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18130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路22通过该环形构造,保持经由选择晶体管21输入闩锁电路22的输入端子NI即传送逆变器22t的输入端子的、来自数据线驱动电路7的图像数据。而且,传送逆变器22t的输出端子作为闩锁电路22的输出端子N2、反馈逆变器22f的输出端子作为闩锁电路22的输出端子N3,分别连接于开关电路23的栅端子。
[0080]开关电路23是根据闩锁电路22所保持的像素2的图像数据,选择像素控制线13或像素控制线14的电位并对像素电极24输出的选择器电路,例如包括用CMOS形成的传输门231和传输门232。在传输门231和传输门232的栅端子分别连接有R锁电路22的输出端子N2和输出端子N3。另外,在传输门231的源端子连接有像素控制线13,在传输门232的源端子连接有像素控制线14。传输门231的漏端子与传输门232的漏端子共同连接于像素电极24。
[0081]开关电路23,根据由闩锁电路22的输出端子N2和输出端子N3所输出的图像数据(“O”或“1”),使传输门231和传输门232中的任一方变为导通状态。而且,连接于变为导通状态的传输门231或传输门232的像素控制线13的电位VEPO或像素控制线14的电位VEPl,被输出到像素电极24。
[0082]这里,关于被输出到像素电极24的电位具体地进行说明。在作为像素2的图像数据而写入“O”的情况下,数据线驱动电路7将数据线5的电位设为“O”。而且,扫描线驱动电路6利用扫描线4来选择像素2。由此,选择晶体管21变为导通状态,闩锁电路22内的传送逆变器22t的输出变为“I”。另外,通过传送逆变器22t的“I”的输出,闩锁电路22内的反馈逆变器22f的输出变为“O”电平,通过反馈逆变器22f的“O”输出而维持传送逆变器22t的“I”的输出。
[0083]这样一来,数据线5的“O”被保持于闩锁电路22。而且,根据传送逆变器22t的输出端子即闩锁电路22的输出端子N2的“I”和反馈逆变器22f的输出端子即闩锁电路22的输出端子N3的“O”,传输门231变为导通状态,传输门232变为截止状态,像素控制线13的电位VEPO被输出到像素电极24。
[0084]另一方面,在作为像素2的图像数据而写入“I”的情况下,数据线驱动电路7将数据线5的电位设为“I”。而且,扫描线驱动电路6利用扫描线4来选择像素2。由此,选择晶体管21变为导通状态,闩锁电路22内的传送逆变器22t的输出变为“O”。另外,通过传送逆变器22t的“O”的输出,闩锁电路22内的反馈逆变器22f的输出变为“1”,通过反馈逆变器22f的“I”的输出而维持传送逆变器22t的“O”的输出。
[0085]这样一来,数据线5的“I”被保持于闩锁电路22。而且,根据传送逆变器22t的输出端子即闩锁电路22的输出端子N2的“O”和反馈逆变器22f的输出端子即闩锁电路22的输出端子N3的“1”,传输门231变为截止状态,传输门232变为导通状态,像素控制线14的电位VEPl被输出到像素电极24。
[0086]即,在图像数据为“O”时像素控制线13的电位VEPO被输出到像素电极24,在图像数据为“I”时像素控制线14的电位VEPl被输出到像素电极24。
[0087]电泳元件26被夹持在像素电极24与共用电极25之间,由于像素电极24与共用电极25之间的电位差,电泳元件26所具备的多个微囊内的带电的白色微粒和黑色微粒电泳。而且,显示与白色微粒和黑色微粒电泳的距离相应的灰度的图像。
[0088]通过控制该白色微粒和黑色微粒电泳的方向和距离,能够控制像素2显示的图像的灰度。
[0089]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的显示部3进行说明。
[0090]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I的显示部3的构成的一例的模式图。图6(a)示出显示部3的局部剖视图。另外,图6(b)示出微囊的构成图。
[0091]如图6(a)所示,显示部3为由具备像素电极24的元件基板30以及具备共用电极25的相对基板31夹持电泳元件26的构成。电泳元件26包括多个微囊260。电泳元件26利用粘接剂层35而固定在元件基板30与相对基板31之间。即,在电泳元件26与元件基板30、相对基板31之间形成有粘接剂层35。
[0092]此外,元件基板30侧的粘接剂层35是与像素电极24的表面粘接所必须使用的物质,但是相对基板31侧的粘接剂层35并不是必须的。这是因为,可以设想在预先在连贯的制造工序中相对于相对基板31组装入共用电极25、多个微囊260和相对基板31侧的粘接剂层35后,再将其作为电泳片处理的情况下,必须作为粘接剂层使用的只是元件基板30侧的粘接剂层35。
[0093]元件基板30是例如含玻璃和/或塑料等的基板。在元件基板30上,按每个像素2分别形成有形成为矩形的像素电极24。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各像素电极24之间的区域和/或像素电极24的下表面(图6(a)中,为元件基板30侧的层),形成有图1以及图5等所示的扫描线4、数据线5、像素电路地线10、像素电路电源线11、共用电极电源线12、像素控制线13、像素控制线14、选择晶体管21、闩锁电路22和开关电路23等。
[0094]相对基板31成为显不图像的一侧,所以例如是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基板。在相对基板31上所形成的共用电极25中,使用具备透光性和导电性的材质例如MgAg (镁银)、ITO(铟锡氧化物)、IZO(注册商标:铟锌氧化物)等。
[0095]此外,电泳元件26通常作为预先形成在相对基板31侧并包含直至粘接剂层35的电泳片进行处理。另外,在粘接剂层35侧粘附有保护用的剥离纸。
