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教育技术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200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教育技术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展示装置,具体是一种新型教育技术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教育过程,是对教育过程模式的优化提升,使得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更具逻辑,系统优化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更愿意去学习。

目前一些教育技术、教育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也能意识到此类问题,仅仅通过口述教学或在黑板上演示、讲述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授课过程中进行图纸的悬挂、收放过程很繁琐,浪费很多的上课时间,而且一节课下来往往会使用十几张授课用图纸,并且有时候必须两到三张图纸相结合才能完成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述。所以,由于图文结合授课有诸多的不便,而且对上课时间有严重的浪费,教师不得不舍弃这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育方式,所以目前急需一种适用于图文结合教学的教育技术展示装置,来使图文结合教学这种教育技术得到有效的使用和推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教育技术展示装置,它解决了图文结合教学这种教育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浪费授课时间等问题,使 图文结合教学这种教育技术得到有效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加的爱上学习。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教育技术展示装置,包括展示支架,所述展示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顶端与第二支架顶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展示板,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设有卷轴图,所述卷轴图包括图纸、中心卷轴和调节轴,所述图纸一端设置于中心卷轴上,所述图纸另一端设有固定扣,所述中心卷轴两端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内设有伸缩弹簧,所述调节轴一端设置于弹簧腔内且与伸缩弹簧的外端连接,所述调节轴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齿,所述展示板上设有展示装置,所述展示装置包括展示座、连接轮、绳环、弹力绳、挡轴和固定槽,所述展示座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轮与连接轴键连接,所述连接轮上设有与连接齿相适应的连接筋,所述连接齿与连接筋插接,所述连接轮上设有绳槽,所述绳槽底端设有绳扣,所述弹力绳一端与绳环连接,所述弹力绳另一端与绳扣连接,所述挡轴与展示板之间留有与固定扣相适应的缝隙,所述固定槽与固定扣相配合。

所述第一支架底部与展示板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架底部与放置板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固定绳。

所述放置座在放置板上沿矩形阵列分布。

所述固定槽设置在展示板底部,且在展示板上沿矩形阵列分布。

所述展示板为磁性白黑板。

所述展示板与第一支架卡接,所述放置板与第二支架卡接。

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万向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第一支架上设置展示板,第二支架上设置放置板,放置板上设有多个放置座,放置座上能够放置多个卷轴图,展示板上设置展示装置,展示装置上的连接轮能够与卷轴图上的调节轴相适应,而且连接轮能够沿着连接轴转动,进而带动调节轴转动,当将卷轴图安放到连接轮上后,先卷轴图上的固定扣穿过挡轴与展示板之间的间隙,然后向下拉动固定扣直至图纸舒展开来,然后将固定扣与固定槽卡接,在拉动固定扣的过程中,弹力绳会沿着绳槽不断地伸长;当用完图纸之后将固定扣从固定槽内拿出,弹力绳会沿着绳槽不断地再进行收缩,连接轮就会在弹力绳收缩力的作用下反向转动,进而完成对图纸的收取工作,收取过程中,当固定扣与挡轴接触时,挡轴会给固定扣一定的缓冲力,使固定扣缓慢的通过挡轴与展示板之间的缝隙,防止由于弹力绳收缩力太大,当图纸收取过程完毕时,将图纸损坏。展示装置在展示板上也设置多个,这样就能保证同时展示多张图纸。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图文结合教学这种教育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浪费授课时间等问题,使图文结合教学这种教育技术得到有效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加的爱上学习。

2、通过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固定绳,能够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开一定角度后对其进行固定。

3、通过将放置座在放置板上沿矩形阵列分布,不仅看起来美观,而且能够放置多个备用的卷轴图,当使用任意一个卷轴图时,就可将相应的卷轴图取下,放到展示装置上进行展示使用。

4、通过将固定槽设置在展示板底部,当将与连接轮连接的卷轴图展开时,能够保证固定扣与固定槽相适应,便于固定图纸;通过将固定槽在展示板上沿矩形阵列分布,能够使展示装置适应不同长度的图纸,进而将不同长度的图纸 进行固定用于展示。

