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应急标志灯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213发布日期:2018-08-31 23:2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应急标志灯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消防应急标志灯的结构是利用两条金属框条配上两条塑料堵头组成框架,然后在框架的前后分别安装底板和标志面板,安装工序繁多,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由于光源都安装在框架下方,光由下往上照射逐渐衰减,造成灯体内部的光线不均匀,也因为标志面板图案的不确定性,经常出现标志面板底部的亮度过高,而标志面板顶部的亮度过低等问题,不符合国家标准GB17945-2010中的6.3.1.3中对标志表面亮度的要求,这是行业内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传统消防应急标志灯安装时,由于结构问题,背板必须紧贴墙壁,造成标志灯只能从侧面出线,这影响灯具的视觉感受,也容易造成电源线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消防应急标志灯壳体,一体化成型,减少产品成型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使消防应急标志灯的内部光线均匀,解决行业难题,符合国家标准;解决传统标志灯只能侧出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应急标志灯壳体,包括底板,由下端向壳体内部方向倾斜,并设有卡槽;上边框,设有弯位,配置在底板上方;下边框,配置在底板下方;挂板,设有挂孔和卡脚,配置在底板的卡槽内。

所述底板、下边框和上边框由金属板一体成型。

所述上边框的宽度和下边框的宽度相同,上边框与底板的顶端利用弯位相连。

所述挂板的截面呈“]”形,挂板的卡脚与挂板的表面设有斜度,斜度根据所述底板的倾斜角度设计,安装在卡槽后,挂板的表面应与上边框的侧面和下边框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消防应急标志灯壳体的增益效果是:由金属板一体成型,减少产品成型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底板的倾斜设计,光能从底板进行反射,使灯体的内部的光线更均匀,光的利用率更高,进而使标志面板的各个位置的亮度更符合国家标准;壳体背面由于底板的倾斜,能用于出线、藏线和保护电源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产品立体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应急标志灯壳体,包括底板1,由下端向壳体内部方向倾斜,并设有卡槽11;上边框2,设有弯位21和唇边22,配置在底板1上方;下边框3,设有唇边22,配置在底板1下方;挂板4,设有挂孔41和卡脚42,配置在底板1的卡槽11内。

底板1、上边框2和下边框3由金属板一体成型;上边框2的宽度和下边框3的宽度相同,上边框2与底板1的顶端利用弯位21相连;标志面板5利用唇边22安装在壳体内,挂板4的截面呈“]”形,挂板4的卡脚42与挂板4的表面设有斜度,斜度根据底板1的倾斜角度设计,利用卡脚42,将挂板4安装在卡槽11后,挂板4的表面应与上边框2和下边框3处于同一平面。

壳体由金属板一体成型,减少产品成型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灯具组装后,由于底板1的倾斜设计,光能从底板1进行反射,使灯体的内部的光线更均匀,光的利用率更高,进而使标志面板5的各个位置的亮度更符合国家标准;且倾斜的底板1,使灯具背面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背面出线、隐藏和保护电源线6。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