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墨容器和成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18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墨容器和成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象设备如电照相复印机、打印机等和用于向成象设备供墨的供墨容器。这里,成象设备的典型实例包括通过电照相成象法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象的设备。电照相成象设备的实例包括电照相复印机、电照相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在成象设备如电照相复机机、打印机等中使用细粉状墨粉形式的显影剂。当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显影剂(墨粉)用完时,使用供墨容器将墨粉送入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中。由于墨粉是微小颗粒,正在供应的墨粉或留在供墨容器中的墨粉可能散布开来,从而污染操作者和设备周围的环境。
在供墨容器的排墨口被焊住的薄膜覆盖的情形中,用完的供墨容器不能事先再次密封。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已经有人提出可打开地密封排墨口的阀并已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用于接收墨粉的供墨装置的供墨口设有可打开地密封它的阀。这样,除了当供墨时以外,供墨装置被密封,固而可防止碎屑等异物进入,或者可防止供应错误的墨粉。
另外,还曾提出另一种方案,其中,它与上述供墨容器组合,因而可整体地打开和闭合,从而可防止在供墨工作中墨粉的散布,这种系统也已投入使用。
但是,上述系统存在下述问题。
墨粉可进入容器的阀和主组件的阀之间,从而墨粉可沉积在已经使用和卸下的供墨容器的阀的外表面上。特别是在供墨容器装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系统中,当供墨容器在墨粉正在排放时取出供墨容器,上述问题尤为严重。
在这种情形中,大量墨粉留在供墨容器中,排墨口附近充满墨粉。在这种状态中,容器阀和主组件阀整体地楔牢以实现密封,因此,墨粉进入两个阀之间,使取出的供墨容器的阀的外表面及附近被墨粉污染。
另外,两阀间的墨粉更多地沉积和留在主组件阀内。因此,重复拆卸操作时,污染会逐渐增加。在检测墨粉不存在后,即,供墨容器基本用空之后取出供墨容器的情形中存在上述积累倾向。在重复供墨容器的更换几十次之后,竞争变得更为显著。
在一个实例中,供墨容器呈圆筒形,在其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相对较小的排墨口;供墨容器内部设有喂墨装置,其用于将墨送至排墨口。这种供墨容器沿圆筒形轴线方向插入成象设备,并在插入状态中使用。但是,排墨口相对较小,供墨装置的供墨口接收墨粉,以及从外面向其接近都很困难。在这种系统中,难于定期地除去供墨装置中积蓄的墨粉。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供墨容器和成象设备,其中,在供墨容器的阀上及其附近,墨粉沉积于容器的外表面。现在对照以下附图详述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在安装方向上从前侧看去的供墨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相反方向看去的供墨容器的立体图。
图3是倒置的供墨容器的立体图。
图4是供墨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供墨容器的纵剖图。
图6是容器的阀的一侧的展开图,表示它的驱动系统。
图7是表示手柄锁紧状态(被锁紧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手柄锁紧(松释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供墨容器的后侧视图。
图10的立体图表示供墨容器的驱动力传递件。
图11是供墨装置的前剖视图,其中阀处于闭合位置。
图12是供墨装置的前剖视图,其中阀处于打开位置。
图13是供墨装置的前剖视图,其中阀正在运动。
图14是图11所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12所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图13所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一个相应于图16装置的比较实例的装置的前剖视图。
图18是一个相应于图13装置的比较实例的装置的前剖视图。
图19是未安装的供墨装置的前剖视图。
图20是容器的阀的正剖视图。
图21是沿与图20画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看去的剖视图。
图22是容器的阀(穿孔)的立体图。
图23是容器的阀的立体图。
图24是容器的阀的立体图。
图25是容器的阀的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26是容器的阀的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27是供墨装置的主组件阀部的立体图。
图28是电照相成象设备的纵剖图。
图29是电照相成象设备的立体图。
图30是手柄锁紧件的侧视图。
图31是手柄锁紧件的前视图。
图32是手柄锁紧件的底视图。
图33的前视图表示将供墨容器装在供墨装置上的操作。
图34的前视图表示将供墨容器装在供墨装置上的操作。
图35的前视图表示将供墨容器装在供墨装置上的操作。
图36的前视图表示已拆下手柄的供墨容器安装在供墨装置上的状态。
图37的前视图表示已拆下手柄的供墨容器插入供墨装置的状态。
图38的前视图表示在手柄锁紧件位置上的供墨容器。
图39是供墨装置的水平剖视图。
图40是供墨装置的水平剖视图。
图41是表示安装和定位装置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42是表示安装和定位装置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43是表示安装和定位装置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44是容器的阀的顶视平面图。
图45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容器的阀的前剖视图。
图46是按照实施例2的供墨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7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供墨容器的立体图。
图48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照相成象设备的立体图。
图49是按照实施例2的供墨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0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2的供墨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1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2的供墨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2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的供墨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3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3的供墨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4是按照实施例3的供墨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现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随后描述其它实施例。
下面将要描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涉及供墨容器,其用于向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供应墨粉。该供墨容器包括一个盛墨部分、一个用于排放装在盛墨部分中的墨粉的墨粉出口、一个用于打开和闭合墨粉出口的阀和一个驱动力接受部分,其用于接受驱动力以便移动阀,从而打开墨粉出口。(电照相成象设备)图28是具有按照本发明的供墨容器的电照相成象设备的垂向剖视图。
一份原件101由操作者放置在为原件设置的玻璃板102上。因此,借助光学部分103具有的多个镜和透镜在作为载象件的感光鼓104上形成原件101的光学图象。同时,根据操作者通过控制板(未画出)输入的纸张信息选择一个喂纸盒105-108,在这些喂纸盒中分层储存记录介质P(例如纸、OHP纸或类似物;下文中称为纸张)。然后,在喂送辊105A-108A中,被选择的喂纸盒的辊转动,送出一张记录介质P。记录介质P被送出喂纸盒后,通过一条输送路径109送至一个校准辊110。校准辊110将记录介质P与感光鼓104的转动定时和光学部分103的扫描定时同步地送至感光鼓104。感光鼓104上的墨粉图象被转印装置111转印至该记录介质。然后,记录介质P被一个输送部分113送至一个定影部分114。在定影部分114中,通过加热、加压将记录介质P上的墨粉图象固定在记录介质P上。
接下来,1)在单面复印模式中,记录介质P被排放辊对16通过一个逆向路径115排放到一个输送盘117中。
2)在多层复印模式中,记录介质P被逆向路径115的挡板118引导向输送部分119和120,并被送至校准辊110。其后,象在前一个成象循环中那样,记录介质P被送过成象部分、输送部分和定影部分,然后被排放到输送盘117中。
3)在两面复印模式中,记录介质P被排放辊对116送过逆向路径115,并被部分地送出设备之外,直至其后缘径过挡板118。然后,一旦记录介质P的后缘经过挡板118,排放辊对16逆向转动,将记录介质送回设备中。其后,记录介质P被送至输送部分119和120,以及送至校准辊110。然后,象在前一个成象循环中那样被送过成象部分、输送部分和定影部分,并被排放到输送盘117中。
在上述结构的电照相成象设备中,围绕感光鼓104设置一个显影设备201、一个清洁装置202和一个主充电装置203。显影设备201使用墨粉使感光鼓104上形成的静电潜象显影。向显影设备201供应墨粉的供墨设备100可卸式地装在设备主组件124中。
显影设备201包括一个显影辊201a,该显影辊与感光鼓104保持一个微小的间隙(约300μm)。在显影过程中,一薄层墨粉借助显影片201b在显影辊201a的圆周面上形成。然后,当显影偏压施加在显影辊201a上时,已经在感光鼓104上形成的静电潜象被显影。
充电装置203是使感光鼓104充电的装置。清洁装置202是用于除去留在感光鼓104上的墨粉的装置。由于显影而引起的在显影设备201中墨粉量的减少由成象设备主组件设置的供墨设备100逐渐供应的新墨粉补偿。
下面将描述供墨容器301的更换。
当供墨设备100中的墨粉耗尽时,墨粉的耗尽被报告给一个警告部分124a。然后,操作者打开盖121,盖121覆盖主组件124设置的口122,如图38所示。在口122内设有一个座31(安装装置,更具体来说,供墨设备的主组件54),在该座中可卸式地安装供墨容器1、供墨容器1沿其纵向插入座31中。在上述操作过程中,供墨容器1被座31设置的沿座31的纵向延伸的导承沿其纵向被引导,直至供墨容器1的前端达到预定点为止。然后,当操作者在供墨容器1的前端达到预定点后转动供墨容器1的手柄15时,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被送入显影设备201中。然后,当操作者闭合盖121时,电力开关接通,使成象设备作好成象准备。
