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4603发布日期:2019-04-05 22:2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行业的发展,人们期望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尽量大,例如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从最初的3.5寸,发展到目前的6寸甚至7寸。即使是以目前这么大的屏幕,仍然不能满足人们观看视屏、看书等使用需求;另一方面,屏幕越大,终端设备的尺寸越大,也就越不便于携带,于是产生了更大的屏幕需求和便于携带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可折叠的柔性显示屏应运而生。参见图1-图4所示,传统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机壳110、第二机壳120、转轴130和柔性显示屏140,第一机壳110和第二机壳120通过转轴130铰接,柔性显示屏140设置于第一机壳110和第二机壳120上,并且转轴130位于柔性显示屏140的下方。通过第一机壳110和第二机壳120的相对转动,就可以实现终端设备的折叠和展开。

采用上述结构时,柔性显示屏140在折叠状态下(即图1和图2所示状态)的长度比其在展开状态(即图3和图4所示状态)下的长度大。由于柔性显示屏140在长度方向上是没有弹性的,因此如果柔性显示屏140在折叠状态下为自然状态,那么其在展开状态下就会出现褶皱部分141,具体可以参考图3和图4所示;如果柔性显示屏140在展开状态下为自然状态,那么其在折叠状态下就会被拉伸进而容易损坏,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柔性显示屏容易出现褶皱或者因拉伸而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机壳;

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

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

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机壳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第一锁止件定位配合或分离;

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定位配合,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机壳外;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二锁止件分离,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收卷于所述机壳内。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终端设备中,柔性显示屏通过第一弹性复位件安装于机壳,因此柔性显示屏可以卷绕收纳于机壳内,也可以自机壳内被拉出。当用户需要使用柔性显示屏时,将柔性显示屏拉出,此时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止件定位配合,使得柔性显示屏保持展开状态;使用完毕后,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止件分离,柔性显示屏在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卷绕收纳于机壳内。由于柔性显示屏采用卷绕设置方式,其卷绕半径较大,因此柔性显示屏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其长度基本不发生变化,既不会出现褶皱,也不会出现因被拉伸而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传统移动终端在折叠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为传统移动终端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为传统移动终端在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传统移动终端在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在收纳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在另一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图10均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柔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机壳、120-第二机壳、130-转轴、140-柔性显示屏、141-褶皱部分;

210-机壳、211-摄像头容纳孔、212-出音孔、213-送话器孔、220-第一弹性复位件、230-柔性显示屏、231-柔性显示部分、232-支撑片、232a-支撑部、232aa-支撑主体、232ab-填充部、232b-限位部、240-转轴、250-第一锁止件、251-锁止槽、260-第二锁止件、261-杆体、262-钩部、270-解锁杆、280-解锁按钮、290-辅助显示屏、300-第二弹性复位件、310-铰接轴、320-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5-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机壳210、第一弹性复位件220、柔性显示屏230、第一锁止件250和第二锁止件260。机壳210是终端设备的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基础。第一弹性复位件220设置于机壳210内,其受力后可以发生变形,并可以在作用力撤销后恢复变形。第一弹性复位件22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柔性显示屏230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复位件220的第一端连接,柔性显示屏230的另一端可以为自由端,第一弹性复位件220恢复变形时可以向柔性显示屏230施加作用力。柔性显示屏23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在展开状态下,柔性显示屏23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壳210外,以供用户使用该柔性显示屏230;在收纳状态下,柔性显示屏230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20的作用下收卷于机壳210内。

第一锁止件250与第一弹性复位件22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弹性复位件220变形的过程中第一锁止件250随之运动。第二锁止件260与机壳210活动连接,以使第二锁止件260与第一锁止件250定位配合或分离。具体来讲,当第一锁止件250与第二锁止件260定位配合时,柔性显示屏23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壳210外;当第一锁止件250与第二锁止件260分离时,柔性显示屏230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20的作用下收卷于机壳210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用户需要使用柔性显示屏230时,将柔性显示屏230拉出,此时第一锁止件250与第二锁止件260定位配合,使得柔性显示屏230保持展开状态;使用完毕后,使第一锁止件250与第二锁止件260分离,柔性显示屏230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20的作用下卷绕收纳于机壳210内。由于柔性显示屏230采用卷绕设置的方式,其卷绕半径较大,因此柔性显示屏230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其长度基本不发生变化,既不会出现褶皱,也不会出现因被拉伸而损坏的问题,进而延长柔性显示屏230的寿命。

