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0757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全息防伪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



背景技术:

全息镭射印刷即镭射彩虹全息印刷,是一种利用光学技术的高新印刷工艺。它不仅可以再现原物的主体形象,还可以随观察视线方位的变化,显现原物不同的侧面形状,全息镭射图像利用白光衍射光栅的原理,使图像效果多变、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色彩神奇、层次明显、生动逼真、信息及技术含量高。全息镭射图像的制作和复制技术含量高,加工工艺复杂,生产设备昂贵,图像本身具有难以仿制的特点,因此,它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广泛用于防伪领域。近年来随着加密全息、三维全息和真彩色全息等高新技术的引入,以及用防揭型和烫印型两种电化铝薄膜制作模压的全息图的推广应用,更加大了全息镭射材料的防伪力度。

传统工艺要实现印刷叠加镭射效果,一般采用“镭射膜、复纸、印刷、上光(覆膜)”、“镭射膜转移、印刷、上光(覆膜)”或“OPP膜、印刷、复合镭射膜”等工艺。其中镭射膜一般采用计算机点阵光刻技术、3D真彩色全息技术、多重与动态成像技术等经模压工艺把具有彩虹动态、三维立体效果的全息图像压延到PET、OPP、PVC或带涂层的基材上,并在其上镀铝以得到反射光而产生镭射镭射效果,转移的图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形、线条。然后利用复合、烫印、转移等方式使其与彩印面复合从而获得某种印刷叠加镭射的效果。

防揭标识最重要的功能是防伪作用,其作为工艺品附着物对美观也有一定的要求。现有技术的防揭标识防伪作用多依赖防揭标识的多层物理结构,标识本身制作工艺复杂;其色彩单一,美观性较差;一般都只有一层激光全息层,防伪力度不够。如CN106023789A所公开的一种兼备激光全息标及二维码的防揭标识,包括激光全息信息和二维码,其结构层数众多、每一层都具有各自的制备工艺方法。但是其包含激光全息信息的结构层只有一层,且需要经过多次加工印制,制备工艺复杂,特别是还需要与其他结构层相互配合才能发挥防伪防揭作用,需要依赖防揭标识的物理结构实现防伪作用,其防伪效果不甚理想。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双色的防伪标识,例如CN202685575U中公开了一种双色防伪转印胶带,其采用不同颜色的油墨之间相互隔离、撕开之前和之后呈现不同的颜色来实现双色防伪功能。但是,该双色防伪转印胶带是一种油墨印刷的标识,其与全息镭射采用的技术手段完全不同,实际上其只呈现一种颜色,不是一种真正的双色标识,其外观不够美观,而且其制备工艺复杂,防伪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该防揭标识为双色结构,具备防止通过非正常手段揭开标识的功能,保证了该标识防伪、防揭、一次性使用的优点,且工艺过程简单、外形美观、具有高防伪识别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其特征在于,由基膜层、双色全息镭射层、金属镀层、不干胶硅油纸层依次层叠组成,其中所述基膜层作为最外侧保护层,所述不干胶硅油纸层用于与标识物表面贴合。这种层级结构简单,制备工艺流程方便,而且由于使用双色全息镭射层结构,比一般的单色镭射层防揭标识或者双色油墨防伪标识具有更好的防伪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双色全息镭射层含有防伪信息,其由单色全息镭射转移涂层和条纹全息镭射转移涂层层叠组成。条纹镭射转移涂层因其具有特别的条纹状花纹,结合其双色布置,可以包含更多的防伪信息,也更加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双色全息镭射层的两涂层均包含转移涂料和助剂。作为优选,转移涂料为固含量为15%~20%,软化点为105℃~135℃,酸值为15mgKOH/g~30mgKOH/g,干涂布量为1g/m2~2.5g/m2的水性或溶剂型转移涂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助剂优选为消泡剂、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添加量为涂料总量质量百分比0.1%-0.5%。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单色全息镭射转移涂层和条纹全息镭射转移涂层中还可以包含染料,通过选择是否添加染料,或者选择添加不同颜色的染料,可以实现双色全息镭射层结构。添加染料的情况下,优选为金色、橙色、绿色、蓝色等颜色的金属络合物。当然,本实用新型中并不对染料对颜色作具体的限定,前述染料颜色可以是任意颜色及其组合搭配,甚至无色。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根据颜色要求,添加量为涂料总量质量百分比1%-8%。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基膜层为厚度为30um-50um的PET塑料膜。由于基膜层在防揭标识中对双色全息镭射层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要兼顾防揭标识制备工艺要求,选用30um-50um厚度的基膜层可以良好的兼顾上述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不干胶硅油纸层包括不干胶和硅油纸,所述不干胶为水溶型或软化点为80℃-100℃的热熔型,进一步地,所述硅油纸优选为50g/㎡-100g/㎡格拉辛标签专用纸。防揭标识一般用于防伪需求较高的标识物,这类物品对于保存要求较高,选择水溶型或软化点为80℃-100℃的热熔型的不干胶,可以防止一般情况下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导致防揭标识难以发挥其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金属镀层可以为镀铝、镀铬、镀镍、镀铜、镀铁等,优选为铝镀层,金属镀层厚度为400埃-750埃。金属镀层可以对全息信息层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涂布双色全息镭射层,结合条纹纹路,形成有规律的颜色搭配和花纹图案,根据标识物的需求还可以进行个性化颜色搭配。此外,全息镭射技术可以使得防伪标识更有质感,打破了现有技术单一沉闷的色彩,使得防揭标识除了防伪作用外,还兼具美观,进一步提升标识物档次;