更具体来说,当指示显影设备201中的墨粉太少的信号由显影设备201中的传感器(未画出)送出时,图12中所示的输送螺旋46和47转动。因此,盒48中的墨粉逐渐被送入显影设备201中。然后,当显影设备201内的墨粉量达到预定水平时,墨粉输送螺旋46和47停止。这个过程反复进行。最后,盒48中的墨粉量变得太少。然后,指示盒48中墨粉量太少的信号由盒48中的传感器(未画出)送出。因此,供墨容器1中的一个输送件29(将在下文中描述)转动,将墨粉送入盒48中。然后,当盒48中的墨粉达到预定水平时,输送件29停止。这个过程重复。如果即使盒48中的传感器发出上述信号墨粉也不供应,那么,警告部分124a就会显示建议更换供墨容器1的信息。(供墨容器)在本实施例(图1-3)中的供墨容器1安装在成象设备中的供墨设备100内,并留在那里,使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逐渐送至显影工位,直至供墨容器1内的墨粉耗尽。换言之,它是内置式的。但是,本发明并不要求供墨容器1被限制在上面所述的那种类型;例如,本发明也适用于所谓整体式的供墨容器,这种整体式供墨容器不仅盛放墨粉,而且也将墨粉供应到显影工位。
现在参阅图4,图4是上述供墨容器1的分解示意图,供墨容器1具有一个作为主要部分的盛墨部分11,以及第一和第二凸缘12和13,这两个凸缘分别连接于盛墨部分11的相应纵向端部。它也具有一个插入第一凸缘12中的帽14,以及一个手柄15,手柄15是一个转动件,它可转动地装在第一凸缘12上。另外,它具有一个容器阀16,该容器阀露出或覆盖盛墨部分11的墨粉出口11a。在盛墨部分11内设有作为墨粉输送装置的一个墨粉输送件29(图5)。(墨粉容器)现在参阅图4,盛墨部分11的形状使其垂直于其纵向的横截面为一个大致为半圆形的部分11g和一个矩形部分11h的组合。它是具有上述横截面的中空管形式的,墨粉储存在该盛墨部分11中。盛墨部分11设有一个墨粉出11a,该墨粉出口在盛墨部分11的弯曲壁部上,盛墨部分11也设有一对阀支承件11e,它们位于盛墨部分11的弯曲壁部上,按照盛墨部分的纵向,一个在墨粉出口11a的前侧上,另一个在后侧,并且在盛墨部分11的周向上延伸。容器阀16由支承件11e支承,因而容器阀16可占据一个闭合位置(图11)和一个暴露位置(图12),在闭合位置上,容器阀16密封墨粉出口11a,在暴露位置上容器阀16后退以露出墨粉出口11a。
另外,盛墨部分11设有一对导向部分11k,它们沿盛墨部分11的横向纵缘在盛墨部分11的纵向上延伸。这些导向部分11k是调节供墨容器1,使供墨容器1在插入或退出供墨设备100时沿直线运动的构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盛墨部分11呈管状,其横截面形状为上半部呈半圆形,下半部呈矩形。但是,盛墨部分11的形状不必局限于上述一种。例如,盛墨部分11的形状可以是垂直于其纵向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另外,盛墨部分11的结构和零件数目没有一定的限制。
盛墨部分11注有粉末状的墨粉(下文中所有墨粉都是粉末状的)。墨粉有各种分类黑墨粉、颜色墨粉、单成份磁性墨粉、单成份非磁性墨粉等。墨粉在上述各种中适当选择。(第一和第二凸缘12和13的结构)第一和第二凸缘12和13呈中空管状,它严格地配合在盛墨部分11的相应纵向端部中。在严格地装配在盛墨部分11的相应纵向端部中之后,用粘合剂固定在盛墨部分11上,以便密封盛墨部分11。第一凸缘12包括一个端板12b和一个圆筒形部分12e。圆筒形部分12e的轴线与盛墨部分11的半圆筒形部分11g的纵向中心线重合。第一凸缘12包括一个在圆筒形部分12e内延伸的墨粉进口12a。第二凸缘13包括一个端板13a。
第一和第二凸缘12和13可与盛墨部分11连为整体,或与盛墨部分11的一部分。换言之,盛墨部分11的主要部分可以是整体零件。
如上所述。第一凸缘12设有墨粉进口12a,其开口位于沿盛墨部分11插入方向上游侧的纵向端。墨粉进口12a设有内肋12c,其径向装配在墨粉进口12a内(图36和37)。墨粉进口12a也设有一圆筒形中空轴,其轴线与墨粉进口12a的轴线重合,并且它支承墨粉输送件的轴(这将在下文描述)。围绕圆筒形部分12e,即,墨粉进口12a的圆筒形壁装配有一个手柄15,这将在下文中描述。在注入墨粉后,墨粉进口12a通过将帽14装配在墨粉进口12a中而被密封。然后,第一凸缘12借助适当的连接装置与盛墨部分11结合为一体。
第二凸缘13的端板13a设有一个孔13c,从盛墨部分11外将一个驱动力传递轴承(例如,联轴节)装配在该孔中,以便支承墨粉输送件29,也传递驱动力。另外,端板13a设有一个圆筒形部分13d(图4和5),其从孔13c的外缘向外突出,并支承上述联轴节。(手柄)手柄是一个转动构件,它基本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手部分15e、一个带有较小直径的圆筒形中空部分15h(中间部分)和一个带有较大直径的圆筒形中空部分。捏手部分15e是手柄15的外端部,呈厚板状,带有较厚的端部。带有较大直径的圆筒形中空部分是手柄15的内端,在向内侧是敞口的。手柄15通过将中间部分15h手工装配在手柄支承部分12f上而可转动地连接于盛墨部分11,手柄支承部分是圆筒形部分12e位于盛墨部分11纵向端部之一的一个部分(图7和8)。手柄15也包括一个接合部分15a,该接合部分是一个驱动力传递部分,用于传递驱动力。接合部分15a在手柄15朝外的表面上。
现在参阅图6和10,接合部分15a呈扇形齿轮形式,因而当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接合部分1a可以和供墨设备100设置的驱动力传递件21的接合部分21a接合。接合部分15a可以通过插入供墨容器1的顺序操作而与接合部分21a接合。
现在仍参阅6和10,作为驱动力传递装置的驱动力传递件21包括一根轴21s、用于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和一个用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b。轴21s分别在其两纵向端部装配于接合部分21a和21b,并由供墨设备100可转动地支承。接合部分21a和21b包括带有许多齿的齿轮。在本实施例中在驱动力接受侧的接合部分21a包括单一的齿轮。但是关于接合部分21a的结构或齿轮数并无特别限制,只要其结构可以起到接受驱动力的机构的功能即可。在驱动力传递侧的接合部分21b与驱动力传递侧的接合部分21g啮合,作为空转齿轮的接合部分21g与在驱动力接受侧的作为扇形齿轮的接合部分16d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件21是包括轴21s和接合部分21a,21b及21g的构件,它设置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侧上。(墨粉输送件)现在参阅图5,用于支承墨粉输送件29的轴27的一端由孔12d可转动地支承(图37),该轴的另一端由装配在轴孔12d中的轴承13d支承,因而转动驱动力通过固定在轴27该端上的联轴节26a被传递。另外,墨粉输送件29包括一个墨粉输送翼片28,该翼片是固定在轴27上的挠性件。联轴节26a由盛墨部分11可转动地支承。
墨粉输送翼片28摩擦盛墨部分11的内表面。墨粉输送翼片28包括多个部分,这些部分带有小翼片28a。小翼片28a的墨粉出口11a侧从墨粉输送翼片28的转动方向弯曲,因而盛墨部分11中的墨粉可送向墨粉出口11a。按照供墨容器1插入设备主组件124的方向来说,墨粉出口11a位于上游侧。因此,所有小翼片28a在同一方向上延伸。但是,不必所有小翼片28a都同向延伸;小翼片28a的延伸方向可以不同,这取决于墨粉出口11a的位置。在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之后,上述联轴节26a通过与设在供墨设备100侧上的联轴节44(图19)啮合而接受驱动力,使墨粉输送件29转动。
只要盛墨部分11中的墨粉可被输送至墨粉出口11a,墨粉输送件29的设置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墨粉输送件29的设置要保证墨粉的可靠供应。
下面参阅图9,该图表示供墨容器1的驱动力接受端部,作为驱动力接受件的一个联轴节26a由盛墨部分11的端板可转动地支承。联轴节26a在轴向上的两端呈联轴节形式。联轴节26a的一端设置在盛墨部分11内,并与墨粉输送件29的轴27连接,而联轴节26a的另一端位于盛墨部分11外面,设有一个转动力接受部分。由于供墨容器1装在设备主组件124中,因而这个转动力接受部分与设置在供墨设备100侧的联轴节连接,以便传递转动力。现在参阅图9,转动力接受部分呈凸起26a1的形式,其一部分在联轴节26a的径向上延伸。当联轴节44的凸起44a一个对一个地装配在两个凸起26a1之间的两个空间26a2中时,联轴节26和44彼此连接。(容器阀)现在参阅图4,容器阀16设有一对滑动部分16f,按照供墨容器1的插入方向来说,它们分别位于容器阀16的两纵向端部。滑动部分16f分别接合作为导向件的一对阀支承件11e,所述阀支承件沿墨粉出口11a的弯曲边缘在盛墨部分11的周向上在盛墨部分11上延伸,按照供墨容器1的插入方向来说,一个在墨粉出口11a的前侧,另一个在后侧。容器阀16在盛墨部分11的周向上滑动,以便露出或密封墨粉出口11a。更具体来说,容器阀16垂直于供墨容器1的纵向的横截面呈弧形,它的弯曲使容器阀16完美地沿盛墨部分11的圆筒形部分11g的外表面配合。至于滑动部分11f和阀支承件11e,它们的在容器阀16所属的理论中空圆筒轴线所在的平面上的横截面呈互锁钩状(图6)。阀支承件11e,即,互锁钩的横截面形状在阀支承件的全长上是相同的。
现在参阅图20,21,39,40和44,滑动部分16f设有多个小钩状水平凸起16u,它们相对于墨粉出口11a从滑动部分16f的直立底部向内延伸。这钩状水平凸起16u的位置分别相应于穿过容器阀的多个通孔16t的位置。现在参阅图44,每个上述水平钩状凸起16u设有一个呈字母H或T形的微小凸起16u1(向着该图的读者侧突起),该微小凸起位于凸起16u的表面上,面对阀支承件11e。每个凸起16u用作弹性件,产生预定大小的压力,以便保持容器阀16与弹性衬垫35的严密接触。因此,即使每个凸起16u从弹性衬垫35受到的压力在容器阀16的开、闭过程中取决于容器阀16的位置而变化,多个凸起16u的设置也可均化压力的大小,从而保持容器阀16与弹性衬垫35(图21)的接触。
现在参阅图10,容器阀16设有上述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其作为接受转动力的构件,能够在供墨容器1装入供墨设备100时与作为上述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的一个齿轮啮合。该接合部分16d设有多个齿,通过将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的一系列操作,能够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啮合。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是在容器阀16的外表面16m上切出的。换言之,包括扇形齿轮的齿尖的理论圆的直径和包括容器阀16外表面的理论圆的直径实际上相同,因而可以节省在供墨容器1的径向上的空间。由于接合部分16d必须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接合或脱开,因而它紧靠联轴节26a侧的弯曲边缘,在容器阀16的外表面上切出。由于这种布置,当容器阀16处于闭合状态时,接合部分16d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接合或脱开。如前所述,供墨设备100设置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和容器阀16设置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通过将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的一系列操作而接合。因此,在设置联轴节26a的那侧,容器阀16的滑动部分16f(16f1)制得短于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在图4,10和44中标为A的部分)。换言之,滑动部分16f1需要构制得使(在将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对准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2g的盛墨部分11的纵向的下游侧的)容器阀16的边缘表面16h的平面与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在供墨容器1插入方向下游侧的的齿面的平面重合。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部分16g被除掉以缩短滑动部分16f1。在除掉部分16g所形成的两个表面中,垂直于盛墨部分11的纵向的那一个表面是上述的边缘表面16h。由于这种布置,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和容器阀16彼此不发生干涉。
