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辅助教学展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8019发布日期:2018-08-29 00:2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汉语言文学辅助教学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汉语言文学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习汉语言文学能让学者具有文学修养、鉴赏文学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者具有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并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为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工作人员。为了能让汉语言文学教学更生动形象,使学者更容易理解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通常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辅助教学的展示装置。

现有的汉语言文学辅助教学展示装置包括框架、横杆、卡扣、展示本、磁铁夹、照明装置、转动接头、伸缩杆、支撑底座和悬挂装置,将教学的待展示本通过磁铁夹进行固定,再使用照明装置进行对展示本进行照明,也可以通过悬挂装置将展示本悬挂起来进行展示。但是这种装置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后直接放在使用处,不方便收纳搬运到其他地方,而且还容易集聚灰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收纳搬运的汉语言文学辅助教学展示系统。

本方案中的汉语言文学辅助教学展示系统,包括支撑箱体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缩入支撑箱体内,所述显示屏与支撑箱体间设有可完全缩入支撑箱体内的伸缩杆,所述显示屏的背面上固定有收纳腔,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在收纳腔上,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连接在支撑箱体的内底上,所述收纳腔内配合有与显示屏共同显示一幅画面的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所述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可分别从支撑箱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拉出;

还包括扬声器、USB接口和微控制器,所述扬声器位于支撑箱体上,所述USB接口相邻扬声器设置,所述USB接口可供存储设备插入,所述微控制器位于支撑箱体内,所述微控制器用于将USB接口传递来的信息发送到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先从收纳腔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将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拉出来,让第一半屏、第二半屏和显示屏形成一块完整的显示界面,从而增大显示屏的显示界面,让辅助教学的展示界面能更大以能更清楚地展示教学内容,使远处的学生也能清晰地看到展示的内容,方便老师教学,也方便学生学习。

在进行教学内容展示时,通过将待展示的信息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将存储设备插入到USB接口中,存储设备通过USB接口将信息传递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传递来的信息发送到显示屏处进行显示,信息中的音频信息由微控制器控制扬声器进行播放,直接插入存储设备即可进行展示,使用方便。

当需要将辅助教学的展示界面搬到其他地方进行教学展示时,将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缩入收纳腔中,再使显示屏缩入支撑箱体中,从而将展示装置搬运到其他地方进行使用,减小了展示装置在搬运过程中的高度,搬运时只需搬着支撑箱体即可,搬运更方便,不会在搬运过程中碰触到显示屏而损坏显示屏,而且在存储时,显示屏、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均位于支撑箱体内,减少了显示界面在不使用时集聚的灰尘。

进一步,所述收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滑槽外的两端部上均固设有两端可伸缩的伸缩支柱,所述伸缩支柱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连接。

在从收纳腔中拉出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时,拉伸伸缩支柱,伸缩支柱伸长使第一半屏、第二半屏和显示屏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增大显示屏的显示面积,使用时只需拉出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即可,使用简单方便,使用完成后,再将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压入收纳腔中,减小显示屏的显示界面,方便搬运。

进一步,所述滑槽内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一端连接在滑槽的槽底中,所述压簧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均抵在收纳腔朝向显示屏一侧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杆连接伸缩支柱的端部在拉出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前与收纳腔侧壁相距1cm,所述压簧在拉出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前处于压缩状态。

当拉出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时,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不再受到收纳腔侧壁抵住的力,压簧将连接杆向显示屏一侧推进,直到连接杆的端部抵到收纳腔侧壁,使第一半屏和第二半屏的显示界面对齐显示屏的显示界面,无需人为调整,使用更简单方便,保证第一半屏、第二半屏和显示屏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半屏的顶端上铰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配合有磁铁夹。

当教学需要通过纸张展示信息时,拉动横杆使横杆伸到第一半屏的侧面外,可将待展示的纸张通过磁铁夹贴在横杆上进行展示,不会遮挡显示屏上内容的显示,使用简单方便,当使用完成后再将横杆拉回第一半屏顶端处放置,不妨碍显示屏缩入收纳腔中。

