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订成捆书页的方法、成捆书页、形成该成捆书页的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26320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9中示出。
[0099]当甚至进一步翻阅时,如在图10中示出的,装订背部的U形部分8将进一步转动直到装订背部7的另一臂14最终抵靠另一扉页11。
[0100]装订背部7的该转动是在翻阅捆5时自动地完成的,并且将确保当捆5在某个页面处打开时,书页I延伸为平坦的。
[0101]如在图11中呈现的,双折叠的书页I的侧部6被印刷,例如被印刷有插图15或照片的部分,其中插图15从一个双折叠的书页I到另一双折叠的书页I无缝地继续,以由此形成一个连续的插图。这是有用的,例如,当构成照片册时,由此大的照片可以用这种方式提供,其延伸在两个书页I上,并且没有在两者之间的不便的拆分。
[0102]图12示出两个被印刷的双折叠的书页1,由此在装订后,印刷部15将在两个书页I上一起形成单个的整体。
[0103]在此,印刷部15被印刷至折叠线3,其中条带4保持不被印刷。
[0104]图13示出了其变型例,其中条带4的部分16还被印刷有印刷部15的重叠部分。
[0105]清楚的是,热熔化粘接剂10可以被省略,并且捆5可以在放置于装订背部7之前被钉住。
[0106]还清楚的是,可以省略装订背部7的U形部分8的臂14的挤压。
[0107]图14中示出了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成捆5的书页I的装置17。
[0108]装置17设置有两个板18,在这种情况下是具有0.3毫米厚度的钢板,其作为夹持设备使用。
[0109]两个板18被粘附在两个板18b之间。这些板18b可以相对于夹持在两个板18之间的书页I移动。板18不可以相对于书页I移动。
[0110]书页I被夹持在两个板18之间,它们的边缘19与距离书页I的边缘2距离为A的线20对齐,以形成具有宽度A的突出条带4。
[0111]此外,装置17还设置有具有漏斗形凹槽22的成型元件21,其作为折叠设备21使用。
[0112]在凹槽22的入口 23处存在两个可旋转的辊子24。漏斗形凹槽22的底部25终止于尖点25。
[0113]此外,装置17还设置有用于在平行于书页I的平面的X-X’方向上、以及在垂直于书页I的平面的Y-V方向上相对于元件21移动板18的设备。
[0114]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形成成捆5书页I的方法的连续步骤被示出在图15到23中,其中使用了装置17。
[0115]图15示出了书页如何夹持在两个板18之间,由此书页I的条带4突出在钢板18之间并且具有宽度A。
[0116]板18与书页I处于元件21的上方,在这样的位置中,条带4从旁经过元件21的入口 23。
[0117]板18继而以如图16中示出的、书页I的条带4部分地向上折叠的方式而朝着元件21移动。
[0118]当板18处于漏斗形凹槽22的水平处时,它们将如图17示出的,在凹槽22中移动。板18b将在此不在漏斗形凹槽22中移动,相反将停留就位。
[0119]因此,辊子23将确保板18之间的书页I被容易地引导在凹槽22中。
[0120]当板18尽可能地远至凹槽22的底部25时,条带4将被向上折叠于板18的边缘19上方的线20的上方,使得锐利的折叠线3出现。
[0121]如在附图中清楚可见的,书页I被折叠为大于120°的角度。这将导致锐利的折叠线3。
[0122]板18将继而从凹槽22向回移动,并且将如之前的状态滑动回到板18b中。被折叠的条带4使用板18b而在书页I的平面上向回折叠,如图18中示出的。
[0123]第一锐利的折叠线3形成。为了在另一方向上将条带4向上、在相同线20上折叠在该折叠线3上方,进行了类似的步骤,如图19到23中示出的。
[0124]板18与书页I处于元件21的下方,在这样的位置中,条带4从旁经过元件21的入口 23。
[0125]板18继而以如图20中示出的、书页I的条带4部分地向下折叠的方式而朝着元件21移动。
[0126]当板18处于漏斗形凹槽22的水平处时,它们将继而如图21示出的,在凹槽22中移动。板18b将在此不在漏斗形凹槽22中移动,相反将停留就位。
[0127]因此,辊子23确保板18之间的书页I容易地引导在凹槽22中。
[0128]当板18尽可能地远至凹槽22的点25时,条带4将被向下折叠于板18的边缘19上方的线20的上方,使得锐利的折叠线3出现。
[0129]在这种情况下,书页I也折叠为大于120°的角度。
[0130]该锐利的折叠线3将如先前的折叠线3 —样形成在相同的线20上。换句话说,以这种方式制成了双折叠线3。
[0131]板18将继而从凹槽22移动回到槽22外,并且将如之前的状态滑动回到板18b中。被折叠的条带4继而使用板18b而在书页I的平面上向回折叠,如图22和23中示出的。
[0132]以这种方式,制成了锐利的双折叠书页I。
[0133]通过使用板18,可以确保条带4精确地在相同线20上方被折叠两次。
[0134]漏斗形凹槽22的使用确保锐利的折叠线3。
[0135]清楚的是,在漏斗形凹槽22中可以有甚至更多的辊子24,或者根本没有辊子24存在。
[0136]还清楚的是,本方法还可以通过首先进行图19到23中呈现的步骤、并且继而进行图15到18中呈现的步骤而实施,换句话说,通过先向下折叠、继而向上折叠条带4的步骤而实施。
[0137]图24到26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7的替代实施例,由此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被夹持的书页I的板18以及成型元件21可仅在一个单独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即书页I的平面的方向上,由此板18被定位为与漏斗形凹槽22的入口 23相对。
[0138]相对于板18垂直地折叠被夹持书页I的条带4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由单独的元件26形成,例如触针(stylus) 26,其沿垂直于板18的平面的方向Y_Y’可移动地布置在板18与成型元件21之间,并且其平行于板18的边缘19延伸。
[0139]附加地,漏斗形凹槽22的底部25可以被打开,由此开口 27的宽度C略微宽于具有被夹持书页I的两个板18的厚度D。
[0140]这种替代实施例的使用,不同点在于,在这种情况下在板18被放置在漏斗形凹槽22中之前,书页I的条带4被折叠,所述折叠是通过将元件26从板18的侧部向上或向下移动至板18的另一侧部,以便于首先垂直地向上或向下折叠突出的条带4。元件26在此从板18的侧部上的一个位置移动至板18的随后位置,由此上述两个位置位于距离板的垂直距离E的位置,所述垂直距离E小于条带4的宽度A,使得当板18在漏斗形凹槽22中移动时,所折叠的条带4仍然被捕获在元件26后方。
[0141]当板18在漏斗形凹槽22中移动时,考虑到底部25中的开口 17,它们的边缘19将能够移动经过底部25。这将导致非常锐利的折叠线3形成。
[0142]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于作为示例描述、并且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相反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装订成捆书页的方法可以被意识为各种变型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在装订背部(7)中装订成捆(5)的书页(I)的方法,其中所述捆(5)被放置在装订背部(7)中、所述书页(I)的边缘(2)紧固在其中,其特征在于,对于该装订,使用成捆(5)的书页(1),该成捆(5)的书页(I)中的每个书页(I)的条带(4)已经预先沿着相同的线被单独地双折叠,以形成平行于前述边缘(2)、并且在距该边缘(2) —距离(A)处延伸的折叠线(3),其中成捆(5)的书页⑴在距要被约束的所述边缘(2)的相同距离(A)处被双折叠以被约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