当容器阀16厚时,滑动部分16f1在容器阀16的整个弯曲边缘上延伸,并且为了防止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与滑动部分16f1碰撞,滑动部分16f1设有一个作为前述除掉部分16g的等同物的缺口,以便使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可以通过。
现在参阅图11,容器阀16装配在主设备侧阀的表面34b1之间形成的凹部34c中,以便露出或密封供墨设备100设置的墨粉进口33。装配在凹部34c中的容器阀16可以使主设备侧的阀34当供墨容器1侧的容器阀16滑动时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主组件124所设置的在驱动力传递侧的接合部分21b和21g包括两个齿轮,如图6所示。但是,只要设有驱动力传递机构,对于其结构或它具有的齿轮数并无特别的限制。现在参阅图3,容器阀16设有一个臂状弹性部分16b,其产生的压力沿盛墨部分11的纵向恒定地作用于手柄15。该弹性部分16b的尖端与手柄15的凸缘15b接触。(供墨设备)现在参阅图11-13,供墨设备100设有一个供墨设备主组件54、一个卡盒接受部分,该卡盒接受部分包括底部54a和顶部54b,其在垂直于它们纵向上的横截面分别为半圆形和矩形,以便容纳盛墨部分11。顶部54b设有多个用于引导供墨容器1的一对导向部分11k的凸起54c。凸起54c在顶部54b的内表面上。一对凸起54c在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入口处,每侧一个,另一对则对准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内部,一半所述的对在相应于导向部分11k的位置的直线的上方,另一半所述的对则在上述直线的下面。底部54a设有一对平行的导轨55,它们设在底部54a的朝内的表面上,在底部54a的周向上延伸。主组件阀34的导承34a一个对一个地接合在上述导轨55中。导轨55和导承34a的横截面呈钩状,彼此互锁。从上面的描述显然可以看出,设有两条导轨55和两个导承34a,它们彼此平行。换言之,主组件阀34由供墨设备主组件54支承。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朝内表面的半径严格地或大致地与容器阀16的朝内表面的半径相同。主组件阀34设有一对凸起34b,它们分别位于两个边缘,垂直于主组件阀34的移动方向。主组件阀34设有一个主组件阀开口34d。该开口34d必须只能露出或密封供墨进口33;可以只有一个横截面,即,横截面34d1。沿主组件54的周向,在两个凸起34b之间,主组件阀34的朝内表面的宽度大致与沿主组件54的周向容器阀16的朝内表面的宽度相同。因此,当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它完美地配合在主组件阀34的在供墨容器1的径向上向内突出的两个凸起34b之间的空间34c中;在主组件54的纵向上延伸的容器阀16的两条边缘最终与凸起34b的相应的朝内表面34b1接触。因此,当容器阀16打开或闭合时,主组件阀34随容器阀16移动。因此,如果两个阀16和34设计得当容器阀16打开时墨粉出口11a和墨粉供应进口33彼此对准,那么,墨粉就可以借助一个墨粉搅动输送设备45送入显影装置204中。主组件阀开口34d和空间34c沿主组件阀34的周向彼此紧邻,由凸起34b界定。(衬垫构件)衬垫构件35形式的防漏件是弹性构件(图4,图11-17)。其功能是提供容器阀16和排墨口之间的密封。另外,它可防止由于掉落等原因引起的从墨粉容器11内的墨粉泄漏。为实现这一点,衬垫构件35粘贴在墨粉容器11的外表面上,以便封闭排墨口11a。更具体来说,衬垫构件35的材料是橡胶材料,例如,硅橡胶、尿烷、聚乙烯泡沫或类似橡胶材料或海绵材料,它最好是高密度聚氨酯泡沫,其硬度为20°-70°,压缩变形率不大于10%,泡尺寸为60-300μm,5-50%压缩时密度为0.15-0.50g。
这里,在沿着排墨口11a在其纵向上延伸的边缘的位置上,衬垫构件35在朝着其内侧的向下方向上倾斜。
衬垫构件35用粘合材料或类似物粘贴在排墨口11a的周缘上。(密封件)当供墨容器1安装在供墨设备100上时,容器阀16与主组件阀34的凹部34c接合。凹部34c在主组件阀34的纵向上延伸,表面34b1用来为容器阀16导向。此时,在主组件阀开口34d的边缘34b,容器阀16的容器侧的表面基本与主组件阀34的容器侧的表面齐平。如图11-17所示,容器阀16的容器侧的表面设有一密封件41、密封件41用作一个覆盖构件,向着容器阀闭合方向的下游侧延伸,以便在排墨口11a和供墨口33的打开和闭合侧覆盖抵接边缘34b的容器侧的表面。密封件41的作用是防止墨粉进入在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的接合部分形成的间隙,密封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和安装方法是任意的,只要完成其功能即可。
至于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41的优选结构,一件125μm厚的聚酯片作为密封件使用面粘合带(#5000NCNitto Denko有限公司)贴在容器阀16上(图20)。
更具体来说,由于密封件41如上所述构制得覆盖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因而它需要不与供墨容器11的安装或折卸发生干涉。主组件阀34在朝向容器的表面上不必是光滑的。但是,密封件41需要完全符合主组件阀34的朝向容器的表面。由于上述要求,密封件41需要由挠性片或弹性材料片形成。
至于安装密封件41的方法,除了上述的双面粘合带以外可采用任何公知的安装手段,只要满足下述要求即可尽管反复装、卸供墨容器1时发生容器阀16的反复开、闭,密封件41也不会剥离。
弹性材料最好用作密封件41的材料,密封件41可以和容器阀16整体地通过两色注塑法形成。在这种情形中,密封件41的弹性材料和容器阀16的材料需要选择相容的。密封件41和容器阀16也可以用相同的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形中,它们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整体形成。
图45是具有与前一实例相同结构的容器阀16的前剖视图,但是,其中容器阀16和密封件41是用相同材料、完全整体地模制而成的。更具体来说,容器阀16的一个端部以薄膜的形式向着其打开方向的下游伸出(密封部分16t)。密封部分16t的厚度最好为0.1mm-0.3mm,这是由于需要与适当的弹性严密接触主组件阀34。如果密封部分16t的厚度大于0.3mm,相对于容器阀16的随动性能就会不足,从而使密封性能不足,如果薄于0.1mm,则难于稳定地模制。具有上述结构的容器阀16的材料可以是任何适于注塑的合成树脂材料。但是,最好是聚苯乙烯、丁腈、苯乙烯树脂材料、聚缩醛、聚丙乙烯等。其中特别推荐聚丙乙烯材料,这是由于它具有模制薄的部分的适当的可流动性和密封部分的适当的挠性。(密封件的功能)下面描述密封件41的功能。
当供墨容器1已拆掉,即,容器阀16不与主组件阀对接合时,供墨设备100的主组件的状态如图19所示。在这种状态中,主组件阀34的位置可密封墨粉进口33以防止异物如灰尘通过墨粉进口33进入供墨容器1。
图12表示供墨容器1已安装,墨粉装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容器阀16已从墨粉出口11a后退,从而形成通过墨粉出口11a、主组件阀开口34d和墨粉进口33的通路。在这种状态中,容器阀16的面对容器的表面的平面和邻接主组件阀34的开口34d的凸起34b的面对容器的表面也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因此,密封件41与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接触,可保持墨粉通路气密,同时可防止墨粉附着在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表面上。在这种状态中,已储存在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借助墨粉输送件29的功能通过已形成墨粉通路的墨粉出口11a、开口34d和墨粉进口33被送向装在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搅动输送设备45,即,墨粉接受设备。
现在参阅图14和15,它们分别是图11和12一部分的放大图,即使密封件41的端部在主组件阀34和衬垫构件35之间夹紧,同时阀16和34从图14位置沿打开方向移至图15位置,在该位置上墨粉通路的气密性也并没有被破坏,这是由于密封件41是由PET薄片形成的缘故。为了可靠起见,密封件41的厚度需要不小于50μm且不大于300μm,最好不小于70μm且不大于200μm,理想的厚度是125μm。如果密封件过厚,它就不能适当密封主组件阀34和供墨容器1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如果密封件过薄,它就不能适当地完成其主要功能,即,防止墨粉进入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的功能。因此,当处置供墨容器1时,具体来说,当在供墨设备100上装、卸供墨容器1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密封件41剥离或起皱。
通过设置下述结构可以取消对密封件41厚度的要求在所述结构中密封件41退至密封件不致接触衬垫构件35的点。但是,上述结构使阀行程显著加长,因而难于使供墨设备和供墨容器具有紧凑的结构。
下面描述密封件41的功能及在测出墨粉用空前供墨容器1的拆卸。在这种情形中,在供墨容器1中仍有大量的墨粉,供墨容器1的排墨口11a。主组件阀开口34d和供墨口33的内部充满墨粉。由于这种状态,取出供墨容器1,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密封开口。容器阀16沿闭合方向移动,然后,使主组件阀34沿容器闭合方向与其整体地充分接合。如图16所示,充满主组件阀开口34d的墨粉在闭合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墨粉从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和墨粉搅动输送设备45中的墨粉中分出。在闭合过程中,如图16所示,主组件阀34和容器阀16之间的接合部分中形成的间隙正好在排墨口11a的下面经过,此时,如果未设置密封件,如图17和18所示,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就会冲向该间隙。但是,在图16中,密封件41覆盖了该间隙,因而可防止墨粉进入该间隙。
在上述过程中,密封件41和容器阀16在衬垫构件35的恢复力的拉动中接受垂向上的力,因而密封件41从容器阀16的延伸部分41a受压接触主组件阀34的容器侧的表面,因而形成良好的密封性能,并可防止墨粉沉积在主组件阀34的抵接边缘34b的表面上。
图14表示主组件阀34和容器阀16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在供墨容器1中,可防止墨粉向墨粉容器11的外表面及容器阀16的外表面沉积,不过,墨粉沉积于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的供墨容器1侧的表面上。墨粉向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内的沉积量不大,另外,墨粉在墨粉容器11形成的袋状部分中,因而墨粉不会散出。
延伸部分41a的延伸长度最好基本等于主组件阀34的抵接边缘34b的宽度,具体的尺寸应不小于2mm且不大于100mm,更好为不小于4mm且不大于8mm,最好为大约6mm。如果延伸部分41a太短,则防止墨粉进入的性能不够,而且在密封件41和墨粉容器11之间形成的袋状部分不深,因而墨粉在其中的滞留不足,另外,防止墨粉向主组件阀34的抵接边缘34b的表面沉积的性能也不够。
另一方面,如果延伸部分41a太长,该部分就会阻碍供墨容器1的装、拆,并且供墨容器1可能会碰触供墨设备100内部的各零件。另外,来自衬垫构件35的压力不足以传至延伸部分41a的端部,从而使密封恶化。如果密封件41的刚性增加,那么,即使延伸部分41a是长的,压力的传递也是可能的,但是,对主组件阀34的随动性能不足,也会引起密封恶化。另外,主组件阀开口34d变窄,使墨粉通路受阻。{比较实例}图17和18表示作为比较实例的没有密封件的结构。当测出用空时,在通知部分124a上有所显示。
