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学管理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7906发布日期:2021-07-23 14:2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济学管理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济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济学管理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经济管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胜任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和企事业单位实际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传统的学科知识传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掌握的仅仅是书本上的内容,为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新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示相应的课外资料,使学生能了解相应的实践案例,从而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经济管理的认识。

现有的经济学管理展示装置能够对图表统计资料进行展示,但不便于老师对材料进行标记和做分析笔记,且不便于在不同课堂反复使用,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经济学管理展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学管理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济学管理展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对资料做标记、进行笔记排版且便于携带重复使用的便携装置,通过便携装置实现了便于携带,且能够对课件进行收纳,便于对图表进行反复标记,且进行笔记书写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便携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的两端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分别套接有第一支撑套与第二支撑套,所述第一支撑套与第二支撑套外侧分别设有固位螺栓,两个所述固位螺栓分别与支撑架抵接,所述第一支撑套与第二支撑套相互靠近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收纳展示的收纳装置,通过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套接支撑架实现了使用完毕时缩小体积便于收纳携带,且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高度调节的作用,通过收纳装置实现了对表格的收纳与展示,且便于标记与书写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收纳装置包括与固定块固定连接的收纳框,所述收纳框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套与第二支撑套之间,所述收纳框外侧的前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卡接有玻璃书写板,所述玻璃书写板靠近第一支撑套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玻璃书写板上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卡接于第一卡槽内侧,所述收纳框外侧的后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卡接有黑板,所述黑板靠近第二支撑套的一端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外侧设有第二把手,所述黑板远离第三挡板的一端设有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卡接于第二卡槽内侧,所述收纳框内侧且位于玻璃书写板与黑板之间设有用于夹持图表的夹持装置,通过将玻璃书写板和黑板卡接与收纳框内部实现了缩小占用面积,便于书写标记的作用,通过夹持装置实现了可以依次展示多幅图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分别滑动套接于收纳框内部上下两端的支撑框,两个所述支撑框之间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若干第一滑轨条与第二滑轨条,若干所述第一滑轨条与第二滑轨条内部分别滑动套接有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底端设有第一条形夹,若干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通过第一条形夹两两连接,若干所述第一滑轨条与第二滑轨条之间两两连接有第二条形夹,所述第二条形夹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滑轨条和第二滑轨条靠近第二支撑套的一端,所述第二条形夹顶端设有转动凹槽,所述收纳框顶部且位于若干转动凹槽对应上方分别设有开孔,所述转动凹槽内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穿过开孔与转动凹槽卡接,通过第一滑轨条和第二滑轨条使若干第一条形夹能够在其间滑动,第二条形夹转动对图表进行卷曲收纳,实现了对图表进行收纳且便于依次展示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套顶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所述第一支撑套上的一个固定块外侧设有纵向拉动把手,且靠近玻璃书写板的一个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三把手,通过纵向拉动把手实现了提升装置高度时手持便于施力的效果,通过第三把手实现了将夹持装置拉动取出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便携装置实现了便于携带,且能够对课件进行收纳,便于对图表进行反复标记,且进行笔记书写的作用,通过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套接支撑架实现了使用完毕时缩小体积便于收纳携带,且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高度调节的作用,通过收纳装置实现了对表格的收纳与展示,且便于标记与书写的作用,通过将玻璃书写板和黑板卡接与收纳框内部实现了缩小占用面积,便于书写标记的作用,通过夹持装置实现了可以依次展示多幅图表的作用,通过第一滑轨条和第二滑轨条使若干第一条形夹能够在其间滑动,第二条形夹转动对图表进行卷曲收纳,实现了对图表进行收纳且便于依次展示的作用,通过纵向拉动把手实现了提升装置高度时手持便于施力的效果,通过第三把手实现了将夹持装置拉动取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黑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收纳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便携装置;3-支撑架;4-第一支撑套;5-第二支撑套;6-固位螺栓;7-固定块;8-收纳装置;9-收纳框;10-第一卡槽;11-玻璃书写板;12-第一挡板;13-第一把手;14-第二挡板;15-第二卡槽;16-黑板;17-第三挡板;18-第二把手;19-第四挡板;20-夹持装置;21-支撑框;22-第一滑轨条;23-第二滑轨条;24-第一滑块;25-第二滑块;26-第一条形夹;27-第二条形夹;28-转动凹槽;29-开孔;30-转动把手;31-推动把手;32-拉动把手;33-第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经济学管理展示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对资料做标记、进行笔记排版且便于携带重复使用的便携装置2;

