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81308发布日期:2020-10-28 12:4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产品应用领域的扩大,随着显示技术不断发展,从lcd到oled,再到micro-led、qd-led,显示应用在高分辨率、宽色域、低成本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彩色化显示方面,传统lcd一般采用“白光+彩色滤光片”来实现,oled可通过蒸镀或打印rgb三色像素实现,micro-led可以采用多次转移rgb芯片来实现。为了提高显示效果,降低成本,在新的彩色化显示中,更多采用“蓝光+光转化膜”技术方案。

本申请发明人在长期研发中发现,光转化膜最优为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其分辨率高、色域宽。而现有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中,需要在透明基板上制作一种颜色的量子点转换块,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制作另一种颜色的量子点转换块,需要进行至少两次的制作才可完成。并且,当制作完毕一种颜色的量子点转换块后,还需要等待其性状稳定,才可进行第二种量子点转换块的制作。

因此,目前显示面板中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制作工艺流程复杂,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以解决显示面板中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制作工艺流程复杂、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激发光源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以及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间隔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同一侧表面,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间隔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同一侧表面;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平行设置且通过粘结材料粘合固定,至少部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中,每一第一量子点转换块在第一透明基板或第二透明基板的投影,位于相邻第二量子点转换块在第一透明基板或第二透明基板的投影之间;激发光源用于照射第一量子点转换块、第二量子点转换块,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线。

其中,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属于一个柔性透明基板的两部分,粘合固定的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结构形态是由柔性透明基板对折粘合而成。

其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之间,且并排交替地同层设置。

其中,粘结材料设置于柔性透明基板的边缘,柔性透明基板以设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第二量子点转换块以及粘结材料一侧表面为内表面进行对折,使得柔性透明基板对折后形成的内空间被粘结材料密封。

其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以及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远离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远离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封装膜,透明封装膜覆盖第二量子点转换块且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粘结连接。

其中,粘结材料围绕柔性透明基板设对折内表面的边缘设置,使得柔性透明基板对折后形成的内空间被粘结材料密封。

其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为相互独立的柔性透明基板,粘结材料围绕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相对内表面的边缘设置,使得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形成的内空间被粘结材料密封。

其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以及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远离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为相互独立的柔性透明基板,粘结材料围绕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相对内表面的边缘设置,使得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形成的内空间被粘结材料密封,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远离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封装膜,透明封装膜覆盖第二量子点转换块且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粘结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及如上述任一项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位于壳体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提供透明基板;在透明基板的一侧的上表面上制作多个第一量子点转换块,在透明基板的另一侧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制作多个第二量子点转换块;将透明基板进行弯折,形成两层透明基板,以使至少部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在第一透明基板或第二透明基板的投影,位于相邻第二量子点转换块在第一透明基板或第二透明基板的投影之间。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上,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上,相互独立,因此互不干扰,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图2中步骤201所对应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2中步骤202所对应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图2中步骤203所对应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五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显示面板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

图9是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包括激发光源12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11。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11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11、第二透明基板113、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以及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间隔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111同一侧表面,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间隔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113同一侧表面。

第一透明基板111、第二透明基板113平行设置且通过粘结材料116粘合固定。

在一个应用例中,第一透明基板111、第二透明基板113属于一个柔性透明基板的两部分,粘合固定的第一透明基板111、第二透明基板113结构形态是由柔性透明基板对折粘合而成。因而,第一透明基板111与第二透明基板113的一侧边缘通过弯折部115连接。粘结材料116围绕柔性透明基板的边缘设置。柔性透明基板以设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以及粘结材料一侧表面为内表面进行对折。也就是说,粘结材料116围绕柔性透明基板对折内表面的边缘设置,使得柔性透明基板对折后形成的内空间被粘结材料116密封。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111、第二透明基板113之间,且并排交替地同层设置,并且使至少部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中,每一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在第一透明基板111或第二透明基板113的投影,位于相邻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在第一透明基板111或第二透明基板113的投影之间。

