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7212发布日期:2019-01-14 18:3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常常将显示面板的至少一边角设计成圆弧形。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内分布有用于实现图像显示的像素,非显示区内分布有用于驱动像素单元的相关电路和走线。

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显示面板的形状并非规则矩形,导致其电路和走线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不利于非显示区的面积减小,对窄边框显示的实现造成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于此,本申请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

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周边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逐行排列的像素单元,相邻两行所述像素单元形成有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信号走线和至少一个栅极驱动单元,所述信号走线连接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和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单元的扫描线,且所述信号走线邻近所述台阶设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器,包括驱动电路以及上述显示面板,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耦接所述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单元。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器及其显示面板通过设置信号走线,且该信号走线邻近相邻两行像素单元在行方向上的台阶,使得栅极驱动单元贴近像素单元,从而减小非显示区的面积,有利于实现窄边框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局部布线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布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首要目的是:设计信号走线邻近相邻两行像素单元在行方向上的台阶,使得栅极驱动单元贴近像素单元,以此减小非显示区的面积。

基于上述目的,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所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11和位于显示区周边的非显示区12。

显示区11内具有至少一行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111。每个像素单元111包括三个子像素,例如分别为r(red,红色)子像素、g(green,绿色)子像素、b(blue,蓝色)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在驱动电路的控制下能够显示不同的灰阶,从而使显示面板10能够显示彩色的图像。

显示区11的至少一个边角为弧形边角,具体地,所述显示区11具有至少两条相邻的直边,相邻两条直边之间形成有一弧形边角。基于此设计,在该弧形边角所在的区域,所述显示面板10存在至少相邻两行数量不相同的像素单元111,例如在图2中,第二行像素单元111的数量比第一行像素单元111的数量多一个,从而导致该相邻两行所述像素单元111形成有台阶。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台阶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且这两个所述台阶在行方向上的尺寸之差等于一个子像素在行方向上的整数倍,这取决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像素结构设计。例如在图2中,对于第一行像素单元111和第二行像素单元111所形成的台阶与第二行像素单元111和第三行像素单元111所形成的台阶,这两个所述台阶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即宽度)之差等于一个子像素的在行方向上的尺寸。

非显示区12内分布有用于驱动子像素发光的驱动电路和走线。具体地,所述非显示区12包括栅极驱动区(gip,gateinpanel)121及走线区122。栅极驱动区12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栅极驱动单元123。走线区122紧贴设置于显示区11的周围,并用于实现栅极驱动单元123与对应的像素单元111的连接。具体地,结合图2或图3所示,所述走线区122设置有信号走线124和驱动输出线125,所述驱动输出线125可视为栅极驱动单元123延伸出来的连接线,两者可以设置于同一层结构中,该驱动输出线125的一端连接栅极驱动单元123,该驱动输出线125的另一端连接信号走线124,所述信号走线124连接驱动像素单元111的扫描线126,由此,所述栅极驱动单元123能够用于向与其连接的像素单元111提供驱动信号。

其中,每一条信号走线124连接一个栅极驱动单元123,所述信号走线124可视为桥接线,通过该桥接线将栅极驱动单元123与对应的扫描线126连接。基于所述驱动输出线125和信号走线124位于不同层且两者之间具有绝缘层,以及所述扫描线126和信号走线124也位于不同层且两者之间具有绝缘层,所述驱动输出线125和信号走线124之间、以及扫描线126和信号走线124之间均可以通过通孔连接,所述通过开设于对应的绝缘层中。

在本申请中,所述信号走线124邻近所述显示区11的台阶设置,使得栅极驱动单元123尽可能的贴近像素单元111,即所述栅极驱动区121尽可能的贴近显示区11,从而减小了非显示区12的面积,有利于实现所述显示面板10的窄边框设计以及窄边框显示。

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局部布线示意图。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描述的对于每一像素单元111连接多条扫描线126(图中以三条扫描线126为例)的场景中,每一行像素单元111通过三条扫描线126实现栅极驱动,所述信号走线124包括第一走线124a和第二走线124b,其中,所述第一走线124a优选与扫描线126垂直,使得该第一走线124a的尺寸尽可能小以减小其在非显示区12中所占区域,每一条第一走线124a连接一个栅极驱动单元123,所述第二走线124b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走线124a和对应的扫描线126,具体地,在形成有所述台阶的相邻两行像素单元111中,前一行像素单元111的中间一条扫描线126与后一行像素单元111的第一条扫描线126连接于同一条第一走线124a。结合图2所示,第一行像素单元111的第二条扫描线126和第二行像素单元111的第一条扫描线126连接于同一条第一走线124a,第一行像素单元111的第一条扫描线126和第三条扫描线126连接于同一条第一走线124a。

由于显示区11在相邻两行像素单元111设置有所述台阶,导致这两行像素单元111的扫描线126的长度不同,于此,前一行像素单元111的中间一条扫描线126通过第二走线124b连接于第一走线124a。该第二走线124b相当于扫描线126与第一走线124a之间的桥接线,具体而言,对于需要连接于同一条第一走线124a的多条扫描线126(并不仅限于图2所示的两条扫描线126)而言,当这多条扫描线126在弧形边角处的端部并不对齐时,可视为这些扫描线的长度不相同,最长的一条扫描线126的端部与第一走线124a连接,其余扫描线126的端部与第一走线124a之间在行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此时所述第二走线124b即可以将对应的一条扫描线126的端部与第一走线124a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线124a优选地与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单元111的数据线位于同一层,进一步两者的制造材料可以相同,于此,本实施例可以在形成数据线的制程中一并形成所述第一走线124a,从而不会增加整个所述显示面板10的制程。

