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停车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8851发布日期:2018-12-21 19:4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停车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停车牌。



背景技术:

停车牌经常用于会场附近的道路上,为驱车过来的人提供停车的信息。但是通常情况下会场附近的道路通往停车场不是一条直路,需要大量的停车牌为驾驶人提供指引信息。传统的停车牌均为相互固定的设置有夹角的两块板材组成,并且在其上部设置提手,这种停车牌运输时十分占用空间。当需要大量的停车牌指引信息时,往往需要运输很多次停车牌才能满足需要,十分浪费会场布置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根据以上情况,本方案提出一种便携式停车牌,运输时不占用大量空间,在对停车牌进行摆放时也十分方便,节约很多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停车牌,解决现有技术需要大量停车牌指引信息时,停车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停车牌,包括板面,板面分为前板面与后板面,所述的板面上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下部设置有用于前板面和后板面从相互平行转动到相互垂直的转动结构,所述的前板面竖直方向上的一边沿中部设置有支撑条,所述的支撑条可绕其余前板面连接的位置转动,所述的支撑条上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卡槽,所述的后板面上设置有与卡槽配合使用的卡柱,形成卡槽与卡柱配合使用固定前板面与后板面相对夹角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齿轮,所述的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垂直于固定板的“L”型的连接杆,各所述的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固定板平行且在其上部设置有相对应的Ⅰ号齿轮、Ⅱ号齿轮、Ⅲ号齿轮、Ⅳ号齿轮,形成Ⅰ号齿轮和Ⅱ号齿轮啮合,Ⅲ号齿轮和Ⅳ号齿轮啮合的结构,所述的前板面与Ⅰ号齿轮和Ⅲ号齿轮的侧面焊接,所述的后板面与Ⅱ号齿轮和Ⅳ号齿轮焊接,形成转动任一齿轮实现控制前板面与后板面相对夹角的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条与前板面铰接,所述的支撑条的材质与前板面材质相同,所述的卡柱上设置有可在卡柱圆环表面转动的卡环。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前板面与后板面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横板,所述的横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轮子,所述的轮子为万向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板远离板面的一面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拉动其运动的绳索,所述的绳索靠近固定板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绳索收纳的收线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旋转的板面在收纳和运输时占用更少的空间;支撑条上的卡槽与卡柱配合使用对板面的夹角进行有效地固定;万向轮的设定更方便的为停车牌提供移动;收线盘与绳索的设置可以使工作者同时牵引多个停车牌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停车牌收纳和运输时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停车牌工作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停车牌的主视图。

