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禽仿真生境系统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853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真生境系统模型,具体涉及一种游禽仿真生境系统模型。



背景技术:

游禽是适应在水中游泳、潜水捕食生活的鸟类。目前,伴随着乡村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及城市水体的硬质化和水质污染,极不利于游禽这一大类水鸟生态型生物生存,而随着游禽这一生态指示性物种数量的锐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将造成极大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将适宜游禽的生境推广开来,以避免游禽数量的锐减,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游禽这一大类水鸟生态型的生境普及程度不够,且现有的游禽生境模型对其生境细节挖掘也不够,且没有针对不同种类的游禽做细化生境区分,仅仅展示了游禽的水上空间环境,忽视了不同游禽的水下活动状态,导致模型展示不全面、到位,无法将适宜游禽的生境完整的推广开来,达不到理想的宣教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游禽仿真生境系统模型,该系统基于现有的游禽生境资料,细化到不同游禽生境中的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不同植物种类组成设置,以水上、水下空间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真实地还原了游禽自然生境,可达到直观明了、简单易懂的科普宣教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游禽仿真生境系统模型,包括最下方的湖底区域,并排设置在湖底区域上方的游禽活动区域和游禽筑巢产卵区域;所述湖底区域包括最底部的湖盆,以及设置在湖盆上方的泥沙层,所述泥沙层中还铺设了多块砾石;所述游禽活动区域包括游禽觅食区域和覆盖在游禽觅食区域上方的仿真水体,所述游禽觅食区域包括设置在泥沙层上方的多丛仿真沉水植物,以及多个穿插设置在砾石或仿真沉水植物之间的底栖动物模型,所述仿真水体上表面还设有多丛仿真浮水植物和至少两只作水中嬉戏状的游禽模型,仿真水体中也设有至少一只作捕捉底栖动物状的游禽模型;所述游禽筑巢产卵区域设有仿真挺水植物群落,且在该仿真挺水植物群落中间隔设有多个仿真游禽巢,以及多只作站立或伏地休息状的游禽模型;所述每个仿真游禽巢中均设有游禽蛋。

具体的说,所述仿真沉水植物包括仿真苦草和仿真藻。

具体的说,所述底栖动物模型包括仿真鱼、仿真虾和仿真蟹。

具体的说,所述仿真浮水植物为仿真水浮莲。

具体的说,仿真挺水植物群落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丛仿真芦、多丛仿真蒲草和多丛仿真荸荠。

具体的说,所述游禽活动区域的面积为游禽筑巢产卵区域面积的5~10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基于现有的游禽生境资料,细化到不同游禽生境中的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不同植物种类组成设置,以水上、水下空间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真实地还原了游禽自然生境,达到更加直观明了、简单易懂的科普宣教效果。

(2)本实用新型是仿真的真实游禽生境,该真实游禽生境设置了游禽活动区,并且该活动区包含了开阔的明水面,以及位于明水面下用于游禽找寻食物的游禽觅食区域,同时,还设置了用于游禽产卵的游禽筑巢产卵区,这些区域是结合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昆虫学及景观设计学等跨学科技术开拓的游禽生境设置方式,为游禽提供了产卵、生长、觅食等各种活动的区域,自成一个微型生态链,完全符合游禽的生存状态。使用该生境做成游禽仿真生境系统模型进行科普宣教,其宣教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湖底区域,11-湖盆,12-泥沙层,13-砾石,2-游禽活动区域,21-游禽觅食区域,22-仿真水体,23-仿真沉水植物,24-底栖动物模型,25-仿真浮水植物, 26-游禽模型,3-游禽筑巢产卵区域,31-仿真挺水植物群落,32-仿真游禽巢,33- 游禽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游禽仿真生境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该游禽仿真生境整体呈四方体形,包括最下方的湖底区域1,并排设置在湖底区域1上方的游禽活动区域2和游禽筑巢产卵区域3,其中,游禽活动区域2的面积为游禽筑巢产卵区域3面积的5~10倍,真实的按照游禽活动、觅食和产卵的面积和时间等来划分,真实度更高。

所述湖底区域1包括最底部的湖盆11,以及设置在湖盆上方的泥沙层12,所述泥沙层中还铺设了多块砾石13。

所述游禽活动区域2包括游禽觅食区域21和覆盖在游禽觅食区域上方的仿真水体22,所述游禽觅食区域包括设置在泥沙层12上方的多丛仿真沉水植物 23,以及多个穿插设置在砾石13或仿真沉水植物之间的底栖动物模型24。其中,所述仿真沉水植物23包括仿真苦草和仿真藻,并且这些沉水植物23间隔设置在泥沙层上方,这种设置是考来到要为游禽提供戏耍和觅食场所。所述仿真水体上表面还设有多丛仿真浮水植物25和至少两只作水中嬉戏状的游禽模型26,仿真水体中也设有至少一只作捕捉底栖动物状的游禽模型;其中,所述仿真浮水植物25为仿真水浮莲;所述底栖动物模型24包括仿真鱼、仿真虾和仿真蟹。

所述游禽筑巢产卵区域3设有仿真挺水植物群落31,且在该仿真挺水植物群落中间隔设有多个仿真游禽巢32,以及多只作站立或伏地休息状的游禽模型;所述每个仿真游禽巢32中均设有游禽蛋33.其中,而仿真挺水植物群落3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丛仿真芦、多丛仿真蒲草和多丛仿真荸荠。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