激发光源12用于照射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线。激发光源12例如可以为蓝色发光像素,而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可以是红色量子点转换块,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可以是绿色量子点转换块。或者,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的颜色可以互换,甚至是其他颜色的量子点转换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另外,激发光源12可以设置于背板电路13上。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包括遮光矩阵117。遮光矩阵117围绕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设置,以定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的图形,提高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的质量,消除它们相互影响造成的混色。遮光矩阵117可以是黑矩阵阵列,也可以是其他遮光材料制成的遮光栅格等。

以激发光源12为蓝色发光像素、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是红色量子点转换块、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是绿色量子点转换块为例。在工作时,激发光源12射出蓝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将蓝光转换为红光射出,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将蓝光转换为绿光射出,而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之间的间隔依然透出蓝光,从而达到显示面板10能够射出红、绿、蓝光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可以在同一柔性透明基板上的不同区域一次性的制作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的阵列图案,经过对折后通过粘结材料116粘合固定,直接形成量子点彩色滤光片11,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设置以及图案化的过程相互不影响,减少了工艺过程对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减少了工艺流程及加工成本。

请进一步参阅图2、图3a至图3c,图2是图1中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3a至图3c是图2中步骤201至步骤203所对应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步骤201中,提供透明基板101。

在步骤202中,在透明基板101的一侧的上表面上制作多个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在透明基板101的另一侧的上表面上制作多个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另外,在此步骤中,还可包括在透明基板101上制作遮光矩阵117。可以先在透明基板101上制作遮光矩阵117,再制作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也可先制作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再制作遮光矩阵117。多个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多个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的排列图案可以是相同的、相近似的或相对称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步骤203中,在透明基板101的预定位置涂布粘结材料116。粘结材料116一般涂布在透明基板101的边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以及粘结材料设置于透明基板101的同一表面上。

在步骤204中,请进一步参阅图1,将透明基板101进行弯折,形成两层透明基板111、113,以使至少部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在第一透明基板111或第二透明基板113的投影,位于相邻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在第一透明基板111或第二透明基板113的投影之间。此时,粘结材料116将两层透明基板111、113粘结固定,从而形成量子点彩色滤光片11。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同时进行第一量子点转换块1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114的制作,随后进行弯折即可,这样可以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艺成本。

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激发光源(未图示)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21。量子点彩色滤光片21包括第一透明基板211、第二透明基板213、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212以及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214,各部件的设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而与第一实施例所不同之处在于,虽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透明基板211、第二透明基板213属于一个柔性透明基板的两部分,粘合固定的第一透明基板211、第二透明基板213结构形态是由柔性透明基板对折粘合而成,但在制作过程中将弯折部切除,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在柔性透明基板的中间位置处也设置有粘结材料216,使弯折部切除后,第一透明基板211、第二透明基板213在该位置能够通过粘结材料216来粘结固定,保证量子点彩色滤光片21的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粘结材料216围绕第一透明基板211、第二透明基板213相对内表面的边缘设置,使得第一透明基板211、第二透明基板213形成的内空间被粘结材料216密封。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由于不具有弯折部,因此其占用空间比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要小,能够使显示面板的发光部分的占比更大。并且,还能够增加第一透明基板211与第二透明基板213之间的粘附作用,同时降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2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贴合难度。

第二实施例中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雷同,仅在步骤203中增加涂布粘结材料的位置,除了涂布在透明基板的边缘处,还需要涂布在透明基板的中间位置,即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之间。然后,在步骤204之后,还增加一个切除透明基板的弯折部的步骤。

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激发光源(未图示)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31。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31包括第一透明基板311、第二透明基板313、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以及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间隔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311同一侧表面,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间隔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313同一侧表面。

