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3100发布日期:2019-08-13 20: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装订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票据大量生成及增加的问题,自动装订机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自动装订机一般包括机架、压纸块、钻孔机构、自动进管机构、切管机构、上铆头、下铆头和导电胶垫,它是通过钻孔机构上的钻刀在文件侧边钻出若干圆孔,接着自动在文件的圆孔中插入树脂管,最后通过上铆头和下铆头热压树脂管,在树脂管的两端形成一铆钉,从而将文件装订成册。树脂管由自动进管机构实现自动进给,并由切管机构按照设定长度切断铆管,残余的树脂管停留在自动进管机构内,当残余的树脂管小于设定长度时就需要将残余的树脂管取出,以避免自动装订机利用残余的树脂管进行热铆而导致装订无法正常完成。

为此,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0610153670.2的使用树脂管的自动装订机中残余树脂管的排出装置,其在竖立设置于自动装订机的底座上的树脂管输送底部上,经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树脂管托架,在转动轴上安装排出杆,在树脂管托架上设置与树脂管导管相连通的树脂管保持管,在该树脂管保持管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树脂管有无检测传感器,当该树脂管有无检测传感器不能检测出树脂管的存在而判断出树脂管较短时,经适当的控制装置使树脂管输送辊反向转动而使残余树脂管返回到树脂管保持管内,并且促使使用者对排出杆进行操作,在操作该排出杆时,树脂管托架转动,使树脂管保持管内的残余树脂管下落到树脂管排出导件上。然而,每次在需要排管时都需要用户操作排出杆,因此导致装订不便利,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装订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包括支架、进管轮、导轮、弹簧、电机及检测盒,电机固定在支架上且进管轮固连在电机的转轴上,支架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穿设有定位柱,定位柱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具有沿着条形孔向进管轮靠近的趋势,导轮套设在定位柱上,导轮外壁与进管轮外壁相抵靠,检测盒位于导轮与进管轮相抵靠处的上方,检测盒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进料管,其特征在于,定位柱外壁与条形孔的上下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能够与进管轮同步转动的齿轮一,定位柱上套设有与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支架上设有能够转动的齿轮三,检测盒定位在齿轮三上,当齿轮二转动时能够直接或间接驱动齿轮三转动。

初始状态,定位柱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沿着条形孔靠近进管轮,这样进管轮外壁与导轮外壁抵靠在一起,同时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在一起。需要进管时,将树脂管下端穿过检测盒上的进料管至进管轮与导轮相抵靠处,由于条形孔的存在,当树脂管下端插下时会挤开导轮并夹在导轮与进管轮之间,同时齿轮一与齿轮二分离。然后控制电机启动,电机的转轴带动进管轮及齿轮一转动,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树脂管自动向下移动,从而实现自动进管,最后通过自动装订机上的切管机构按设定长度切下树脂管,残余的树脂管则仍夹持在进管轮与导轮之间。当检测盒检测到残余的树脂管长度小于设定长度时,电机的转轴带动进管轮及齿轮一反向转动,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残余的树脂管向上移动,当残余树脂管上移至与进管轮及导轮分离时,定位柱在弹簧的作用下重新向进管轮靠近,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在一起而使齿轮二转动,这样齿轮二便驱动齿轮三转动,而由于检测盒定位在齿轮三上,检测盒便会随着齿轮三的转动而出现摆动,这样检测盒上的进料管便会倾斜而将残余的树脂管自动排出。

本进管机构通过齿轮一、齿轮二以及齿轮三的设置,实现了检测盒的自动摆动,从而使得残余的树脂管能够自动排出,无需再人工排管,更加省时省力,很好地提高了用户装订时的便利性。

在上述的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中,所述的支架上固定有支撑螺钉,支撑螺钉的端部穿过齿轮三的中心孔并穿入检测盒内,且在支撑螺钉的端部固连有锁紧螺母,所述的齿轮三上设有若干联结螺钉,各联结螺钉均穿入检测盒内。

