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191发布日期:2018-09-11 22:4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具体地涉及黑板擦。



背景技术:

板书式教学是课堂教学永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传统的纸质教案配板书的形式,还是现今广泛应用的多媒体教学,还是正欲引领时尚的信息化教学,从幼儿园的认知教学到大学的职业化教学甚至研究式教学,板书永远是各种教学场所以及研究性交流场所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因为黑板面积有限,往往一节课下来,需要频繁来擦黑板,然而传统的黑板擦擦拭黑板的速度非常慢,非常影响上课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板擦,该黑板擦能够解决传统黑板擦擦拭慢的问题,提高了黑板的擦拭效率,节约了更多的授课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黑板擦,该黑板擦包括上轨、下轨、左擦板和右擦板,所述上轨、黑板和所述下轨自上而下顺次固接于墙体上;所述下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二条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向所述上轨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其中,所述第二轨道槽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上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二条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向所述下轨的第三轨道槽和第四轨道槽,其中,所述第四轨道槽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左擦板的上端插接于所述第三轨道槽内,所述左擦板的下端能够沿所述第一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右擦板的上端插接于所述第四轨道槽内,所述右擦板的下端能够沿所述第二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左擦板面向所述黑板的部分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黑板相接触的左擦块,所述右擦板面向所述黑板的部分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黑板相接触的右擦块;所述左擦板的下端面向所述右擦板的一侧固接有左限位板,所述右擦板的下端面向所述左擦板的一侧固接有右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左限位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左条形通孔,所述左条形通孔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左导向齿条,所述右限位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右条形通孔,所述右条形通孔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右导向齿条;所述下轨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套设有左齿轮,另一端套设有右齿轮,所述左齿轮齿合于所述左导向齿条,所述右齿轮齿合于所述右导向齿条。

优选地,所述左条形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左条形通孔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缓冲板,且所述第一缓冲板可沿所述左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左条形通孔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缓冲板,且所述第二缓冲板可沿所述左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槽、第二轨道槽、第三轨道槽和第四轨道槽的长度相同,且大于所述黑板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左限位板和所述右限位板的底端分别沿各自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滑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支架板、轮轴和轮体,二个所述支架板沿平行于所述左限位板或所述右限位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二个所述支架板上,所述轮体能够以所述轮轴的轴线为轴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上,所述轮体部分凸出所述支架板的下端面。

优选地,所述黑板擦还包括集灰槽,所述集灰槽位于所述黑板与所述下轨之间,且固接于所述墙体上,所述集灰槽的上端设置为敞口,且所述集灰槽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部分凸出所述黑板远离所述墙体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集灰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卸灰口。

优选地,所述黑板擦还包括水管,所述水管平行于所述上轨,且所述水管沿所述第四轨道和所述墙体之间部分伸入所述上轨,所述水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连通设置有多个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设置有花洒,所述花洒的喷洒方向朝向所述黑板,所述水管上位于所述上轨的外部设置有阀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轨、黑板和所述下轨自上而下顺次固接于墙体上;所述下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二条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向所述上轨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其中,所述第二轨道槽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上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二条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向所述下轨的第三轨道槽和第四轨道槽,其中,所述第四轨道槽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左擦板的上端插接于所述第三轨道槽内,所述左擦板的下端能够沿所述第一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右擦板的上端插接于所述第四轨道槽内,所述右擦板的下端能够沿所述第二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左擦板面向所述黑板的部分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黑板相接触的左擦块,所述右擦板面向所述黑板的部分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黑板相接触的右擦块;所述左擦板的下端面向所述右擦板的一侧固接有左限位板,所述右擦板的下端面向所述左擦板的一侧固接有右限位板。通过移动左擦板和右擦板在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内左右滑动即可实现对黑板的擦拭,将整个黑板分割成左右两块擦拭区域,使用的时候至多擦拭两次黑板即可将黑板擦拭干净,而传统的黑板擦则需要不停的擦拭才可以。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黑板擦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左限位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右限位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黑板擦相对于图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黑板 20上轨

