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半透射反射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02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半透射反射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半透射反射体。具体而言,涉及透射来自背面的光源光的同时,反射来自前面的光源光,实现高亮度的光半透射反射体。
背景技术
在暗处点亮内藏式光源,通过透射光辨认显示图像,在亮处关掉内藏式光源,通过反射来自外部的光辨认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是已知的。典型的结构如

图1所示,特别是注目于液晶盒的背侧时,具有在液晶盒背面以这样的顺序层叠有偏光片、光半透射反射体的特征。
在这样的液晶单元中,光半透射反射体有效地在暗处利用内藏式光源的光、在亮处利用外部光源的光进行显示,同时用以实现各种目的的显示功能。一般忌讳闪耀的透射光或反射光。为了提高显示的分辨率,要求使光半透射反射体的透射率与反射率得到平衡,同时要求显示装置具有高透射率和高反射率。
一直以来,光半透射反射体都采用经过下述处理的反射体在调节了透明或不透明度的基底薄膜上,设置含有パ一ル颜料、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填料的涂布层,调整全光线透射率T与全光线反射率R。另外,也已知在偏光片和光半透射反射体之间的贴合用粘接剂中添加同样的填料后进行贴合,以调整全光线透射率T和全光线反射率R。
这样的传统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即使取得了透射光产生的亮度与反射光产生的亮度的平衡,也会由于所用成分的光学特性而不能获得显示装置的透射与反射的亮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光半透射反射体组装到显示装置时,使光高效地透射和反射,实现显示装置的高透射率和高反射率,从而大幅提高文字分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显示装置的光透射率、光反射率的提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能取得光半透射反射体的透射与反射的亮度平衡,降低光半透射反射体的漫反射,就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降低光半透射反射体的反射光的光漫射,认为图2所示结构比较好即在基层(A)中使鳞片状的空隙(D)取向,使其与光半透射反射体表面平行,并且具有保护层(B)、(C)的结构。
为了得到沿半透射反射体表面取向的鳞片状空隙,发现优选将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混合,并在双轴方向上拉伸。并且,发现鳞片状空隙(D)为接近圆形(真円)(X/Y1)的结构较好,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光半透射反射体设按照JIS-Z-8722测定的全光线透射率为T(%)、全光线反射率为R(%)以及全光线漫反射率为Rd(%)时,T为10-80%、R为20-90%、(T+R)为80-100%,且(R-Rd)为8-30%。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是由包含热塑性树脂、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的基层(A)和保护层(B)、(C)构成的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优选具有鳞片状空隙(D)。
鳞片状空隙(D)在设X为MD方向的空隙径(μm)、Y为TD方向的空隙径(μm)、H为空隙厚度(μm)时,优选X/Y为0.1-10、Y/H为20-1000、空隙率为0.1-20%。
该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基层(A)的厚度优选为10-200μm。基层(A)中包含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量优选为2-30%重量,保护层(B)、(C)中包含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量优选为0-30%重量。另外,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优选采用平均粒径为3-30μm、平均长宽比为2-100的粉末,有机填料优选采用平均分散粒径为10-50μm、双轴向拉伸后的平均长宽比为10-1000的填料。
该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T与R差的绝对值|(T-R)|优选为60%以下。
该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纵向拉伸倍率LMD与横向拉伸倍率LTD之比即LMD/LTD优选为0.1-10,面积拉伸倍率(LMD×LTD)优选为9-80倍。空隙率优选为0.1-20%。
基材(A)和保护层(B)、(C)中包含的热塑性树脂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特别优选由熔点在140℃以上的丙烯系树脂构成。
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了上述光半透射反射体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TP为显示装置部件的全光线透射率(%)、RP为显示装置部件的全光线反射率(%)时,优选贴合了上述光半透射反射体和偏光片的显示装置部件的TP为5-40%,RP为5-40%,TP+RP为35-80%,RP/R为0.35-1,TP/T为0.35-1。
附图简述图1是显示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的概略剖面图。
图中,1为光半透射反射体,2为偏光片,3为液晶,4为内藏式光源,5为外光,6为显示装置部件,A为基层(A),B为保护层(B),C为保护层(C),D为空隙(D)。
发明详述以下,就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的结构与效果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在本说明书中“-”表示其前后所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
