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的书皮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3613阅读:1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图书的书皮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复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图书的书皮修复工具。



背景技术:

社区文化馆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从单纯的兴趣爱好发展到多元化的需求。在社区文化馆中,一般有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式等,其中群众可以在文化室、图书室中借阅各类图书,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社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对于各类书籍的整理与维护是一项重要工作。一些比较热门的图书,借阅量较大,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书籍书皮的褶皱、破损等情况。书籍的书皮上有关于图书的重要信息,同时也为图书内部纸张起到保护作用。如书皮没能及时修复,将容易进一步破损直至脱落。

当前没有专门用于图书书皮修复的工具,仅采用胶水粘接等方式,效率不高,修复效果差,不利于对图书的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书的书皮修复装置,以方便快速地对图书的书皮进行修复,从而延长图书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书的书皮修复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上表面垂直的立柱,立柱上活动式装配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底板方向运动的顶压板,顶压板的侧面设置有压杆;在底板的侧面设置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底板方向运动的侧压板,侧压板上设置有推杆;所述的书皮修复装置还包括通过胶水粘在图书外侧的透明的护皮,护皮包覆在图书外侧后,将图书置于底板上,然后驱动顶压板和侧压板使顶压板、侧压板分别挤压图书的顶面、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设置一对,立柱上套装有滑套,所述的顶压板的侧面固定在滑套上;在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滑套的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的侧面连接有一对滑轨,所述的侧压板通过滑块装配在滑轨上;滑轨的高度与底板的高度相同,侧压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轨的端部不封闭,所述的侧压板可通过滑轨的端部滑出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压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上挡沿,所述的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下挡沿。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侧面通过一对卡套活动式装配有挡条,挡条与所述的下挡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的护皮截取自一个护皮卷上,护皮卷安装在一对第一支架上,在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安装有一个涂胶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该装置采用在图书的书皮外部添加一层塑料壳的方法对书皮进行加固,既不影响书皮上原有信息的展示,也起到了对书皮的替代和修复作用;

2.该装置使用过程方便,能较为快速地完成图书书皮的修复,适用于需要集中、大量修复图书书皮的工作,整个修复过程流程更加清晰,修复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护皮卷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护皮套装在图书外部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底板,2—下挡沿,3—顶压板,4—上挡沿,5—压杆,6—立柱,7—滑套,8—挡片,9—推杆,10—侧压板,11—滑轨,12—滑块,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护皮卷,16—涂胶轮,17—护皮,18—挡条,19—卡套。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图书的书皮修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上表面垂直的立柱6,立柱6上活动式装配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底板1方向运动的顶压板3,顶压板3的侧面设置有压杆5;在底板1的侧面设置有可沿靠近或远离底板1方向运动的侧压板10,侧压板10上设置有推杆9;所述的书皮修复装置还包括通过胶水粘在图书外侧的透明的护皮17,护皮17包覆在图书外侧后,将图书置于底板1上,然后驱动顶压板3和侧压板10使顶压板3、侧压板10分别挤压图书的顶面、侧面。

本方案所采用的基本思路是,对于一些破损、褶皱的图书的书皮,以一层护皮17进行外部粘结加固。护皮17可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硬质但可弯折;由于塑料材质韧性较好,因此弯折处不容易断裂。将护皮17粘结在图书外侧后,相当于在书皮的表面设置了一层保护层,书皮与护皮17粘结在一起,通过透明的护皮17可看到原有书皮表面的信息,不影响正常使用。护皮17在取用时,首先将图书放在一整张的护皮17上,然后再整张的护皮17上截取与图书的书皮大小相适应的一块护皮17进行截取,截取后应为矩形结构,然后在取下来的护皮17中部留出与图书厚度相同的一块,并一这一块为中心,在其两侧进行弯折,使护皮17形成:“凹”字形结构,正好可以包住图书的外部,并在护皮17内侧涂胶,进行粘结,如图3所示。

为了使上述过程更加快捷、简便,本方案中采用了底板1、顶压板3和侧压板10的三面挤压结构。当图书的书皮表面有褶皱时,将护皮17贴在表面,不容易使护皮17与书皮紧密结合,涂上的胶水干了之后,影响平整性。为此,在将护皮17包覆在书皮外侧以后,整体放在底板1上,并使图书装订侧,即书脊所在侧朝向侧压板10的方向,然后先用右手固定住图书,用左手握住推杆9推动侧压板10,使侧压板10挤压图书的侧面,将侧面部分的护皮17与书脊外部贴紧,然后右手再握住压杆5下压,使图书上下表面上的护皮17与书皮紧密结合,并使内部涂好的胶分散更加均匀;经过本装置的加压后,可以使护皮17更紧密、平整地贴在图书外侧,有效地起到对书皮的保护作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立柱6设置一对,立柱6上套装有滑套7,所述的顶压板3的侧面固定在滑套7上;在立柱6的顶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滑套7的挡片8。立柱6以底板1为依托进行固定,立柱6为顶压板3提供了一个上下移动的轨道,使顶压板3下压不会偏移。滑套7为带有中心孔的圆柱形套,挡片8的作用是限定滑套7上下移动的位置,防止滑套7从立柱6上端脱出。

对于侧压板10的设置,本方案中,底板1的侧面连接有一对滑轨11,所述的侧压板10通过滑块12装配在滑轨11上;滑轨11的高度与底板1的高度相同,侧压板10的下表面与底板1的上表面齐平;齐平的作用是使侧压板10能充分与图书的侧面接触,不受到底板1侧面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图书厚度不同,为了使图书侧面挤压效果更好,对于不同厚度的图书,可以更换不同宽度的侧压板10来进行侧面挤压。为此,滑轨11的端部不封闭,所述的侧压板10可通过滑轨11的端部滑出滑轨11;可设置多个不同规格的侧压板10,根据需要取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顶压板3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上挡沿4,所述的底板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下挡沿2。上挡沿4和下挡沿2的作用是为图书的侧面提供阻挡,使图书在侧面、上方同时受力时由于上挡沿4和下挡沿2的设置不会向侧面偏移。而在底板1侧面通过一对卡套19活动式装配有挡条18,挡条18与所述的下挡沿2垂直。在底板1上放入图书后,将挡条18插入到一对卡套19中,使其固定在底板1侧面,这样图书在收到侧压板10的推力时,受到挡条18的限制,不会从底板1上滑出。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取用合适大小的护皮17,本方案中护皮17截取自一个护皮卷15上,护皮卷15安装在一对第一支架13上,在第一支架13的一侧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架14,第二支架14上安装有一个涂胶轮16。护皮卷15是由一整张的护皮卷15成的结构,取用时从护皮卷15上拉下合适的长度即可;至于涂胶轮16,其为一个表面有刷毛的橡胶轮,使用时先将浇水涂在涂胶轮16上,向护皮17上涂胶水时,只需要使护皮17沿着涂胶轮16表面滚动,即可将浇水均匀涂抹在护皮17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