5、通过将展示板设置为磁性白黑板,能够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展示板上写上重点内容,更加方便的实现图文结合教学。

6、通过设置展示板与第一支架卡接,放置板与第二支架卡接,能够方便的对装置进行拆卸和组装。

7、通过在支架底部设置万向轮,根据实际需要能够更加省力、方便的对装置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卷轴图在放置板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展示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轴与中心卷轴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展示板;4、放置板;5、放置座;6、卷轴图;7、中心卷轴;8、调节轴;9、固定扣;10、弹簧腔;11、伸缩弹簧;12、连接齿;13、展示座;14、连接轮;15、绳环;16、弹力绳;17、挡轴;18、固定槽;19、连接轴;20、连接筋;21、绳槽;22、绳扣;23、第一连接杆;24、第二连接杆;25、固定绳;2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 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新型教育技术展示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展示支架,展示支架用来支撑整个装置。所述展示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顶端与第二支架2顶端铰接,通过设置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铰接,能够根据需要,自由的调节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的角度,更好地适应教学,同时也便于对装置进行收放。所述第一支架1上设有展示板3,展示板3用于展示教学用图纸。所述第二支架2上设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上设有放置座5,所述放置座5上设有卷轴图6,所述卷轴图6包括图纸、中心卷轴7和调节轴8,所述图纸一端设置于中心卷轴7上,所述图纸另一端设有固定扣9,通过设置固定扣9,当图纸舒展开来时,便于固定图纸。所述中心卷轴7两端设有弹簧腔10,所述弹簧腔10内设有伸缩弹簧11,所述调节轴8一端设置于弹簧腔10内且与伸缩弹簧11的外端连接,所述调节轴8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齿12,通过设置弹簧腔10和伸缩弹簧11,调节轴8能够自由的在弹簧腔10内伸缩运动,所述展示板3上设有展示装置,所述展示装置包括展示座13、连接轮14、绳环15、弹力绳16、挡轴17和固定槽18,所述展示座13上设有连接轴19,所述连接轮14与连接轴19键连接,所述连接轮14上设有与连接齿12相适应的连接筋20,所述连接齿12与连接筋20插接,由于调节轴8能够自由的在弹簧腔10内伸缩运动,当将卷轴图6安放到连接轮14上时,通过按压调节轴8,使调节轴8缩进弹簧腔10内,将连接齿12与连接筋20配合后,再将调节轴8弹出,进而完成对卷轴图6的安放,当需要取下卷轴图6时,通过按压调节轴8,使调节轴8缩进弹簧腔10内,然后将卷轴图6取下即可。所述连接轮14上设有绳槽21,绳槽21用来放置弹力绳16。所述绳槽 21底端设有绳扣22,所述弹力绳16一端与绳环15连接,所述弹力绳16另一端与绳扣22连接,通过设置弹力绳16一端与绳环15连接,弹力绳16另一端与绳扣22连接,这样就保证了当将卷轴图6舒展开来时,连接轮14会跟着转动,弹力绳16也会沿着绳槽21不断地伸长,当将卷轴图6收起时,弹力绳16会沿着绳槽21收缩,进而使连接轮14反向转动,从而完成对卷轴图6的自动收取工作。所述挡轴17与展示板3之间留有与固定扣9相适应的缝隙,通过在挡轴17与展示板3之间留有与固定扣9相适应的缝隙,在收取图纸过程中,当固定扣9与挡轴17接触时,挡轴17会给固定扣9一定的缓冲力,使固定扣9缓慢的通过挡轴17与展示板3之间的缝隙,防止由于弹力绳16收缩力太大,当图纸收取过程完毕时,将图纸损坏。所述固定槽18与固定扣9相配合,通过固定槽18与固定扣9的配合,用来固定舒展开来的图纸。通过在第一支架1上设置展示板3,第二支架2上设置放置板4,放置板4上设有多个放置座5,放置座5上能够放置多个卷轴图6,展示板3上设置展示装置,展示装置在展示板3上也设置多个,这样就能保证同时展示多张图纸。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图文结合教学这种教育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浪费授课时间等问题,使图文结合教学这种教育技术得到有效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加的爱上学习。