光学特性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的特征在于实现显示装置的高透射率和高反射率。作为实现显示装置的高透射率和高反射率的指标,本发明采用按照JIS-Z-8722测定的光半透射反射体的全光线透射率T(%)、全光线反射率R(%)和全光线漫反射率Rd(%)。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的T为10-80%,优选为20-70%,更优选为25-55%。R为20-90%,优选为30-80%,更优选为40-70%;(T+R)为80-100%,优选为90-100%,更优选为95-100%;(R-Rd)为8-30%,优选为10-25%,更优选为10-20%。当T小于10%、R超过90%时,由于点亮内藏式光源时的分辨率下降,所以不优选。当T超过80%、R小于20%时,在亮处的分辨率下降,所以不优选。(R-Rd)小于8%时显示部件的分辨率明显下降,而当(R-Rd)超过30%时,在显示部件上发生闪耀感,因而不优选。
作为全光线透射率T(%)与全光线反射率R(%)的平衡指标,其差值的绝对值|(T-R)|在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中优选为0-60%,更优选为0-50%,进一步优选为0-40%。当|(T-R)|超过60%时,全光线透射率T、全光线反射率R的平衡变差,且作为光半透射反射体的性能变差。
从图1所示结构的显示装置中取出由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和偏光片构成的显示装置部件(6)时,其全光线透射率TP(%)优选为5-40%,更优选为10-30%,进一步优选为10-25%。当TP小于5%时,在暗处的分辨率下降,而当TP超过40%时,在亮处的分辨率下降。全光线反射率RP(%)优选为5-40%,更优选为10-35%,进一步优选为15-30%。当RP小于5%时,在暗处的分辨率下降,当RP超过40%时,在暗处的分辨率下降。(TP+RP)优选为35-80%,更优选为35-55%,进一步优选为37-50%。当(TP+RP)小于35时,在亮处、暗处的分辨率都下降,且作为显示装置的性能降低,而当超过80%时得不到显示对比度。
RP/R与TP/T优选为0.35-1,更优选为0.35-0.6,进一步优选为0.35-0.5。当RP/R、TP/T小于0.35时,在亮处、暗处的分辨率下降,作为显示装置的性能降低。
基层(A)构成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的基层(A)可含有热塑性树脂,而且可含有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
所用热塑性树脂的例子有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等乙烯系树脂;或者丙烯系树脂;聚甲基-1-戊烯、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等聚酰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其共聚物;聚萘二甲酸二乙醇酯、脂族聚酯等热塑性聚酯类树脂;聚碳酸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聚苯硫醚等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其中优选使用聚烯烃系树脂。而在聚烯烃系树脂中,出于耐试剂性、成本等方面考虑,优选用丙烯系树脂。
作为丙烯系树脂,可以使用丙烯均聚物或者作为主要成分的丙烯与乙烯、1-丁烯、1-己烯、1-庚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的共聚物。对其立体规则性并无限制,可以使用显示等规以至间规和各种程度的立体规则性的树脂。并且,共聚物可为二元共聚物、三元共聚物或四元共聚物,也可以为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
这样的热塑性树脂优选以70-98%重量使用,更优选以85-97%重量使用。
可用于构成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的基层(A)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只要有鳞片状即可,对其种类并无特别限制。在本说明书中的“鳞片状”是指平均长宽比为2-100的物质。当长宽比小于2或超过100时,有得不到预定鳞片状空隙的情况。可用于本发明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的具体例子有白云母、金云母、云母、绢云母、高岭石、合成云母和二氧化钛被覆云母等。
对可用于基层(A)的有机填料的种类也无特别限制。例如,可用非晶质聚烯烃、(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系的共聚交联高分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尼龙-6、尼龙-6,6、环状烯烃均聚物、环状烯烃共聚物等熔点在结晶性树脂情况下为100℃-300℃,或者在非晶性树脂情况下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140℃的物质。用于基层(A)的有机填料特别优选具有与薄膜成形时的拉伸温度相同的或低的熔点(结晶性树脂的情况)或玻璃化转变温度(非晶性树脂的情况)。
基层(A)中,可以从上述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或有机填料中选择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选择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当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时,可以将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有机填料混合使用。
基层(A)中包含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量优选为2-30%重量,更优选为3-15%重量。当混合量小于2%重量时,得不到足够的空隙,不能使光充分地反射。而当混合量超过30%重量时,则不能使光充分地透射。