如果主组件阀34在通知之前闭合,那么,主组件阀34和容器阀16之间的间隙g则暴露于墨粉,因而接受墨粉。容器阀16的外表面被已进入的墨粉污染。对于已经进入由主组件阀34的表面形成的凹部34c的墨粉来说,没有出口,因此,墨粉只会蓄积,从而增加供墨容器1的污染,除非在成象设备的保养操作时进行清洁工作。另外,墨粉在主组件阀34的抵接边缘34b上沉积,在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被打开后,墨粉被转移至与其相对的供墨容器1的外表面。[与前述结构不同的密封件结构1]在这种结构的情形中,低摩擦的材料设置在密封件的表面上。
为了增加密封性能,衬垫构件35的压缩比率需要尽可能地高,这是由于衬垫构件35的压缩应力与压缩比率成正比的缘故。换言之,当压缩比率小时,衬垫的压缩应力也小,因此,衬垫构件35的密封性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当压缩比率小时,墨粉会由于供墨容器的掉落等情况引起的冲击而泄漏。另一方面,如果压缩比率过度增大,那么,衬垫构件35的压缩应力也变得过高。这可改善衬垫构件35的密封性能,同时增加滑动的负载,因而会增加开、闭容器阀16所需要的力。
因此,为了改善密封性能,同时减少或至少不增加驱动阀所需要的力,一件低摩擦材料的挠性薄膜42贴在密封件41面对衬垫构件35的表面上,如图20和21所示,从而减小密封件41和衬垫构件35的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更具体来说,在一基底薄膜,例如,在单层的聚酯、双轴向拉伸聚丙乙烯(OPP)、酰胺、聚乙烯或含氟树脂的薄膜,或者多层的前述材料的薄膜上涂覆硅油、硅氧烷蜡、含硅氧烷的涂料等形成的挠性薄膜用作挠性膜42的材料。
在上述挠性薄膜42上的硅油层的厚度应为0.05-2μm,最好为0.1-0.5μm的范围内。如果硅油涂层的厚度过厚,盛墨部分11中的墨粉会受到负面影响,而如果过薄,挠性薄膜42就不能满意地减小开、闭阀所需要的力。
具有上述结构的供墨容器1安装在供墨设备100,在“无墨粉”指示灯亮之前拆卸供墨容器1的操作重复进行。但是,正如图20(b)所示的密封件的情形那样,如果上述结构改善了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又不增加开、闭容器阀16需要的驱动力,则没有查出墨粉附着在容器阀16的朝外的表面及其附近的迹象,也无墨粉积蓄的征兆。[与前述两种结构不同的密封件结构2]在这种形式中,当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从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纵向端部之一趋向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
因此,为了使容器阀16更容易滑入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相对两表面34b1之间的凹部34c(空间),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在插入方向的相对的下游角部被倒角,即,在图27中的两个下游角部(右侧角部在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底部54b后面)被倒角,形成表面34b2,容器阀16的相应角部也被倒角,形成表面16p和16g(图39和40)。
进一步参阅图27,主组件阀34设有一个进口导向部分34e,其位于主组件阀34的上游角部,以便使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可顺利趋向凸起34b。上述进口导向部分34e是一个斜面,其位于凸起34b的上游角部;从凸起34b的面对容器的表面沿向下及上游方向倾斜。
如上所述那种进口导向部分的设置可有效防止当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趋向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时在角部上的损坏。
图22-26表示用于帮助密封件41从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进口导向部分34e更顺利地趋向凸起34b的结构。
现在参阅图22,密封件41设有单一直线的穿孔41b,其沿着延伸部分41a的底部延伸。图25是设有穿孔41b的密封件41的立体图。现在参阅图26,密封件41可设置在纵向上沿密封件41的延伸部41a延伸的一条槽41c来替代穿孔41b。在这个实施例中,槽41c的横截面可呈V形或U形。
由于上述布置,当密封件41的延伸部41a在其趋向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之前与进口导向部分34e接触时,它在穿孔或槽处弯曲,从而可防止其纵向端部损坏。
在前面对密封件41的描述中,包括延伸部分41a的密封件41横截面呈弧形。但是,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其基线可以向着盛墨部分11弯曲,如图23所示。延伸部分41a由于如上所述那样弯曲,因而可以顺利地趋向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如图14中双点划线所示。即使延伸部分41a以这种方式弯曲,当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打开墨粉出口11a和主组件阀开口34d时,延伸部分41a在两纵向端夹紧在衬垫构件35和主组件阀34的垂直于凸起34b的其它凸起之间。因此,凸起34b和延伸部分41a彼此紧密接触。在图23所示结构的情形中,由于延伸部分41a弯曲,其尖端部分在容器阀16开或闭的过程中,在衬垫构件35上滑动,仍与衬垫构件牢固接触。因此,延伸部分41a易于损坏。图24所示结构中可消除上述问题。在这种结构中,延伸部分41a设有子延伸部分41d,按照供墨容器1插入方向来说,其与延伸部分41a的下游边缘成一个角度地延伸。在这种情形中,延伸部分41d的位置不与衬垫构件35接触。因此,前述问题不复存在。换言之,这个实施例是理想的实施例。(锁紧件)墨粉卡盒设有呈环形的锁紧件51,因而使手柄15在供墨容器1安装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中安装前,以及在供墨容器1已从设备主组件124拆卸下来之后(图7和8)锁紧在盛墨部分11上。
锁紧件51可转动地围绕第一凸缘12装配,更具体来说,装配在第一凸缘部分的锁紧件接合部分12g,即,紧邻于第一凸缘12的端板12b的部分上。它也可在供墨容器1插入或取出供墨设备100的方向上移动(图7中箭头所示方向及其相反方向)。
锁紧件51包括一个圆筒形部分51a,即,围绕锁紧件接合部分12g装配的部分,并设有一个面对上述端板12b的凹口51b。凹口51b与第一凸缘12设置的锁紧凸起12h接合。锁紧件51整体地包括一个臂状弹性部分51c,其压在手柄15的端面15i上。第一凸缘12设有一条周向凸脊12i,其在圆筒形部分12e上并围住圆筒形部分12e。另外,手柄15整体地包括一个止动器15j,它是通过向外弯曲手柄15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止动器15j的末端借助上述弹性部分51c保持与凸脊12i接触,以防止手柄15滑离第一凸缘12的圆筒形部分12e(图3)。另外,锁紧件5借肋弹性部分51c的弹性与第一凸缘12的端板12b保持接触。
弹性部分51c朝着其末端横截面逐渐减小,从而能够在其整个长度上均匀弯曲,以便防止弹性部分51的底部由于弯曲应力集中而变直。换言之,当弹性部分51c的横截面为矩形时,它制得朝向末端在宽度或厚度方向上逐渐变小。因此,弹性部分51c从其底部向其末端横截面逐渐减小。
设置在锁紧件51的朝外表面上的一对接合肋51d通过一个对一个地松配合手柄15上在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上切出的槽15k和1Sm中,可以在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上移动。锁紧件51的接合肋51i接合在手柄15的槽15j中。因此,可防止手柄15和锁紧件在周向上彼此相对移动,但是,可以在其轴向上彼此相对移动(图37和38)。
按照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设在第一凸缘12上的锁紧凸起12h的长度小于接合肋51d分别通过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上的槽15k和15m的行程的长度。另外,按照供墨容器1的装、拆方向,锁紧凸起12h的长度小于锁紧件51的接合肋51i通过手柄15的槽15j的行程的长度。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锁紧件51的凹口51b借助锁紧件51的弹性部分51c的弹性保持与第一凸缘12的锁紧凸起12h的接合。因此,无论供墨容器1处于何种状态,在它插入供墨设备100中的状态、它从供墨设备100拆下的状态或它在供墨设备100之外的状态中,手柄15都不能够在其周向上相对于盛墨部分11移动。更具体来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手柄可以在其周向上滑动6度,这相当于设在第一凸缘12上的凸起12h和锁紧件51的凹口51b之间的间隙量。这里应注意的是,当将供墨容器1装入供墨设备100时,第一凸缘12的凸起12h也用作使手柄15在其周向上适当对准供墨设备100的装置。这一点将在下文描述。换言之,当供墨容器处于成象设备主组件之外时,手柄15可相对于盛墨部分11转动6度,这相当于第一位置即转动范围的一端和第二位置即转动范围另一端之间的距离。
锁紧件51设有一个弹键51e,它是一个薄的凸起,从相邻于弹性部分51c的接合肋51d在径向上向外突出,弹键51e可防止供墨容器1脱出主组件54。[锁紧件的功能]下面描述锁紧件51的功能。当通过将供墨容器1的导向部分11k接合在供墨设备的凸起54d之间而将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中时,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彼此接合。当容器阀16与主组件阀34接合时,容器阀16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部分地啮合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紧随其后,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部分地啮合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在容器阀16部分地接合主组件阀34之后,前述的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经过主组件阀34的进口部分34e趋向凸起34b。
然后,当在安装方向上推动手柄15时,设在接合肋51d上的凸起51d1与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冲击表面54e接触,同时凹口51e与接触表面54f接触,如图8(图37和33)所示。然后,当手柄15进一步被推动时,手柄15、第一凸起12、盛墨部分11、第二凸起13等一起沿图7中箭头所示相同方向移动,使第一凸起12的锁紧凸起12h移出凹口1b,如图8所示。换言之,手柄15从盛墨部分11松释,可以转动。
因此,按照供墨容器1安装方向(图8中箭头方向)来说,从上游侧看去手柄15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然后,当手柄15转动时,锁紧件51随手柄15一起转动,弹键51e随即接合在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底部54a的冲击表面54f上整体形成的槽54g中(图39和40)。槽54g在供墨设备主组件的底部54a的圆筒形壁上沿周向延伸,形成一个圆弧。弹键51e在接合在槽54g中之后,当墨粉出口11a和主组件阀34打开或闭合时仍处于槽54g中。因此,当供墨容器1装入供墨设备100后供墨操作进行时,供墨容器1不能被简单地拉出供墨设备100。换言之,只有在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闭合时,供墨容器1才能从供墨设备100拆下,这是由于只有当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闭合时,弹键51e才能够脱出弧形槽。