其中1板面、101前板面、102后板面、2固定板、3支撑条、4卡槽、5卡柱、6连接杆、7Ⅰ号齿轮、8Ⅱ号齿轮、9Ⅲ号齿轮、10横板、11万向轮、12收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便携式停车牌,包括板面1,板面1分为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为方便本方案的描述,将两个板面1命名为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其结构相同。板面1上部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位于板面1的上部。板面1的宽度与固定板2的宽度相同,固定板2与板面1的边沿均做光滑处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划伤人体。固定板2下部设置有用于前板面101和后板面102从相互平行转动到相互垂直的转动结构,前板面101和后板面102之间设置有发生相互转动的结构,该结构与固定板2连接,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连接方式不能影响前板面101和后板面102依靠转动结构的转动运动。前板面101竖直方向上的一边沿中部设置有支撑条3,支撑条3可绕其与前板面101连接的位置转动。前板面101上设置有与其一体结构矩形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形状还可以设置为圆形,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支撑条3转动的圆孔。支撑条3上设置与圆孔配合使用的小孔,支撑条3与支撑板采用螺栓固定,螺栓的另一端连接有螺母。在支撑条3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穿在螺栓上的圆环,防止支撑条3与支撑板由于螺栓固定摩擦严重不便于转动。支撑条3上设置有间隔均匀的卡槽4,卡槽4呈“U”型,卡槽4位于支撑条3的边沿处,后板面102上设置有与卡槽4配合使用的卡柱5,形成卡槽4与卡柱5配合使用固定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相对夹角的结构。卡槽4与卡柱5配合使用,固定前板面101和后板面102转动之后所形成的夹角。卡柱5上与卡槽4连接的位置可以设置沟槽,固定卡槽4在卡柱5上的位置,防止其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垂直于固定板2的“L”型的连接杆6,连接杆6一端焊接在固定板2上,另一端朝向本装置的内部与固定板2另一端部的连接杆6相对设置。各连接杆6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与固定板2平行且在其上部设置有相对应的Ⅰ号齿轮7、Ⅱ号齿轮8、Ⅲ号齿轮9、Ⅳ号齿轮,每一个连接杆6上安装有一个齿轮,且在连接杆6的端部设置有防止齿轮滑脱的定位杆,形成Ⅰ号齿轮7和Ⅱ号齿轮8啮合,Ⅲ号齿轮9和Ⅳ号齿轮啮合的结构。前板面101与Ⅰ号齿轮7和Ⅲ号齿轮9的侧面焊接,后板面102与Ⅱ号齿轮8和Ⅳ号齿轮焊接,形成转动任一齿轮实现控制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相对夹角的结构。连接杆6可以替换为垂直固定板2向下的板材,相对的两板材之间设置有可以转动的轴,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齿轮,两根轴的两端设置四个齿轮,将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焊接在对应的齿轮上,亦可形成转动任一齿轮实现控制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相对夹角的结构。在使用时也可采用直接相向相反的方向掰开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便于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的快速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条3与前板面101铰接,前板面101的边沿处可以设置折边,支撑条3与前板面101的折边位置铰接,同时折边可以提升前板面101的美观度,后板面102的边沿可以设置同样的折边。支撑条3的材质与前板面101材质相同。卡柱5上设置有可在卡柱5圆环表面转动的卡环,卡环的长度与卡柱5的长度相同,卡环的端部设置有防止其脱落的挡圈,卡柱5的端部设置螺纹,挡圈内圈设置螺纹与卡柱5配合使用。卡环的存在,有效的防止了支撑条3上的卡槽4进入卡柱5时发生磨损,时间长后卡和不严密,容易造成卡和不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设置有横板10,横板10可以与前板面101或后板面102的长度相同,也可以设置在前板面101与后板面102向对面的四个边角处。横板10与前板面101和后板面102之间采用螺栓固定或者焊接,也可采用一体制成结构。横板10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设置有轮子,横板10上设置有用于轮子安装的孔,轮子上方设置有带有螺栓的安装外壳,孔内设置与螺栓相适应的螺纹,保证轮子在横板10上的固定,防止其滑脱。轮子为万向轮11,万向轮11在换向时更加容易。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板2远离板面1的一面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拉动其运动的绳索,绳索靠近固定板2的位置设置有用于绳索收纳的收线盘12。收线盘12底部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螺孔,收线盘12通过固定板上的螺孔采用螺栓固定在固定板2上。收线盘12内设置回卷装置,收线盘12的绳索出口设置固定绳索的卡扣,在采用绳索对本装置进行拉动时,首先将绳索从收线盘12内拉出适合的长度,采用卡扣卡紧绳索,最好握持绳索的一端部,拉动绳索,移动本装置。绳索的存在,可以使放置停车牌的工作人员同时牵动多个停车牌进行摆放,节省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板2上方可以设置用于提起本装置的提手,在大量使用停车牌的时候,不管是将停车牌提升至车厢内部还是从车厢内部取出,采用提手的搬运方式都大大减轻直接对停车牌采用双手抱起的工作量,做到更加便捷的对停车牌的取用和收纳。提手上设置用于固定的螺孔,固定板2上设置有与螺孔大小相同的圆孔,采用螺栓穿过螺孔与圆孔并使用螺母对其进行固定的结构,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旋转的板面在收纳和运输时占用更少的空间;支撑条上的卡槽与卡柱配合使用对板面的夹角进行有效地固定;万向轮的设定更方便的为停车牌提供移动;收线盘与绳索的设置可以使工作者同时牵引多个停车牌进行固定。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