支撑螺钉对齿轮三及检测盒进行定位,同时在齿轮三转动时通过各联结螺钉来带动检测盒转动以实现残余树脂管的自动排出。

在上述的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中,自动装订机包括机架,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排管漏斗及废管收集盒,导轮位于进管轮与排管漏斗之间,排管漏斗的上端侧部贯穿设置有缺口,导轮部分穿过缺口至排管漏斗的上端内,废管收集盒位于排管漏斗的下方,且齿轮二与齿轮三之间通过齿轮副传递动力。

导轮位于进管轮与排管漏斗之间,这样将齿轮二与齿轮三之间通过齿轮副传递动力,正好可以在排管时使齿轮二与齿轮三是同方向转动,从而使检测盒正好摆动至进料管的下端朝向排管漏斗的上端口,那么残余的树脂管便可直接从进料管落入到排管漏斗内并最终落到废管收集盒内。

在上述的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中,所述的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以及从支撑板的下端向支撑板的两侧伸出的凸片,支架与机架通过穿过凸片并穿入机架内的紧固件相固定,检测盒、进管轮、导轮、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及齿轮副均设于支撑板的一侧,条形孔设于支撑板上,定位柱的两端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支撑板的另一侧铰接有摆臂,摆臂的下端套在定位柱的一端上,支撑板上固定有定位螺钉,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摆臂的上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定位螺钉上,且摆臂下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带动定位柱靠近进管轮的方向摆动。

在上述的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中,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与摆臂位于支撑板的同一侧,且当摆臂向克服弹簧的弹力方向摆动时摆臂上端能够触发第一微动开关,所述的第二微动开关与检测盒位于支撑板的同一侧,且当检测盒摆动时能够触发第二微动开关。

当树脂管下端挤开导轮时会使定位柱向远离进管轮方向移动,这样摆臂就会向克服弹簧的弹力方向摆动,摆臂上端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从而控制电机启动来实现自动进管。当检测管摆动而进行自动排管时,摆臂上端与第一微动开关分离,同时检测管触发第二微动开关,此时电机反向工作来控制检测盒复位。

在上述的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中,所述的定位柱上设有环形凸肩,环形凸肩位于导轮与齿轮二之间,定位柱的一端设有卡簧,导轮限位在环形凸肩与卡簧之间。

利用环形凸肩与卡簧对导轮进行定位,同时环形凸肩可以将导轮与齿轮二隔开,使导轮能够穿过排管漏斗上端的缺口至排管漏斗的上端内。

在上述的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中,所述的齿轮一上连接有若干配合螺钉,所述的进管轮上设有若干配合孔,配合孔的数量与配合螺钉相同且一一对应,各配合螺钉端部插入对应的配合孔内。

通过各配合螺钉端部插入对应的配合孔内,从而在进管轮转动时得以带动齿轮一同步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通过齿轮一、齿轮二以及齿轮三的设置,实现了检测盒的自动摆动,从而使得残余的树脂管能够自动排出,无需再人工进行排管,更加地省时省力,很好地提高了用户装订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装订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本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检测盒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中齿轮一、齿轮二及齿轮三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爆炸图。

图中,1、支架;1a、支撑板;1a1、条形孔;1b、凸片;2、进管轮;2a、配合孔;3、导轮;4、弹簧;5、电机;6、检测盒;7、定位柱;7a、环形凸肩;8、进料管;9、齿轮一;10、齿轮二;11、齿轮三;12、支撑螺钉;13、锁紧螺母;14、联结螺钉;15、排管漏斗;16、废管收集盒;17、齿轮副;18、摆臂;19、定位螺钉;20、第一微动开关;21、第二微动开关;22、卡簧;23、配合螺钉;24、光电传感器;25、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装订机的自动进管机构,自动装订机包括机架25,本自动进管机构包括支架1、进管轮2、导轮3、弹簧4、电机5、检测盒6、排管漏斗15及废管收集盒16。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架1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1a以及从支撑板1a的下端向支撑板1a的两侧伸出的凸片1b,支架1与机架25通过穿过凸片1b并穿入机架25内的紧固件相固定。电机5固定在支撑板1a的一侧,进管轮2、导轮3及检测盒6均设于支撑板1a的另一侧,电机5的转轴穿过支撑板1a,进管轮2固连在电机5的转轴上。