30下轨 60转动轴

11集灰槽 21水管

22喷水管 23阀门

41左擦板 42左限位板

51右擦板 52右限位板

61左齿轮 62右齿轮

71第一弹簧 72第一缓冲板

81第二弹簧 82第二缓冲板

90滑动组件 91支架板

92轮体 111卸灰口

411左擦块 511右擦块

421左导向齿条 521右导向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5所示的黑板擦,该黑板擦包括上轨20、下轨30、左擦板41和右擦板51,所述上轨20、黑板10和所述下轨30自上而下顺次固接于墙体上;所述下轨3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二条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向所述上轨20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其中,所述第二轨道槽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上轨2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二条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向所述下轨30的第三轨道槽和第四轨道槽,其中,所述第四轨道槽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左擦板41的上端插接于所述第三轨道槽内,所述左擦板41的下端能够沿所述第一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右擦板51的上端插接于所述第四轨道槽内,所述右擦板51的下端能够沿所述第二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左擦板41面向所述黑板10的部分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黑板10相接触的左擦块411,所述右擦板51面向所述黑板10的部分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黑板10相接触的右擦块511;所述左擦板41的下端面向所述右擦板51的一侧固接有左限位板42,所述右擦板51的下端面向所述左擦板41的一侧固接有右限位板5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所述上轨20、黑板10和所述下轨30自上而下顺次固接于墙体上;所述下轨3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二条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向所述上轨20的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其中,所述第二轨道槽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上轨2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二条相互平行且开口朝向所述下轨30的第三轨道槽和第四轨道槽,其中,所述第四轨道槽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左擦板41的上端插接于所述第三轨道槽内,所述左擦板41的下端能够沿所述第一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右擦板51的上端插接于所述第四轨道槽内,所述右擦板51的下端能够沿所述第二轨道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左擦板41面向所述黑板10的部分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黑板10相接触的左擦块411,所述右擦板51面向所述黑板10的部分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黑板10相接触的右擦块511;所述左擦板41的下端面向所述右擦板51的一侧固接有左限位板42,所述右擦板51的下端面向所述左擦板41的一侧固接有右限位板52。通过移动左擦板41和右擦板51在第一轨道槽和第二轨道槽内左右滑动即可实现对黑板10的擦拭,将整个黑板10分割成左右两块擦拭区域,使用的时候至多擦拭两次黑板10即可将黑板擦拭干净,而传统的黑板擦则需要不停的擦拭才可以。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擦拭黑板10的效率,优选地,所述左限位板4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左条形通孔,所述左条形通孔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左导向齿条421,所述右限位板5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右条形通孔,所述右条形通孔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右导向齿条521;所述下轨30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一轨道槽和所述第二轨道槽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转动轴60,所述转动轴60的一端套设有左齿轮61,另一端套设有右齿轮62,所述左齿轮61齿合于所述左导向齿条421,所述右齿轮62齿合于所述右导向齿条521。当移动左擦板41或右擦板51中的任何一个时,带动左齿轮61或右齿轮62转动,由于左齿轮61和右齿轮62分别齿合于左导向齿条421和右导向齿条521,而齿合的位置为上下相反的方向,因此,可以移动左擦板41和右擦板51的其中任何一个,另外一个可以朝向与所移动的擦板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实现擦拭黑板10一边的时候另外一边能够自动的擦拭,更进一步的节约了一半的时间。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保护左条形通孔和右条形通孔,使它们的使用寿命更长,优选地,所述左条形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在每次擦拭到两端或中间时,都可以通过第一缓冲件或第二缓冲件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实现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的缓冲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弹簧71和第一缓冲板72,所述第一弹簧71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左条形通孔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缓冲板72,且所述第一缓冲板72可沿所述左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第二弹簧81和第二缓冲板82,所述第二弹簧81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左条形通孔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缓冲板82,且所述第二缓冲板82可沿所述左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全方位的擦拭黑板10,不留死角,优选地,所述第一轨道槽、第二轨道槽、第三轨道槽和第四轨道槽的长度相同,且大于所述黑板10的长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减轻使用者的劳动负担,增加滑动的便携性,优选地,所述左限位板42和所述右限位板52的底端分别沿各自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滑动组件。通过滑动组件减小滑动的摩擦力。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减轻使用者的劳动负担,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支架板91、轮轴和轮体92,二个所述支架板91沿平行于所述左限位板42或所述右限位板5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二个所述支架板91上,所述轮体92能够以所述轮轴的轴线为轴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上,所述轮体92部分凸出所述支架板91的下端面。轮体92部分凸出支架板91的下端面是为了防止支架板91与下轨30接触打磨,影响滑动体验,提高滑动的便利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更多的搜集粉笔灰,优选地,所述黑板擦还包括集灰槽11,所述集灰槽11位于所述黑板10与所述下轨30之间,且固接于所述墙体上,所述集灰槽11的上端设置为敞口,且所述集灰槽11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部分凸出所述黑板10远离所述墙体的端面。集灰槽11垂直于墙面的竖直截面长度要大于相对应的黑板10的截面长度,这样集灰槽11相对于墙面的伸出长度要大于黑板10,黑板10在书写的时候掉落的粉笔灰就可以直接落在集灰槽11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排灰,优选地,所述集灰槽11的两端均设置有卸灰口111。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对黑板10进行清洗,优选地,所述黑板擦还包括水管21,所述水管21平行于所述上轨20,且所述水管21沿所述第四轨道和所述墙体之间部分伸入所述上轨20,所述水管21上沿其长度方向连通设置有多个喷水管22,所述喷水管22上设置有花洒,所述花洒的喷洒方向朝向所述黑板10,所述水管21上位于所述上轨20的外部设置有阀门23。水管21伸入到上轨20的内部不应影响到第三轨道槽和第四轨道槽的工作,第三轨道槽、第四轨道槽和水管21为间隔的设置,喷水管22部分伸出上轨20的侧壁,并且连接有花洒,所述花洒的喷洒方向朝向所述黑板10也方便对黑板10的清洗,免去了再另外打水的苦恼。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