关于上述锁紧机构,如果锁紧松释凸起的数目只有一个,力矩和/或变形发生于锁紧件51,从而防止锁紧件顺利滑动。另外,即使锁紧松释凸起的数目为多个,如果它们不均匀地分布,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多个锁紧松释凸起以尽可能均匀的间距沿周向分布。在这个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凸起,彼此大致相隔180°。在这个实施例中,弹键51e也用作一个锁紧松释凸起,由连接凸起51d1和锁紧件51中心的径向线和连接弹键51e和锁紧件51中心的径向线形成的夹角大约为150°。
下面参阅图38描述锁紧件51的锁紧松释定时。用于调节锁紧件转动角度的锁紧凸起12h设有一个沿锁紧件51的径向从锁紧凸起12h的朝外表面突出的凸起12h1,能够与手柄15接合。手柄15从凸起12h接合在凹口51b中的位置转至凸起12h1接触接合肋的槽15m的槽壁15n之一的位置所转过的角度B大约为90°。如前所述,在槽15m中手柄的接合肋51d在弹键51e所在的那侧。至于锁紧件51的凹口51b和锁紧凸起12h之间的关系。凹口51b按照其中心角A来说制得足够的宽,从而可在手柄周向上为手柄15提供6°的间隙。
为了在供墨容器1中的墨粉耗尽后用新的供墨容器更换供墨容器1,必须沿着与安装供墨容器1时手柄15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按照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的方向来说,从上游侧看去为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15,使其转至初始位置。由于这个动作,弹键51e从弧形槽脱出,锁紧件51在锁紧件接合部分12g上滑回其初始位置,即,锁紧凸起12h由于弹性部分51c的弹性仍接合在锁紧件51的环部51a的凹口51b中的位置。
如前所述,由于锁紧件51处于弹性部分51c在盛墨部分11的方向上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因而它沿该方向滑动,使上述锁紧凸起12h和锁紧件51的凹口51b彼此接合,并锁紧手柄15。(供墨操作)。
下面概述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供墨容器1的供墨操作。(1)供墨容器1的安装首先,朝着操作者将设备主组件124设置的盖121打开90°。然后,将供墨容器1的导向部分11k接合在供墨设备100的凸起54c之间的槽54h(图11)中。然后,将供墨容器1从设有联轴节26a的那侧插入供墨设备100。由于这个动作,供墨容器1的容器阀16和供墨设备100中的主组件阀34首先彼此接合。接着,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和容器阀16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彼此接合。最后,供墨设备100侧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和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彼此接合。(2)供墨容器的定位和墨粉的供应由于供墨容器1在供墨设备100中,当操作者将手柄1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时(手柄15将移至第三位置),旋转驱动力,即,操作者施加的力从作为驱动力传递部分的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通过供墨设备100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传至作为转动力传递部分的驱动力传递件21。然后,上述力进一步从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传至容器阀16的作为转动力接受部分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借助以上述方式传递的驱动力,容器阀16在盛墨部分11的周向上滑动,同时与盛墨部分11的阀支承件11e接合。在容器阀16的上述滑动过程中,主组件阀34随容器阀16移动。因此,盛墨部分11的出口11a、主组件阀34的开口34d和供墨设备100中的墨粉进口33全部同时打开。然后,通过从设备主组件124的联轴节44接受驱动力的联轴节26a转动墨粉输送件29,从而开始墨粉供应。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盛墨部分11并不转动。因此,供墨容器1并不随手柄15转动;它仍固定在供墨设备100中。(3)供墨容器的拆卸操作者在逆时针方向上将手柄15转动90°。由于这个动作,与墨粉卡盒的安装(2)的过程中方向不同的驱动力按照与供墨容器安装中相同的顺序传递,关闭墨粉出口11a,并且主组件阀34闭合主组件阀34的开口34d及墨粉进口33,以便完成墨粉装满程序。
供墨容器1从联轴节26a侧装入供墨设备100。这就要求容器阀16的接合部分16d经过设备主组件124的接合部分21a,与设备主组件124的接合部分21g即里面的一个相接合。因此,连接扇形齿轮形式的接合部分16d的齿端的理论圆的直径需要小于连接扇形齿轮形式的接合部分15a的齿底的理论圆的直径。
由于设有上述结构,盛墨部分无需在供墨程序中移动。因此,对盛墨部分的形状并无限制。因此,可以采用可对盛墨部分提供最高空间效率的形状作为盛墨部分的形状。另外,阀和手柄可制成两个分离的构件。因此,墨粉出口不必邻近手柄,因而在设计盛墨容器时可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盛墨容器的情形中,施加在手柄上的驱动力通过多个接合部分传至阀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手柄的接合部分、驱动力传递件的接合部分和阀的接合部分。因此,可以在接合比率(传动比)方面更自由地设计这些接合部分。
因此,当阀开、闭的滑动距离长时,可以通过增加手柄传动比来减小手柄必须转动的角度,因而当开、闭阀所需的转矩高时,可以通过减小手柄传动比来减小操作(转动)手柄的转矩。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开、闭阀要转动的手柄角度为90°,因而当将供墨容器安装在供墨设备中时,将厚的端部15e垂直定位,通过顺时针转动手柄90°排放墨粉后,将手柄的厚的端部15e水平定位。这种布置使操作者更容易操作盛墨容器,也更容易知道供墨容器1的状态。为了操作的效率和便捷,为开、闭阀转动手柄15的角度需要在60°-120°的范围内。(墨粉搅动输送设备)供墨设备100设有墨粉搅动输送设备45。现在参阅图11和12。供墨设备100也设有盒48,它固定在供墨设备主组件54上,从下面覆盖着墨粉进口33。盒48在纵向尺寸上大致与供墨设备100相同。在盒48中设有搅动螺旋46和47,它们由盒支承,使它们可以被旋转驱动。
搅动螺旋46和47由一隔墙48a分开,该隔墙将盒48的内部空间分成两个室48A和48B,这两个室通过孔彼此连通,所述孔设在与墨粉进口33相对侧的隔墙48a上,在这两个室中分别设置搅动螺旋46和47,搅动螺旋46在搅动螺旋47斜上方。盒48设有一个墨粉出口48b,其位于与墨粉进口33相同的纵向端部,并通至显影设备201。
由于上述结构布置,当墨粉通过墨粉进口33供应时,旋转的墨粉搅动螺旋46在搅动中将墨粉沿纵向从墨粉进口33侧至相对侧送过室48A,使墨粉通过设在隔墙48a上的开口(未画出)落入室48B。墨粉搅动螺旋47,即,在底部的一个在搅动中沿着与墨粉搅动螺旋46的墨粉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墨粉。因此,墨粉通过墨粉出口48b送入显影设备201。(精确定位装置)如果在制造供墨容器和与其相关的零件时节省了费用,换言之,如果供墨容器及其相关零件未采用高精度零件,那么,传动系,即,从可转动手柄向着阀的驱动力传递连接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过大的间隙和/或变形,这会产生齿轮间隙。由于存在上述大的间隙和/或变形,传动系的输出行程并不逐一地相应于输入行程。因此,有时会出现下述情形在阀打开后,它不能完全返回其初始位置。如果阀处于这种情形的供墨容器一旦从设备主组件拆下,以及再次装入设备主组件,那么,在闭合行程后供墨容器的阀的最终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变得大于前次安装中的距离。换言之,随着装、拆的反复进行该距离会继续增大。
在上述结构的情形中,主组件阀和容器阀彼此整体接合,如上面描述的那种阀的未对准使供墨容器不能从设备主组件拆下,或不能将新的供墨容器(阀处于其初始位置)装入设备主组件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解决使供墨容器及设备主组件的相关结构具备一个特征,该特征要求当安装供墨容器时,在手柄和阀开始与设备主组件侧的传动系齿轮啮合前,除理论需要角度以外,手柄在阀打开方向转动一个预定角度,以及当拆卸供墨容器时,除了理论需要角度以外,手柄在阀闭合方向转动前述预定角度。这个特征补偿了过大间隙导致的齿轮间隙等所要求的附加行程长度,从而可保证阀返回其初始位置。
下面详述提供上述特征的装置。
现在参阅图1,2,33和34,手柄15设有一个作为接触部分的手柄凸起61,它位于手柄15的朝外的表面上。现在参阅图41-43,这些图是从上方看去的手柄凸起61及其附近部位的示意平面图,手柄凸起61的形状象一个凸轮随动件,它的带有接触表面61a的部分在图41-43的垂向上窄于底部。它设置得与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底部54b的顶板的朝内表面相接触。凸起61和62分别作为随动件和凸轮配合工作。
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部分,其轮廓是倾斜的。该凸轮表面的升程恰好足以使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部分的中心角,即,由连接凸轮表面最高点和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中心(半圆筒形底部54a的中心)的直线和连接凸轮表面底部和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中心的直线所形成的夹角大得足以补偿在供墨容器1和供墨设备100之间在转动方向上的间隙。该中心角不小于6°,在本实施例中为6°。
下面描述手柄凸起61和主组件凸起62的位置关系和功能。现在参阅图33和43,当供墨容器插入供墨设备100时,手柄凸起61达到一点,在该点上它接触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表面,在该点上无升程。在这种状态中,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和主组件侧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彼此分开一个距离L1,该距离等于在这种状态中的手柄凸起61为接受最高升程所必须移动的距离L2。
当供墨容器1从图33和43所示的点(手柄处于第一转动位置)进一步插入供墨设备100时,手柄凸起61在主组件凸起62上滑动,同时转动手柄15、到手柄凸起61滑至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峰顶时,手柄15转动6°。手柄15的接合部分15a的齿端在手柄凸起61到达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峰顶的同时接触供墨设备100的接合部分21a的齿端。换言之,在接合部分15a与接合部分21a接合的瞬间,手柄15总是处于图34和42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上。容器阀16的接合部分16d的齿端稍许在接合部分15a和21a之间由其齿端接触之前与主组件侧的接合部分21g的对应部分接触。换言之,容器阀16的接合部分16d与主组件侧的接合部分21g的接合稍许在手柄15的接合部分15a与供墨设备100的接合部分21a的接合之前发生。