如图4和图6所示,支撑板1a上贯穿设置有条形孔1a1,条形孔1a1内穿设有定位柱7,定位柱7的两端分别伸至支撑板1a的两侧,导轮3套设在定位柱7的一端上,导轮3外壁与进管轮2外壁相抵靠,检测盒6位于导轮3与进管轮2相抵靠处的上方,且在检测盒6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进料管8,检测盒6内设有光电传感器24,进料管8穿过光电传感器24。

如图4所示,定位柱7外壁与条形孔1a1的上下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定位柱7另一端所在的支撑板1a一侧铰接有摆臂18,摆臂18的下端套在定位柱7的该端上。支撑板1a的该侧固定有定位螺钉19,弹簧4的一端连接在摆臂18上端,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在定位螺钉19上,且摆臂18下端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向带动定位柱7靠近进管轮2的方向摆动。支撑板1a上固定有第一微动开关20,第一微动开关20与摆臂18位于支撑板1a的同一侧,且当摆臂18向克服弹簧4的弹力方向摆动时摆臂18的上端能够触发第一微动开关20。

如图5和图6所示,电机5的转轴上套设有齿轮一9,齿轮一9与进管轮2能够同步转动,定位柱7上套设有齿轮二10,齿轮二10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与齿轮一9相啮合。支架1上设有能够转动的齿轮三11,检测盒6定位在齿轮三11上,当齿轮二10转动时能够直接或间接驱动齿轮三11转动。齿轮一9上连接有若干配合螺钉23,进管轮2上设有若干配合孔2a,配合孔2a的数量与配合螺钉23相同且一一对应,各配合螺钉23端部插入对应的配合孔2a内。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管漏斗15及废管收集盒16均设置于机架25上,且废管收集盒16位于排管漏斗15的下方,导轮3位于进管轮2与排管漏斗15之间,排管漏斗15的上端侧部贯穿设置有缺口,导轮3部分穿过缺口至排管漏斗15的上端内,齿轮二10与齿轮三11之间通过齿轮副17传递动力。定位柱7上设有环形凸肩7a,环形凸肩7a位于导轮3与齿轮二10之间,定位柱7的一端设有卡簧22,导轮3限位在环形凸肩7a与卡簧22之间。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板1a上固定有第二微动开关21,第二微动开关21与检测盒6位于支撑板1a的同一侧,且当检测盒6摆动时能够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1。支撑板1a上固定有支撑螺钉12,支撑螺钉12的端部穿过齿轮三11的中心孔并穿入检测盒6内,且在支撑螺钉12的端部固连有锁紧螺母13,齿轮三11上设有若干联结螺钉14,各联结螺钉14均穿入检测盒6内。

初始状态,定位柱7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沿着条形孔1a1靠近进管轮2,这样进管轮2外壁与导轮3外壁抵靠在一起,同时齿轮一9与齿轮二10啮合在一起。需要进管时,将树脂管下端穿过检测盒6上的进料管8至进管轮2与导轮3相抵靠处,由于条形孔1a1的存在,当树脂管下端插下时会挤开导轮3并夹在导轮3与进管轮2之间,同时齿轮一9与齿轮二10分离。此时摆臂18上端触发第一微动开关20,电机5启动,电机5的转轴带动进管轮2及齿轮一9转动,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树脂管自动向下移动,从而实现自动进管,最后通过自动装订机上的切管机构按设定长度切下树脂管,残余的树脂管则仍夹持在进管轮2与导轮3之间。

当检测盒6内的光电传感器24检测到残余的树脂管长度小于设定长度时,电机5的转轴带动进管轮2及齿轮一9反向转动,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残余的树脂管向上移动,当残余树脂管上移至与进管轮2及导轮3分离时,定位柱7在弹簧4的作用下重新向进管轮2靠近,齿轮一9与齿轮二10啮合在一起而使齿轮二10转动,这样齿轮二10便通过齿轮副17驱动齿轮三11转动,而由于检测盒6定位在齿轮三11上,检测盒6便会随着齿轮三11的转动而出现摆动,这样检测盒6上的进料管8便会倾斜至朝向排管漏斗15,从而使残余的树脂管自动落入到排管漏斗15内并最终落入到废管收集盒16中。当检测盒6摆动至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1时,电机5反向转动,从而使齿轮一9反向转动并驱动检测盒6反向摆动至初始位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