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592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可供使用人简便以卡式方式换装墨水管的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改良。
目前在市场销售的钢珠笔,其内部的导墨心蕊常见的有两种,为了叙述清楚起见,先将这两种已知的钢珠笔导墨蕊
如下图1是已知钢珠笔之结构分解图。
图2是另一已知钢珠笔之结构分解图。
由图1可知,已知较早期设计的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主要具有一容墨杆1,杆1内则容置一充填吸含油墨的纤维体11的墨蕊12,在容墨杆1上端则配合一定位件13组设一钢珠笔头14,同时在钢珠笔头14内固设一吸墨纤维棒15延伸,正可对应该墨蕊12的纤维体11插抵组装,即藉由该吸墨纤维棒15将墨蕊12内之油墨不断吸含,并向钢珠笔头14导流,由钢珠隙缝导出供应书写;由此构造可知,该吸墨纤维棒15不间断的吸含油墨,且即使在饱和状态仍持续地吸导油墨,而笔具在书写上并非不间断的,在纤维棒15的含墨量超过饱和时,因无法予以调节或回导到墨蕊12内,仅有钢珠笔头14之惟一出口,致使过量的油墨不断由钢珠笔头14导流而出,尤其在笔具未使用或使用间隙时,造成漏墨情形,不仅容易造成在书写时对纸张的污损或对衣物的污损等缺点,进而在油墨的漏失下,导致笔具使用书写的寿命减短,亦是一种无谓的耗费。
另一种钢珠笔及其吸墨构造亦已见于市面。如图2所示,其构造系直接利用笔杆2部分注容油墨,配合一环节式止漏端头21塞套封闭,再在端头21前端固设一个尾端组装有纤维束23之针型钢珠笔头22,并在该纤维束23后侧插组一吸墨棒24以有效延伸到笔杆2内吸导油墨,此构造虽与前述笔蕊构造略有不同,但由于其在吸黑墨构造上仍系藉由吸墨棒24的单向吸取导流,且不间断,因此仍然具有前述笔蕊的含墨量过高导致的漏墨情形,无法加以改善,仅在其以笔杆2内侧直接容墨,而油墨容量增加而已。
上述市售的各式钢珠笔,还具有一共同的缺点,即在墨水用毕后必须整枝笔丢弃,而无法如钢笔之以卡式墨水管替换而持续使用,主要因素是在所配装的纤维束墨蕊,在经吸含墨水使用后,再换装填充墨水时均会产生化学变化,导致纤维束墨蕊硬进而使毛细吸水作用完全阻塞无法再行吸导墨水,主因乃在各不同厂牌的墨水处方和成份各有差异,即使同厂牌处方成分之墨水,在各次调配时亦有不可避免之成分误差,致使在墨水成分不一或误差下,无法加以换装或再填充墨水,形成整枝笔丢弃之资源浪费。另上述习知钢珠笔在装配上亦有不便之处,即该纤维束墨蕊与钢珠笔头之装组,因该纤维束墨蕊尖端与钢珠笔头之钢珠间的组装间距必须相当精确且适当,否则太接近致使墨水无法流出或流出不顺畅导致断水,或间距过大导致墨水流量过大产生漏水现象,造成墨水之无谓消耗和缩短书写寿命,故在装组上需另借助以仪器设定后逐一装配检查,不仅颇费人力且装配不便,同时不良率高导致成本无法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方便、能简便更换墨水管、改善墨水导送和回流的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完成,为克服或仅可能改善已有技术上述各项缺点,并增加其相容性使用功能,设计人将该导墨心蕊本体以非吸墨性材质成型,而不与墨水产生化学变化,而可适用各种墨水且呈卡式墨管简便更换,同时在本体上开设不等深浅之导墨渠道形成小流量毛细导墨,配合本体舒缓部位之成型降低流速及压力,加上连通渠槽之设置产生储墨压力,配合该止墨端头开设之导气、排气孔而调节笔内之大气压力,使墨水在蕊尖储量较大时,正因压力大于浅导墨渠道,而使墨水由导墨渠道回流,以改善墨水泄漏情形,另在本体上突设有一定位肩部,正与本体蕊尖呈一适当间距,界定装组于钢珠笔头的长度正与钢珠呈最佳间距,而提高装配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3系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导墨心蕊之放大剖示构造图。
首先请参阅图3及图4,即本实用新型呈卡式钢珠笔装组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剖示图,该卡式钢珠笔杆3构造包括有一前段笔杆31,前段笔杆31一端开设有螺纹部分311,以对应后段笔杆32呈可螺接状态组装,且在螺纹部分311内侧的前段笔杆31末端,则延伸有一卡接管312,正可对应各卡式墨水管相互卡接更换补充墨水,又在前段笔杆31另端则呈一中空管体313成型,适可对应一环节式止漏端头33套塞组合封闭,在止漏端头33的内侧提供了一个组蕊空间331,并与中空的卡接管312相连通,在组蕊空间331内设置一个导墨心蕊4及组装钢珠笔头5。
