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面开口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9236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背面开口标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印刷标签的实际贴标领域,尤指一种背面开口标签。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标签的实际贴标过程中,标签平放在作业人员前,正面手动撕标签,由于标签平放,容易移动,作业时一手按住一手撕贴不方便。一个一个地将标签背后的离型纸撕开,而且该种标签还没有撕开部,需要操作人员在贴紧该标签背后的离型纸的边缘摸索,自己找出一个撕开部将离型纸撕开,再将标签贴到产品上。该种标签的贴标效率低,操作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容易贴标的标签,以克服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
背景技术
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撕开标签进行贴标的标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背面开口标签,包括:一标签,所述标签设有一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连接一面材层,所述面材层连接一不粘胶层,所述不粘胶层连接一离型纸,所述离型纸设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设于并排设置于同一平面且同时与所述不粘胶层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处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开口处设有一撕开部。进一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面积相等。进一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处为一点断线。进一步,所述撕开部由所述点断线远离所述不粘胶层的方向外翻。进一步,所述点断线设于所述标签的正中间。进一步,所述离型纸设于所述标签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开口标签的离型纸上设有一开口,在所述开口处设有撕开部,作业人员贴标时,沿着撕开部将离型纸撕开再将标签贴到产品上即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开口标签的结构大大提升了贴标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开口标签的正面;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开口标签的背面;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开口标签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标签1离型纸14开口144油墨层11第一部分141撕开部145面材层12第二部分142不粘胶层13点断线143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开口标签,包括:一标签1,所述标签1设有一油墨层11,所述油墨层11连接一面材层12,所述面材层12连接一不粘胶层13,所述不粘胶层13连接一离型纸14,所述离型纸14设有第一部分141及第二部分142,所述第一部分141与所述第二部分142设于并排设置于同一平面且同时与所述不粘胶层13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41与所述第二部分142连接处设有一开口144,所述第一部分141在所述开口144处设有一撕开部145。所述第一部分141与所述第二部分142面积相等。所述第一部分141与所述第二部分142连接处为一点断线143,所述撕开部145由所述点断线143远离所述不粘胶层13的方向外翻,所述点断线143设于所述标签1的正中间。所述离型纸14设于所述标签1上方,也就是说标签1是反转排放。传统的贴标在流水作业时,标签1平放在作业人员前,正面手动撕标签1,由于标签1平放,容易移动,作业时一手按住一手撕贴不方便,效率低。本实用新型背面开口标签背面切刀,置于流水线上方,作业时将离型纸14开口144处撕开分离一半,作业人员再撕标签1贴到产品上,这种易于撕标的结构功能,大大提升了贴标效率。本实用新型背面开口标签是将原标签1纸反装,根据正面标签1的位置和大小来确定模切位置,模切的位置在标签1的正中间,然后通过模切机将背面离型纸14选定的位置模切一刀形成点断线143,将离型纸14分成第一部分141及第二部分142,然后模切完再正面安装并印刷成所设定的标签1,最后按设定好的标签1形状模切成型,制成产品。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