基层(A)的厚度优选为10-200μm,更优选为20-100μm,进一步优选为20-60μm。
保护层(B)、(C)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优选为设有保护层(B)、(C)的多层结构,但为只有基层(A)的单层结构也可以。保护层(B)、(C)含有热塑性树脂,还可以包含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
在保护层(B)、(C)中,作为热塑性树脂、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有机填料,可以使用与基层(A)相同的材料。热塑性树脂优选以100-70%重量使用,更优选以100-85%重量使用。在可用的热塑性树脂中,优选丙烯系树脂,特别优选丙烯均聚物、熔点在140℃以上(在升温速度为10℃/min条件下根据DSC测定的熔化峰值温度)的丙烯系共聚物。而当保护层(B)、(C)中包含熔点小于140℃的树脂时,在本发明的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挤压成形时,熔融片材在冷却滚筒上冷却时会粘到冷却滚筒上,薄膜表面产生伤痕或白斑(白化ムラ),从而达不到高透射率、高反射率。
保护层(B)、(C)中包含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的混合量优选为0-30%重量,更优选为0-15%重量。
保护层(B)、(C)的厚度优选在0.1μm以上,更优选为0.2-2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8μm。
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优选在层叠基层(A)、保护层(B)、(C)后,在双轴方向上拉伸。
添加剂在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中,根据需要可以包含稳定剂、光稳定剂、分散剂、润滑剂。作为稳定剂,可以按0.001-1%重量混合立体位阻酚类或磷系、氨基系等稳定剂;作为光稳定剂,可以按0.001-1%重量混合立体位阻胺或苯并三唑系、二苯酮系等光稳定剂;作为无机微细粉末的分散剂,可以按0.01-4%重量混合硅烷偶联剂、油酸或硬脂酸等高级脂肪酸、金属皂、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以及它们的盐等。
成形作为含有热塑性树脂、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的组合物的成型方法,一般可以使用双轴向拉伸方法。
具体例子有在用挤塑机将含有热塑性树脂、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的组合物熔融捏合后,使用与挤塑机相连的单层或多层的T模头或者I模头将熔融树脂挤出形成片状,然后将利用滚筒组的圆周速度差的纵向拉伸和使用拉幅炉(テンタ一オ一ブン)的横向拉伸组合的双轴向拉伸方法,或者将拉幅炉和线性感应电动机(リニアモ一タ一)组合的同时双轴向拉伸等方法。
拉伸温度要比所用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低2-60℃,当树脂为丙烯均聚物(熔点155-167℃)时温度优选为120-164℃,当为高密度聚乙烯(熔点121-134℃)时温度优选为110-120℃。另外,拉伸速度优选为20-350m/分钟。
在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中所产生的鳞片状空隙,其MD方向的空隙尺寸X(μm)与TD方向的空隙尺寸Y(μm)之比X/Y优选为0.1-10,更优选为0.4-1.5。另外,设定其空隙厚度为H(μm)时,空隙的平均长宽比Y/H为20-1000,优选为40-500。
为了调整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中所产生的鳞片状空隙的大小,优选将面积拉伸倍率=(纵向拉伸倍率LMD)×(横向拉伸倍率LTD)调节为9-80倍,更优选为20-70倍,进一步优选为30-60倍。
为了调整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中所产生的鳞片状空隙之比X/Y,优选将纵向拉伸倍率LMD与横向拉伸倍率LTD之比LMD/LTD的范围调节为0.1-10,更优选0.4-1.5。
当LMD×LTD以及LMD/LTD脱离该范围时,很难得到接近圆形(X/Y≈1)的与光半透射反射体的表面平行取向的鳞片状空隙。
为了调整空隙的尺寸而使用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30μm,平均长宽比优选为2-100,特别优选为2-30。有机填料的平均粒径为10-50μm,更优选为15-40μm;双轴向拉伸后的平均长宽比为10-1000,优选为20-500,更优选为30-300。当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的平均粒径小于3μm,有机填料的平均分散粒径小于10μm时,很难得到预定的空隙率。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的平均长宽比小于2和超过100,有机填料的双轴向拉伸后的平均长宽比小于10和超过1000时,很难制作鳞片状空隙。
这里所述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的平均粒径是用激光衍射型粒子测量装置“マイクロトラツク”测定的值,平均长宽比是由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的(鳞片状的长径/鳞片状的厚度)求得的100个长宽比的平均值。另外,这里所述的有机填料的平均分散粒径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剖面而求得的值。具体地说,将拉伸前的挤压片材用环氧树脂包围包埋,使其固化,然后用切薄片机,制作例如相对于板的厚度方向平行且垂直于面方向的断面,将该截面敷镀金属后,放大到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上容易观察的任意倍率,例如500-2000倍进行观察。有机填料的双轴向拉伸后的平均长宽比是由(TD方向的填料径/基层(A)的厚度方向的填料径)求得的100个长宽比的平均值。