另外,柔性显示屏230采用卷绕的安装方式后,收纳后的柔性显示屏230占用的空间比较小,使得终端设备更便于携带。因此,可以将柔性显示屏230设置的更大一些,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大屏幕的使用需求。

上述第一弹性复位件220可以采用比较细、弹性比较大的多个弹簧,但是此种结构可能会导致柔性显示屏230无法被彻底收纳,或者导致柔性显示屏230能够被拉出的部分较少。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220可以为卷绕设置于机壳210内的卷簧,该卷簧的一端相对于机壳210固定,另一端与柔性显示屏230的一端连接。在收纳状态下,卷簧位于柔性显示屏230的内部,也就是说,此状态下,柔性显示屏230卷绕于卷簧的外部。此卷簧为卷绕结构,其弹性适中,使得柔性显示屏230能够被拉出的部分较多,同时也可以在收纳柔性显示屏230时产生足够的拉力。

为了使得卷簧的状态更加稳定,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转动设置于机壳210内的转轴240,卷簧卷绕于该转轴240上,且卷簧的一端与转轴240固定。该转轴240能够限制卷簧的位置,进而实现前述目的。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250可以为锁止轮,该锁止轮具有第一外周面,该第一外周面开设锁止槽251。在展开状态下,第二锁止件260与锁止槽251定位配合。用户牵拉柔性显示屏230时,转轴240随之转动,进而带动锁止轮转动,此时第二锁止件260位于锁止槽251的外部,也就不与锁止槽251定位配合,因此锁止轮可以持续转动。当柔性显示屏230展开到位后,第二锁止件260与锁止槽251定位配合,使得锁止轮无法反向转动,以此限制转轴240的转动,最终使柔性显示屏230可以保持在展开状态。可见,在锁止轮和第二锁止件260的作用下,用户不需要在展开状态下一直拉着柔性显示屏230,因此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更好。

上述锁止槽251可以仅设置一个,其可以对应于柔性显示屏230能够展开的最大位置设置,柔性显示屏230展开到该最大位置处停止。但是,用户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所需的柔性显示屏230展开的程度可能不同,为了便于柔性显示屏230停留在不同的位置处,可以在锁止轮的第一外周面开设多个锁止槽251,各锁止槽251沿着锁止轮的转动方向排布。如图5和图7所示,即为柔性显示屏230的两种展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展开柔性显示屏230的过程中,即使第二锁止件260落入锁止槽251内,锁止槽251也可以通过自身内壁将第二锁止件260推出锁止槽251,使得第二锁止件260不影响柔性显示屏230的展开。

进一步地,各锁止槽251可以沿着锁止轮的转动方向均匀排布,此时锁止轮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类似齿轮。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二锁止件260与锁止轮配合,第二锁止件260具体可以包括相连接的杆体261和钩部262,该杆体261远离钩部262的末端通过铰接轴310与机壳210连接,钩部262相对于杆体261凸出,第一锁止件250与第二锁止件260定位配合时,钩部262与锁止槽251啮合。当然,杆体261也可以与机壳210可移动地连接,相对而言,杆体261通过铰接轴310与机壳210连接时,第二锁止件260与锁止轮的配合更容易实现。另外,为了便于布置终端设备的各零部件,锁止轮的转动轴线可以平行于第二锁止件260的转动轴线。

由上述内容可知,柔性显示屏23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锁止件260与锁止槽251定位配合,那么需要收纳柔性显示屏230时,就需要解除第二锁止件260与锁止槽251的定位状态。此时,具体可以通过电动等方式驱动第二锁止件260转动。但是此种方式会导致终端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因此为了简化终端设备的结构,还可以设置解锁杆270,该解锁杆270的一端与杆体261连接(具体可以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以直接伸出机壳210,以便于用户向解锁杆270施加作用力,解锁杆270则可以向第二锁止件260传递使钩部262远离锁止槽251的解锁力。解锁杆270与杆体261的连接处位于钩部262与铰接轴310之间,以提升终端设备内结构的紧凑度。因此,当柔性显示屏230需要收纳起来时,只需要向解锁杆270施加作用力,就可以使解锁杆270推动第二锁止件260转动,继而使钩部262与锁止槽251分离,锁止轮的转动不再受到限制,柔性显示屏230在第一弹性复位件220的作用下收纳至机壳210内。