请同时参阅图5,该导墨心蕊4系由非吸墨性材质一体成型其心蕊本体41,藉由心蕊本体41之不吸含墨水而呈墨水导送状态,而不与墨水产生化学变化,使导墨心蕊4可换接各种墨水,以改善习知钢珠笔无法填换墨水之缺点,而此心蕊本体41之墨水导送,系藉由心蕊本体41侧面,呈不等深度开设有任意几何的至少一个深导墨渠道42及至少一个浅导墨渠道43,且各渠道42、43在心蕊本体41的蕊尖部位410,适由其开设的渠槽412加以相互连通,使墨水在墨水管压力作用下,形成毛细作用沿各渠道42、43向蕊尖部位410呈水流量导送墨水,并在蕊尖部位410及渠槽412内储墨量饱和时,形成较大之压力,配合该止漏端头33上开设之导气、排气孔(因是习知构造,故未绘示于图中),产生笔内大气压力之调节作用,加上该浅导墨渠道43因面积较小暨其导送墨水压力较小,使得在蕊尖部位410储墨量饱和既压力大时,将使墨水在压力变化下由浅导墨渠道43回流至墨水管内,而改善习用钢珠笔构造的漏墨问题,又在心蕊本体41之侧面及二渠道42、43导墨行程中设置成型有至少一处舒缓部位44,此舒缓部位44系由若干与渠道42、43垂直方向开设的连续沟道441组合而成,使墨水在导送中经舒缓部位44而向沟道441扩散,进而降低墨水流速及压力,避免直线的导墨渠道42、43产生墨水压力过高出墨太大情形,又在心蕊本体41的蕊尖部位410端面上成型有若干阶梯状层列的储墨肩部411,适可在笔具不使用或笔尖向上插收于口袋时,在该储墨肩部411保持少量储墨,而不是全部由渠道42、43流回墨水管,在再使用时不受墨水回流或导送流速影响而产生短暂中断墨水问题,保持了书写使用的流畅;另在心蕊本体41靠近蕊尖部位410突设一定位肩部45,正可在心蕊本体41对应钢珠笔头5套组时作套合长度定位作用,并配合该定位肩部45与蕊尖部位410间距之事先界定,使蕊尖部位410在钢珠笔头5之钢珠51间形成最佳间距,即该定位肩部45与蕊尖部位410之间距,正可界定蕊尖部位410与钢珠51间之最佳墨水流通间距,正是蕊尖部位45对应钢珠笔头5套组长度定位,而不需逐一借助仪器检测,提高了组装的更捷性。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简便更换墨水管,墨水用毕不必整技丢弃,书写寿命长。但本创作之导墨心蕊,亦可依需求而直接装设于一般非卡式及一次充填用毕丢弃之钢珠笔具使用。
2,心蕊本体由非吸墨材料做成,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吸墨材料毛细管阻塞造成的无法再行吸导墨水的现象。
3,心蕊本体的定位肩部保证了合适间距,方便装配。
4,心蕊本体上深浅导墨渠道,舒缓部位,蕊尖储墨肩部及渠槽的设置,改善了墨水导送与过量墨水回流,不致造成漏墨和断水,保证了正常流畅的书写。
权利要求1.一种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直接装设于由前段笔杆(31)、后段笔杆(32)及止漏端头(33)所组成卡式钢珠笔杆的组蕊空间(331)中之导墨心蕊(4),系由非吸墨性材质一体成型心蕊本体(41),在心蕊本体(41)侧面,呈不等深度开设有至少一个深导墨渠道(42)及至少一个浅导墨渠道(43),且在心蕊本体(41)侧面及各渠道导墨行程中,设置成型有至少一处舒缓部位(44),呈横向连通各渠道,同时各渠道在心蕊本体的蕊尖部位(410),应由蕊尖部位开设之渠槽(412)而相互连通,并在蕊尖部位(410)侧面上成型有若干储墨肩部(411),产生笔具倒置时之少量储墨,另在心蕊本体(41)突设有一定位肩部(45),该定位肩部(45)适与蕊尖部位(410)呈一适当间距,正是蕊尖部位(410)对应钢珠笔头(5)套组长度定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舒缓部位(44)系由形成扩散作用降低墨水流速及压力的若干与各渠道垂直方向开设有连续沟道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深导墨渠道(42)、浅导墨渠道(43)的渠道面形状为任意几何形界定。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蕊尖部位(410)的储墨肩部(411),是在蕊尖部位(410)成型若干阶梯状层列的肩部所组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肩部(45)与蕊尖部位(410)间之间距,正是蕊尖部位(410)延伸于钢珠笔头(5)与其钢珠(51)间形成的供简便装组不需仪器检测的最佳间距,即是蕊尖部位(410)与钢珠(51)间之最佳墨水流量间距。
专利摘要一种钢珠笔导墨心蕊构造,可供使用人换装墨水管。它包括由非吸墨性材质一体成型的心蕊本体,且本体距蕊尖适当间距设有定位肩部,以套装时对应钢珠笔头之钢珠呈最佳间距;在本体侧面开设有至少二个不等深度的导墨渠道,以毛细作用导送墨水和使过量的墨水回流;同时本体上成型有至少一处舒缓部位和渠槽,以供墨水导送扩散而降低墨水流速及压力;且在本体蕊尖形成有阶梯状的储墨肩部,以保持少量储墨,不致造成断水。
文档编号B43K7/00GK2191765SQ94238819
公开日1995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日
发明者杨净雅 申请人:杨净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