所述便携装置2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的两端的支撑架3,两个所述支撑架3上分别套接有第一支撑套4与第二支撑套5,所述第一支撑套4与第二支撑套5外侧分别设有固位螺栓6,两个所述固位螺栓6分别与支撑架3抵接,所述第一支撑套4与第二支撑套5相互靠近的一侧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上设有用于收纳展示的收纳装置8;

所述收纳装置8包括与固定块7固定连接的收纳框9,所述收纳框9通过固定块7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套4与第二支撑套5之间,所述收纳框9外侧的前端设有第一卡槽10,所述第一卡槽10内卡接有玻璃书写板11,所述玻璃书写板11靠近第一支撑套4一端设有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2上设有第一把手13,所述玻璃书写板11上远离第一挡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14,所述第二挡板14卡接于第一卡槽10内侧,所述收纳框9外侧的后端设有第二卡槽15,所述第二卡槽15内卡接有黑板16,所述黑板16靠近第二支撑套5的一端设有第三挡板17,所述第三挡板17外侧设有第二把手18,所述黑板16远离第三挡板17的一端设有第四挡板19,所述第四挡板19卡接于第二卡槽15内侧;

将第一支撑套4与第二支撑套5拉伸到所需高度,拧动固位螺栓6与支撑架3抵接,标记图表时可在玻璃书写板11上进行标记,需要书写内容时拉动第二把手18将黑板16拉开并进行书写。

所述收纳框9内侧且位于玻璃书写板11与黑板16之间设有用于夹持图表的夹持装置20;

所述夹持装置20包括分别滑动套接于收纳框9内部上下两端的支撑框21,两个所述支撑框21之间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若干第一滑轨条22与第二滑轨条23,若干所述第一滑轨条22与第二滑轨条23内部分别滑动套接有第一滑块24与第二滑块25,所述第一滑块24底端设有第一条形夹26,若干所述第一滑块24与第二滑块25之间通过第一条形夹26两两连接,若干所述第一滑轨条22与第二滑轨条23之间两两连接有第二条形夹27,所述第二条形夹2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滑轨条22和第二滑轨条23靠近第二支撑套5的一端,所述第二条形夹27顶端设有转动凹槽28,所述收纳框9顶部且位于若干转动凹槽28对应上方分别设有开孔29,所述转动凹槽28内设有转动把手30,所述转动把手30穿过开孔29与转动凹槽28卡接;

拉动第一把手13拉开玻璃书写板11,将支撑框21由收纳框9取出,将若干图表纸张分别夹持于第一条形夹26与第二条形夹27之间,将支撑框21放入收纳框9,将玻璃书写板11推回第一卡槽10,透过玻璃书写板11展示图表,靠前一张的图表展示完毕后将转动把手30插入对应转动凹槽28内进行转动,带动第二条形夹27转动将图表卷曲收纳,第一条形夹26随第一滑轨条22与第二滑轨条23向第二条形夹27滑动,待靠前图表完全收纳,即可展示下一张图表。

所述第一支撑套4顶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31,所述第一支撑套4上的一个固定块7外侧设有纵向拉动把手32,且靠近玻璃书写板11的一个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三把手33。

工作原理:打开收纳装置8,将图表放入夹持装置20,将夹持装置20放入收纳框9内进行展示,需要标记时可在玻璃书写板11上对图表进行标记,需要书写笔记时将黑板16拉开进行书写,展示完首张图表后用转动把手30带动夹持装置20将首张图表收纳,使用完毕若需对图表重复使用可依次拉动若干第一条形夹26远离第二条形夹27使图表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