可选的实施例中,机壳210可以为筒状结构,更具体地,可以是圆筒结构。该机壳210具有第二外周面、连接于该第二外周面的一端的第一端面以及连接于该第二外周面的另一端的第二端面,该第二外周面开设供柔性显示屏230穿过的穿孔,柔性显示屏230可以通过该穿孔展开或者收纳,该穿孔通常为条形孔。为了便于操控解锁杆270,可以在第一端面设置解锁按钮280,该解锁按钮280与解锁杆270远离杆体261的一端连接,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该解锁按钮280向解锁杆270施加作用力,使得解锁杆270推动第二锁止件260运动。进一步地,此解锁按钮280还可以同时实现柔性显示屏230的点亮和关闭。例如,解锁按钮280可以为滑动按钮,其在自身滑动过程中的第一位置处向解锁杆270施加作用力,在第二位置处实现柔性显示屏230的点亮和关闭。

可选地,如图5-图7所示,终端设备还包括辅助显示屏290,该辅助显示屏290设置于机壳210的第二外周面,其可以显示终端设备的一些通知信息、来电信息等等,以便于用户通过该辅助显示屏290完成查看通知信息、接听来电、调节音量等操作。另外,机壳210的第二外周面还可以开设摄像头容纳孔211,以便于实现拍摄操作。机壳210的第二端面可以开设至少一个出音孔212和至少一个送话器孔213,出音孔212可用于喇叭出音,送话器孔213可用于向送话器传递声信号,两者间隔设置。可选地,出音孔212可以设置为一个,且出音孔212的位置可以灵活设置,送话器孔213可以设置为多个。

当收纳操作执行完毕后,用户向解锁杆270施加的作用力撤去,第二锁止件260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回复至与锁止槽251定位配合的状态,以便于实现柔性显示屏230在下一个展开过程中的锁止。但是,仅依靠重力实现复位的可靠性较差,因此如图9和图10所示,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300,该第二弹性复位件300可以设置为弹簧,其一端与机壳210连接,另一端与杆体261连接,该第二弹性复位件300与解锁杆270可以位于杆体261的同一侧。当解锁杆270向第二锁止件260传递作用力时,第二弹性复位件300处于拉伸状态;当解锁杆270不再向第二锁止件260传递作用力时,第二锁止件260在第二弹性复位件300的作用下靠近锁止槽251并与该锁止槽251定位配合。当然,在没有设置解锁杆270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弹性复位件300也可以向第二锁止件260传递作用力,使其更可靠地与锁止槽251定位配合。

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柔性显示屏230包括柔性显示部分231以及与该柔性显示部分231连接的支撑片232,该支撑片232包括向柔性显示部分231施加支撑力的支撑部232a,其可以采用不锈钢片。支撑片232本身同样具有一定的柔性,因此可以与柔性显示部分231一起展开和收纳。同时,支撑片具有适当的刚性,可以支撑柔性显示部分231,使得柔性显示部分231更加平整,便于柔性显示屏230展开后用户在柔性显示部分231上进行相关操作。

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柔性显示部分231的厚度方向(即图11中的x方向)上,柔性显示部分231的投影面与支撑片232的投影面重合。即,支撑片232与柔性显示部分231的大小基本相同。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支撑片232还可以包括限位部232b,该限位部232b连接于支撑部232a的端部,限位部232b与柔性显示部分231在柔性显示部分231的宽度方向(即图5和图12中的y方向)上定位配合。即,支撑片232延伸至柔性显示部分231的侧边,进而对柔性显示部分231进行显示,防止柔性显示部分231各层结构出现相对位移而分层甚至撕裂。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支撑部232a可以包括支撑主体232aa和填充部232ab,该填充部232ab设置于柔性显示部分231与支撑主体232aa之间。支撑主体232aa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填充部232ab具体可以是散热材料,以改善柔性显示屏230的散热性能。填充部232ab也可以是缓冲材料,以改善柔性显示屏230的抗冲击性能。当然,填充部232ab可以同时包含这两种材料,甚至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填充而成。

为了更好地支撑柔性显示部分231,支撑部232a背离柔性显示部分231的一面为弧形面。具体地,在柔性显示屏230的展开方向上观察,支撑部232a背离柔性显示部分231的一面为弧形面。此种支撑部232a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柔性显示屏230的边缘处出现塌陷等情况,使得柔性显示部分231展开后更加平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230的展开和收纳通常是多次循环的,因此为了便于用户拉出柔性显示屏230,可以使柔性显示屏230的一端始终位于机壳210的外部。为了更方便地实现这一目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位于机壳210外的操作部320,该操作部320连接于柔性显示屏230的一端,继而防止柔性显示屏230全部收纳至机壳210内。需要拉伸柔性显示屏230时,用户直接向操作部320施加作用力,进而带动柔性显示屏230展开。具体地,该操作部320可以是杆状结构,也可以是l形板状结构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或可穿戴设备。当然,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