同理,所述第二走线124b可以和所述扫描线126位于同一层,进一步两者的制造材料可以相同,于此,本实施例可以在形成扫描线126的制程中一并形成所述第二走线124b,从而不会增加整个所述显示面板10的制程。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输出线125也可以和所述扫描线126位于同一层,进一步两者的制造材料可以相同,于此,本实施例可以在形成扫描线126的制程中一并形成所述驱动输出线125,从而不会增加整个所述显示面板10的制程。

当然,所述第二走线124b也可以和所述第一走线124a及数据线位于同一层,进一步两者的制造材料可以相同,于此,本实施例可以在形成数据线的制程中一并形成所述第二走线124b。此时,第二走线124b可视为所述第一走线124a朝向扫描线126延伸的走线。

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所述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一走线124a连接,所述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与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在显示面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并非位于同一层,两者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于此,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通过夹设于两者之间的绝缘层形成一电容。该电容外突起于第一走线124a,产生尖峰效应,从而使得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可以将产生在信号走线124和扫描线126中的至少之一上的静电引导释放。因此,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用于将产生在信号走线124和扫描线126中的至少之一上的静电导引至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所在区域处引爆。

本申请相当于为显示面板10提供了静电保护功能。由于设有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以将显示面板10上产生的静电导引至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所在区域处引爆,从而减少静电对显示面板10造成损害。

具体的,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从第一走线124a的一端延伸而来,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走线124a的延伸方向。

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一走线124a电连接,且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一走线124a设置在同一层中,本申请优选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为第一走线124a的一部分,于此,两者可以由同一制程形成,从而不会额外增加制程。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优选地与扫描线126设置在同一层中但与扫描线126间隔设置,于此,本实施例可以由同一制程形成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与扫描线126。

图3是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布线示意图。本申请对相同结构元件采用相同的标号。请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基础上,但与前述实施例描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描述的是对于每一像素单元111连接一条扫描线126的场景,每一行像素单元111通过一条扫描线126实现栅极驱动,所述信号走线124与扫描线126垂直,使得该信号走线124的尺寸尽可能小以减小其在非显示区12中所占区域,并且所述信号走线124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输出线125和对应的扫描线126。此时,每一行像素单元111连接一条信号走线124,并通过该条信号走线124与对应的栅极驱动单元123连接。

本实施例的所述信号走线124相当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走线124a,由于该信号走线124与弧形边角处的台阶邻近设置,信号走线124可以与对应的一条扫描线126的端部直接连接,因此本实施例并不需要设置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走线124b。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走线124优选地与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单元111的数据线位于同一层,进一步地两者的制造材料可以相同,于此,本实施例可以在形成数据线的制程中一并形成所述信号走线124,从而不会增加整个所述显示面板10的制程。

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所述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信号走线124电连接,所述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与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在显示面板10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并非位于同一层,两者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于此,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通过夹设于两者之间的绝缘层形成一电容。该电容外突起于信号走线124,产生尖峰效应,从而使得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可以将产生在信号走线124和扫描线126中的至少之一上的静电引导释放。因此,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用于将产生在信号走线124和扫描线126中的至少之一上的静电导引至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所在区域处引爆。

本申请相当于为显示面板10提供了静电保护功能。由于设有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以将显示面板10上产生的静电导引至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所在区域处引爆,从而减少静电对显示面板10造成损害。

具体的,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从信号走线124的一端延伸而来,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信号走线124的延伸方向。

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信号走线124电连接,且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与信号走线124设置在同一层中,本申请优选第一静电保护组件129a为信号走线124的一部分,于此,两者可以由同一制程形成,从而不会额外增加制程。而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优选地与扫描线126设置在同一层中但与扫描线126间隔设置,于此,本实施例可以由同一制程形成第二静电保护组件129b与扫描线126。

请继续参阅图1~图3,无论采用何种像素结构设计,例如在实际生产应用场景中,为了确保足够数量的栅极驱动单元123以使每一行像素单元111均连接有栅极驱动单元123,此时在弧形边角所在区域,栅极驱动单元123的数量通常大于像素单元111的行数,本申请优选所述信号走线124和与其距离最近的一个栅极驱动单元123连接,从而使得该栅极驱动单元123与最近的一条信号走线124连接,此时信号走线124和与其连接的栅极驱动单元123之间的距离最短,所述驱动输出线125的尺寸最短,栅极驱动区121更加贴近显示区11,进一步减小了非显示区12的面积,更加有利于实现所述显示面板10的窄边框设计以及窄边框显示。

应该理解到,本申请前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还包括其他结构,例如结合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还包括电源走线区127和封装区128,其中,电源走线区127设置于栅极驱动区121和封装区128之间,并用于像素单元111提供电源信号,封装区128与电源走线区127贴合,用于保护显示面板。具体地,封装区128通常布置在非显示区12的最外侧,用于隔离水汽和氧气,避免水汽和氧气对显示面板10内的驱动电路和走线结构造成不良影响,保证显示面板10的正常工作。

另外,本申请并不限定显示面板10的类型,例如上述显示面板10可以为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包括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耦接所述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单元。该显示面板可以具有与前述任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设计,因此具有与其相同的有益效果。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例如各实施例之间技术特征的相互结合,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