现在参阅图41,当供墨容器1进一步插入供墨设备100时,手柄15的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5a和供墨设备100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a彼此接合。另一方面,容器阀16的接受驱动力的接合部分16d与图10所示传递驱动力的接合部分21g在其齿的整个范围上啮合。因此,当供墨容器1从图42所示位置移至图41所示位置时,手柄15并不转动,手柄凸起61仍在图41所示的浮动位置上,这相当于主组件凸起62的凸轮峰顶。换言之,手柄15被引至图34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不管在供墨容器1不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期间手柄15和盛墨部分11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上所述,当手柄凸起61被主组件凸起62位移时,手柄15转动6°。因此,在手柄15和第一凸缘12的相互面对的表面之间设有一定量的间隙。更具体来说,参阅图7和8,当供墨容器1不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中时,一个大得足以使手柄15转动6°的间隙在手柄15的周向上设置在锁紧件51的凹口51b的侧表面和第一凸缘12的锁紧凸起12h之间,也设置在槽15k和1Sm的表面和第一凸缘12的相应接合肋51d之间。
另外,为了在手柄15被手柄凸起61和主组件凸起62转动之前使容器阀16在预定位置上接合主组件阀34,供墨设备主组件54的底部54a设有一个定位凸起63,其位于底部54a的朝内的表面上,按照供墨容器的安装方向来说,容器阀16的前侧的端面滑动,如图39和40所示。该凸起63具有轮廓倾斜的凸轮表面,并且凸起63的凸轮峰顶的位置对应于主组件阀34的凹部(容器阀16装配于在其中)的相互面对的表面34b1之一达到一预定点的定时。
当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容器阀16的倒角面16q与凸起63相接触。因此,容器阀16在其与主组件阀34在供墨容器1的周向上的位置关系受到控制。然后,当供墨容器1进一步插入供墨设备100时,容器阀16连接于倒角面16q的纵缘16r1在凸起63上滑动,同时容器阀16装配在主组件阀34的凹部中。在容器阀16的上述运动期间,容器阀16的倒角面16p,在容器阀16的相反侧,接触主组件阀34的在相应侧的凸起34b的角部上的倒角面34b2,从而也使容器阀16相对于主组件阀34的位置关系受到控制。当供墨容器1进一步插入时,倒角面16q接合主组件阀34的倒角面34b3,其后容器阀16进入主组件阀34的凸起34b的相互面对的表面34b1之间的凹部(空间)。然后,当容器阀16进入主组件阀34的凹部中达到图39所示一点时,供墨容器1侧的接合部分15a和16d开始与供墨设备100侧的接合部分21a和21g接合。按照齿轮的宽度方向来说,当相应的接合部分彼此啮合预定幅度时,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的位置关系变成图40所示的情形。在这种状态中,按照容器阀相对于主组件阀34的前进方向来说,在容器阀16侧的纵缘16r的上游端的倒角面16s已经与凸起63分开。
在上述过程中,对容器阀16开、闭盛墨部分11的墨粉出口的运动的阻力与对主组件阀34的开或闭的阻力比较是足够大的,这是由于容器阀16是在衬垫构件35的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的缘故。因此,凸起63调控容器阀16的位置,容器阀16调控主组件阀34的位置。
由于上述结构及其功能,主组件阀34和容器阀16的位置在其接合后总是相同的。在这种状态中,从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设备100的方向的上游侧看去时,当用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15 84°时,两个阀16和34在其打开方向上转动50°;它们被充分打开。
当从供墨设备100拆卸供墨容器1时,用户需要沿逆时针方向,即,沿与前述方向相反的方向将手柄15转动90°。当手柄15转动时,两个阀16和34在向着其初始位置的闭合方向上转动50°如上所述,在阀16和34打开过程中手柄15的转角、在阀16和34闭合过程中手柄15的转角和在阀16和34闭合过程中阀16和34的转角之间的关系不严格对应。这种偏差原因在于供墨容器由于上述齿轮间隙、手柄、阀及轴的变形或弯曲等的转动。因此,通过在手柄为安装而转动前使转动的构件15转动6°以补偿间隙和/或变形。从而可使阀返回其初始位置。
另外,当将供墨容器拉出供墨设备100时,象在安装供墨容器1时那样,沿打开方向预先转动手柄6°,手柄凸起16和主组件凸起62接合,为供墨容器1的下次使用作好准备。如果不沿逆时针方向将手柄15转动90°而试图拉出供墨容器1(例如只转80°),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有可能不会返回其初始位置。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形中,当拉动供墨容器1时,容器阀16的倒角面16s与供墨设备100的凸起63接合,并迫使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返回其初始位置。因此,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当在排墨口和容器阀之间没有衬垫构件时,排墨口被密封。图46-51表示本实施例。
图46是供墨容器的排墨口的纵剖图。在实施例2中,没有闭合排墨口11a的衬垫构件35(图13)。即使在这种情形中也可提供同样的有利效果。
图46表示在使用前的密封状态,排墨口11a由替代实施例1中的衬垫构件35的密封薄膜36密封。薄膜36围绕排墨口11a被热焊接,可从其上卸除。薄膜的材料可以是公知的可热焊接的薄膜。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一密封棒(未画出),它具有叠置的厚度为16μm的聚酯薄膜,厚度为25μm的双轴向取向的尼龙薄膜和厚度为60μ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密封薄膜。
密封排墨口11a的材料并不限于焊接薄膜,而是也可使用其它方法,例如,可以用粘合材料粘贴薄膜。
围绕排墨口11a热焊接的密封薄膜36可在一个弯曲部分36a回折并重叠,然后其一端可伸出容器阀16以形成一个抓握部分36b。
图47表示由密封薄膜36密封的供墨容器1。如该图所示,密封薄膜36的抓握部分36从容器阀16和容纳墨粉的容器之间伸出。抓握部分36b沿容纳墨粉的容器的主体11延伸或可剥离地粘贴在容纳墨粉的容器的主体11上。
在除去密封薄膜36时,抓握部分36b被抓握并基本在容纳墨粉的容器的主体11的圆筒形部分的切向上被拉动,从而将密封薄膜36从盛墨容器的主体11除去。
当如图29所示将容器安装在供墨容器的主组件124上时,密封薄膜36的除去是在供墨容器1安装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上之前进行的。
当如图48所示安装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上时,供墨容器1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中插至半途,然后可进行拆卸。在任何情形中,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是在密封薄膜36除去后打开的。
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情形中,可打开的构件121是通过一铰链121a可转动地安装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侧表面上的。由可打开构件121开、闭的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开口是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前侧面和侧面之间的角部形成的,可打开的构件121呈角状。如图48所示,可拉动密封件的开口54d在邻近进口的供墨装置的主体54的一侧形成。由可打开的构件121驱动的一个开口124b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上形成,基本对准开口54d。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是在主组件阀34的位置上设置所述用于拉动密封件的开口,在这种情形中,在将供墨容器1安装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上以后可以拉动密封薄膜36。
当如图48所示将供墨容器1安装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上时,供墨容器1插入供墨装置的主组件54,直至容器阀16和开口54d之间实现对准,通过开口54d和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开口124b拉出密封薄膜36。
在安装供墨容器1之前或之后进行的密封薄膜的拆除之后,将供墨容器1完全安装在供墨装置的主组件54上,然后,如图49所示,通过密封件41或与密封部分整体的容器阀16密封排墨口11a。通过拆除密封薄膜36,在密封件41或与密封部分整体的容器阀16和排墨口11a的周边之间形成密封薄膜36厚度两倍的间隙,但是由于密封薄膜36很薄,墨粉在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打开之前不会漏出供墨容器1。
然后,与实施例1相似,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被打开,然后,排墨口11a和供墨开口33被部分打开,如图50所示。这里,主组件阀34和容器阀16之间的间隙经过排墨口11a正下面的部分,但是,密封件41覆盖着该部分,因而可防止墨粉进入间隙g。按照这种方式,可防止墨粉向着相应于供墨容器外表面的部分的沉积污染。
图51表示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完全打开的状态。此时,排墨口11a和主组件阀开口34d彼此流体连通,因而墨粉从盛墨容器的主体11排放并供应到设备主组件中。
墨粉是借助设置在供墨容器1中的喂墨件29的功能逐渐排放的。即使大量墨粉留在供墨容器1中,且准备取出供墨容器,情况也与图49所示相同。在这种情形中,排墨口11a、主组件阀开口34d和供墨开口33都充满墨粉。即使在这种状态中,密封件41也覆盖间隙g,从而防止墨粉进入间隙g,因此可避免供墨容器外表面的墨粉污染。
出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原因,密封部分16t的延伸长度最好基本与主组件阀34的抵接边缘34b的宽度相同,更具体来说,应不小于2mm且不大于10mm,更好是不小于4mm且不大于8mm,最好大约为6mm。
如果密封部分16t太短,防止墨粉进入间隙的功能不足,另外,由密封部分16t和盛墨容器11形成的槽状部分不深,因此,阻挡沉积墨粉的功能不足。另外,防止墨粉在主组件阀34的抵接边缘34b的表面上沉积的功能不足。{实施例3}图52-54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供墨装置的放大前剖视图,其中图52表示在装、拆供墨容器的过程中排墨口闭合的状态,图53表示阀正在打开的状态,图54表示墨粉正在向外供应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供墨容器的外表面不是圆柱形的,而是简单的平面。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取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有利效果。
图52表示使用前的密封状态,在该图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标号用于具有相应功能的零件,并且对其不再赘述。
在供墨操作期间,供墨容器安装在墨粉接受装置中,使容器阀16与主组件阀34接合。具体来说,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被打开,从而使排墨口11a与供墨开口33部分对准,如图33所示。这里,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的间隙在排墨口11a的正下面经过,但是由于密封件41覆盖着该部分,因而可防止墨粉进入间隙g。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墨粉沉积在供墨容器外表面的相应部分而引起的污染。