为了形成理想的空隙,例如使用基层(A)、保护层(B)、(C)所用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的比表面积在13000cm2/g以上,且不含粒径在50μm以上的粒子的无机鳞片状微细粉末,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使用不含50μm以上的粒径的、粒径分布尖锐的云母、白云母、合成云母为优选。
空隙尺寸若不均匀,则会成为白斑,会损毁产品外观与光学特性。
为了调整在本发明的光半透射反射体的基层(A)和保护层(B)、(C)中产生的空隙每单位体积的量,优选基层(A)的空隙率为0.1-20%,更优选0.1-15%的范围;保护层(B)、(C)的空隙率优选为0-20%,更优选为0-10%。
这里所述的“空隙率”是指按照下式(1)计算出的值。
…式(1)式中,ρ0表示真密度,ρ表示拉伸后的密度(JIS-P-8118)。
只要拉伸前的材料不含大量的空气,则真密度就与拉伸前的密度大致相同。
具体地说,求出所制造的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坪量(g/m2)。求出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厚度(μm)(通过测微计或电子显微镜观察而求得),通过计算坪量/厚度来求出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密度(拉伸后的)。或者在具有存在空隙的保护层(B)、(C)的情况下,当测定各层的空隙率时,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将断面放大500-2000倍进行观察。作为一个例子,可将所观察到的区域拍成照片等,并将空隙描绘在示踪薄膜上,将全面涂抹的图用图像分析装置(ニレコ(株)制型式ル一ゼツクスIID)进行图像处理,求出空隙的面积率作为空隙率。
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密度范围通常为0.8-0.94g/cm3,其空隙越大的越能提高光的反射特性。从而可确定如上述那样的基层(A)或保护层(B)、(C)的空隙率的适当范围。
对本发明的半透射反射体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可根据使用目的、使用形态适当地确定。通常以板状或薄膜状使用,但在以其他形状使用时,只要能用作光反射体就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以下描述实施例、比较例及实验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以下所示的材料、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的条件下可适当地进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以下所示的具体例限定性地解释。
实施例1-6将表1所记载的丙烯均聚物、高密度聚乙烯、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有机填料按照表2所记载的量进行混合,将混合得到的组合物(A)、(B)和(C)各自分别用三台挤塑机在250℃熔融捏合。然后,供给一台的共挤模头,在模头内将基层(A)和保护层(B)、(C)层叠,之后挤出成片状,用冷却滚筒冷却至约60℃,从而获得层叠物。
另外,在上述基层(A)和保护层(B)、(C)中,相对于100重量份所混合的热塑性树脂,混合了0.05重量份作为防氧化剂的酚系稳定剂(ciba-ceigy(株)制的lrganox1010)、0.05重量份作为自由基互补剂的受阻胺系稳定剂(三共(株)制的HA-70)。
再将该层叠物加热至135℃,然后利用大量的滚筒组的圆周速度差按照表2所记载的倍率纵向拉伸,再加热至150℃,然后用拉幅机按照表1所记载的倍率横向拉伸。之后,在160℃条件下进行退火处理后,在60℃下冷却,并将边缘部纵切而得到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即光半透射反射体。
比较例1使用将表1所记载的原料按照表2所记载的混合量混合后的组合物,通过日本特开昭59-204825号公报的实施例1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制造,得到为三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合成纸。
评价对各种所制造的实施例1-6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和比较例1的合成纸,测定了全光线反射率R(%)、全光线透射率T(%)、全光线漫反射率Rd(%)、空隙率(%)以及空隙比。
全光线反射率R(%)、全光线透射率T(%)、全光线漫反射率Rd(%)是通过用测定装置((株)日立制作所制造U-3310)进行JIS-Z-8722的试验,求出400-700nm的各波长的反射率(%)、透射率(%)、漫反射率(%)的平均值而获得的。
空隙率是按照JIS-P-8118测定拉伸薄膜的密度和真密度,通过上述式(1)计算整个层的值来求得。
MD方向与TD方向的空隙比(X/Y)是用显微镜((株)尼康制OPTIPHOT),通过在100-400倍率下观察空隙而算出X/Y。
TD方向与空隙厚度方向的空隙比(Y/H)是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株)日立制作所制S-2400),通过在500-5000倍率下观察断面而算出Y/H。
另外,从使用了偏光片(LL-82-12S三立(株)制造)的图1所示装置取出由光半透射反射体和偏光片构成的显示装置部件(6),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显示装置部件(6)的全光线透射率TP(%)、全光线反射率RP(%)。
这些测定的结果汇总在表2-4中。
表1

表2

(注)Z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有机填料、无机微细粉末表3光半透射反射体光学特性(%)

表4显示装置光学特性

产业实用性本发明的光透射反射体组装在显示装置上时,能够使光高效地透射和反射,可实现显示装置的高透射率和高反射率,大幅提高文字分辨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1)和(2)的光学特性(1)10%≤T≤80%,20%≤R≤90%,80%≤(T+R)≤100%;(2)8%≤(R-Rd)≤30%,其中,T表示全光线透射率(%),R表示全光线反射率(%),Rd表示全光线漫反射率(%)。
