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铆装工在线培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072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铆装工在线培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船、航空航天构件、组件装配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飞机铆装工在线培训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安全问题主要是装配的可靠性问题,铆接作为飞机零件的主要装配形式,在飞机装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铆接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压铆、电磁铆接和冲击铆接,其中压铆和电磁铆接在等直段和开敞性好的部位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比较重要的机身连接处,往往空间受限,只能采用冲击铆接。冲击铆接,使用灵活,占地空间小,因而获得广泛的使用。目前,国内的飞机装配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主要以冲击铆接为主。铆接质量极大的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如何培养出技术能力突出,能够适应真机生产环境的铆装工变得日益重要。但是,现有的培训设备,主要是考核指标不明确,培训工况与真机生产工况差别非常大,使得员工取得铆装工资格证以后依然不能进行生产劳动。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飞机铆装工在线培训装置,解决传统培训方式中培训成本过高、铆装工培训环境与实际生产工作环境差别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培训设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飞机铆装工在线培训装置,并以期通过此工装在降低成本耗材的前提下实现铆装工技能培训效率的大幅提升;实现员工培训与生产的能力的无缝对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铆装工在线培训装置,包括环形导轨架、移动导轨架、旋转平台、底板、铆接操作仿真板、传动丝杆、移动平台,所述环形导轨架、移动导轨架分别于机身骨架固定连接,用于铆接仿真装置提供运动轨道和定位以及支撑。

进一步地,移动平台与环形导轨架、移动导轨架通过移动副相连接,同时移动平台上安装的齿轮与导轨上的齿条构成齿轮传动,用于移动平台移动到的导轨任意位置并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铆接操作仿真板分为左右两块,左侧仿真板固定不动,右侧的仿真板可以再丝杆的作用下与左侧铆接仿真板闭合和张开。

进一步地,所述铆接操作仿真板采用铸钢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铆接操作仿真板具有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铆接操作仿真板钉孔采用淬火热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齿条配合在导轨上进行移动和定位,定位准确。同时采用对称结构设计,保证了导轨的刚性。控制方便快捷,可以实现导轨上任意位置的移动和定位,保证铆接连贯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导轨架和环形导轨架,可以使得铆接装置在导轨上移动,可使得准确地模拟出铆接过程中:站立铆接、半蹲铆接势、仰角铆接、俯角铆接、水平铆接和竖直铆接等姿势,同时还可以进行中机身翼身连接、平尾安装和其他舱段铆接针对性培训。

本实用新型环形导轨架和移动导轨架可以与机身实现无缝对接安装,可以逼真的模拟出飞机真实生产中工作状况,极大的改善传统培训与实际生产脱节的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轨道架,2为移动平台,3为底板,3-1为固定支架,3-2为固定仿真板,3-3为移动仿真板,3-4为移动支架,3-5刚性移动杆,4为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飞机铆装工在线培训装置,包括环形导轨架、移动导轨架、旋转平台、底板、铆接操作仿真板、传动丝杆、移动平台。上述的环形导轨架、移动导轨架分别于机身骨架固定连接,为铆接仿真装置提供运动轨道和定位以及支承。

移动平台与环形导轨架、移动导轨架通过移动副相连接,使得移动平台可以在导轨上滑动。同时移动平台上安装的齿轮与导轨上的齿条构成齿轮传动,可以实现移动平台移动到的导轨任意位置并进行定位。

所述的移动平台与底座直接固定,底座上的两根圆柱杆起到支承作用,使得操作 仿真板可以在杆上进行移动,形成移动副。

所述的操作仿真板分为左右两块,左侧仿真板固定不动,右侧的仿真板可以再丝杆的作用下与左侧铆接仿真板闭合和张开。

操作仿真板采用铸钢材料代替原有培训使用的铝合金材料,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同时操作板开孔。

操作仿真板钉孔处采用淬火热处理方式,提高孔的强度和硬度,保证铆接过程中操作仿真板不会因为几何外形塑性形变而失效,从而保证多次使用的基本工况一致性和操作仿真板的循环使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