在上述过程中,在衬垫构件35恢复力的拉动中,密封件41和容器阀16受到垂向的力,因而密封件41的延伸部分41a被压靠在主组件阀34的容器侧的表面上,从而提供了良好的密封性能,可防止墨粉沉积在主组件阀34的抵接边缘34b的表面上。
墨粉是借助设置在供墨容器1中的喂墨件29的功能逐渐排放的。即使大量墨粉留在供墨容器1中且准备取出供墨容器,情况也与图54所示相同。在这种情形中,排墨口11a、主组件阀开口34d和供墨口33都充满墨粉。甚至在这种情形中,密封件41也覆盖着间隙g,防止墨粉进入间隙g,因而可以避免供墨容器外表面的墨粉污染。
现将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总结如下1.用于向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供应墨粉的供墨容器1,它包括一个墨粉容器11,它包括用于容纳准备送入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墨粉的主体;一个设置在墨粉容器主体上的排墨口11a,其用于排放墨粉容器主体11中的墨粉;一个容器阀16,其用于可解除密封地密封排墨口11a,所述容器阀16通过与主组件阀34的接合实施排墨口11a和供墨口33的打开和闭合,所述主组件阀34具有一个开口34d,用于打开和闭合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供墨口33;一个设置在墨粉容器的主体11中围绕排墨口11a的弹性衬垫构件35,其用于密封容器阀16和排墨口11a的周边;一个在弹性衬垫构件35和容器阀16之间固定于容器阀16的密封件41,其用于在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提供密封。
2.根据第1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件41包括一挠性片。
3.根据第2段的所述容器,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一聚酯薄膜。
4.根据第3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件41包括一个厚度不小于50μm且不大于300μm的聚酯薄膜。
5.根据第1-4段中任一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件41设置在所述容器阀16的容器侧,所述密封件41具有一个相对于容器阀16闭合方向来说在下游位置伸出的延伸部分41a。
6.根据第5段所述的容器,其中,延伸部分41a从所述容器阀16的端面延伸不小于2mm且不大于10mm。
7.根据第6段所述的容器,其中,延伸部分的一个端缘基本平行于所述容器阀16的一个端面。
8.根据第1-7段中任一段所述的容器,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容器阀16的开、闭方向的方向上测量的所述密封件41的宽度基本等于或大于在相同方向上测量的主组件阀34的开口34的宽度和在相同方向上测量的排墨口11a的宽度。
9.根据第1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阀16通过压缩围绕所述排墨口11a设置的弹性材料的衬垫构件35而密封所述排墨口11a。
10.根据第9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件41借助所述衬垫构件35的恢复力压靠在主组件阀34上。
11.根据第1段所述的容器,其中,相邻于所述排墨口11a的所述墨粉容器的至少一部分基本呈圆筒形,所述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的相应部分相应地为弧形。
12.根据第1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供墨容器1安装在所述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上,所述容器阀16基本嵌装在所述主组件阀34的表面34b1之间形成的凹部34中,以便彼此整体地打开或闭合。
13.根据第12段所述的容器,其中,当主组件阀34打开或闭合时,容器阀16随动打开或闭合。作为驱动力传递件21的驱动力传递侧的接合部分21g的一个齿轮通过供墨装置主体54的下部54a上设置的开口与一个扇形齿轮啮合,所述扇形齿轮设置在主组件阀34的外周上。
14.根据第12段所述的容器,其中,当所述供墨容器的容器阀16打开或闭合时,主组件阀34随动打开或闭合。
15.根据第14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阀16设有一个作为接受开、闭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部分的接受驱动力侧的接合部分16d。
16.根据第14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驱动力接受部分包括一个齿轮。
17.根据第1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的开、闭方向垂直于所述供墨容器1相对于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安装方向。
18.根据第12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主组件阀34设有一个使从容器阀16供应的墨粉通过的开口34d,相对于主组件阀34的打开方向来说,在主组件阀34的表面34b1之间形成的凹部34c的上游设置所述开口34d,所述凹部34c是主组件阀34和所述容器阀16之间的接合部分。
19.根据第1-18段中任一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件41长得足以在所述容器阀16处于其闭合位置时覆盖所述衬垫构件35,所述密封件41在衬垫构件35接触侧设有低摩擦阻力材料。
20.根据第19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低摩擦阻力材料是硅油、硅氧烷蜡或硅氧烷涂料中的一种。
21.根据第5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延伸部分41a设有穿孔41b。
22.根据第21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穿孔41b布置得基本平行于所述供墨容器1相对于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安装方向。
23.根据第21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穿孔41b设置在延伸部分41a的底部。
24.根据第21-23段所述的容器,其中,当所述供墨容器1安装在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上时,所述密封件41由于所述延伸部分41a和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所述供墨装置的主体64之间的干涉而在穿孔41b处弯曲。
25.根据第24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延伸部分41a朝着墨粉容器的主体11弯曲。
26.根据第21-25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件41的主体侧设有叠置在其上的挠性薄膜42。
27.根据第26段所述的容器,其中,一种低摩擦阻力材料如硅油涂布在所述薄膜的表面上。
28.根据第27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低摩擦阻力材料透入穿孔41b以封闭这些穿孔。
29.根据第21-27段中任一段所述的容器,其中,形成一条槽41c以替代穿孔41b。
30.根据第29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槽41c设置在与弯曲侧相反的一侧。
31.根据第5-30段中任一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延伸部分41a事先朝着所述墨粉容器的主体11弯曲。
32.根据第31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延伸部分是通过热弯法弯曲的。
33.根据第31或32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延伸部分41a是弯曲的。
34.根据第5-33段中任一段所述的容器,其中,相对所述供墨容器插入方向来说,延伸部分41a在其下游端弯曲。
35.根据第5-33段中任一段所述的容器,其中,相对插入方向来说,所述供墨容器1在下游侧在所述延伸部分41a上设有一个凸形部分41d,所述凸形部分朝向所述墨粉容器主体11弯曲。
36.一种电照相成象设备,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象,一个供墨容器1可卸式安装在该成象设备上,所述设备包括(a)一个用于接受供墨容器1的供墨装置,所述供墨容器包括作为一个墨粉容器的主体的盛墨部分11,其用于容纳准备送至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的墨粉;一个设置在所述墨粉容器主体11中的用于排放容纳在所述墨粉容器的主体11中的墨粉的排墨11a;一个容器阀16,其用于可解除密封地密封所述排墨11a,所述容器阀16可与一个具有一个开口34d,用于打开和闭合所述电照相成象设备的所述主组件124的所述供墨口33的主组件阀34接合,以便一起打开和闭合所述排墨口11a和所述供墨口33;一个设置在墨粉容器的主体11中围绕排墨口11a的弹性衬垫构件35,其用于密封容器阀16和排墨口11a的周边;一个在弹性衬垫构件35和容器阀16之间固定在容器阀16上的密封件41,其用于在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提供密封;所述成象设备还包括(b)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象的成象装置;(c)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
37.根据第36段所述的成象设备,其中,所述供墨装置100包括一个转动力传递件21(21a,21b,21g),其用于当供墨容器1安装在所述供墨装置100上时,将转动力从外部传至所述供墨容器1的所述容器阀16。
38.根据第36或37段所述的成象设备,其中,所述主组件阀34在接触所述密封件41的部分设有一个倾斜的导向部分34e,其用于当供墨容器1安装在所述供墨装置100上时顺利地引导所述密封件41。
40.一种用于向电照相成象设备供应墨粉的供墨容器1,所述供墨容器1包括一个用于容纳送至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墨粉的墨粉容器的主体11;一个设置在所述墨粉容器主体11中的排墨口11a,其用于排放容纳在所述墨粉容器的主体11中的墨粉;一个用于可以解除密封地密封排墨口11a的容器阀16,所述容器阀16通过与具有一个用于开、闭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供墨口33的开口34d的主组件阀34的接合实施开、闭排墨口11a和供墨口33;一个呈薄凸起形状的从所述容器阀整体延伸的密封部分16t,其用于覆盖所述容器阀16和所述主组件阀之间的一个部分。
41.根据第40段所述的容器,还包括一个弹性衬垫35,其用于为所述容器阀16的围绕排墨口11a的部分提供密封。
42.根据第41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阀16包括一个弹性材料的衬垫构件35,其围绕排墨口11a设置。
43.根据第42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部分16t被所述衬垫构件35的恢复力压靠在所述主组件阀34上。
44.根据第40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部分16t的厚度不小于50μm且不大于300μm。