[0096]在制造工序中,通过对另彳丁制造的形成有像素电极24和/或电路等的兀件基板30贴附剥离了剥离纸后该电泳片,从而形成了显示部3。因此,在一般的结构中,粘接剂层35仅存在于像素电极24侧。
[0097]图6(b)是微囊260的结构图。微囊260例如为50 μ m左右的粒径。另外,微囊260的外郭部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丙烯酸树脂、尿素树脂、阿拉伯胶等具有透光性的高分子树脂形成。该微囊260被夹持在共用电极25与像素电极24之前,在一个像素内纵横排列有I个或多个微囊260。以埋过微囊260周围的方式,设置有固定该微囊260的粘结剂(省略图示)。
[0098]另外,在微囊260的内部封入有分散介质261和作为电泳微粒的多个白色微粒262和多个黑色微粒263的带电微粒。
[0099]分散介质261是使白色微粒262和黑色微粒263在微囊260内分散的液体。
[0100]作为分散介质261的材质,能够举出例如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辛醇、甲基溶纤剂等的醇类溶剂,乙酸乙醋、乙酸丁酯等的各种酯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的酮类,戊烷、己烷、辛烷等的脂族径,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的脂环式径,苯、甲苯、二甲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癸基苯、^^一烷基苯、十二烷基苯、十三烷基苯、十四烷基苯等的具有长链烷基的苯类等的芳族烃,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的卤代烃,羧酸盐或其他的各种油类等的单独或在它们的混合物调和有表面活性剂等。
[0101]白色微粒260为例如包含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锑等白色颜料的微粒(高分子或者胶体),例如带负电(负:一)。
[0102]黑色微粒263,例如为包含苯胺黑、炭黑等黑色颜料的微粒(高分子或者胶体),例如带正电(正:+)
[0103]因此,白色微粒262以及黑色微粒263在分散介质261中在由像素电极24与共用电极25之间的电位差所产生的电场中移动。
[0104]这些颜料中,根据需要可以添加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含有金属皂、树脂、橡胶、油、清漆、复合物等的微粒的带电控制剂,钛类偶联剂、铝类偶联剂、硅烷类偶联剂等的分散剂,润滑剂,稳定剂等。
[0105]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中的电泳元件的工作,参照图7以及图8进行说明。
[0106]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I中的电泳元件26的工作的一例的模式图。
[0107]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泳装置I中的电泳元件26的工作的一例的定时图。
[0108]该图7中,图7(a)表示像素2进行白色显示的情况下,图7 (b)表示像素2进行黑色显示的情况。
[0109]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白色微粒262带正电(正:+),黑色微粒263带负电(负:一)。
[0110]首先,关于如图7(a)所示在像素2显示白色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电位VEPO、VEP1、VCOM取2值电位中的任一值。以下,将这样的电位中的高的电位作为“H”而将低的电位作为“L”进行说明。在图8所示的施加期间中,在像素2的闩锁电路22写入“I”作为图像数据。由此,传输门231变为截止状态而传输门232变为导通状态,变为像素控制线14的电位VEPl被输出到像素电极24的状态。
[0111]接着,在图8所示的泳动期间(前半程),电位VEPl变为“H”,电位VCOM变为“L”。由此,像素电极24被供给“H”,共用电极25被供给“L”。其结果,在像素电极24与共用电极25之间产生电位差,白色微粒262电泳到共用电极25侧,黑色微粒263电泳到像素电极24侦U,像素2变为白色(W)的表示(白显示)。
[0112]接着,在图8所示的泳动期间(后半程),电位VEPl维持“H”,电位VCOM变为“H”。在这一情况下,在像素电极24与共用电极25之前不产生电位差,所以白色微粒262以及黑色微粒263都不电泳,保持当前的显示状态。
[0113]另外,在如图7(b)所示在像素2显示黑色的情况下,在图8所示的施加期间,在像素2的闩锁电路22写入“O”作为图像数据。由此,传输门231变为导通状态、传输门232变为截止状态,变为像素控制线13的电位VEPO被输出到像素电极24的状态。
[0114]接着,在图8所示的泳动期间(前半程),电位VEPO为“L”,电位VCOM为“L”。该情况下,在像素电极24与共用电极25之间不产生电位差,所以白色微粒262以及黑色微粒263都不电泳,保持当前的显示状态。
[0115]接着,在图8所示的泳动期间(后半程),电位VEPO维持“L”,电位VCOM变为“H”。由此,像素电极24被供给“L”,共用电极25被供给高电位“H”。其结果,在像素电极24与共用电极25之间产生电位差,白色微粒262电泳到像素电极24侧、黑色微粒263电泳到共用电极25侧,像素2变为黑色⑶的表示(黑显示)。
[0116]这样,电泳元件26能够通过被输入共用电极25的共用电极电源线12的电位VCOM和基于被写入像素2的图像数据而选择性地输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