2)本实用新型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除去必要的基膜层和不干胶硅油纸层之外,仅有双色全息镭射层和金属镀层两层结构,镭射层和金属镀层的结构制备过程经涂布和烘干即可。相较于其他多层复杂加工的防伪标识,本实用新型技术提供的防揭标识的制备工艺流程十分简单;

3)本实用新型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包含双色全息镭射膜,该双色镭射膜由两种颜色的全息镭射转移涂层复合而成,双色结构结合条纹纹路,形成有规律的颜色搭配和花纹图案,可以根据标识物的需求设置防伪信息。同时基膜层、双色全息镭射层、金属镀层和不干胶油纸层之间的结构设置合理,一旦揭开标识,双色全息镭射层所包含的双色涂层结构就会遭到破坏,达到防伪防揭的作用。并且,由于采用全息镭射技术,其亦可以采用全息镭射烫金膜,以提高标识的防伪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两种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由基膜层1、双色全息镭射层2、金属镀层3、不干胶硅油纸层4依次叠加构成。其中,双色全息镭射层包括银色镭射转移涂层21、条纹镭射转移涂层22,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银色镭射转移涂层21、条纹镭射转移涂层22的位置顺序。作为防揭标识的关键组件,银色镭射转移涂层21、条纹镭射转移涂层22共同构成双色全息镭射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全息镭射转移涂层的两层结构中均包含转移涂料和助剂,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其中转移涂料的固含量为15~20%,软化点为105~135℃,酸值为15~30mgKOH/g,干涂布量为1~2.5g/m2的水性或溶剂型转移涂料。

染料可以不添加,也可以添加银色、金色、橙色、绿色或蓝色等颜色金属络合物,根据颜色要求,添加量优选为为涂料总量质量百分比1-8%。助剂可以为消泡剂、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添加量优选为涂料总量质量百分比0.1-0.5%。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颜色组合,在实现商品防伪的同时,也具有更好的艺术审美效果,打破防伪标识单色外观的沉闷感。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基膜层1位于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的最外层,厚度优选为30-50um,用于对双色全息镭射层2起到覆盖和保护作用;避免商品在生产、仓储、运输等过程中对防揭标识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导致其对标识物的防伪功能下降。其可选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常规适于加工激光全息图案的薄膜材料,如PET双向拉伸膜、BOPP膜、NY膜等。基膜层优选为PET双向拉伸膜。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金属镀层3可以为镀铝、镀铬、镀镍、镀铜、镀铁等,优选为铝镀层,进一步地,金属镀层厚度优选为400-750埃。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不干胶硅油纸层4包括不干胶和硅油纸,其中不干胶优选为水溶型或软化点为80-100℃的热熔型,硅油纸优选为50-100g/㎡格拉辛标签专用纸。当然,本实用新型中并不对不干胶硅油纸层的材料进行限定,其他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材料亦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兼备激光全息标及二维码的防揭标识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首先,在基膜层1上涂布一层银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然后在银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的基础上,涂布金色条纹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基膜层1的厚度在30-50um均是可行的,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0um。

涂布时,在涂布机上用200目陶瓷辊先涂布一层银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采用红外加热干燥涂层。然后采用180目条纹状网辊,在已经加热干燥的银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上,涂布一层金色条纹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转移涂层由转移涂料、染料以及助剂涂布形成。

一般地,转移涂料为固含量为15%~20%、软化点为105℃~135℃、酸值为15mgKOH/g~30mgKOH/g、干涂布量为1g/m2~2.5g/m2的水性或溶剂型转移涂料,均是可行的。本实施例中,银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中的转移涂料固含量为15%、软化点为105℃、酸值为23mgKOH/g、干涂布量为1g/m2。金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中的转移涂料固含量为18%、软化点为110℃、酸值为20mgKOH/g、干涂布量为1.2g/m2

第二步,在模压机上对上述双色涂布膜进行全息定位模压,使图案一部分为银色,另一部分为金色,形成双色镭射膜。

第三步,采用真空镀铝机在所述双色镭射膜的涂层面上镀上铝层,形成双色镀铝镭射膜。铝膜厚度在400埃-750埃均是可行的,本实施例中为500埃。

第四步,在双色镀铝镭射膜镀铝面涂布软化点为80℃的不干胶与80g/㎡格拉辛标签专用底纸直接复合。实际上,水溶型不干胶或软化点为80℃-100℃的热熔型不干胶、50g/㎡-100g/㎡格拉辛标签专用纸作为硅油纸也是可行的。

第五步,在模切机上对经过定位模压、镀铝层和复合不干胶硅油纸层的标识进行模切排废,得到双色全息镭射防揭标识。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基膜层1上先涂布一层金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然后在金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的基础上,涂布银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其他与前述实施例一致,仅有金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与银色全息镭射溶剂型转移涂层涂布顺序的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双色全息镭射层通过选择不同颜色的镭射转移涂层,结合相应的工艺手法,可以使防揭标识获得美观、防伪、打击假冒伪劣等功能。当防揭型全息商标被揭时,聚酯材料薄膜与树脂层分离而被剥下来附带粘下部分铝层,而留在承受物上的全息图已残缺不全,且残留图像为双色,更多一种防伪元素,提高了标识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仿制难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