45.根据第40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密封部分16t具有一个延伸部分,相对于所述容器阀16的打开方向来说,所述延伸部分伸向下游侧。
46.根据第40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延伸部分从所述容器阀16的端面伸出不小于2mm且不大于10mm。
47.根据第40段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延伸部分的端缘基本平行于所述容器阀16的所述端面。
48.根据第40段所述的容器,其中,在与所述容器阀16开、闭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的所述密封件41的宽度基本等于或大于在相同方向上测量的主组件阀34的开口34d的宽度和在相同方向上测量的排墨口11a的宽度。
49.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象的电照相成象设备,其可卸式地安装在一个供墨容器1上,所述设备包括(a)一个用于接受供墨容器1的墨粉供应装置,所述供墨容器1包括一个用于容纳准备送至所述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的墨粉的墨粉容器的主体11;一个设置在所述墨粉容器中用于排放所述墨粉容器中容纳的墨粉的排墨口11a;一个用于可解除密封地密封所述排墨口11a的容器阀16,所述容器阀16可与一个具有一个用于开、闭所述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供墨口33的开口的主组件阀接合,以便一起开、闭所述排墨口11a和所述供墨口33;一个呈薄凸起形状的密封部分16t,其从所述容器阀16整体地延伸以覆盖所述容器阀16和所述主组件阀34之间的一个部分;(b)用于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象的装置;(c)用于输送记录介质P的输送装置。
50.根据第49段所述的成象设备,其中,所述供墨装置100包括一个转动力传递件21(21a,21b,21g),其用于在将供墨容器1安装在所述供墨装置100上时将转动力传至所述供墨容器1的所述容器阀16。
51.根据第49或50段所述的成象设备,其中,所述主组件阀34在与所述密封件41接触的部分设有一个倾斜的导向部分34e(图27),其用于在将所述供墨容器1安装在所述供墨装置100上时顺利地引导所述密封件41。
52.一种用于向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供应墨粉的供墨容器1,所述供墨容器1包括一个用于容纳准备送至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墨粉的墨粉容器的主体11;一个设置在所述墨粉容器主体11中的排墨口11a,其用于排放容纳在所述墨粉容器主体11中的墨粉;一个用于可解除密封地密封所述排墨口11a的容器阀16,所述容器阀16可与具有一个用于开、闭所述电照相成象设备的所述主组件124的供墨口33的开口的一个主组件阀34接合,以便一起开、闭所述排墨口11a和所述供墨口33;一个在弹性衬垫构件35和容器阀16之间固定在容器阀16上的密封件41,其用于在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提供密封。
53.一种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象的成象设备,一个供墨容器1可卸式地安装在其上,所述设备包括(a)一个用于容纳准备送至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墨粉的墨粉容器的主体11;一个设置在所述墨粉容器主体11中的排墨口11a,其用于排放容纳在所述墨粉容器主体11中的墨粉;一个用于可解除密封地密封所述排墨口11a的容器阀16,所述容器阀16可与具有一个用于开、闭所述电照相成象设备的主组件124的所述供墨口33的开口的一个主组件阀34接合,以便一起开、闭所述排墨口11a和所述供墨口33;一个在弹性衬垫构件35和容器阀16之间固定在容器阀16上的密封件41,其用于在容器阀16和主组件阀34之间提供密封;所述设备还包括(b)用于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象的成象装置;以及(c)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装置。
虽然已经针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描述的细节,本申请旨在包括目的在于改进的,即,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供墨容器,其可卸式地安装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上,用于向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供应墨粉,所述供墨容器包括一个用于容纳墨粉的主体;一个用于排放容纳在容器所述主体中的墨粉的排墨口;一个用于开、闭所述排墨口的容器阀构件,所述容器阀构件设有一个可与设在所述设备主组件中的主组件阀构件接合的接合部分,其中,所述主组件阀构件由于容器阀构件和主组件阀构件彼此相关而可以相对于所述设备主组件的一个墨粉接受口开、闭,所述接合部分能够经过一个相应于所述排墨口的位置;一个相关的所述排墨口的用于覆盖所述接合部分的覆盖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分由所述容器阀构件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分包括一个挠性片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分是所述容器阀构件的一部分,可述覆盖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阀构件的在所述容器阀构件相对于所述排墨口处于闭合位置时相应于所述排墨口的部分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构件设置在所述容器阀构件的主体侧的表面上,并设有一个凸起部分,相关于所述容器阀构件的闭合方向,所述凸起部分在所述容器阀构件的下游突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超过所述容器阀构件突起不小于2mm且不大于10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构件包括一聚酯薄膜。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构件的厚度不小于50μm且不大于300μ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弹性防漏件,其相邻于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排墨口设置,用于防止墨粉通过所述排墨口泄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件在所述容器的主体和所述容器阀构件之间受到压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分包括一个挠性片构件,它被所述防漏件的弹力压靠在所述容器阀构件上。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容器阀构件开、闭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测量,所述片构件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排墨口的宽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分可与所述主组件阀构件的一个凹部接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组件阀构件设有一个墨粉通过的通过口,所述通过口相对于所述主组件阀构件打开方向设置在所述接合部分的上游。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阀构件的开、闭方向垂直于所述供墨容器相对于设备主组件的装、拆方向。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设有穿孔,所述穿孔沿着所述供墨容器相对于设备主组件的安装方向布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墨容器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凸起部分接触设备主组件,从而在所述穿孔处弯曲。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在所述穿孔处向着容器主体弯曲。
1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设有一条在供墨容器在设备主组件上的安装方向上延伸的槽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墨容器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时,使所述凸起部分与设备主组件接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凸起部分的弯曲方向来说,所述槽部是在与所述凸起部分相反侧中形成的。
2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在所述供墨容器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之前朝向容器主体弯曲。
2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构件设有一个凸起部分,相对所述供墨容器在设备主组件上的安装方向来说,所述凸起部分设置在所述容器阀构件的下游。
24.一种成象设备,它包括一个用于向设备主组件供应墨粉的供墨容器,所述供墨容器可卸式地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一个主组件阀构件,其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上,能够开、闭用于接受来自所述供墨容器的墨粉供应的一个墨粉接受孔;其中,所述供墨容器包括一个用于排放主体中容纳的墨粉的排墨口;一个用于开、闭所述排墨口的容器阀构件,所述容器阀构件设有一个可与设在设备主组件中的主组件阀构件接合的接合部分,其中,所述主组件阀构件由于所述容器阀构件和所述主组件阀构件彼此相关而可以相对于所述设备主组件的墨粉接受口打开和闭合;所述接合部分能够经过一个相应于所述排墨口的位置;一个覆盖部分,相对于所述排墨口,其用于覆盖所述接合部分。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分包括一个挠性片构件。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导向部分,其用于将所述片构件引导至设备主组件的在将所述供墨容器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片构件与其接触的一个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供墨容器,其可卸式地安装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上,用于向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供应墨粉,供墨容器包括用于盛墨粉的主体;排放主体中墨粉的排墨口;用于开、闭排墨口的容器阀构件,该容器阀构件设有可与设在设备主组件中的主组件阀构件接合的接合部分,其中,主组件阀构件由于容器阀构件和主组件阀构件彼此相关而可以相对于设备主组件的墨粉接受口开、闭,接合部分可经过相应于排墨口的位置;一个覆盖部分,其用于相对所述排墨口覆盖接合部分。
文档编号G03G15/08GK1269533SQ0010484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9日
发明者伴丰, 后藤达也, 金森昭人, 田泽文朗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