第一透明基板311、第二透明基板313平行设置且通过粘结材料316粘合固定。

在一个应用例中,第一透明基板311、第二透明基板313属于一个柔性透明基板的两部分,粘合固定的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结构形态是由柔性透明基板对折粘合而成。因而,第一透明基板311与第二透明基板313的一侧边缘通过弯折部315连接。粘结材料316设置于柔性透明基板的边缘,柔性透明基板以设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一侧表面为内表面进行对折,使得柔性透明基板对折后形成的内空间被粘结材料316密封。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311、第二透明基板313之间,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313远离第一透明基板311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由第二透明基板313分隔开。并且,至少部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中,每一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在第一透明基板311或第二透明基板313的投影,位于相邻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在第一透明基板311或第二透明基板313的投影之间。另外,在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远离第二透明基板313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封装膜318,透明封装膜318与第二透明基板313之间粘结连接。并且,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并不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第一透明基板311与第二透明基板313涂布粘结材料的位置不同。第一透明基板311在设置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的一侧的边缘处涂布粘结材料316,即粘结材料316围绕柔性透明基板设对折内表面的边缘设置,使得柔性透明基板对折后形成的内空间被粘结材料316密封。而第二透明基板313则需要在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的四周均涂布有粘结材料316。因此,粘结材料316围绕第二透明基板313远离第一透明基板311的表面的边缘设置,使得第二透明基板313、透明封装膜318形成的内容见被粘结材料密封。优选的,通过粘结材料316将第一透明基板311与第二透明基板313密封,以及将第二透明基板313与透明封装膜318密封。

激发光源用于照射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线。激发光源例如可以为蓝色发光像素,而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可以是红色量子点转换块,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可以是绿色量子点转换块。或者,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的颜色可以互换,甚至是其他颜色的量子点转换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矩阵317。遮光矩阵317围绕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设置,以定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的图形,提高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的质量,消除它们相互影响造成的混色。遮光矩阵317可以是黑矩阵阵列,也可以是其他遮光材料制成的遮光栅格等。

以激发光源为蓝色发光像素、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是红色量子点转换块、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是绿色量子点转换块为例。在工作时,激发光源射出蓝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将蓝光转换为红光射出,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将蓝光转换为绿光射出,而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之间的间隔依然透出蓝光,从而达到显示面板能够射出红、绿、蓝光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以在同一柔性透明基板上的不同区域一次性的制作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的阵列图案,经过对折后通过粘结材料316粘合固定,直接形成量子点彩色滤光片31,减少了多次光刻或打印的工艺对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减少了工艺流程及加工成本。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并不在同一层,因此相互之间在折叠的时候不会进行接触,降低了制作过程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3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314的对位难度。

本实施例中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的区别在于:在步骤202中,在透明基板的一侧的上表面上制作多个第一量子点转换块,在透明基板的另一侧的下表面上制作多个第二量子点转换块。在步骤203中,需要在透明基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均涂布粘结材料。另外,在步骤204之后,还需要步骤:在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远离透明基板的一侧铺设透明封装膜,与透明基板在下表面上涂布的粘结材料粘结固定,并优选形成封装结构。

通过上述方式,显示面板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上,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上,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艺成本。

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激发光源(未图示)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41。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41包括第一透明基板411、第二透明基板413、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412以及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414。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412间隔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411同一侧表面,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414间隔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413同一侧表面。第一透明基板411、第二透明基板413平行设置且通过粘结材料416粘合固定。在第二量子点转换块414远离第二透明基板413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封装膜418,透明封装膜418与第二透明基板413之间粘结连接。与上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弯折部切除,因此此种结构具有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中的优点,降低了制作过程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4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414的对位难度,还能够增加第一透明基板411与第二透明基板413之间的粘附作用,同时降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4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贴合难度。

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第五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激发光源(未图示)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51。

量子点彩色滤光片51包括第一透明基板511、第二透明基板513、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以及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间隔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511同一侧表面,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间隔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513同一侧表面。

第一透明基板511、第二透明基板513平行设置且通过粘结材料516粘合固定。

在一个应用例中,第一透明基板511、第二透明基板513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柔性透明基板。粘结材料516围绕第一透明基板511、第二透明基板513相对内表面的边缘设置,使得第一透明基板511、第二透明基板513形成的内空间被粘结材料516密封。其中,粘结材料516可以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511上,也可以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513上。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511、第二透明基板513之间,且并排交替地同层设置,并且使至少部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中,每一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在第一透明基板511或第二透明基板513的投影,位于相邻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在第一透明基板511或第二透明基板513的投影之间。并且,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被第一透明基板511、第二透明基板513以及粘结材料516密封。

