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多面板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6112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2]主连接线LI至Lm中的每条的长度比次连接线Lm+1至L2m中的每条的长度短。例如,主连接线LI至Lm可以经由第一栅极驱动器410和栅极线Gl至Gm之间沿第二方向DR2的最短距离结合到(例如,连接到)栅极线Gl至Gm。另外,次连接线Lm+1至L2m从第二栅极驱动器420沿第二方向DR2延伸,并且在穿过显示区域DA之后在第m栅极线Gm外部的第一非显示区域NAl (例如,与栅极驱动器400所位于的第一非显示区域NAl相对的第一非显示区域NAl)处弯曲,然后结合到(例如,连接到)栅极线Gl至Gm。
[0063]栅极线Gl至Gm中的每条均结合到(例如,连接到)主连接线LI至Lm中的一条主连接线和次连接线Lm+1至L2m中的一条次连接线。例如,第一栅极线Gl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一主连接线LI和第2m次连接线L2m。相似地,第m栅极线Gm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m主连接线Lm和第(m+Ι)次连接线Lm+1。
[0064]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i栅极线(i是正整数)的两条连接线(即,一条主连接线和一条次连接线)的电阻可以与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j栅极线(j是正整数,并且j古i)的两条连接线的电阻基本上相等(例如,相等)。每条连接线的电阻均与各条连接线的长度成比例,因此,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i栅极线的两条连接线(即,第一部分连接线)的总长度可以与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j栅极线的两条连接线(即,第二部分连接线)的总长度相等。例如,均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一栅极线Gl的第一主连接线LI和第2m次连接线L2m的总长度可以与均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m栅极线Gm的第m主连接线Lm和第(m+Ι)次连接线Lm+1的总长度基本上相等(例如,相等)。
[0065]图4是示出了图2中示出的一个像素和这一个像素的外围部分的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1-Γ线截取的剖视图。图4中示出的像素PX设置在由第一栅极线G1、第二栅极线G2、第二数据线D2和第三数据线D3限定的像素区域中。
[0066]参照图4和图5,像素PX包括薄膜晶体管TR、像素电极PE和共电极。薄膜晶体管TR设置在图1中示出的薄膜晶体管基底10的基体基底110上。薄膜晶体管TR响应于施加到栅极线G2的栅极信号提供施加到数据线D2的数据电压。
[0067]像素电极PE设置在薄膜晶体管基底10上并结合到(例如,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R0像素PX的开口率根据像素电极PE的面积(例如,表面积)来确定。像素电极PE可以设置有狭缝,用以例如改善可见性。
[0068]共电极设置在相对基底20 (参照图1)上,但是不局限于此或受此局限。即,共电极可以根据显示装置1000的驱动模式而设置在薄膜晶体管基底10上。共电极接收公共电压。
[0069]栅极绝缘层120设置在栅极线G2上。栅极线Gl和G2通过栅极绝缘层120与数据线Dl和D2电绝缘。
[0070]连接线L2与数据线D3隔开(例如,分隔开)以与数据线D3绝缘。连接线L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数据线D3设置在同一层上。连接线L2与数据线D3在同一过程中形成并且包括与数据线D3的材料基本上相同或相同的材料。
[0071]连接线L2设置为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不与像素电极PE叠置,因此,没有使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减小。
[0072]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栅极绝缘层120设置有形成在栅极线G2与连接线L2所交叉的区域处的接触开口 CH(例如,接触孔),并且连接线L2设置为与接触开口 CH相对应。连接线L2在接触开口 CH处(例如,通过接触开口 CH)电结合到(例如,电点连接到)栅极线G2。
[0073]绝缘层130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20上以覆盖连接线L2和数据线D3,像素电极PE设置在绝缘层130上。
[0074]根据该显示装置,因为栅极驱动器400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Al中,所以可以减小(例如,充分减小)第二非显示区域NA2沿第一方向DRl的宽度。因此,可以减小显示装置沿第一方向DRl的边框的宽度。
[0075]另外,栅极驱动器400通过连接线LI至L2m结合到(例如,连接到)栅极线Gl至Gm,因此可以稳定地驱动栅极线Gl至Gm。当结合到(例如,连接到)栅极线Gl至Gm的连接线LI至L2m具有彼此不同的电阻时,由于电阻差异或者时间常数差异,使得施加到栅极线Gl至Gm的栅极信号的延迟时间不同,因此在图像造成缺陷。然而,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分别结合到(例如,连接到)每条栅极线的连接线(例如,两条连接线)均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长度(例如,结合到一条栅极线的两条连接线的组合长度与结合到另一条栅极线的两条其他连接线的组合长度基本上相同),因此,均一地保持栅极信号的延迟时间,由此防止了在图像中出现缺陷。
[0076]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0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了图6中示出的连接线的视图。除了栅极驱动器和连接线之外,显示装置2000具有与参照图1至图5描述的显示装置1000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在下文中将主要描述栅极驱动器和连接线。
[0077]参照图6和图7,显示面板101包括栅极驱动器500和连接线Yl至Ym。
[0078]栅极驱动器500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域NAl。例如,在图6中,栅极驱动器500位于显示区域DA和柔性印刷电路板200之间的第一非显示区域NAl。
[0079]栅极驱动器500设置为单个构件并结合到(例如,连接到)栅极线Gl至Gm。
[0080]连接线Yl至Ym将栅极驱动器500结合(例如,连接)到栅极线Gl至Gm。连接线Yl至Ym在显示区域DA中沿第二方向DR2延伸,并与数据线Dl至Dm隔开(例如,分隔开)。连接线Yl至Ym的数目可以与栅极线Gl至Gm的数目相同。连接线Yl至Ym以一对一的布置结合到(例如,连接到)栅极线Gl至Gm。
[0081]连接线Yl至Ym均包括扇出(fan-out)部分FT和延伸部分ET。
[0082]扇出部分FT从栅极驱动器500延伸,并设置在栅极驱动器500和显示区域DA之间的第一非显示区域NA1。扇出部分FT可以弯曲,例如以之字形弯曲和/或弯曲多次。
[0083]扇出部分FT包括分别设置在连接线Yl至Ym的第一至第m扇出部分FTl至FTm。第一至第m扇出部分FTl至FTm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长度。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一至第m扇出部分FTl至FTm的长度从第一扇出部分FTl至第m扇出部分FTm变得越来越短(例如,减小)。第一至第m扇出部分FTl至FTm中的每个的长度可以通过改变其弯曲次数(例如,弯曲的个数)来调整或者确定。如图6中所示,当第一扇出部分FTl弯曲5次时,第二扇出部分FT2弯曲4次,第m扇出部分FTm不弯曲(例如,基本上是直的)。
[0084]延伸部分ET从扇出部分FT延伸并结合到(例如,连接到)栅极线Gl至Gm。延伸部分ET沿第二方向DR2延伸。
[0085]延伸部分ET包括分别设置在连接线Yl至Ym的第一至第m延伸部分ETl至ETm。第一至第m延伸部分ETl至ETm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长度。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一至第m延伸部分ETl至ETm的长度从第一延伸部分ETl至第m延伸部分ETm变得越来越长(例如,增大)。
[0086]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i栅极线(i是正整数)的连接线的电阻可以与结合到(例如,连接到)第j栅极线(j是正整数,且j幸i)的连接线的电阻基本上相等或者相等。连接线的电阻与连接线的长度成比例,因此,结合到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