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底部与展示板3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杆23,所述第二支架2底部与放置板4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杆24,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与第二连接杆24之间设有固定绳25。固定绳25能够使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分开一定角度后对其进行固定。

为了能够放置多个备用的卷轴图6,而且使装置看起来更美观,所述放置座5在放置板4上沿矩形阵列分布。通过将放置座5在放置板4上沿矩形阵列分布,不仅看起来美观,而且能够放置多个备用的卷轴图6,当使用任意一个卷轴图6 时,就可将相应的卷轴图6取下,放到展示装置上进行展示使用。

为了能够使展示装置适应不同长度的图纸,进而将不同长度的图纸进行固定用于展示,所述固定槽18设置在展示板3底部,且在展示板3上沿矩形阵列分布。通过将固定槽18设置在展示板3底部,当将与连接轮14连接的卷轴图6展开时,能够保证固定扣9与固定槽18相适应,便于固定图纸。

为了能够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展示板3上写上重点内容,更加方便的实现图文结合教学,所述展示板3为磁性白黑板。

为了能够方便的对装置进行拆卸和组装,所述展示板3与第一支架1卡接,所述放置板4与第二支架2卡接。

为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更加省力、方便的对装置进行移动,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万向轮26。

使用时,首先在课前将授课所需的卷轴图6有规律的放置在放置座5上,上课时根据授课的进度将授课所需的卷轴图6从放置座5上取下,并安放到连接轮14上,展示装置上的连接轮14能够与卷轴图6上的调节轴8相适应,而且连接轮14能够沿着连接轴19转动,进而带动调节轴8转动,当将卷轴图6安放到连接轮14上后,先卷轴图6上的固定扣9穿过挡轴17与展示板3之间的间隙,然后向下拉动固定扣9直至图纸舒展开来,然后将固定扣9与固定槽18卡接,在拉动固定扣9的过程中,弹力绳16会沿着绳槽21不断地伸长;当用完图纸之后将固定扣9从固定槽18内拿出,弹力绳16会沿着绳槽21不断地再进行收缩,连接轮14就会在弹力绳16收缩力的作用下反向转动,进而完成对图纸的收取工作,收取过程中,当固定扣9与挡轴17接触时,挡轴17会给固定扣9一定的缓冲力,使固定扣9缓慢的通过挡轴17与展示板3之间的缝隙,防止由于弹力绳16收缩力太大,当图纸收取过程完毕时,将图纸损坏。展示装 置在展示板3上设置多个,这样就能保证了同时展示多张图纸。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新型教育技术展示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展示支架,所述展示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顶端与第二支架2顶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架1上设有展示板3,所述第二支架2上设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上设有放置座5,所述放置座5上设有卷轴图6,所述卷轴图6包括图纸、中心卷轴7和调节轴8,所述图纸一端设置于中心卷轴7上,所述图纸另一端设有固定扣9,所述中心卷轴7两端设有弹簧腔10,所述弹簧腔10内设有伸缩弹簧11,所述调节轴8一端设置于弹簧腔10内且与伸缩弹簧11的外端连接,所述调节轴8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齿12,所述展示板3上设有展示装置,所述展示装置包括展示座13、连接轮14、绳环15、弹力绳16、挡轴17和固定槽18,所述展示座13上设有连接轴19,所述连接轮14与连接轴19键连接,所述连接轮14上设有与连接齿12相适应的连接筋20,所述连接齿12与连接筋20插接,所述连接轮14上设有绳槽21,所述绳槽21底端设有绳扣22,所述弹力绳16一端与绳环15连接,所述弹力绳16另一端与绳扣22连接,所述挡轴17与展示板3之间留有与固定扣9相适应的缝隙,所述固定槽18与固定扣9相配合。所述第一支架1底部与展示板3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杆23,所述第二支架2底部与放置板4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杆24,所述第一连接杆23与第二连接杆24之间设有固定绳25。所述放置座5在放置板4上沿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固定槽18设置在展示板3底部,且在展示板3上沿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展示板3为磁性白黑板。所述展示板3与第一支架1卡接,所述放置板4与第二支架2卡接。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万向轮2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