进一步,所述支撑箱体的底部上铰接有可自锁的滚轮,所述滚轮可向支撑箱体的两侧转动。

在显示屏缩入收纳腔中将支撑箱体搬运到其他地方进行使用时,可将滚轮拨下到支撑箱体的底端,减少搬运支撑箱体的力,在未搬运支撑箱体时,将滚轮拨回到支撑箱体的两侧上,避免支撑箱体在使用过程中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收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教学内容展示原理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箱体1、伸缩杆2、显示屏3、第二半屏4、第一半屏5、收纳腔6、压簧7、连接杆8、伸缩支柱9、扬声器11、滚轮12、横杆51、滑槽61。

汉语言文学辅助教学展示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显示屏3和支撑箱体1,支撑箱体1位于显示屏3下方,显示屏3与支撑箱体1之间设有可完全缩入支撑箱体内的伸缩杆2,伸缩杆2一端与显示屏3的边框焊接,伸缩杆2的另一端焊接在支撑箱体1内底上,支撑箱体1上安装有扬声器11,伸缩杆2可缩在支撑箱体1内,显示屏3可缩入到支撑箱体1内,支撑箱体1的底部上铰接有可自锁的滚轮12,滚轮12可向支撑箱体1的两侧转动。

显示屏3的背面上固定有收纳腔6,收纳腔6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61,滑槽61内设有压簧7,滑槽61内滑动配合有连接杆8,压簧7一端连接在滑槽61的槽底中,压簧7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杆8上,连接杆8伸出滑槽61的端部上固设有两端可伸缩的伸缩支柱9,伸缩支柱9的端部分别与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连接,即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与收纳腔6滑动配合,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均抵在收纳腔6朝向显示屏3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杆8连接伸缩支柱9的端部在拉出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前与收纳腔6侧壁相距1cm,压簧7在拉出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前处于压缩状态。

第一半屏5、第二半屏4和显示屏3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并能共同显示同一幅画面,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可分别从收纳腔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拉出,第一半屏5的顶端上铰接有横杆51,横杆51上配合有磁铁夹,当教学需要通过纸张展示信息时,拉动横杆51使横杆51伸到第一半屏5的侧面外,可将待展示的纸张通过磁铁夹贴在横杆51上进行展示,不会遮挡显示屏3上内容的显示,使用简单方便,当使用完成后再将横杆51拉回第一半屏5顶端处放置,不妨碍显示屏3缩入收纳腔6中。

如图3所示,还包括USB接口和微控制器,USB接口位于支撑箱体1上,微控制器位于支撑箱体1内,微控制器将从存储设备通过USB接口传递来的信息发送到显示屏3处进行显示,信息中的音频信息由微控制器发送到扬声器11进行播放。

在使用时,拉伸伸缩支柱9,从收纳腔6中将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分别从上端面和下端面拉出来,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不再受到收纳腔6侧壁抵住的力,压簧7将连接杆8向显示屏3一侧推进,直到连接杆8的端部抵到收纳腔6侧壁,让第一半屏5、第二半屏4和显示屏3形成一块完整的显示界面,从而增大显示屏3的显示界面,让辅助教学的展示界面能更大更清楚地展示教学内容,使远处的学生也能清晰地看到展示的内容,方便老师教学,也方便学生学习,同时无需人为调整,使用更简单方便,保证第一半屏5、第二半屏4和显示屏3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当完成使用时,压住伸缩支柱9,让伸缩支柱9处于压缩状态,将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缩入收纳腔6中,压簧7重新处于压缩状态,再将显示屏3压入支撑箱体1中,从而将展示装置搬运到其他地方进行使用,减小了展示装置在搬运过程中的高度,搬运时只需搬着支撑箱体1即可,搬运更方便,不会在搬运过程中碰触到显示屏3而损坏显示屏3,保证了显示屏3的完整,而且在存储时,显示屏3、第一半屏5和第二半屏4均位于支撑箱体1内,减少了显示界面在不使用时聚集的灰尘。

本实施例的伸缩杆2和伸缩支柱9均使用伸缩杆套筒,伸缩杆套筒设置三级套筒,最外层的套筒端部焊接在支撑箱体1上,最里层的套筒端部与显示屏3或第一半屏5或第二半屏4连接,在伸缩杆套筒拉出后可自动锁定,防止显示屏3、第一半屏5或第二半屏4下落。

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器可用单片机来实现,例如STM32系列单片机,单片机接收USB接口来的数据并控制显示屏3显示,以及单片机接收USB接口来的数据并控制扬声器11发声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