激发光源用于照射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线。激发光源例如可以为蓝色发光像素,而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可以是红色量子点转换块,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可以是绿色量子点转换块。或者,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的颜色可以互换,甚至是其他颜色的量子点转换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矩阵517。遮光矩阵517围绕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设置,以定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的图形,提高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的质量,消除它们相互影响造成的混色。遮光矩阵517可以是黑矩阵阵列,也可以是其他遮光材料制成的遮光栅格等。

以激发光源为蓝色发光像素、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是红色量子点转换块、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是绿色量子点转换块为例。在工作时,激发光源射出蓝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将蓝光转换为红光射出,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将蓝光转换为绿光射出,而第一量子点转换块512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514之间的间隔依然透出蓝光,从而达到显示面板能够射出红、绿、蓝光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外观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透明基板211与第二透明基板213是由一块柔性透明基板弯折制成,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透明基板511与第二透明基板513是两块柔性透明基板叠加制成。

请参阅图8,图8是图7中的显示面板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在本实施例中,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步骤601中,提供两块透明基板。

在步骤602中,在一块透明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按照第一预定图案制作多个第一量子点转换块,在另一块透明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按照第二预定图案制作多个第二量子点转换块。另外,在此步骤中,还可包括在透明基板上制作遮光矩阵。可以先在透明基板上制作遮光矩阵,再制作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也可先制作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再制作遮光矩阵。第一预定图案与第二预定图案可以是相同的图案,也可以是相对称的图案或其他相似或不相似的图案,仅需保证在将两块透明基板叠加时不会产生重叠即可。

在步骤603中,在一块或两块透明基板的预定位置涂布粘结材料。结材料一般涂布在透明基板的边缘处。

在步骤604中,将两块透明基板进行叠加,形成两层透明基板,以使至少部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在第一透明基板或第二透明基板的投影,位于相邻第二量子点转换块在第一透明基板或第二透明基板的投影之间。此时,粘结材料将两层透明基板粘结固定,从而形成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在叠加时,第一量子点转换块朝向第二透明基板,第二量子点转换块朝向第一透明基板,即可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均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通过上述方式,在两个透明基板上分别加工第一量子点转换块和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能够降低两种量子点转换块图案化工艺的难度,进一步减少工艺对量子点转换块发光性能的影响,无需使用额外的封装。并且,不需对量子点转换块进行多次处理,可以同时进行两块透明基板的加工,最后进行叠加即可,降低工艺难度以及工艺成本。

请进一步参考第四实施例,将第四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所结合,可得出第六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激发光源与量子点彩色滤光片。量子点彩色滤光片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若干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以及若干第二量子点转换块。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一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远离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不同层,由第二透明基板间隔开。另外,在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远离第二透明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封装膜,透明封装膜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粘结连接。优选的,通过粘结材料将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密封,以及将第二透明基板与透明封装膜密封。本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可参阅图6进行理解。其中,该粘结材料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设置有第一量子点转换块的表面的边缘、第二透明基板设置有第二量子点转换块的表面的边缘,也可以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设置有第二量子点转换块的表面的边缘以及其相对一侧表面的边缘。

本实施例中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与第五实施例中的量子点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区别在于:在步骤604中,在叠加时,第一量子点转换块朝向第二透明基板,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背对第一量子点转换块,即可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并由第二透明基板将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间隔开。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与第二量子点转换块可以通过电沉积法、印刷法、光刻法或喷墨法等方式制作至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上。遮光矩阵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制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制作各透明基板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较好热稳定性和弯折能力的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改性的有机薄膜;制作各量子点转换块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量子点、锗量子点、硫化镉量子点、硒化镉量子点、碲化镉量子点、硒化锌量子点、硫化铅量子点、硒化铅量子点、磷化铟量子点,砷化铟量子点及其他新型量子点材料等。

如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60包括壳体61及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62,显示面板62位于壳体61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上,第二量子点转换块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上,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艺成本。

其中,显示装置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也可以为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等设备。还可以为移动电话机、电子书、电子报纸、电视机或透明广告牌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