更专注于指法练习;同时弦乐指法练习器相较乐器实物可做适当简化,因而比乐器实物更容易携带和使用;使用弦乐指法练习器而不是乐器实物来进行指法练习,可降低乐器实物的日常损坏风险;此外,发音电路发出的声音可以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最终通过耳机传导给练习者本人,不对环境产生噪音污染。

由于一般的弦乐器都有至少两根琴弦2,并且在演奏时这些琴弦2又都是独立发音的,因此,为了真实模拟这些弦乐器,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弦乐指法练习器具体包括了至少两根琴弦2以及与各根琴弦2一一对应的用于独立发音的发音电路,所述各根琴弦2与琴座1分别构成对应的发音电路中的发音频率控制器4的一部分。这样,各发音电路的发音频率将由对应的发音频率控制器4进行控制,保证了弦乐指法练习器的真实感。

图3所示的弦乐指法练习器有四根琴弦2,该弦乐指法练习器的琴座1和琴弦2的形状和构造刚好用于模拟小提琴。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弦乐指法练习器的琴座1和琴弦2的形状和构造也可用于模拟其他的弦乐器,比如大提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弦乐指法练习器不同于乐器实物且采用电子发音方式,因此该弦乐指法练习器的琴座1和琴弦2的形状和构造甚至可以设计成模拟两种以上弦乐器的形式,从而实现可就两种以上弦乐器的指法练习的功能。

实施例

弦乐指法练习器的琴座1和琴弦2的形状和构造用于模拟小提琴。其中,如图1、2所示,琴座1为长条形,琴座1的正面包括四根琴弦2、背面靠近琴座1底端的一段设有手托5,练习者的手掌刚好可以托住手托5的背面而手指位于琴座1的正面对四根琴弦2进行按压练习。此外,所述手托5的上端设有凸起状限位结构6,受该凸起状限位结构6的限制可防止手掌从手托5上滑脱。用于与发音电路3信号连接的发音部件7设置在琴座1上,并且该发音部件7上还设有音频接口,以便与耳机插头连接。此外,琴座1上还设置用于为所述发音电路3提供电源的电连接接口8,便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发音频率控制器4具体为可变电阻器,则所述琴座1和琴弦2分别构成该可变电阻器的一部分。该可变电阻器的工作原理为:在各发音电路中,琴弦2的一端与琴座1分别连接发音电路3的电源的正负极,当所述琴弦2被按压而与琴座1接触时所述正负极通过琴弦2与琴座1形成回路并根据琴弦2与琴座1导通部分的电阻值在该回路中产生相应大小的作为发音频率控制信号来源的电流。手指按压琴弦2的部位决定了可变电阻器导通时的电阻值,该电阻值进一步影响发音电路3中产生的发音频率控制信号,进而决定所发出声音的频率。更具体的说,如图4所示,若琴座1上用于与琴弦2相接触的表面由电阻可忽略不计的导体材料构成,则当琴弦2被按压而与琴座1接触时,琴弦2与琴座1导通部分的电阻值就是琴弦2上与琴座1导通一段的电阻值R1,设电源的电压为U,则此时回路上形成的电流I等于U/R1;当琴弦2被按压部位发生变化时,由于电阻值R1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回路上形成的电流I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发音部件7的发音频率。

根据图3所示,有四个独立发音的发音电路3,每一个发音电路3上连接有已独立的发音部件7;并且,每一个发音电路3上还设有所述的可变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则由对应的一根琴弦2与琴座1构成。上述四个发音电路3并联于电连接接口8的正负极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