2.一种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1)和(2)的光学特性(1)20%≤T≤70%,30%≤R≤80%,90%≤(T+R)≤100%;(2)10%≤(R-Rd)≤25%,其中,T表示全光线透射率(%),R表示全光线反射率(%),Rd表示全光线漫反射率(%)。
3.一种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1)和(2)的光学特性(1)25%≤T≤55%,40%≤R≤70%,95%≤(T+R)≤100%;(2)10%≤(R-Rd)≤20%,其中T表示全光线透射率(%),R表示全光线反射率(%),Rd表示全光线漫反射率(%)。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半透射反射体为由含有热塑性树脂、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和/或有机填料的基层(A)和保护层(B)、(C)构成的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具有鳞片状空隙(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状空隙(D)满足下述(1)至(3)(1)0.1≤X/Y≤10(2)20≤Y/H≤1000(3)0.1%≤空隙率≤20%,其中,X表示MD方向的空隙径(μm),Y表示TD方向的空隙径(μm),H表示空隙厚度(μ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状的空隙(D)满足下述(1)至(3)(1)0.4≤X/Y≤1.5(2)40≤Y/H≤500(3)0.1%≤空隙率≤15%,其中,X表示MD方向的空隙径(μm),Y表示TD方向的空隙径(μm),H表示空隙厚度(μm)。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的平均粒径为3-30μm,平均长宽比为2-100,且基层(A)中所含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为2-30%重量,保护层(B)、(C)中所含的鳞片状无机微细粉末的重量比率为0-30%重量。
8.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中所述有机填料的平均分散粒径为10-50μm,双轴向拉伸后的平均长宽比为10-1000,且基层(A)中所含的有机填料为2-30%重量,以及保护层(B)、(C)中所含的有机填料的重量比率为0-30%重量。
9.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中所述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满足0%≤|(T-R)|≤60%的光学特性。
10.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中所述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满足0%≤|(T-R)|≤40%的光学特性。
11.如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纵向拉伸倍率LMD与横向拉伸倍率LTD之比即LMD/LTD为0.1-10。
12.如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纵向拉伸倍率LMD与横向拉伸倍率LTD之比即LMD/LTD为0.4-1.5。
13.如权利要求4-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中所述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面积拉伸倍率(LMD×LTD)为9-80倍。
14.如权利要求4-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中所述多层双轴向拉伸薄膜的面积拉伸倍率(LMD×LTD)为30-60倍。
15.如权利要求4-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可塑性树脂包含聚烯烃系树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其中所述聚烯烃系树脂由熔点在140℃以上的丙稀系树脂形成。
17.一种显示装置,该装置使用了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贴合了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和偏光片的显示装置部件满足下述(1)和(2)的光学特性(1)5%≤TP≤40%,5%≤RP≤40%,35%≤(TP+RP)≤80%;(2)0.35≤RP/R≤1,0.35≤TP/T≤1;其中,TP表示显示装置部件的全光线透射率(%),RP表示显示装置部件的全光线反射率(%)。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贴合了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和偏光片的显示装置部件满足下述(1)和(2)的光学特性(1)10%≤TP≤30%,10%≤RP≤35%,35%≤(TP+Rp)≤55%;(2)0.35≤RP/R≤0.6,0.35≤TP/T≤0.6;其中,TP表示显示装置部件的全光线透射率(%),RP表示显示装置部件的全光线反射率(%)。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贴合了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半透射反射体和偏光片的显示装置部件满足下述(1)和(2)的光学特性(1)10%≤TP≤25%,15%≤RP≤30%,37%≤(TP+RP)≤50%;(2)0.35≤RP/R≤0.5,0.35≤TP/T≤0.5;其中,TP表示显示装置部件的全光线透射率(%)、RP表示显示装置部件的全光线反射率(%)。
全文摘要
一种光半透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全光线透射率T(%)为10-80%,全光线反射率R(%)为20-90%,T+R为80-100%,R-R
文档编号G02B5/08GK1592859SQ028235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8日
发明者上田隆彦, 小山广, 高桥友嗣 申请人:优泊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